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平定遼東

我從甘夫人的懷裡抱起女兒。持槍的大手,接觸到她柔嫩的皮膚,可以感覺到她的脈搏、血流、心跳。我毫無道理的堅定地認爲這就是我的親生女兒。從鼻子、眼睛、眉毛都可以看出痕跡。那是一種血脈交融的微妙。孩子咿呀學語了,嗚哩哇啦的笑眯眯的長大嘴巴看着你,兩隻穿着粉紅色開襠褲的小腿,不停地搗騰着。小手和小腳酷似剛出籠的雪白饅頭。飽滿而白皙。

甘夫人說:“孩子沒有名字。”我道:“就叫,玉環吧。明日下詔,冊封爲晉國長公主——你來帶好了。”甘夫人的臉色很安詳,嘴角掛着淺淺的笑,熱愛的看着我懷中的嬰兒,眼中噙滿淚花。甘夫人道:“文姬很愛這個孩子的,她經常來看。仇恨已經放下了。”我貼了貼孩子的笑臉,點頭道:“那就好,那就好。”

夜晚,我看望曹節。曹節很冷淡。只微微的揚起頭,光潔的下巴動了一下,終究是沒開口。燭光映在她的臉上、白紗上,全身凝滯一種冷豔絕倫的神韻。

我走過來,蹲在她身邊,輕聲說:“夫人——曹丞相他——”曹節很茫然,很失措的看着我。顯然,晉王府的保密工作很到位。

“我爹爹,他怎樣,怎樣了?”曹節失神問道:“出事了是不是。”右手五根纖細的手指,攥緊我的手臂,攥的嘎嘎作響。我能聽出她心臟擂響戰鼓的跳動。

“曹丞相——死了。”

“啪”意料中的一個耳光,狠狠的抽在臉上。我不躲也不閃。只想讓她的情緒有的放矢,能夠好受一些。

曹節遭到雷擊般怔在當場,身體四周都開始旋轉,眼前升起一陣濃濃的黑霧,透過黑霧可以看到長江之上,浪濤滾滾,洶涌澎湃,征戰一生的父親被袁兵手中射出的無數只狂飆閃電般的箭矢,射穿、射透。身體上的血肉隨着密集的箭矢而消逝。消逝在茫茫蒼穹的最深處。剩下的一縷驚魂變成了江水浪花中的一點泡沫。澎湃的激流纔是他的歸宿,才能容納一個英雄的魂魄。

曹節喪失了時空的概念,一把將我摟在懷裡,嚎啕道:“老天,我是該哭,還是該笑啊。我的丈夫打了勝仗,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晉王。我該笑。可我的父親卻成了晉王王座下的墊腳石,老天,你教教我,我該哭,還是該笑——嗚嗚嗚嗚。”

我無話可說,只希望打在我臉上的耳光能多一點。這是歷史的錯,不應該算在曹節頭上。她是無辜的。

曹節掙脫了我的懷抱,轉而撲倒了矮几上的檀香爐,纖長的雙臂從左至右將桌上的杯盤碗盞橫掃於地。歇斯底里的廝打抓扯身上的衣服、頭髮:“我賤啊,我賤,我無恥。我竟然坐在這裡巴巴的盼你回來,竟然每日裡爲你牽腸掛肚、焚香祈禱,竟然爲你沐浴薰香。可你做了什麼——你殺了我的父親——你——”曹節眼前一黑,像突然被人點了**道,硬挺挺的向後倒去。竟然昏死。

“曹節——夫人——”我攔腰把她柔若無骨的身體抱上牀榻。取出一枚銀針準確的刺入人中。曹節小腹發出輕微的一聲咕嚕。鬱結在心頭的氣血開始運行。她睜開眼,又閉上。拼盡全力站起來,跳下牀,踉蹌着奔到牆邊,摘取了牆壁上的寶劍。“鏘”無力的手臂拉出鋒銳的劍芒,蒼白的劍光讓蒼白的臉色更蒼白。

脣抖動着,劍身抖動着。曹節一劍劈斷面前的桌角,垂淚,決絕:“你我從今日起恩斷情絕,我若再次對你動情,猶如此案。”

“不是,曹丞相不是我殺的。他的死,我的確要負上責任,可罪魁禍首是司馬懿。夫人,你若是信我的,就放下手中劍。若是不信,我走過去,你一劍刺過來。我給你父親填命。”我從容的迎着冰冷的劍尖走過去。用熱呼呼的胸膛頂着它。

曹節凝淚的雙眸,忽然收縮,清淚泉涌,悽慘道:“袁熙,我一生都毀在你的手上,我們一起死吧。下輩子你對我好一點。我還愛你。”

我把她傷害到這種程度了!

