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節 克虜伯大炮

朱敬倫對日本歷史知識並不算很豐富,但是卻知道一點,日本人在面對西方時候的開放心態十分驚人,簡直讓人難以想象,至少中國人很難接受那種遇到另一種文化,馬上就能扔掉自己的文化,如同小學生一樣去學習的態度。

中國人文化自豪感太強了,導致很難俯下身來去學些別人,遍觀世界歷史,西方跟中國都有一種好爲人師的文化特徵,歐洲人總認爲自己是最文明的,尤其是他們的宗教,因此向全世界去傳教。

中國則認爲不是華夏就是蠻夷,始終鄙視那些不肯穿中國式的錦衣玉服,不肯使用漢文的民族和國家,而對朝鮮、越南和琉球這樣的樂意接受漢文典章制度的國家,則大加褒獎,傳播方面,中國不是派傳教士,而是派人送去各種書籍,讓番邦去自學。

或許是長久以來當學生當慣了,所以日本人才能沉下心來學習別人。

但這有一點解釋不通,越南人、朝鮮人也是長久的學習中原文化,可是當西方文化到來之後,他們不是像日本那樣瘋狂的去學習,依然產生了各種牴觸,這完全不能用他們漢化更深來解釋。

朱敬倫不由想到日本的民族特性上來,無論怎麼看日本人身上,都帶有海洋民族的特點,飲食上食用的主要是海魚,各種海洋相關的風俗。當然在民族分類上,日本人被分爲農耕文明行列,這隻能說是漢文明太強大了,生生將日本這個天然的海洋民族,在文化上扭轉爲農耕文化而已。

但是海洋民族天生對外界的好奇,這一點日本人就比農耕文明的中國等國要強烈的多,畢竟依靠大海生存的人更願意去遠方,而種地的農民根本不需要了解十里之外的事情,這是現實決定的文化特性。

朱敬倫不知道的是,早在剛剛結束了在朝鮮跟明王朝的對抗之後,的慶長18年(1613年),日本武師支倉常長受藩主伊達政宗派遣,乘“聖約翰洗禮者號”海船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前往出使歐洲。航行經過了墨西哥、哈瓦那、古巴、西班牙,於元和元(1615)年到達了意大利的羅馬,並拜見了西班牙國王和羅馬教皇。常長本人更受到教皇的洗禮,被授予羅馬公民權,位列羅馬貴族之中。

爲了打造聖約翰洗禮者號,伊達政宗花費了大量的力氣,動用了大工800人、鍛造冶煉工600人和雜役3000人,才建造完成。

更讓人驚歎的是,伊達政宗派人去羅馬面見教皇,提出的要求是允許天主教在日本傳播,換取教皇許可日本在西班牙領地內進行貿易,在對貿易的看重上,日本人顯然跟中國人的態度有絕對的不同。

可惜的是支倉常長回國之後,德川幕府權衡之下選擇了閉關鎖國,禁止了天主教。否則那時候就開國的日本,會讓東亞歷史發生什麼改變,真的很難預料,也許在日本這條鮎魚的促進下,也會讓同時代的明朝採取不同的態度也說不定。

美國打破日本的閉關鎖國之後,日本人的態度飛快的回到了德川幕府鎖國之前的狀態,再次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福澤諭吉不久之後就代表日本出訪了美國,接着每隔幾年,日本幾乎都要派出一隻代表團,前往西方各國去進行活動。

1860年去美國,1862年去英國,今年來到了法國,這些可都是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前就進行的活動,相比歷史上的滿清王朝,知道1905年纔開始進行了第一次官方層面的外交使團出訪活動,對比之下真的很說明問題。

而且由於歷史上日本人的積極對外,在1870年代,歐洲掀起了一股日本藝術熱,可以說日本人從一開始,就讓西方更瞭解日本,而大清王朝身上始終帶了一層神秘感。

現在情況不同了,朱敬倫將大明打造的更加開放,但是在程度上,依然不如日本,這次突然看到日本人出現,讓朱敬倫不由的開始擔心起來,他想到國內那些封閉的老夫子,想到日本人一開始就展現出來的開放特質,他覺得似乎自己的步伐走的還不夠快。

他並不懼怕日本的競爭,如果在他的領導之下,大明在先走一步的情況下,幾十年後還會敗給日本,那他也就沒必要執政了。他憂慮的是,一旦日本人以無比開放的姿態,國家推動引入西方技術的話,大明在跟日本的競爭中,會不會慢慢處於不利位置,這種國勢上的不利態勢,會形成馬太效應,強者愈強,所謂一部落後就步步落後。

