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兵戎2

隨着第一批收成的新麥和豆薯,車水馬龍的從各地彙集而來,相繼入庫的盛況,這讓從上到下苦苦煎熬了一個冬天,又經歷了春夏青黃不接的軍民百姓,無疑變得安心和踏實了許多。

而在臨沂城的街口上,豎立起來的最新榜文前,一個聲音正在郎朗宣讀着什麼。

“虞城大捷,”

“所獲牛馬數萬,”

“望有意者前來領養寄附,”

“先到先選。”

幾個關鍵字眼,頓時吸引了好些人,七嘴八舌的相互詢問着。

關老七有些得色的看着這些,表情殷切而躍躍欲試的面容,

他是兼職的讀抄人,相比那些茶館酒肆裡,喝着免費的茶水就着點心,慢條斯理的吊着人胃口,最後還有錢財分成的各色說書人和講古先生,站在露天負責給人一遍遍宣讀告示的他,無疑要低端的多,

也就嗓門夠大,能夠字正腔圓的將告示和官帖上的內容,一字不差的給原樣念出來的兼職。

但至少,每月可以從當地的驛所那裡,領到兩石粗脫殼的穀子和一匹素布,足以讓讓爲數不多的家人,吃個肚皮渾圓。還有剩餘拿出來交換些日用雜務,因此很是珍惜這個差事。

只是新一張告貼,又隨着一個匆匆的身影,帶着新鮮的漿糊味道,出現在了木榜上。關老七理性的高聲念道。

“徵募伕役隨軍。。”

“按日給結錢糧.”

“擇優者補入軍中。。”

人羣中再次騷動起來,卻是更多嘆息聲,這才安生多久,卻又要打戰了。。

不過最後一條,擇優補入軍中,卻有着莫名的吸引力,如今六州鎮撫的治下,待遇最好的無疑就是這些軍人了。

畢竟,光是靠給他們提供各種服務和販售物品,已經造就了一批小有身家的本地人士。

而在臨沂城外,一隻又一隻的人馬,卻已經正在過境,向着前沿的徐州境內集結着,作爲對於正當蜜月期江寧方面的響應,就是第一次啓動我軍在淮東各州,初步建立起來動員體系。

這次出動了御左四營,右護三個營,外加前沿候命的前軍三個營,還有建生軍的六個工程、輜重營。

地方上除重點區域外,全部轉爲防戍營(州)和守備團(縣)的戰時體制。

作爲某種重視的姿態和表示,我再次戎裝披掛,前呼後擁的策馬在了親自出陣的道路上。

在追逐功名與權勢的道路上,平靜安逸的生活總是轉瞬即逝,而不見得長久的,就連原本的公務亢繁與四處巡遊的奔波勞碌,也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感悟與享受了。

而在這個紛亂世道之中,想要安心下來暴兵種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經過這大半年時間的休養生息和積聚實力,情況已經有所改觀了。

如今,御營右軍給編十二營人馬,實編九個半營;行營右護軍給編十營,暫編六個營;前軍給編十營,暫編七營,而青州守捉軍下,則暫編三個主戰營和十一各防戍營。

當然這些多出來的差額,並不是被我按照慣例給吃空餉了,事實上就算被我吃了,也沒有人會覺得奇怪。

按照國朝舊例,從前沿到二三線,乃至後方駐軍的戰備兵員比例,能夠保持七八成的日常在編,已經算得上是一方精銳了,而在後方有五六成算是比較良心的上官了。

至於剩下的差額,對於那些將帥來說,完全可以在開拔出戰前,就地解決和補充的。延邊地區有的是流亡的北人。

而我的麾下,則屬於另一種情況,是因爲裝備和人員訓練都還沒有跟上,因此我寧遠保持都寧缺毋濫的空架子狀態。

至於這些這些多出來的配給錢糧,也不是落袋爲安,連同我自己掏腰包額外給出的勤務津貼和戰地補助,傷亡撫卹;都是作爲加強軍隊建設和地方屯墾的後續投入,給馬上用掉了。

畢竟,地方上雖然開始收稅,但是在地方上缺乏足夠消費市場,大量人口都處於軍管的體制下,實際所得甚爲微薄,形同杯水車薪。

所以只能靠儘可能的在外部開流,增加收入,除了重開海貿之外。通過控制規模的持續出戰,鍛鍊部隊臨陣經驗的同時,奪取那些胡馬兒所擄獲的資源和人口,也是一種變相的補充手段。