這句話比劍尖還要鋒利,早已穿透我胸前的肋骨,把我的心臟割開深深地口子,口子裡的熱血狂噴出來。

我嘶喊道:“好了、好了。你不說這話,我興許就讓你一劍殺了。既然這樣說,那好,我不死了。你也別死。我要對你好,讓你高興起來。人那裡會有下輩子。只有下半生。我會用盡全力去愛你、彌補你。”

曹節掩面慟哭:“還來哄騙我。若你的心裡有一刻記得我,也不會殺死我的父親了。”我輕輕的撥開她手中劍,箍抱住她的腰,咬着牙道:“我帶了曹純回來,他可以證明,曹丞相不是我殺的。曹節,我不死,你也別死。我會把你捧在手心裡。拼死來彌補你。”

“噹啷”曹節再也握不住手中的利刃。顫聲道:“你說你把兄長帶來了。你讓他來,讓他來,我問他——”

曹純連夜被帶進宮中,見到曹節,兄妹抱頭痛哭一場。曹純向曹節陳述了曹操、曹彰、夏侯敦被害的經過。曹節悲痛欲絕,哭泣吐血。昏厥兩次。我連忙給她施針和曹純一直陪護在榻前,直到窗外樹影婆娑,景物昏黃。曹節第三次幽幽醒轉。曹純放下心來,知趣的告退。

曹節說:“我要報仇,親手報仇。”

我說:“如果你覺得那樣可以高興起來的話。我用現有的一切來幫你達成願望。只要你不恨我。”

曹節拍了拍身邊的枕頭:“你上來抱着我,一炷香、一盞茶、一天、一生一世。我不恨你。”

我上去抱着她,只有一盞茶的時間。她陷入熟睡了,呼吸均勻,面容平靜。雙臂緊緊的纏繞着我的腰。死死的。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連年大戰,強大的帝國經不起折騰了。面對龐大的軍隊,糧草、金錢都有些入不敷出了。袁軍必須休整。說是休整,其實遼東一帶,閻柔、田疇和公孫康一直血戰不斷——

二月裡,閻柔、田疇集結了幽州、遼西十萬兵馬,一路北上,三個月後深入遼東四百里攻打遼東重鎮襄平,所過郡縣,全部拿下。公孫康派其弟公孫恭、大將軍卑衍、先鋒楊祚,起遼兵十五萬赴援。

雙方在遼水之濱紮下營寨,形成對持之局。兩個月間,交鋒不下二十次,卑衍被遼西大將裴景斬殺。公孫恭深溝高壘堅守不出,尋思着幽州兵深入數百里,遼東道路不便,糧草轉運困難,用不了多長時間,幽州軍乏糧,必然敗走。可他忘了幽州軍有個地理通——田疇。田疇對這一帶的地理了如指掌,那裡的路有多寬,路上有幾塊石頭,幾個轉彎,道旁的水有多深,他都一清二楚。早就想好了運糧的路線。不過,田疇知道,這條大路,不能過五月,一旦到了五月雨季,整條大路水深三尺,就成了一片汪洋。要運糧,怕是隻有過盧龍塞了。那根本就行不通。

閻柔和田疇合計一下,想了一條計策,派高柔帥一軍從小路偷襲襄平。吸引公孫恭主力。公孫恭果然中計,忙派楊祚帥兵追擊高柔。閻柔派裴景、仇連五萬兵設伏於遼水之濱。裴景大發神威,力斬公孫恭。殺敗遼東大軍。楊祚帥兵逃回襄平,堅守不出,派人向公孫康求救兵。閻柔四面圍城。

公孫康派大將賈範帥兵三萬來援,半路上就被高柔伏兵殺敗,退回永寧,高柔就在官道紮寨,切斷襄平和永寧之間的聯繫。公孫康一氣之下斬了賈範,派大將倫直帥兵救援。倫直來到城外八十里,遇到高柔營寨擋路。衝擊了幾次,也過不去。只好立下營寨,打持久戰。楊祚受不了了,他在襄平城盼援兵盼的眼睛都綠了。幽州兵圍城一直到三月底,城內的糧食吃盡了。援兵還是沒到。楊祚沒辦法,開門投降吧。

其實不是援兵沒到,是被截在半路上了。

這邊倫直聽說楊祚投降了。自己的援兵也沒意義了。帥軍返回永寧,向公孫康報告去了。

閻柔和田疇尋思雨季降至,必須馬上進兵。命令高柔爲先鋒,七日內趕到永寧城下。公孫康派倫直和大將衛演出戰。大敗而回。衛演、倫直全都死於非命。公孫康再也不敢出戰。命人堅守城池。

閻柔攻打五天都損兵折將而回。田疇道:“永寧已經是孤城一座。外無援兵,內無糧草,不如圍城,全力攻打。看他公孫康投不投降?”

