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

建安十五年三月。

清晨,葭萌關中, 蜀王劉璋新任命的掌軍中郎將董和宿醉未醒。常年征戰所練就的黝黑結實的臂膀中一邊摟抱着一個香噴噴的玉體香肌麗質天生的美人。昨天他剛到任,關內諸將設宴給他接風,不覺就喝多了。不知不覺間太陽已經爬上了窗外的枝葉繁茂的柳樹梢,由赤紅變爲金黃。正對着牀榻是一扇窗,陽光通過窗格子的時候,變成十幾只金黃的利劍,四下裡戳刺,把整個房間都橫掃了。

山間的夏季來得快,去的也快。三月初,已經不冷了。董和左手邊的美人,赤着上身,半跪在榻上穿衣服。突然“轟”的一聲響,門開了,衝進來兩員頂盔冠甲的武將。嚇得那嫵媚如柔桃的美人,發出震徹環宇的一聲喊叫;“救命——”一頭鑽進被子裡。

董和剛睜開半隻眼睛,正想發怒。卻聽兩位武將,搶先說道:“將軍,不好了,河北軍突然攻城。”

董和搞不清楚有多長時間自己都處於一種無知覺的狀態,副將向存的這一聲叫喊,撞擊的不是他的耳膜而是心臟。擔心的事情終於還是發生了!是啊,這本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孃的,狼就是狼。董和的冷汗從額頭淌下來,太突然了,他亂了方寸,耳朵裡颳着呼呼地冷風,腦中、眼前一片迷茫。

直到副將那粘澀的聲音再次響起;“將軍,應該先派人通知成都,讓蜀王早做準備。”

“對對,快去。”董和失神的附和。他想要鎮定一下,把自己的頭腦找回來。門外侍候的丫鬟見將軍起來了,立即端來了淨面水,銅盆上搭着雪白的毛巾。

屋子裡一片寂靜,落針可聞,副將接着道:“彭羕將軍,已經上城樓,禦敵了——”董和一把扯下白毛巾,搶過銅盆,把盆中清澈的溫水直接澆到頭頂,‘譁’的一聲響,水從頭頂流到石板地上,流不出多遠,就滲進青澀的石縫中,發出乾燥焦渴以極的吱吱聲。

“走,上城樓。”董和迅速的換了衣服,頂盔冠甲,拿了方天畫戟,跑出門。

這是一個陰謀!

駐防天蕩山的平北將軍文丑,根本不知道這回事。下達攻城命令的是建威將軍杜襲。杜襲是文丑的副將,這人文武雙全,足智多謀,處事果斷,曾經做過曹操的長安督軍。袁軍入關中之後,他就投降了。我非常器重他,讓他做文丑的副將,因爲他和文丑都是冷靜的人,做事不驕不躁,放在前線,不會讓劉璋看出破綻。

可是我忘了他是一員降將,而且對曹操很忠心。

文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正在喝茶,這個身經百戰的河北第一名將,連茶杯都拿不穩。啪的一聲摔碎在地上;“傳令讓杜襲撤軍。快馬通知丞相,快去。”

杜襲拒絕撤軍,他趁文丑不注意的,將天蕩山中一半的糧食都運了出來。文丑第三次派人催促他撤軍的時候,使者很快就回來了;“將軍,過不去了,杜襲將軍在山谷中居高臨下下了一座營寨,擋住大路,不讓任何人通過,還宣稱,一定要幫丞相拿下葭萌關,就算一死,在所不辭。”

文丑一下子傻了,杜襲這是什麼意思?

“啪”郭嘉一拳打在桌子上,震得茶杯毛筆掉在地上:“杜襲反了,他是故意這樣做,來打亂我們的部署,狗日的是降將,他一定是受了曹操的指使。”

“壞了——”我頹然坐在地上;“中計了,我們中計了——”郭嘉沒看過三國演義,他不知道怎麼回事,連忙問:“怎麼回事?”我懊悔不迭道:“我問你,如果劉璋無法抵禦我軍進攻,他會向誰求助?”郭嘉哎呀一聲:“曹賊好毒辣的計策,他想搶先一步入川。”

“若是我猜的沒錯,曹操的使者已經在成都了,劉璋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很可能會求助於足智多謀,猛將如雲卻無立錐之地的曹操。搞不好會把曹操請到葭萌關來禦敵——”