而在江寧行在,監國卻是有些惱怒的情緒,

因爲他試圖改造神機軍餘部的努力,在一些老臣的強烈抵制和反對之下,再度宣告擱淺。

他強令堅持之下唯一帶來的變化,只是增加軍中銃手的比例,以取代那些被減少的手炮和發火匣等兵裝火器,但依舊是被當作某種固壘守禦的力量,而拒絕在沒有正軍環繞之下的主動野戰操行。

這也是那些人所能退讓的極限了,畢竟,他還只是監國,並未真正接掌大位,就算他接掌了大位,頭上還有一個大相國在看着,面對一衆老臣的告求,也無法做到無動於衷的。

而要想在國朝的衆多軍隊,及其體系內改弦更張也絕非易事,需要亢長的時日和足夠的耐心與堅持。

光是讓軍器南北監和將作諸坊的產能,從生產傳統的各色火器,想着集中製造研發火銃的扭轉過來,也是滋事牽連甚大,從而影響了衆多軍工、大匠世家的生計,以及無數下游和外圍的工礦產業。

因此,目前也只有少部分人,對於監國表現出了投獻之意,而有所動作改而生產了一批火銃。

而更多人還在觀望和等待,畢竟,已經習慣了依賴朝廷的訂單和授權,把持壟斷軍工產出的領域,進而與相關人等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盤根錯節,需要足夠大額魄力和手段,才能大刀闊斧才能砍出一條新路來。

但是來自大相國的指示,卻是宜緩不宜急,來日方纔。

明明是已經屢屢見到實效的東西,卻因爲各自的立場和既成的利害關係,七位樞密之中,居然只有兩個表示出口頭上的有限支持。

而其他人都在強調一個事實,大軍匯聚在即,急切的要求他們換裝與掌握新戰法,也是有所不妥的。

不就是不滿他,籍着處置東路軍列位帥臣的由頭,順勢在軍中採取的大動作,並且爲了某種需要,而將資源重點傾注在北邊那隻人馬身上麼。

可要是國朝的兵馬,都能像那隻御營左軍一般的新銳和善戰,他又何必再北伐大敗之後,不得不格外倚重這一隻孤軍,來挽回國朝和大本營的顏面風評呢。

在國朝大敗的頹勢之下,再沒有比樹立一個孤軍奮戰的典型和統帥英武的標杆,更能轉移臣民百姓的矛盾和關注力了。

反正他們孤懸在外,各種形象和軼事,都是經由國朝的重新包裝和塑造,來振奮人心的,但同樣的也將這支人馬,推上了某種風尖浪口之上。

而作爲國朝大敗之後,無形間的最大受益者,已經監國用來清算和撤換,軍中作戰不力將帥的參照物,他們也無意間站在了,那些損兵折將逃回來的大多數北伐軍將,潛在的對立面上。