第二天便分兵派將四門圍城,築土山,挖壕溝,架設排弩和發石機,分配弓箭手。圍得跟銅牆鐵壁一般,日夜不停往死裡打。

一直打了半個月,城內彈盡糧絕,吃的沒有了,連箭矢都用光了。比起財雄勢大的袁兵,公孫康差得遠了。眼看雨季將至,可公孫康咬緊了牙關就是不投降。閻柔派了特工入城散佈謠言,說什麼:“城內有隻狼狗忽然口吐人言;城北出現了一個洞**裡面有顆人頭,沒有手足,能說會道。這都是亡國之象。”

城內的百姓和文官武將早就不想打了,紛紛的跪在公孫康的府外請他出降。公孫康理都不理。還慷慨激昂的向大家宣佈;“就算戰至一兵一卒,也不投降,這是本侯爺的氣節。誰願與我同生共死。”沒人理他。大家心裡都在想,這公孫康真不是東西,自己死了不算想拉幾個墊背的。王八蛋。

大將柳甫、王建勸他投降。公孫康二話沒有,每人三十大板,打得兩人哭爹喊娘,差點死了。回去的路上兩人就商量,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死路一條啊。

又過幾天,城樓上已經死傷過半,保持戰鬥力的士兵寥寥無幾。柳甫和王建一合計。如果幽州兵衝入城中,肯定沒好。不如爭取主動,獻出城池。兩人找了幾個心腹大將,偷偷的調撥了人馬,晚上公孫康熟睡的時候,衝進屋內,一刀斬下人頭。並將其子公孫淵、公孫晃一併殺死。派兵堵住府門,不管男女,只要是能喘氣的,全都梟首。連躺在懷裡的娃娃也不放過。

殺戮持續的第二天的清晨。王建、柳甫在城中宣佈公孫康已經被殺,接管城防。命令士兵大開城門,迎接幽州兵入城。此時已是五月,雨季堪堪來臨。

消息傳到洛陽,文武百官又是一頓相互慶賀。我讓高柔爲遼東太守,封永寧侯。田疇、閻柔封爲鄉侯。大將裴景、仇連封爲列侯。

自從曹節知道了父兄死因,就不停地催促我出兵血仇。我也想出兵統一天下,可是眼下經濟條件不允許。孫權的勢力還很強橫,一班文武,都不是池中之物。貿然出兵肯定是鎩羽而歸。曹節不懂政治,也不懂軍事,她只懂得姑爺給老丈人報仇是天經地義,理所應當的。所以他每天都會抽出一個時辰耐心的在我耳邊唸叨;“我要替父親報仇。”“你是不是不愛我啦。”諸如此類軟中帶硬,頗具威脅性的話。如果你不理她,立刻拿出刀子戳在自己的粉嫩的脖頸上,堅定地說:“你不答應我,我死在你面前。”我的老天,你救救我吧。

“現在不是出兵的時候,你總不能讓我拿着弟兄們的生命去冒險。再者,你已經失去了父親兄弟,難道還想做寡婦。你自己看着辦吧。”我在書房看書,曹節猛然推門進來,劈頭就是“報仇”。

“那你的意思等司馬懿死了時候便到了。我可等不了那一天。你不去,我親自帶兵去荊州。”曹節性情剛烈,根本不聽我解釋,轉身就走。我完全相信,她會不顧一切的殺向荊襄。一摔書本,擋在門口:“不行,你也不能去。”

“你管得了我,我偏要去。”

“沒有我的兵符,你連一兵一卒也調不出去。”我急了,咆哮着,把她拉回來。

“放開我,我們曹家有子弟兵,不用你的兵馬?”曹節黛眉緊蹙,銀牙緊咬:“你對我沒有真的。逢場作戲也。”

