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滄瀾6

?此外被當作附註擺到我面前,尚有若干嫌疑名單;主要是長期有所接觸和往來,但是卻無明顯事蹟和證據的一批人。

比如彭城水關巡檢夏良業,西門下市市令丞夏侯業,舶務司密州點檢官陳崇道,運曹倉務副管李伯雅,萊州場鹽務長周虞。。。。

多是在職階上不怎麼高,但是在需要的時候卻是相當有所用處的存在;其中位階最高的無疑是即將派到單州去的捕盜使,已經完成敘任的兗州蘭陵尉,兼州下八推官之一的祝壁臣。而且根據他們的職位和管轄範圍,正好可以拼湊成一條大致的利益交換鏈。

因此,這些人就算沒有在日常抓到證據,也不免要被暗自打入另冊,而外放別任到遠離關鍵性崗位的其他地方去,以充實那些比較艱苦而單調的邊遠職位;也許要經過或長或短的觀察年限,實在沒有其他的異常和可疑之舉,纔有可能被重新找回來另作敘任;

雖然基本級別和例行的資歷堪磨還在,但是已經不可能接觸到,真正關鍵性的實物和機會了;等於是前程和晉升空間上,已經被打上了個很大的折扣了。

至於從另一方面看,關於前些階段進行的三反運動的成果,肅反會那裡幾乎是每天都有各種報告和事例,只是在頻率和比例下降了不少,算是初見成果和頗有成效了。

畢竟,偷懶怠工貪小便宜投機取巧什麼的,其實是涉及到人類本性的痼疾,並不會因爲人性社會進化到高級形式,或是物資上極大豐富之後就會馬上消失掉的;

放在後世哪怕是玩遊戲之類的休閒方式,也照樣有人懈怠和投機取巧,想要藉助各種外掛和輔助工具來身心省事,從而爲服務商培養了一大批潛在的氪金黨。

而在這個時代自然也不能徹底禁絕和避免的事情。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從奄奄待斃的絕境中獲得一線活下來的機會,固然會讓人感恩而幹活格外賣力;

但是這種令人振奮和感動的情緒,並不總能當飯吃的,是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失,乃至在缺少變化的日常當中變成麻木不仁,甚至是理所當然擁有着一切的寄生蟲式的負面情緒;

然後,不管他們之前是如何的出身和習慣,之前優惠又如何的遭遇和覺悟,或多或少都會在本能的惰性和趨利避害的需求下,生出種種的是非和弊端,乃至形成階級和團體欺壓他人勞動成果之類的醜惡事情來來。

因此,如果沒有後續跟進的長效激勵機制,和依靠強制暴力執行的監督、懲處手段威懾得話,很容易就會變專養懶人而組織度混亂的新隱患。

所以,在整體社會生產力和生產組織方式都相當落後的環境下,那種斯大林式的強制勞動組織形式,反而是一種相當貼合實際的應急手段和過渡階段。

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那些不適宜集體生產的懶漢、寄生蟲等渣滓,在最快的時間內淘汰掉,而留下真正勤勞質樸踏實肯幹的人羣來。

畢竟,就算是看起來最是老實巴交,與世無爭的農民,也有着苟且偷生的小聰明和貪圖便宜的本能驅使,只是膽量或大或小,是否能夠受到有效制約和正確引導的問題而已。

然而,因爲自身格局和眼界的狹促,他們發自骨子裡的麻木與愚昧也是相當頑固,往往需要用足夠的鞭子棍棒乃至其他的肉刑手段,才能用身體記憶的方式,來逐一打破和糾正那些世世代代所形成的慣性和積習,把他們重新塑造成爲淮鎮所需的龐大產業機器當中,微不足道的無數個候選零件之一。

因此,從這個層面上說。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人道不人道的問題了,而是在有限的社會資源和生產力基礎下,兩害取其輕的基本抉擇問題了;而且,如果對這些懶漢、蛀蟲和寄生物講人道的話,那就是對於更多勤勤懇懇踏實勞動奉獻的人們,最大的不人道和殘忍。

事實上,所謂人道主義概念和個人權益的興起,還是要等到現代社會的科技高度昌明和物資大豐富之後,纔有那個社會資源的積累和餘力,去推行和普及起來;結果就養出了一堆堆寄生在社會福利體系上,只要權力不要義務的女權表,或又是隻愛遠方的阿貓阿狗,而不願意去愛自己鄰居和親人的白左腦殘。

正所謂是倉稟足知榮辱,老祖宗很早就已經指出了類似的道理了。而在另一方面,則是防漸杜微的方向性引導基本需要;

畢竟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無數次王朝更立的經驗證明,哪怕看起來最爲懦弱和膽小怕事的人,在真正的絕望與的環境催生下,也有可能變成最爲殘忍和冷酷的惡鬼;而被周邊的大勢和風潮所裹挾起來,瘋狂燃燒殆盡生命中最後一點餘力,來報復這個社會積累的不公正,乃至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以前,努力破壞所能見到的任何一切東西。