郭嘉駭然道:“很有可能,很有可能——”

張鬆的飛鴿傳書跟着就到了,劉璋聽說袁兵攻打葭萌關又是震怒又是害怕,大罵袁熙背信棄義。正在他跳着腳罵大街的時候,劉巴來報,說曹操使者大司空陳羣來見。陳羣這些日子,一直就住在成都,沒有離開。只不過劉璋春風得意,把這人給扔到腦後去了。陳羣這個時候來,劉璋挺不高興,狗東西,來看我的笑話。有心想不見。劉巴卻說道:“大王,陳羣說有破敵之策,大王最好還是見一下。”

畏敵如虎的劉璋,一聽能破敵,立即轉怒爲喜,把陳羣請進來。陳羣表現的頗爲氣憤和沉重,大聲爲劉璋抱不平,細長的脖子比平常粗了一圈,好像此刻被攻擊的葭萌關是他的地盤一般。劉璋聽的有些不耐煩;“先生不是說有破敵之策嗎?”陳羣就坡下驢:“袁軍勢大,想要破敵,不如王架親征,河北軍一定望風而逃。”

親征?開玩笑,把我劉璋當成什麼人,如此危險的事情,還是留給別人做吧,老子纔不幹呢。劉璋的臉一下子拉到地面,心說,這就是你的妙計,什麼玩意?

陳羣當然看得出劉璋的心思,咳嗽了一聲道:“如果,大王不願親征,可派一名威信足以和大王比肩,威震大漢的名將前去。”

這個辦法不錯,問題是,益州大將不少,像陳羣說的這種名將卻一個沒有,威信都不夠高。劉巴道:“不如派太子劉循代替大王到前方督戰。”劉璋毫不猶豫,擺手:“太子年紀太小,不能擔此重任。”劉巴一聽,不小了,明年都三十五歲了還小?分明是捨不得兒子冒險,要是這樣,不如派個外人去。

“既然太子年紀小,那臣倒有一計,不知大王願意不願意。”劉巴的嘴角微微牽動。劉巴今天廢話真多,劉璋有點不耐煩了:“快講。”

劉巴乾脆利索道:“不如求救於曹操,曹將軍足智多謀,能征慣戰,擒呂布、滅袁術、敗袁紹,威震天下所向無敵,手下大將許褚、夏侯惇、曹仁都可獨當一面,又有程昱、毛玠等謀士相助,加上葭萌關地形複雜,山峰險要,一定可以擊退袁兵的。”

劉璋眼睛一亮,就透露出他的全部欣喜和懦弱愚蠢;“哎呀子初,你這話說的還有些道理,當今天下,能敵得過袁熙的,也就只有曹將軍了。”

陳羣眼珠一轉,笑嘻嘻道:“大王說得對,我家主公,早就想歸降大王,只是害怕大王不肯接納,如果大王肯封我家主公,爲蜀國大將軍,主公必定感念大王恩德,拼死擊敗袁熙,爲大王效力。”劉璋大喜;“曹孟德肯歸降寡人,寡人必當厚待。”即刻命人寫了一封書信,派費觀前去曹營送信,並且派孟達帥五千兵前往西羌迎接曹操入川。

正說着突然有人從外面闖進來:“不可,不可,大王千萬不能聽劉巴、陳羣花言巧語,曹操乃是豺狼,他一入川,益州就姓曹了。“

劉璋正在興奮,冷不防一盆涼水澆下來,氣得他渾身發抖。擡頭一看,是從事王累。劉璋沒好氣的道:“你無憑無據不要誣陷好人。曹將軍現在走投無路,想要來投靠寡人,我也正好藉助曹將軍的力量消滅袁熙,你爲何危言聳聽?”