特別是剛剛導致了一場朝堂上的政治大地震,在原本的主戰派與北人黨之中,也不乏嫉恨之輩,因此不乏事事針對之,也就不足爲奇了。

不過這正是監國所需要的,一隻暫時孤懸在外,卻格外依靠自己的軍隊。在必要的時候,說不定,還能發揮某種奇效呢。

他如此想着,心情重新又平復了下來。

這時,一份來自石頭城下城坊中的回覆,也讓他臉上重新露出笑容來。

那是作爲他一貫倚仗的親信,如今依舊在家閉門思過的鄭候,對於她的諮詢與考校,只給迴應了他八個字“旁敲側擊,內外合應”,卻正好可以打破他目前的僵持和困局。

很是思來想去一番之後,他還是決定在這個建議的基礎上拓展思路。

既然原本的事物已經積重難返,那就只好別出蹊徑,從大本營名下目前所能直接掌握御營諸軍的名分下,有所迂迴的想些辦法了,

至少寧衝玄的淮揚戰線那裡,已經相繼收容了陸續歸還建制的,前身爲新軍右廂的御營前軍,和名爲御營右軍的踏白軍殘部。

合併起來也有馬軍三千,而步軍四千七百有餘,作爲曾經協同作戰過的經歷,他們也應該有所足夠的印象,足夠作爲他貫徹所想的試驗田了。

待到他們有所成就,就可以方便他從那些積習日重的老部隊裡,逐步抽調精銳和新血,漸進的補充和擴充這些新銳之師,而最終將那些不合用的抱殘守缺老資歷之輩,徹底拋在身後。

他甚至有所想法,要不要從前方的那隻御營左軍裡,借調一批熟悉火器操戰的人選回來,參與後方的編列和再造。

第378章 再編與齊列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1194章 江寧變8第588章 變數8第417章 對陣第835章 雲起5第1058章 零落8第1254章 再決4第626章 悵懷21第695章 暮氣5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999章 跌宕9第66章 雨中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70章 瀾動第405章 憂喜5第704章 啓東4第11章 在山上第1208章 淮動8第698章 履新2第71章 偶見第170章 瀾動第397章 在河北8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1191章 江寧變5第4章 餓殍第905章 臨峙5第104章 薄發4第703章 啓東3第1196章 徐州起6第418章 敵情第726章 異夢6第534章 經略8第416章 轉變第581章 變數第44章 醫者父母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578章 決意8第1243章 新章3第1210章 淮動10第54章 相見時難第668章 出援18第382章 波黠第1126章 浪奔6第393章 在河北3第1067章 零落17第182章 因故第1251章 再決第1289章 旋滅9第1122章 浪奔2第153章 捕亡?勞軍第54章 相見時難第828章 啓新18第229章 探還,家中第121章 日常第658章 出援8第963章 沉驚13第782章 萌動12第960章 沉驚10第384章 戰雲5第387章 迴轉2第554章 歸還4第1105章 歸遠5第787章 萌動17第510章 根本2第344章 變亂第928章 驚破8第580章 決意10第487章 漸變17第724章 異夢4第8章 一場富貴?(下)第1207章 淮動7第51章 在揚州(下)第969章 沉驚19第200章 在港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880章 撥亂20第1046章 殤國6第1021章 瀾動第585章 變數5第926章 驚破6第956章 沉驚6第1038章 瀾動18第464章 歸亡12第831章 雲起第320章 兩河風起二第953章 沉驚3第1186章 會江寧10第800章 肘腋10第782章 萌動12第388章 迴轉3第593章 期新3第319章 兩河風起第429章 戰局12第1141章 潮新11第659章 出援9第23章 醉聞第987章 浮夢17第180章 途變第426章 戰局6
第378章 再編與齊列第158章 中軍、收穫?第1194章 江寧變8第588章 變數8第417章 對陣第835章 雲起5第1058章 零落8第1254章 再決4第626章 悵懷21第695章 暮氣5第262章 天災 人禍第999章 跌宕9第66章 雨中第一百八十八 掌進退第170章 瀾動第405章 憂喜5第704章 啓東4第11章 在山上第1208章 淮動8第698章 履新2第71章 偶見第170章 瀾動第397章 在河北8第302章 戰淮北十六第1191章 江寧變5第4章 餓殍第905章 臨峙5第104章 薄發4第703章 啓東3第1196章 徐州起6第418章 敵情第726章 異夢6第534章 經略8第416章 轉變第581章 變數第44章 醫者父母第297章 戰淮北十一第578章 決意8第1243章 新章3第1210章 淮動10第54章 相見時難第668章 出援18第382章 波黠第1126章 浪奔6第393章 在河北3第1067章 零落17第182章 因故第1251章 再決第1289章 旋滅9第1122章 浪奔2第153章 捕亡?勞軍第54章 相見時難第828章 啓新18第229章 探還,家中第121章 日常第658章 出援8第963章 沉驚13第782章 萌動12第960章 沉驚10第384章 戰雲5第387章 迴轉2第554章 歸還4第1105章 歸遠5第787章 萌動17第510章 根本2第344章 變亂第928章 驚破8第580章 決意10第487章 漸變17第724章 異夢4第8章 一場富貴?(下)第1207章 淮動7第51章 在揚州(下)第969章 沉驚19第200章 在港第289章 戰淮北二第880章 撥亂20第1046章 殤國6第1021章 瀾動第585章 變數5第926章 驚破6第956章 沉驚6第1038章 瀾動18第464章 歸亡12第831章 雲起第320章 兩河風起二第953章 沉驚3第1186章 會江寧10第800章 肘腋10第782章 萌動12第388章 迴轉3第593章 期新3第319章 兩河風起第429章 戰局12第1141章 潮新11第659章 出援9第23章 醉聞第987章 浮夢17第180章 途變第426章 戰局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