事實上這個反抗不合理壓迫和求變求生圖存救亡的因子,自從上前年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喊出的那句口號之後,就已經深深的烙印在世世代代的中國人的骨子裡了。

而不是像後世那個民主典範的阿三國一般,通過成千上萬年自上而下的宗教洗腦,仍是把這個國家和區域內的大多數人,給洗成了甘心世世代代受人奴役和歧視盜匪兩腳牲口;

哪怕每年政府一邊大量出口糧食來牟利,一邊有無數破產的農民,帶着全家一起吊死或是付水自殺,或是寧願成片成片的餓死在家裡,也沒有多少人願意站出來反抗身邊的地主老爺和僧侶祭祀們。

這簡直是中國那些末代王朝的士大夫們,所夢寐以求的良民標本啊。話說回來,這種讓勤勞者獲得更多好處和機會的的競爭淘汰機制,

接下來的內容,就是即將進入一年兩次的夏季大操的日程安排,以及近期時局變化而針對性的後續部署調整。按照淮軍現今的戰備規模和軍事常態。

主戰營是一日一操,防戍營是兩日一操,守備團是四日一操,半脫產的建生軍的工程團和巡護隊,則是最少保證一月操練六至八日;而精銳一些的虞侯軍和牙軍之類直屬資序的,則是一貫保持着一日兩操的頻率。

其中又分爲日常態的小操,一月一次考績式的中操,半年一次軍種排位式的大操和對抗檢驗演習;然後根據戰地,行軍和駐防,以及後方整修,四類基本狀態,有所調整和變化而已;

由此維持這部隊基本事態和素養的同時,這也代表着大量的金錢、物資、器械和糧食的消耗與投入。因此,以金字塔行事分佈的淮鎮各級軍備體系下,實戰用途的部隊並沒有能夠維持過多大的規模。

新舊領地內直接或是間接統治的將近三百萬人口的基數上,外加若干用來輸血的附庸勢力,也就堪堪維持了近十萬左右的常備戰鬥部隊而已,除了尚未完全補足的五個主力軍序之外,其餘都是二三線的防戍和工程部隊。

至於其他方面積累下來的軍事資源和動員基礎,則都被以集體屯莊和大工場、礦山地的,集體生活和軍事化管理、定期初級軍事教育和隊形武器訓練,等等潛在預備役形式,蘊含在民間當中。

其中最有戰鬥力最爲精銳的王牌勁旅,無疑就是追隨我一路輾轉南北萬里打出來的御營左軍,雖然這些通過不斷的更新換代和人員調出去加強其他部隊,但是基本的老底子還在那裡;

其次自然是北伐當中被分出去,又歷盡千辛萬苦才重歸我麾下的行營右護軍;和御營左軍一樣,百戰老兵的比例極高,訓練和裝備上也只是稍遜於御營左軍當中,幾個有字號的老營頭而已。

然後纔是以友軍身份長期協同作戰過來,最終合併進淮鎮體系的前軍序列;這一部分原本是最爲良莠不齊的編制,主要是吸收和安置了大量自初次北伐當中,從北地所收攏和聚附回來的殘兵敗將,和其他地方投附的雜屬部隊。

不過等到第二次北伐的時候,經過了數年時光持之以恆的整編和操訓,重新武裝和優勝劣汰的大換血之後,已經是頗有些樣子和氣象了,等到第二次北伐打完全場,得益於兼併友軍而擇選健兒充實的緣故,相應殘缺的編制也基本得以補全了。

又經過籍此地緣性的輪戰之後,因此在具體的平均戰鬥力和戰場經驗上,其實並不會遜色多少了,這也是淮鎮賴爲支柱的三大主力。只是在成分來源上還比較雜,從掌控力度和信任程度說,也尤不及前兩隻軍序更得看重的。

再者纔是劉延慶帶來的模範後軍,這也是一隻全新的部隊,大部分營團都是戰後才得以重建起來的,因此充斥着相當大比例的新兵蛋子;其中也只有半數部隊多少參加過,在安東或是新羅地的輪戰和戍防,算是四大正規軍序當中比較墊底的存在。

不過也因爲是因爲新建的部隊,大多數兵員都源自淮鎮當地,在某些重點營團當中的純潔性和忠誠度,反而要比前軍所部中殘餘的改編、混編部隊,要更加可靠和可信一些。

最後是從青州守捉軍升格成的淮東守捉軍,也是淮鎮留後府下轄規模和建制最大的地方軍序;目前分爲四廂兵馬,麾下合計數十個營頭,以專門管理二三線的防戍營和地方守備部隊,也是馬步水炮工淄各種兵種最爲齊全的一大軍事序列。

