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滅楚戰爭(一)

兩天後,慶州府徵召民夫共三萬人組成運輸隊隨後出發。

慶州府徵集所有船隻後,全部空船順江而下。

此舉讓各勢力都猜不透其中原因,糧秣軍械火器都隨運輸隊出發,爲何空船沿江直達江陵呢?這不是白給荊南送船去嗎?

各勢力紛紛猜測,猜火攻的有之,猜暗渡陳他的有之……。

但都對慶州這招臭棋嗤之以鼻。

無獨有偶,就在各勢力都不看好慶州此舉之時,江陵亦發生同樣的昏舉,高從誨繼慶州之後也開始命令徵集荊南三州所有船隻。

歸州刺史百里元望隨即命麾下大將率五千府軍向楚地展開防禦陣勢,自己率五千人匯合黑旗軍向荊南方向進軍。

當天夜裡,兵臨距江陵府八十里處紮營,與高保融所率三萬大軍形成對峙。

戰爭一觸即發。

前後十來天,消息從江陵府向各地傳播,至百里元望和黑旗軍兵臨江陵府外與南平軍對峙之時,各地藩鎮皆獲報告。聞之各有反應。

晉帝石敬塘下詔令南平國雙方言和罷兵,並命令手下大將率二萬大軍向南展開防禦態勢。

南唐皇帝李昪明面上坐觀其變,暗令軍隊向西集結。

蜀國皇帝孟昶令大將率三萬大軍兵至逐州增強防禦,一面派密使前往慶州府詢問事態。

而楚王馬希範則因爲正在剿滅蠻族,兵力緊張,本想坐山觀虎鬥,但最後還是派了一萬禁軍前往嶽州北向防禦。

山雨欲來風滿樓。

時已年底,各勢力一邊等着戰爭爆發,一邊準備過年。

誰都想趁南平內亂分一杯羹,誰都不想南平被滅,一旦南平被滅,相互之間便沒了緩衝之地,於各方勢力都沒好處。

神州大地,暗流涌動,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場大戰似乎就在眼前。

一日後,在各方勢力的細作注視之下。

慶州軍開始發動進攻。

慶州軍向前了挺進二十里,與南平軍距離只有十里時,怪事發生了,南平軍不戰而退,慶州軍隨即繼續挺進。

傍晚,南平軍退回江陵城中,慶州軍追尾至江陵城外十里紮下營來。

各地藩鎮大跌眼球,都直呼看不懂。

次日凌晨,南平軍發動總攻,攻勢非常奇特,慶州軍無遮無防全軍成長蛇狀分四列向江陵北城門進軍,彷彿江陵城是自家後院般施施然而去。而江陵城居然一箭不發,任其靠近,甚至連城牆上守兵都一箭未發。

就在所有人都看不懂時,更奇怪的事發生了。

慶州軍一到城門,江陵守軍居然大開西城門,任憑慶州軍魚貫而入。

半日之後,當慶州軍從江陵城南門分兵三路而出時,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慶州軍掩人耳目,瞞天過海,意在伐楚啊。

晉天福四年十二月十八。

慶州黑旗軍自東城門而出,分成三路。

按照預案,右路以於存忠爲帥,百里義輔之,轄三廂一萬三千五百人及一個輪炮營由澧州——朗州——益陽攻潭州(今長沙)西門。

左路由百里無忌親自率領,剛剛升任指揮使的熊紀本爲輔,轄四廂一萬八千人及二個輪炮營自嶽州南下直取潭州。

中路以雲揚爲帥,百里康爲輔轄三廂一萬三千五百人及特戰都之全部,搭乘慶州及南平徵集的船隻,渡洞庭湖登陸後,沿湘水南下直逼潭州。而此路最主要的目的在於,雲揚以三個廂兵力佯動,吸引楚軍注意力,掩護百里康攜特戰都及一廂黑旗軍自玉潭——湘鄉至醴陵以西的建寧一帶埋伏,截斷楚國靜江節度使的援兵和阻擊潭州楚王馬希範的南逃。

