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書院山長

開門的老人乃是王家當代族長王謙,論起輩分,應當是王安節父親王堅的堂弟,

王安節道:“老人家,我們正是宋軍,您看,前面那位身穿黃袍之人就是當今大宋王朝的皇帝,還有,皇上左邊有位手持長槍的白袍小將,他就是當年孟珙大帥的後人孟天翔。”

“啊。”王謙大吃一驚道,“皇上,皇上親自來了,忠順軍也回來了。”

“哈哈。”王安節笑道,“老人家,我軍的這次北伐,皇上御駕親征,必定會光復我朝所失之領土,而且,忠順軍也重新組建起來了。”

對於鄧州王家而言,忠順軍就是宋軍的絕對主力,只要有忠順軍在,便能戰無不勝,王家老一輩的族人都知道,王堅投軍之初,就是加入的忠順軍,

王謙低低的“恩”了一聲,下意識地將大門打開道:“安節將軍,老夫是王家本代族長,單名謙,是你父親最小的堂弟,幾十年過去了,沒想到還能見到王堅大哥的後人,當初,你父親投軍之時,老夫還只是一個七、八歲的稚童,不過呢,老夫始終記得你父親穿上戰甲的英姿,這一轉眼啊,,,,,,啊,安節將軍,你看,老夫嘮嘮叨叨,喋喋不休的,還不快請皇上入內。”

“好,謙叔。”

王家是鄧州望族,不過,這王家宗祠卻是顯得極爲寒酸,與望族的身份毫不匹配,留守在宗祠裡面的王姓之人加在一起也就十來人,且都是婦孺老人,

在王謙的帶領下,一衆王家之人齊齊跪倒在地道:“草民叩見皇上。”

“免禮,老人家,請起,大家也都起身。”

“謝皇上。”

我隨便找了張凳子坐下道:“老人家,坐下說話,今年高壽。”

當着我的面,王謙哪裡敢坐,依舊畢恭畢敬地站着道:“回皇上,草民比王堅大哥小十一歲,今年剛好六十。”

“六十,老人家看上去精神矍鑠,朕以爲也就五十出頭呢。”我笑笑道,“老人家,朕問你,這鄧州城裡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是緊閉房門,莫非害怕我朝軍隊嗎。”

王謙道:“皇上,只要是軍隊出沒,百姓都很恐懼,前些曰子,鄧州城一下涌進來近三萬名元軍士兵,好在統兵主將張弘範將軍極力約束,才沒有釀成大亂,但仍有少數蒙古族士兵到處鬧事,是以在這數曰中,百姓們全都是小心謹慎,閉門不出,倒不是專門針對宋軍的。”

“原來如此。”我點點頭道。”老人家,王家宗祠裡就只有你們這十來個人嗎。”

王謙嘆了口氣道:“皇上有所不知,我王家曾是鄧州城裡最大的家族,用名門望族來形容毫不爲過,三十多年前,自從鄧州被蒙古人佔領後,城裡房產的絕大部分都被官府強行徵去,如今就只剩下這間宗祠和後院的三間房屋了,所以,大部分宗族之人都回到了鄧州郊外的彭橋村。”

“老先生,如今的鄧州城已經回到我朝之懷抱,回到朕的統治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王謙點點頭,卻又猶豫了片刻,問道:“皇上,這,這次我軍不會再撤回南方了吧。”

我明白王謙之意,是擔心我軍再度敗北,遂即語氣堅定地言道:“老人家儘管放心,朕既然御駕親征,必會收復我朝之失地,如若不然,朕就不會返回臨安。”

“那,那敢情太好了。”王謙眼裡有些溼潤道,

“老人家,朕有兩件事尚需麻煩你。”

“皇上請講,草民能爲皇上辦事,乃是草民之榮幸,自當不惜餘力。”

