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烈戰

而汴河對岸,楊可世與帶兵來援的辛興宗,楊惟中部,合做一處同時從三面,再次向有所鞏固的橋頭市攻打起來。

橋頭市狹窄的地面上,一時間麇集着這麼多的人馬,大家都施展不開手腳,於是混戰的雙方都不斷地向兩翼展開。

這時楊可世的全部親兵都已整備齊全,參雜着撤下來重振旗鼓的防河部隊,也返身回來加入戰鬥。這一部分人馬,之前因爲缺乏統一的號令和指揮,在敵軍的壓力下,被迫撤離陣地。

現今得到生力軍的馳援後,又有生龍活虎般的五百名親兵做他們的拄心骨兒,他們頓時勇氣倍增,在劉正彥重新部署和領頭下,奮力返身搏殺,

而橋頭市的那些樑軍背臨着卞河,要退回去已不可能,他們只有拼死格鬥,方能死裡逃生。因此也是戰意高昂,破釜沉舟之勢。

一時間雙方戰鼓大震。喊殺聲四起,展開了勢不兩立的劇烈的決戰。

其中最爲搶眼的無疑是楊可世的親兵們,他們不但用雙手,用兵刃和敵軍搏鬥,他們還利用驟馬疾衝的衝刺力,三五成羣的衝擊那些避散的敵軍,把他們連人帶着兵器一下子就擠墜入河。

這顯然是一種簡單有效、因地制宜的搏殺方式。

他們從較遠的地方覷定一個目標就猛衝上來,一些猝不及防的南軍被他們衝墜河中了,也有的親兵因爲去勢過猛,勒不住坐騎,自己和被他衝撞着的南軍一起墜河。

也有的南軍有所準備,輕敏捷巧地挪身,躲閃過親兵的衝刺,反而轉身到他背後,借他疾衝時留不住馬蹄之勢,輕輕一擠,就把他擠入河中。

一時之間,河水裡就像是下了餃子的滾湯,僅是在掙扎的人體和甲馬。

儘管劇戰還在進行,但是在親軍爲首的馬步大隊,前赴後繼的衝擊下,形勢顯然扭轉過來了,北國軍隊完全控制住橋頭市,把原來佔據在那裡的南軍從北、西、南三個方向趕開去。

浮橋上的南軍看見橋頭堡被奪,他們的通道已被卡斷而無法登陸,就搶着、擠着、挨着、混亂地退回北岸。

只有零星的船隻和木筏還在繼續載運人馬過河,但是這段河岸的登陸點都被北軍控制住了,難以上去。

這時,暫處後方壓陣的射聲將高世宣,率領部分正好以暇的弓弩手,面對河岸上的目標目標,手裡的小旗一揮,萬千弩弓齊發,箭雨到處就有成片成批的敵方人馬,滿身刺扎的滾落河下去。

那些強渡的船隻頓時失去了篙手,滴溜溜地在河心亂轉,筏子大幅度地向左右搖擺傾斜着,把中箭和沒有中箭的人馬一起晃進河裡去。

也有個別南軍奮力保持鎮靜,站穩身體,用盾牌擋住箭矢,竭力保持筏子的平衡,還想搶渡上岸來援救南岸被圍的戰友,但是他們擋不住高世宣這一批弓手一再瞄準,向他們施射,最後一個個都被消滅在筏子上、河中心。

南軍增援的路線一條條的被卡斷了,北軍的後續部隊卻源源不絕地從後方開上來,聚在東岸的南軍既不能渡河,他們的箭矢又夠不到西岸,除了用少數射程較遠的炮石和飛火雷,繼續轟擊着對岸,就只有瞪着眼睛乾着急。

這時殘存在南岸的樑軍,雖然好像落入陷阱中的困獸般勇猛搏鬥着,但在人數上已居絕對的劣勢。他們被優勢的北軍切成一段段、一塊塊。再也沒法把殘存的力量集合起來。

他們就幾個人圍成一團,背靠着背,和身邊幾倍甚至十幾倍的宋軍戰鬥着,哪怕他們的衣甲上已經濺滿了自己和敵人的鮮血。

有的受了七八處、十多處的創傷,血從創口裡涌出來也騰不出手來包紮一下,有的兵刃已經殘缺不全。

面臨着如此迫近的死亡,他們還是毫無懼色地爲了保護自己、掩護戰友,爲了守住這個一隅立足之地而奮力戰鬥。

有時他們一刀把衝陣的北軍砍死在地上,一槍把敵騎挑下馬來,就歡呼一聲,表示他已經撈回本錢,死而無憾了。

有時他們英勇地抉圍而出,沿着河岸疾馳,又受到前面敵軍的攔擊。看看前後受敵,實在無法脫身時,就迅速地卸下衣甲,涌身向河中一躍,企圖泅水回去。

追上來的北軍,就這麼站在河岸邊,一陣亂箭。一連串的血泡浮上水面來,結束了他的英勇的生命。而回應他們的只有對岸神機軍,發射過來的稀稀拉拉的火器,所濺射起的星星點點的火團和飛焰。