三路大軍,以百里無忌部爲主力,於存忠部輔之,雲揚部左右策應爲預備隊,百里康部爲奇兵。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若遇變故,則於存忠部在玉潭與雲揚部匯合,變爲主力,百里無忌部則爲輔助。

滅楚之戰,成敗的關鍵在於活捉或者殺死馬希範,一旦馬希範逃脫成功,則戰爭就會變成曠日持久,成爲雞肋。

所以,在江陵城中,百里無忌帶着未能痊癒的傷會見和將領時只說了一個字——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這次滅楚之戰中,其實也可以說成——奇襲之戰,唯快不破。

……。

兩天後,滅楚之戰的第一役在澧州打響。

澧州剛被彭士愁的蠻兵襲擾過,城中沒有多少守軍。

當黑旗軍前鋒出現在澧州城外的時候。

刺史劉言毫無猶豫,直接獻城投降了。

於存忠命令稍加安頓,便直接出兵朗州。

此時,中路雲揚正在組織安排渡洞庭湖。

而百里無忌所率左路大軍,已經進逼嶽州城三十里。

嶽州城內所駐守軍一萬人。

正常州府通常駐兵三千至五千人。

嶽州不同,早些年經常與荊南搶奪土地,與荊南接鄰,故楚王任潘叔嗣爲嶽州團練使,轄一萬大軍常駐嶽州。

而前些日子,因擔憂慶州與南平交惡,以防萬一起見,楚王又派周行逢率一萬禁軍至嶽州充實防衛。

嶽州城中,楚國囤兵二萬。

雖然整個戰爭的預案方針是“快”。

但對於左路百里無忌所部來說速度的分寸最難以把握。

百里無忌所轄一萬八千人若迅速擊潰楚國二萬守軍,佔領嶽州,則楚王馬希範很有可能棄潭州南逃,而云揚、百里康所部現在正在泅渡洞庭湖,根本無法阻擊馬希範南逃,這絕不是百里無忌想看到的情形。

百里無忌心中,最爲理想的戰略佈局是,左中二路大軍同時推進至益陽、平江一線,遙向呼應,形成對潭州半包圍態勢,從而策應百里康所部可以順利行軍至湘鄉、醴陵一線的建寧潛伏下來,以阻擊北進與南逃之敵。逼迫楚王馬希範依潭州城高牆厚優勢與黑旗軍決戰。

所以,百里無忌選擇了等待。而這次的等待卻差點將左路大軍陷入潰敗的境地。

在嶽州城外三十里紮營休息一天,明日卯時三刻攻城,令斥候前出十里警戒。一天時間,應該夠於存忠部挺進至朗州城外,雲揚部也應該能完成渡湖了。

……。

第八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一百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五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五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8章 告別第1章 逃婚(一)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七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二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17章 臨戰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18章 告別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章 和州載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8章 告別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37章 天策府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一章第79章 番薯燒第三十四章第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一百四十六章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36章 驚如天人
第八十八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一百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二百三十九章第七十八章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五十八章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第七十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一百章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五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8章 告別第1章 逃婚(一)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八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十五章第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44章 戰爭再次爆發第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七章第89章 傾銷和兌換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三十二章第四十九章第72章 智將韓繼勳第二十四章第八十五章第17章 臨戰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八章第17章 逐一拜別第18章 告別第五十九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八十七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一百五十七章第1章 和州載第52章 戰火將燃第二十九章第四十二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一百五十八章第18章 告別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六十四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37章 天策府第71章 百里康的騎兵第一章第79章 番薯燒第三十四章第十一章第88章 七年的等待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一百四十六章第47章 名將潘崇徹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六章第三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五十四章第24章 滅楚戰爭(一)第2章 石敬塘的無奈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36章 驚如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