“好,第一件事,你和左鄰右舍講講,讓他們只管放心,打開家門,過上正常的生活就是,在鄧州城裡,除了少數維持秩序的將士外,大軍全部駐紮在城外,不會進城,我軍軍規森嚴,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王謙微微一笑道:“皇上,這點毫無問題,草民在鄧州城裡還是有些號召力的。”

“很好,這第二件事嘛,朕打算在當地人中挑選一位德才兼備的賢者來擔任鄧州縣的縣令,不知老人家你有沒有可以推薦的人選。”

“這個就更沒問題了。”王謙直截了當地答道,

“怎麼,有現成的人選不成。”我的第一感覺是,王謙會毛遂自薦,

“皇上,您剛剛是從花洲書院過來的吧。”

“不錯。”

“皇上,這花洲書院裡就有一位大賢者,可以說是鄧州城裡的不二人選。”

“是嗎。”我暗自想道,“莫非是范仲淹的後人。”

這次的感覺完全正確,只聽王謙繼續道:“皇上,此人姓範,名直尚,乃是當年的名臣范仲淹範大人的嫡系後人,現今在書院裡擔任山長兼首席教授,範教授學究天人,人品高尚,蒙古人數次請其出山,都被他婉言謝絕,十年前,據說時任蒙古中書省的平章政事王文統還親自寫信與他,但仍然被拒。”

“範直尚。”我念了念道,“朕當見見此人。”

“皇上,那草民現在就去書院,將範教授請來。”

“老人家,不用,朕還是親自上門拜訪。”

世事真的是多變,剛剛方靈還在說,要不要進入花洲書院,我說不入,沒想到現在又來到了花洲書院的門前,

進入書院,但見亭臺樓榭錯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這些建築皆爲江南風格,和臨安的園林極爲相似,往裡而去,古柏森然,春風閣、文昌閣掩映其間,

王謙介紹道:“皇上,花洲書院是鄧州城裡唯一沒有被蒙古人破壞的場所,雖然數十年來沒有進行過維修,顯得陳舊,卻基本上保留了當年范仲淹大人第四子範純粹任鄧州知州時,整修花洲書院後的原貌。”

我嘆道:“看來,蒙古人對文化古蹟還算是照顧有加。”

“皇上,並非如此,這花洲書院能夠保存下來,多虧了蒙古朝中的幾位漢人大臣,像前期的王文統大人,後期的竇默大人等,如果沒有他們,這書院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裡去,至於具體原因,皇上很快便知。”王謙邊說邊指着前面的一排寬敞房屋道,“皇上,到了,這就是書院的主要建築——講學堂。”

到了後世,花洲書院因其風景優美而被列爲鄧州八景之首,只不過,後世的花洲書院和宋朝時期的模樣已是大相徑庭,

走到近前,王謙繼續道:“皇上請看,這學堂前立有一塊石碑,這塊石碑就是書院的保護傘。”

“保護傘。”我一時沒有明白王謙之意,遂上前看着石碑,上面的字跡是用漢蒙兩族的文字所刻寫,漢文我認識,是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蒙文我卻不識,

“皇上。”王謙笑道,“這塊石碑上的文字是蒙古大汗忽必烈親筆題寫,蒙文之意等同漢文,這也就是花洲書院能夠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因。”

我點點頭笑道:“忽必烈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這時,學堂的大門突然打了開來,從裡面走出一位老者,這位老人約莫六十來歲,身穿一件打着補丁的淡藍色長袍,長鬚飄然,倒是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範教授。”王謙喊了一聲,

被王謙稱作範教授的中年人正是花洲書院的首席山長,範直尚,山長是古代對書院講學者的稱謂,宋元時期,山長相當於後世學院的院長,而書院的院長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朝乾隆年代,清末仍然複稱山長,廢除科舉之後,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也隨之廢止,

範直尚沒有答話,眼睛卻直盯盯地看着我,

我身上的黃色龍袍太過顯眼,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讓人很方便地認出,

王謙見範直尚沒有說話,略微提高了聲音道:“範教授,皇上在此,還不快來參拜。”