待到第二日正午,橋頭市周圍的南軍已被全部殲滅和肅清了,南朝的又一輪攻勢宣告受挫。

這時,楊可世本人也飲了一囊水,吃了點乾糧。親兵們牽着他的戰馬在河邊飲水,他親自在旁看着,不讓飲得過多。

許多將領都圍到他身邊來,聽候和請示他的命令,重新思量着戰局。

楊可世指揮的這部分人馬,確實毫無疑問地已經取得,汴河西岸局部地區戰役的勝利,可是這個局部勝利沒有給他帶來,像塞外戰場上戰勝了敵人以後,常有的那種歡欣鼓舞的情緒,

因爲他也像所有老成的宿將一樣,無誤地判斷出戰爭還遠遠沒有到結束的盡頭,對岸的南軍不但是十分頑強的,而且還是非常堅韌的,正在俟機作下一次次的反撲。

從戰略意義上來估價,楊可世部隊的這個勝利,只不過堵塞住南軍的許多渡口之一,殲滅了一部分南軍的有生力量而已,但是顯然他們在對岸還是有足夠的人馬。

因此,這個戰果終究是有限的,它並不可能對正在進行中的全面大戰,發生決定性的影響。楊可世身負着指揮汴前兵馬的重責,也有武人追逐功業的野望和決心,當然不能以此爲滿足。

接下來的日子裡,在他不斷挫敗和擊退南軍強渡的過程中,也不斷地得到友鄰各軍告急的警報。

從這裡縱目西望,在卞河上下游兩岸,他目力所及的縱深地帶,都有激烈的戰鬥正在進行,據說有的敵軍偏師,已經楔入相當深遠的後方。

但己方軍隊卻不能採取鉗形夾攻來進行有效的反擊,說明在那些地區的戰鬥中,友軍正處於被動情況。

對此,楊可世不斷地傳令,把可以調動的後續部隊,和已經開抵汴河前線的增援部隊調出去增援友軍。

他發現對岸的南軍也正在做着同樣的事情,許多整齊的步騎軍揚旗鼓譟地向他們的西面馳援。但是他們已經控制住許多渡口,可以無阻礙地渡過河來作戰,而本軍只能被迫在自己的陣地中作戰。

他還發現一部分西馳的南軍和西去增援的友軍,只隔開一條河,沿着兩岸的徑道上,似乎正在進行競走比賽。

有時走到河面比較狹窄的地區,這些並行的將士們,就用一陣急雨般的箭矢威嚇對方,企圖打亂它的隊伍。

當然,這種盲目發射射不到對岸,就墜入河中的亂箭,只能是受到對方的奚落和嘲笑。

但是汴河對岸立營的南軍,大部分人仍然留在原陣地上,不問歇地擂着戰鼓,吹起軍號,作着戰鬥的準備。

在它的後方,川流不息地出現新的流動部隊,似乎正在向前線增援。

作爲沙場宿將楊可世,憑着多年戰鬥經驗,一看就判斷出這是疑兵。老是這些部隊,這些戰馬,卻擎着不斷地改變了顏色和番號的旗幟在後方轉來兜去。

但就算它是虛張聲勢的疑兵罷,仍不能得出敵軍兵力已竭的結論。聚集在北岸的部隊仍有那麼多,這是憑肉眼就能看清楚的,他們輕捷地行動着,並不因爲一次次渡河的失敗就挫折了銳氣。

他們不是在虛弱下去,而是仍在準備第二次、第三次的大規模渡河,至少他們毫不掩飾作出再次渡河的姿態,用來牽制楊可世麾下的主力部隊。

無論是認真渡河,或者僅僅作出渡過的姿態,這兩者同樣都夠叫楊可世所在一方,暫且傷透腦筋了。

因爲現在楊可世的確處於十分被動的地位,除了向洛都請求更多援軍外,就別無他法了。

他雖然取得局部戰役的勝利,但是西面戰場上正在激戰,他要不顧一切地西去增援,敵軍就會真的渡河過來重新佔領這一片河岸,

他好不容易通過一場血戰才爭奪過來的河沿陣地,並且也可能直搗他所在的指揮中樞,使整個卞前軍馬陷入失卻根據和支撐,而指揮失靈的狼狽境地。

但他要繼續留在這裡,敵人就達到牽制他的目的——由於汴州的地位重要,除了他帶來的後援和回紇的友軍外,朝廷還把巡河水軍的大部分和漕營的一部分混合編制起來,放在他的指揮之下。