雖然在整體上,比起主戰軍序的戰鬥力和裝備訓練都差了一兩個檔次,但是用來守衛戰地糧道,維持和清理佔領區後方,乃至守土保境安民上,還是比較值得信賴和指望的。

爲這一次南下迎親的需要,除了駐留在江北揚州一帶的劉延慶所部六個營,已經直接進入初級戰備狀態;其他直接或事間接動員起來,至少是其中軍力的四分之一,幾乎佔據了淮鎮目前可以動用的大部分機動人馬。

當然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這次也正好以此迎親過境清靖沿途爲藉口,將淮南道的腹地好好清理上一遍,爲日後南向擴張地盤的需要,打好基礎和鋪墊或者說是做好預期的佈局。

畢竟淮南與淮北之地,是九州大地自古一體並稱兩淮,傳統天下屈指可數的幾處農業精華地帶,現在又難得處於地方勢力相對空虛,又無明顯外患的存在,

第922章 驚破2第1021章 瀾動第630章 悵懷25第1196章 徐州起6同人瑪雅人的維秘女郎十二十年後的姐妹相會第467章 歸亡16第539章 風雨3第524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第245章 教習、投資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1237章 底定第837章 雲起7第100章 薄發2第519章 兵戎3第1023章 瀾動3第415章 圖窮第692章 暮氣2第971章 浮夢第178章 再臨第1037章 瀾動17第1267章 又決7第333章 再進第146章 改變與日常第648章 後手8第660章 出援10第835章 雲起5第1277章 卷蕩7第5章 生與死(上)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555章 序間9第145章 淵源第832章 雲起2第737章 抉擇7第982章 浮夢12第888章 反動8第382章 波黠第946章 破釜6第715章 大羅(5)第845章 風動5第206章 諸事第436章 天傾第137章 渾然第368章 折轉第476章 漸變6第172章 驚現第884章 反動4第1214章 平盧4第907章 臨峙7第367章 烈戰第187章 時逝第560章 歸還10第928章 驚破8第863章 撥亂3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1245章 新章5第526章 兵戎10第580章 決意10第1093章 立新23第911章 臨峙11第114章 驚夢4第869章 撥亂9第843章 風動3第405章 憂喜5第377章 再戰6第619章 悵懷19第1263章 又決3第705章 啓東5第707章 啓東(7)第1194章 江寧變8第401章 憂喜第450章 天傾(18)第477章 漸變7第678章 出援28第1029章 瀾動9第89章 綢繆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1169章 滄瀾13第938章 驚破18第1108章 歸遠8第1128章 浪奔8第988章 浮夢18第740章 抉擇10第1209章 淮動9第374章 再戰3第309章 淮北紛紛二第69章 生天第691章 暮氣第1254章 再決4第681章 落盡第1248章 新章8第914章 臨峙14第540章 風雨4第1章 在人間第1170章 滄瀾14第487章 漸變17第171章 漏網?第927章 驚破7第581章 變數第769章 憂亂9第479章 漸變9
第922章 驚破2第1021章 瀾動第630章 悵懷25第1196章 徐州起6同人瑪雅人的維秘女郎十二十年後的姐妹相會第467章 歸亡16第539章 風雨3第524章 我保證不打死你第245章 教習、投資第325章 支持與交換第1237章 底定第837章 雲起7第100章 薄發2第519章 兵戎3第1023章 瀾動3第415章 圖窮第692章 暮氣2第971章 浮夢第178章 再臨第1037章 瀾動17第1267章 又決7第333章 再進第146章 改變與日常第648章 後手8第660章 出援10第835章 雲起5第1277章 卷蕩7第5章 生與死(上)第326章 補兵和裝備第555章 序間9第145章 淵源第832章 雲起2第737章 抉擇7第982章 浮夢12第888章 反動8第382章 波黠第946章 破釜6第715章 大羅(5)第845章 風動5第206章 諸事第436章 天傾第137章 渾然第368章 折轉第476章 漸變6第172章 驚現第884章 反動4第1214章 平盧4第907章 臨峙7第367章 烈戰第187章 時逝第560章 歸還10第928章 驚破8第863章 撥亂3第272章 戰了又戰第1245章 新章5第526章 兵戎10第580章 決意10第1093章 立新23第911章 臨峙11第114章 驚夢4第869章 撥亂9第843章 風動3第405章 憂喜5第377章 再戰6第619章 悵懷19第1263章 又決3第705章 啓東5第707章 啓東(7)第1194章 江寧變8第401章 憂喜第450章 天傾(18)第477章 漸變7第678章 出援28第1029章 瀾動9第89章 綢繆第271章 文抄公的憂鬱第1169章 滄瀾13第938章 驚破18第1108章 歸遠8第1128章 浪奔8第988章 浮夢18第740章 抉擇10第1209章 淮動9第374章 再戰3第309章 淮北紛紛二第69章 生天第691章 暮氣第1254章 再決4第681章 落盡第1248章 新章8第914章 臨峙14第540章 風雨4第1章 在人間第1170章 滄瀾14第487章 漸變17第171章 漏網?第927章 驚破7第581章 變數第769章 憂亂9第479章 漸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