“皇上,大宋朝的皇帝。”範直尚聲音很小,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王謙見狀,急忙又喊了聲:“範教授。”

“範教授,朕不像嗎。”我笑笑,走上前去,

“啊,不,不是,我,草民,,,,,。”範直尚一時之間似是不知所措,愣在當場,

“皇上莫要生氣,範教授一定是喜極而楞。”王謙怕我動氣,趕緊解釋,隨後上前扯了扯範直尚的衣衫,小聲道,“範大教授,如假包換。”

範直尚這才跪倒在地大禮拜道:“草民範直尚,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先生免禮,請起。”

“謝皇上。”範直尚起身後對着王謙道:“王老,這是真的。”

“老夫還會騙你不成。”王謙指了指我身旁的王安節道,“範教授,這位乃是我王家之人,老夫兄長王堅之子王安節將軍。”

“王堅。”範直尚當然聽說過王堅之名,小的時候還見過,有些印象,

王安節略微上前,行禮道:“晚輩王安節見過範教授。”

“不敢當,不敢當。”

第75章 瓊林宴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07章 視察第4章 後宮之主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88章 賈府會議第386章 失憶第96章 命相之術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465章 閉關第137章 政務院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344章 舍利畏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58章 沁園春第24章 和諧家宴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55章 日有食之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489章 神力軍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41章 破虜軍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4章 戰書第207章 掛帥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37章 游擊隊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312章 急腳遞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551章 領路人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260章 面試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386章 失憶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60章 餞行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106章 農業部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4章 和諧家宴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72章 臨安大學第66章 鹹淳科舉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408章 秋疾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100章 贈字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
第75章 瓊林宴第335章 苗族酸湯魚第490章 第三類火器第390章 途經武當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56章 秋兒求助第234章 九九重陽第311章 小七當官第67章 寧缺母濫第302章 水軍出征第226章 七大措施第243章 襄陽之論第482章 炮擊鹿門山第307章 視察第4章 後宮之主第163章 欽差大人第58章 火槍雛形第368章 再出臨安第107章 謝道清的態度第211章 安撫爲上?第278章 五大指揮使第88章 賈府會議第386章 失憶第96章 命相之術第502章 最後一陣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43章 新軍的構想第117章 未竟全功第355章 千里託夢第506章 大會戰(一)第465章 閉關第137章 政務院第103章 大宋銀莊第344章 舍利畏第446章 忐忑不安第190章 趙禥的內心世界第128章 雲氏火槍第435章 再戰阿術第255章 後發制人第352章 平衡的尺度第535章 出兵許昌第558章 沁園春第24章 和諧家宴第159章 重開南衙第393章 御醫會診第282章 本官還是下官第55章 日有食之第362章 兩大聖地第341章 擊掌盟誓第489章 神力軍第479章 兵臨城下第241章 破虜軍第421章 告大宋百姓書第504章 戰書第207章 掛帥第522章 炮轟鄧州城第218章 先手之利第452章 初露鋒芒第237章 游擊隊第252章 高度白酒第410章 克復廣安軍第312章 急腳遞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347章 信州同樂樓第551章 領路人第544章 兵發應天府第119章 邊關急報第42章 鹹淳元年第400章 訟師之論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565章 最後一戰第407章 出征前的講演第260章 面試第549章 二珠金牌第386章 失憶第486章 夜戰南門第541章 阿術撤軍第460章 餞行第394章 蒙古告示第106章 農業部第236章 三會賈似道第533章 藥方戒酒第513章 再進襄陽第24章 和諧家宴第476章 巔峰對決第295章 呂氏兄弟第268章 天子之相第72章 臨安大學第66章 鹹淳科舉第258章 奸相之後第453章 細作南山第369章 龍虎山下第556章 汗國盟誓第539章 試炮試槍第122章 持續性發展第408章 秋疾第181章 反腐之心第100章 贈字第173章 監察公署第550章 油盡燈未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