南軍牽制了他,就等於達到牽制大量北軍的戰略目的,而在其他戰場上擴大戰果,向縱深方面發展的可能性。

他沒有得到洛都方面的確實消息,但他對某些友軍的作戰能力,顯然不會估計得太高,有些事疲老之師,有些則是新擴充的軍伍

無論是汝州、許州,乃至鄭州等其他方面的統將有失,全局都有可能糜爛的風險……

汴州城內,新軍中鋒部爲首的別遣河南討擊軍殘部,滿身傷痕累累的輪換了下來,前往後方的進行休整和重編。

許多人都帶着類似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嘆然,相互攙扶着步履蹣跚,在友軍的各色眼光和注視中,慢慢走出城門來。

因爲,他們剛剛熬過了最艱難的時光,甚至一度都要以爲自己,就要被四面八方洶涌而至的北軍狂潮,給徹底淹沒了。

他們最終堅守到援軍來臨的時候,也只剩下身心俱疲的八九千人,但總算給國朝守住了汴州城這個中原樞要,和前出都亟道的契入點。

對於帥司緩步推進的戰線中,抽動大量有生力量,全力來救援的結果,也算是有所交代了。

第913章 臨峙13第115章 夢醒第16章 熙熙攘攘第907章 臨峙7第757章 徒變7第890章 反動10第169章 微瀾3第571章 決意第903章 臨峙3第1215章 平盧5第897章 反動17第859章 風動19第815章 啓新5第726章 異夢6第1009章 夷變9第67章 協談第1270章 又決10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1181章 會江寧5第679章 出援29第1271章 卷蕩第721章 異夢第401章 憂喜第857章 風動17第231章 了卻第908章 臨峙8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1269章 又決9第658章 出援8第709章 啓東(9)第854章 風動14第457章 歸亡5第655章 出援5第136 未然第789章 萌動19第411章 天下雄關(下)第18章 驚聞偶遇第1035章 瀾動15第1276章 卷蕩6第1004章 夷變4第1046章 殤國6第145章 淵源第639章 悵懷39第46章 漸遠第555章 歸還(5)第699章 履新3第872章 撥亂12第738章 抉擇8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97章 厚積5第1021章 瀾動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937章 驚破17第28章 獨走第525章 兵戎9第487章 漸變17第335章 心思第475章 漸變5第1085章 立新15第927章 驚破7第1277章 卷蕩7第646章 後手6第633章 悵懷33第1011章 頹然第1207章 淮動7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376章 再戰5第465章 歸亡13第897章 反動17第721章 異夢第395章 在河北第717章 大羅(7)第1241章 新章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339章 防要第1191章 江寧變5第914章 臨峙14第989章 浮夢19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928章 驚破8第108章 家世第921章 驚破第67章 協談第534章 經略8第290章 戰淮北三第1018章 頹然8第794章 肘腋4第982章 浮夢12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243章 糾結、攀談?第165章 街戰第761章 憂亂第1198章 徐州起8第125章 心防第782章 萌動12第648章 後手8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911章 臨峙11第752章 徒變2第917章 臨峙17
第913章 臨峙13第115章 夢醒第16章 熙熙攘攘第907章 臨峙7第757章 徒變7第890章 反動10第169章 微瀾3第571章 決意第903章 臨峙3第1215章 平盧5第897章 反動17第859章 風動19第815章 啓新5第726章 異夢6第1009章 夷變9第67章 協談第1270章 又決10第284章 投效、人心第1181章 會江寧5第679章 出援29第1271章 卷蕩第721章 異夢第401章 憂喜第857章 風動17第231章 了卻第908章 臨峙8第308章 淮北紛紛第1269章 又決9第658章 出援8第709章 啓東(9)第854章 風動14第457章 歸亡5第655章 出援5第136 未然第789章 萌動19第411章 天下雄關(下)第18章 驚聞偶遇第1035章 瀾動15第1276章 卷蕩6第1004章 夷變4第1046章 殤國6第145章 淵源第639章 悵懷39第46章 漸遠第555章 歸還(5)第699章 履新3第872章 撥亂12第738章 抉擇8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97章 厚積5第1021章 瀾動第29章 蘿莉蘿莉,順我心意第937章 驚破17第28章 獨走第525章 兵戎9第487章 漸變17第335章 心思第475章 漸變5第1085章 立新15第927章 驚破7第1277章 卷蕩7第646章 後手6第633章 悵懷33第1011章 頹然第1207章 淮動7第499章 起復與投獻第376章 再戰5第465章 歸亡13第897章 反動17第721章 異夢第395章 在河北第717章 大羅(7)第1241章 新章第293章 戰淮北六第339章 防要第1191章 江寧變5第914章 臨峙14第989章 浮夢19第261章 動員 炮組第928章 驚破8第108章 家世第921章 驚破第67章 協談第534章 經略8第290章 戰淮北三第1018章 頹然8第794章 肘腋4第982章 浮夢12第324章 爺五死與喜當爹第243章 糾結、攀談?第165章 街戰第761章 憂亂第1198章 徐州起8第125章 心防第782章 萌動12第648章 後手8第13章 山中歲時短第911章 臨峙11第752章 徒變2第917章 臨峙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