王累哭笑不得:“就曹操那德行的,也叫好人?主公您不會忘了,他怎麼對待皇帝陛下吧。曹操能欺凌陛下,也就能欺凌您這個蜀王,到時候,他再來個挾大王以令蜀中,益州可就完了。”

劉璋大怒:“放屁,漢獻帝年紀小,才被曹操左右的,寡人從政多年,難道會聽從別人的擺佈,一派胡言。我問你,如果袁兵殺來,你能擋得住嗎?”王累沒詞了,怯懦道:“大王,你不能這麼說話,臣是個文官,這種事讓武將去做——”劉璋翻白眼。忽然門外有進來一個人,大聲嚷道:“何必請曹操來,我有辦法可以擊退袁兵。”

黃權跑的渾身出汗,進門的時候,被門檻絆了一下,啪的一聲死死的摔在石地上,差點昏死過去。王累急忙過來攙扶:“黃大人,慢點慢點——”黃權鉚足勁從地上跳起來,大聲道:“只需堅壁清野,深溝高壘,等待時機,可以一舉擊潰袁兵。”

劉璋一聽,純屬廢話:“那要是等不到機會呢,是不是等着亡國?豈有此理。我已經決定了,封曹操爲蜀國大將軍,讓他入川,攻打袁兵。”

王累大聲嚎哭,比死了親爹還痛苦:“主公,這是引狼入室。”旁邊陳羣不願意聽了:“姓王的,你說誰是狼?你給我說話小心點。”王累正好一肚子氣沒處撒,指着陳羣罵道:“我罵曹賊怎麼啦,不但他是狼,你們都是狐羣狗黨,沒一個好東西。”

陳羣奇怪道:“王先生,是不是受了袁熙的賄賂,故意貽誤軍機,不然幹嘛拼命替袁熙着想。”這話倒是提醒了劉璋。劉璋非常冷靜的想了一下,判定王累是袁熙的奸細,喝令親兵上來:“來呀,給我拉下去關起來。”立即派費觀前去西羌送信,迎接曹操入川。

曹操收到書信後,緊緊地握住司馬懿的手,說道:“仲達的妙計奏效了。太好了。”司馬懿咳嗽了兩聲,哆哆嗦嗦的站起來道:“丞相,袁熙把我害苦了,我這身子骨徹底的毀了,在牀上躺了差不多兩年,精神頭纔剛好了一點。請丞相給我一隻兵馬,入川之後,我一定和袁熙把這筆帳算清楚。”

曹操看了看瘦骨嶙峋,站着都晃悠,沒有幾斤重的司馬懿,眉頭一皺:“你還是留在本相身邊出謀劃策吧,動刀動槍的事情讓許褚他們去做。”

司馬懿瘦的像人幹,細長的可怕一條。說話的時候,雙手都在抖動,看來是毒藥的後遺症,一襲長袍寬大的還能鑽進去一個人,彷彿一陣風就能把他吹走。他狠狠地道:“都是姓袁的把我害成這個樣子的,我一定要報仇。”

杜襲是奉了曹操的命令造反的,這是司馬懿計劃的一部分。杜襲對曹丞相的中心日月可鑑,怎能屈身投敵呢,當時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杜襲只攻打了一次葭萌關就停下來待命,派兵堵住天蕩山路口,不讓袁兵接近。他的目的就是打草驚蛇,如今驚動了劉璋,沒必要犧牲士兵的性命了。

文丑已經帶兵前來,多次叫杜襲出來說話,他就是裝作聽不見。也不派人出戰,只是堅守寨珊。他在等曹操入川的消息。

我召集衆將開會,大家的意見是,必須在曹操趕來之前拿下葭萌關,因爲曹操比劉璋難對付的多了。我決定還是親征,爭取時間。

大軍一出天蕩山,還不到六十里,就看到了杜襲立的營寨,打眼一看,就知道這小子的意圖不是作戰而是拖延時間。整座寨珊外面挖了五道壕溝,卻連出兵的通道和寨門都沒有,完全封閉式的。中間一座主寨,左右伸展出兩座偏寨,爲的就是擋住所有可以行軍的道路。我一看就火了,瞅着身後的張繡道:“明天日落之前,一定要從這裡通過。不管付出多麼慘重的代價。傳令,讓騎兵退後,攻城兵向前。把所有的填壕車和蛤蟆車都調來,給我四面圍着打,每面派一個師。”

張繡嚇了一跳,攻打這麼一座中等規模的寨珊投入八萬左右兵力,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我解釋道:“不要考慮傷亡,如果讓曹操進入葭萌關,我軍的傷亡會更大。那將是無法估量的。命金城太守麴演、蔣石徵調扶風、幷州糧草供給漢中,調回高柔、張橫三將,到葭萌關效力。”