當然,這一切都是未雨綢繆,至少在目前,大明在各個方面已經走在了日本前面太多,龐大的兵工廠引入的技術能力,已經產生了不斷的擴散效應,佛山已經有幾十家裝備了蒸汽機的鐵工場,這些日本都還沒有。

但執政者所應該做的,不就是不斷的強化本國的優勢,彌補本國的劣勢,從而讓自己的國家始終能站在一個優勢的地位嗎。

朱敬倫心事重重繼續參觀。

法國人的機器也就這樣了,真正要看機器,主要還是看英國的,另外歐洲能跟英國機器相媲美的,只有比利時一個國家,其他國家都落後了一代。

跟法國展區緊鄰的,是鄰國普魯士的展區。

普魯士人生產的鋼鐵製品,在歐洲已經慢慢開始嶄露頭角,克虜伯的鋼鐵製品,已經開始享有質優價廉的口碑了,而在三十年前,他們還被英國人嘲笑,各種仿製英國的劣質品,讓英國商務部要求德國人在出口的產品上,必須打上德國製造來做區分。

朱敬倫看到的情況,德國人似乎已經開始扭轉他們的形象了。

朱敬倫看到德國發明家尼古拉斯?歐特發明的循環四衝程的汽油活塞發動機,這是後世汽車工業的基礎啊,但現在顯然還沒有使用價值,還得需要幾十年的改進才能實用。

還有維爾納?西門子發明的發電機,這是西門子今年元月才發明出來的機器,樣機馬上就送到了巴黎來參展,希望能夠儘快的推廣出去。不一樣的是,發電機已經出現了很多種類的設計了,而西門子設計出來的,是第一代實用化技術。這也是西門子帝國崛起的基石。

朱敬倫跟西門子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討論,告訴西門子如果他願意到中國去投資,他願意資助西門子一半的資金,很樂意做西門子事業的合夥人。儘管西門子很動心,但是他自己都對這種產品沒信心,因爲電力是一個巨大的問題,沒有發電廠和遠距離輸電技術的支持,電動機只是一個使用電池的玩具。

除了這些新奇的玩意,普魯士展區的主要產品,還是像鋼製軌道,克虜伯的火車輪轂,一些機牀產品等機械製品,按照巴黎世博會的分類,他們被分爲第五大類“礦業、工業和林業等加工或未加工的產品”下第四十小類的“採礦和冶金業”。

但是最吸引朱敬倫的,則是一門放在中間,巨大的鋼鐵大炮,克虜伯火炮!

這門巨炮也屬於採礦也冶金業分類。

相比於屬於未來的西門子的電動機,克虜伯的大炮顯然是這個時代的明星。

當然在歐洲,此時的克虜伯還名不見經傳,頂多在冶金行業有一些小名氣,大家知道他生產優質的鋼材,主要產品是精緻的德國刀叉,最近在火車零部件領域頗有建樹,至於克虜伯的大炮,在德國軍隊打敗法國之前,沒人認爲大炮的作用比步槍大,也沒人認爲普魯斯能跟法國相提並論,那麼德國武器也就沒什麼名氣了,這次克虜伯的大炮之所以被觀衆關注,主要原因是他的體積。

這門大炮太大了,足足三米多高,炮管長度五米六,重量達到了五十噸,通身使用克虜伯生產的鍛鐵加工,從外面看就有足足五層鍛鐵構成。而這樣的鋼鐵怪物,他能發射的炮彈重大一千磅。

對比一下,英國最大的艦炮是110磅,大明能生產的最大艦炮也是110磅,就是爲了跟英國戰艦在火力上能夠並肩,可是克虜伯的巨炮,是英國艦炮的十倍。

“本炮用於海岸防守,炮彈穿透力極強,能摧毀船艦鐵甲。”

性格質樸的克虜伯在宣傳單上就只寫出了這麼簡單的一句介紹。

朱敬倫看過之後笑着對克虜伯推銷人員道:“我剛剛稱作一艘鐵甲艦到法國,你們就說你們的大炮能打沉鐵甲艦?”

克虜伯人躬身道:“非常抱歉,我們無意冒犯,這只是一句廣告,您不用當真。”

克虜伯的推銷人員知道朱敬倫是一個東方國家的皇帝,儘管他並不太清楚大明在哪裡,不知道大明的歷史和背景,他是一個專業的工程師,他不需要知道那麼多,他只需要知道這是一個皇帝,保持一定的尊重就可以了。

朱敬倫笑道:“我很認真,我想知道你們能不能生產艦炮,100磅以上的後膛艦炮?”

推銷人員下意識的思考了一下:“100磅的?當然可以!”