本書。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27章 反間之計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0章 罄竹難書第34章 三分之一第24章 文丑康復第10章 猶豫不決第4章 氐人部落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5章 平陽陷落第3章 悍將周泰第3章 悍將周泰第27章 臨陣換將第53章 同牀異夢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7章 妙手回春第5章 屯田修渠第7章 形勢危急第30章 暴雨驚雷第42章 孫尚香第18章 豔若桃李第4章 突來豔遇第4章 敲詐勒索第24章 草原爭鋒第21章 道破天機第36章 大江登陸戰第47章 敗退潼關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20章 魏國內亂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9章 追殺百里第18章 美酒飄香第1章 收降徐晃第57章 重奪倉亭第10章 狗熊周倉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2章 劉備做大第5章 屯田修渠第23章 一清二楚第42章 曹女布子第40章 官渡之敗第36章 製造冤案第7章 形勢危急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章 陽武守將第11章 街頭逞威第24章 草原爭鋒第20章 一世真情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9章 烏桓歸降第49章 情報局長第42章 孫尚香第37章 劉備戰敗第24章 草原爭鋒第8章 草原霸主第7章 糧食問題第10章 微妙形勢第15章 匈奴烏桓第48章 叔侄之情第9章 賑濟災民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1章 西涼勁旅第45章 深夜劫營第17章 用兵如神第4章 高朋滿座第28章 天下軍閥第11章 舌辯滔滔第20章 固若金湯第17章 相思疾病第22章 劉備做大第17章 樂進之死第9章 反敗爲勝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7章 陽平天塹第18章 美酒飄香第5章 生擒竇茂第6章 崇山峻嶺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5章 心懷不軌第43章 真的假的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5章 望風歸降第28章 奸計得逞第46章 堅守待援第17章 伏兵四起第8章 舅甥之爭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2章 百口莫辯第17章 樂進之死第6章 肉搏狂殺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10章 當朝駙馬第3章 密謀行刺第60章 偷樑換柱第7章 大仁大義第50章 特種部隊第12章 親情何在第9章 賑濟災民
第27章 反間之計第30章 張頜逞威第20章 罄竹難書第34章 三分之一第24章 文丑康復第10章 猶豫不決第4章 氐人部落第18章 偷襲陰平(1)第45章 平陽陷落第3章 悍將周泰第3章 悍將周泰第27章 臨陣換將第53章 同牀異夢第13章 曹軍反撲第27章 妙手回春第5章 屯田修渠第7章 形勢危急第30章 暴雨驚雷第42章 孫尚香第18章 豔若桃李第4章 突來豔遇第4章 敲詐勒索第24章 草原爭鋒第21章 道破天機第36章 大江登陸戰第47章 敗退潼關第33章 貂蟬的結局第20章 魏國內亂第43章 緣定三生,前生的囑託第9章 追殺百里第18章 美酒飄香第1章 收降徐晃第57章 重奪倉亭第10章 狗熊周倉第52章 西涼鐵騎第22章 劉備做大第5章 屯田修渠第23章 一清二楚第42章 曹女布子第40章 官渡之敗第36章 製造冤案第7章 形勢危急第15章 匈奴烏桓第1章 陽武守將第11章 街頭逞威第24章 草原爭鋒第20章 一世真情第27章 王安石的底稿第45章 深夜劫營第29章 烏桓歸降第49章 情報局長第42章 孫尚香第37章 劉備戰敗第24章 草原爭鋒第8章 草原霸主第7章 糧食問題第10章 微妙形勢第15章 匈奴烏桓第48章 叔侄之情第9章 賑濟災民第31章 孫權被謀殺第16章 王妃蔡琰第11章 西涼勁旅第45章 深夜劫營第17章 用兵如神第4章 高朋滿座第28章 天下軍閥第11章 舌辯滔滔第20章 固若金湯第17章 相思疾病第22章 劉備做大第17章 樂進之死第9章 反敗爲勝第3章 雄師入襄陽第19章 偷襲陰平(2)第7章 陽平天塹第18章 美酒飄香第5章 生擒竇茂第6章 崇山峻嶺第38章 關於夫人第25章 心懷不軌第43章 真的假的第46章 對陣逞威第25章 望風歸降第28章 奸計得逞第46章 堅守待援第17章 伏兵四起第8章 舅甥之爭第40章 孫策之子第22章 百口莫辯第17章 樂進之死第6章 肉搏狂殺第39章 生擒司馬懿第10章 當朝駙馬第3章 密謀行刺第60章 偷樑換柱第7章 大仁大義第50章 特種部隊第12章 親情何在第9章 賑濟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