張繡立即調動大軍,昌奇、楊昂、廖化、王平從東南西北每人一面攻打。

第3章 苛捐雜稅第17章 用兵如神第25章 過渡章節第1章 陽武守將第10章 猶豫不決第34章 美好姻緣第35章 裡應外合第28章 天下軍閥第42章 曹女布子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7章 一舉三得第12章 萬夫莫當第30章 士兵譁變第11章 街頭逞威第22章 百口莫辯第37章 洛陽內亂第49章 情報局長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9章 禍起蕭牆第58章 背水一戰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章 轉世輪迴第1章 臨危受命第51章 喜得二子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3章 患難與共第27章 妙手回春第32章 曹軍潰敗第29章 英雄悲歌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3章 西部混戰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2章 百口莫辯第26章 巧施妙計第38章 閉月羞花第49章 疏不間親第17章 垂死掙扎第22章 平定遼東第22章 弩車威力第7章 形勢危急第44章 渡過難關第8章 草原霸主第36章 製造冤案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7章 柔情蜜意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4章 兩軍對壘第42章 孫尚香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5章 屯田修渠第2章 三歲神童第33章 戰略要地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4章 華佗之死第9章 鯨吞漢中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4章 猇亭戰略第30章 士兵譁變第47章 敗退潼關第4章 突來豔遇第25章 外交政策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10章 當朝駙馬第17章 伏兵四起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31章 悲憤詩篇第24章 螳螂捕蟬第3章 西部混戰第3章 烏桓騎兵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6章 對陣逞威第16章 拋磚引玉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6章 肉搏狂殺第4章 高朋滿座第6章 御賜婚姻第3章 烏桓騎兵第19章 流血不止第13章 幷州郝昭第19章 奪取居庸第54章 徐庶戰略第49章 疏不間親第48章 叔侄之情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2章 盧龍古道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8章 豔若桃李第8章 霧夜偷襲第6章 堅壁清野第21章 黑龍騎兵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5章 周瑜病逝第12章 刺客突現
第3章 苛捐雜稅第17章 用兵如神第25章 過渡章節第1章 陽武守將第10章 猶豫不決第34章 美好姻緣第35章 裡應外合第28章 天下軍閥第42章 曹女布子第35章 火燒陷陣營第7章 一舉三得第12章 萬夫莫當第30章 士兵譁變第11章 街頭逞威第22章 百口莫辯第37章 洛陽內亂第49章 情報局長第25章 日夜奮戰第19章 禍起蕭牆第58章 背水一戰第20章 義氣深重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章 轉世輪迴第1章 臨危受命第51章 喜得二子第44章 周瑜的性格第53章 軍事改革第23章 患難與共第27章 妙手回春第32章 曹軍潰敗第29章 英雄悲歌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23章 荒唐的曹節第30章 司馬懿誤國第3章 西部混戰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25章 心懷不軌第22章 百口莫辯第26章 巧施妙計第38章 閉月羞花第49章 疏不間親第17章 垂死掙扎第22章 平定遼東第22章 弩車威力第7章 形勢危急第44章 渡過難關第8章 草原霸主第36章 製造冤案第28章 天府之國入囊中第37章 柔情蜜意第1章 蔡夫人的生活第43章 真的假的第14章 兩軍對壘第42章 孫尚香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5章 屯田修渠第2章 三歲神童第33章 戰略要地第22章 鳳雛臥龍第14章 華佗之死第9章 鯨吞漢中第21章 代理皇帝第14章 猇亭戰略第30章 士兵譁變第47章 敗退潼關第4章 突來豔遇第25章 外交政策第37章 大江鴻門宴第10章 當朝駙馬第17章 伏兵四起第52章 玩物喪志第12章 司馬懿的反噬第31章 悲憤詩篇第24章 螳螂捕蟬第3章 西部混戰第3章 烏桓騎兵第29章 偷襲江陽第46章 對陣逞威第16章 拋磚引玉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6章 肉搏狂殺第4章 高朋滿座第6章 御賜婚姻第3章 烏桓騎兵第19章 流血不止第13章 幷州郝昭第19章 奪取居庸第54章 徐庶戰略第49章 疏不間親第48章 叔侄之情第16章 王妃蔡琰第22章 盧龍古道第38章 燃燒的大江第18章 豔若桃李第8章 霧夜偷襲第6章 堅壁清野第21章 黑龍騎兵第31章 真相大白第45章 周瑜病逝第12章 刺客突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