他眼睛中透着自信,是對自己技術的自信。

朱敬倫笑道:“很好,我國的鐵甲艦就在加萊,我希望你們公司能派人去參觀一下,我希望我離開歐洲的時候,我的軍艦上能夠換裝上克虜伯的大炮。”

艦炮是價格高昂,同時利潤豐厚的生意,一艘軍艦上的艦炮,往往意味着數十萬兩的銷量,數萬兩的利潤,工程師馬上就接下了這筆生意,然後還煞有介事的要朱敬倫簽下合約,然後詢問聯繫事宜。

朱敬倫心中暗道,跟克虜伯的合作從這裡就開始了,買炮的目的只是初步,看到博覽會上這尊巨炮,他就打定主意將這種技術引入大明,只是如何讓克虜伯轉讓技術,他還沒有想好。

突然朱敬倫眼中再次出現了幾個日本人的身影,突然朱敬倫下了一個決定,或許是該更開放一些的時候了。

此時他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他決定在歐洲招商引資。

沒跟日本人打照面,朱敬倫先一步離開,他看到日本人似乎是衝着他來的,或許同爲東方國家,日本人想在這裡結實一下。

但朱敬倫提前離開了,不是他擺架子,而是他覺得地點不對。

臨走前交代陳啓沅:“給我聯繫一下這些日本人,我要跟他們見上一面。還有,問問他們來法國準備幹什麼?”

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十二節 機會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七節 應募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五節 離開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八十節 練兵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
第六百九十五節 王師南征第三百七十一節 勞務輸出及移民公司第五十八節 內鬥之勢第四百四十一節 轅門終於徙木第四百三十三節 官辦企業改革第七百七十節 越來越像政客第七十五節 僱傭兵第七百二十節 頭痛的鐵路問題第三百五十五節 回廣東第七百七十七節 倫敦和談 2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三十三節 擒王(2)第七百五十七節 德克薩斯大會戰第三百七十三節 湘軍撤圍第七百二十一節 明暹同盟條約第七百六十八節 海軍上刺刀第八百一十節 中英太平洋協定第七百零四節 順化戰役 3第八百一十二節 列強分贓會議第九十九節 土地和祖宗都不能放棄第一百九十九節 成親第六百二十九節 求新自強圖存衛道第一百五十七節 立約毀約第四百五十二節 李秀成三打上海第一百四十六節 誰不服我打誰第三百九十七節 場外遊說 1第四十八節 捨身第七百二十九節 新一波工業擴張第一百四十七節 美國顧問團第八百一十七節 讓城裡人回農村第八百二十節 提前的新農村建設第七百二十五節 大明犯了拖延症第一百二十七節 迷惑英國人第六百八十三節 阜康財團第四百四十節 修鐵路要快第一百六十六節 正反割地呢,沒空!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五百六十二節 軍事改革 2第三百四十五節 楔形衝擊第六十二節 炮聲就是信號第一百零一節 金融操作第十二節 機會第五百五十八節 三大鐵路第三百零一節 借洋款第七節 應募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一百三十二節 最大的目的第五百六十三節 軍事改革 3第五節 離開第三百二十四節 控制軍權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七百一十一節 北極熊的衝擊第一百七十七節 使團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一百四十三節 初識諾貝爾第七百零三節 順化戰役 2第一百九十三節 大兵壓境第五百四十八節 精神偶像的坍塌第八百零七節 中德同盟談判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六百八十九節 外交準備第一百二十節 瑞典人的意外收穫第七百七十八節 一樣的甲午第七百六十七節 尤卡坦海戰第六百六十七節 鐵路扯動的政局第八百三十節 參觀日本繅絲廠第四百三十五節 兵工廠的大生意第四百三十八節 曾國藩立道第七百六十二節 朝鮮東學道起義第六百零五節 反彈第七百七十六節 倫敦和談 1第一百零二節 方山借款第41節 大計劃(一)第七百四十六節 夏威夷海戰第一百九十六節 大調兵第五百九十四節 加州桑蠶業和移民第六百四十九節 日本的態度第七十二節 廣東是個好地方第三百六十二節 廣西還是福健第一百九十節 朱敬倫出山第九十五節 全靠演技 2第八十節 練兵第四百三十四節 兵工廠大掌櫃第三百一十八節 荒山茶園第一百三十三節 借美國說事第七百二十四節 這有德國什麼事第一百二十一節 美國人的野望第五十六節 惹一身騷第六十三節 跟法國人做朋友第一百八十四節 後臺倒了第一百五十一節 萬民書和打官司第六百二十七節 鐵路狂熱第四百五十節 李鴻章的準備第七百三十九節 此時打成本最低第六百九十節 曾左之死第四百二十八節 錦綸堂第七百五十四節 史上最大殲滅戰第五百六十八節 子嗣問題第七十九節 短兵相接第五百四十九節 統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