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bookmark

不是百里無忌不相信這些兄弟的忠誠,而是事情真要到了那個份上,叛與不叛,絕非是這些兄弟們能決定的,而是那些驕兵悍將逼迫的。

從龍之功,永遠是對爲人臣子最居you惑力的殊榮。

而做爲二、三品大將的這些兄弟們,真要調到四萬御林軍中,恐怕位置是僧多粥少,難以滿足他們的尊嚴和虛榮心。

所以,百里無忌暫時不動八萬御林軍的編制,只有這樣,他才能最大限度地照顧好這些跟隨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們。

況且,明國也並非象表面上那樣安定詳和,這不,現在不就出了中書省這番亂局嗎?

百里無忌真實的想法是將御林軍控制在四萬人,如此既能保護皇室的安全,也不會拖累皇室的收支平衡。

因爲百里無忌的原意是等到政治走入正規後,將御林軍開支獨立於明國財政之外,由皇室自己供養

百里無忌無疑是財大氣粗的,他所擁有的財產已經多到不可計算的地步。

這絕無一分一毫來自明國國庫,而是這二十餘年來,遍佈明國各州各府醉仙酒的金字招牌產生的利潤。

僅此一項收益足以應付四萬御林軍的開支。

由皇室獨自供養御林軍,既減輕了國庫的壓力,也保證了御林軍的忠誠度,同時,令皇室真正地在明國政治勢力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此。中立的皇室將是明國政治最有力的定海神針。

這樣一來,明國的政治局面將成爲以中央朝廷文官執政並統轄各州駐軍保境安民;參謀院統轄新軍負責明國對外作戰;而御林軍保持中立,負責皇室安全。

三方面軍隊。新軍與州府駐軍數量相等,唯有御林軍人數最少,這硬性的數量限制,保證了百里無忌後代繼承者不會有實力染指執政權,因爲僅憑四萬御林軍是無論如何都控制不了明國政局的。

如此,百里無忌就將軍隊這隻猛虎收進了籠子,這不但不會令歷史上宋朝揚文抑武的政局重演。反而能極大地促進軍隊戰力的提升。

薪火相傳,這些縱橫沙場二十餘年的宿將。卸職之後,在學府任職,以教導學子爲己任,爲明軍的強大打下最紮實的根基。改變歷朝歷代以來,名將皆出自同一門下的陋習。

有了控制軍隊的方法,百里無忌自然將精力轉到了朝廷這些官員身上。

這也就是百里無忌要從兩學府中進升一批新生力量的主要原因。

年輕的學子是這個時代中思想最開放、接受能力最強、心靈也最乾淨的人,可以說把握了這個層次的人,等於掌握了明國的一半實力。

而最重要的是,這層學子可以對原有的舊勢力造成最有力的打擊。

新、舊,老、少,本就是兩個天然的對立陣營。

勿須引導,就是天敵。

在御林軍血腥的鎮壓之下。參與暴亂的官員不停地向中書省中心退卻。

到了此時,再無一人敢以身試法,對抗禦林軍的清場。

因爲他們已經明顯感覺到。這一次皇帝恐怕是要痛下殺手了。

真正死於御林軍刀下的也就剛開始的那一批敢對抗者,殺雞敬猴,在任何時候都有相同的意義,御林軍之後的清場,非常順利,再無一個官員敢自恃身份而對抗拘捕。

僅用了一個半時辰。近萬人的暴亂被撲滅,事後清點。真正死於御林軍刀下的僅五十三人,最大的傷亡來自鬥毆中的踩踏

這場羣毆死亡人數總計達到八百餘人,不包括死於御林軍刀下的。

而死者中三品以上的官員無一人。

四至六品官員三十一人,七至九品官員一百六十人,其餘皆被召集來支援的官眷、衙役、護院,甚至還有地痞、流氓。

而殺於御林軍刀下的皆是官員,其中三至五品的二十一人,五品以下者三十二人。

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這場暴亂的實質。

官位高者在sao亂髮生時,並沒有起到阻止事態發展的作用,而是有意識地呼朋喚友,組織起暴亂,這些人心懷不滿,有心引起風波,以便乘亂混水摸魚,以要脅皇帝,平衡甚至壓垮新官員勢力的崛起。

馮道就是其中一個組織者,發起者,但同樣是一個受害者。

利益並非就是需要自己貪髒枉法,相反,馮道可以說是兩袖清風,凡他手中經過的錢財,筆笑聲在冊,絕無一分落入他的口袋。

但這並不說明這次的暴亂中,馮道沒有利益牽扯,相反,馮道牽扯得很深,相當深,否則,以馮道“不倒翁”的性格,何須親自上陣,組織這一波的辯論。

只是馮道沒有想到,這一波政見的辯論,到頭來在有心之人的煽動下,發展成了暴亂。

這世上貪官有很多種,貪法千奇百怪。

最常見,也是最下等的是雁過拔毛式,只要有事求助於他,不管是誰,不管什麼事,不管錢多錢少,他都會伸手,這種貪官往往一抓一個準,也是最引人注目的。

而中等貪官就比較“文雅”,他們的貪墨方式相當有學問。譬如,可以經過一個古玩店鋪,如果有人要送禮,則去古玩店高價買一副字畫,然後送字畫給官員,官員收到字畫之後,再將字畫還給店鋪,將錢取走。

這種貪官,一般不顯山不露水,只有在認爲安全的時候出手,一般出手次數少,一旦出手,價值較大,,而平時,生活上都很收斂,不會露財於外,所以很難被人發覺。

而最上等貪官,他根本不貪墨,甚至比清官還要清貧,他講究禮義廉恥、孝悌忠信,滿口仁義道德,彷彿他就是世上忠臣的表率。

事實上,這種官員真不行貪墨之事,他只照撫他麾下的官員,成爲那些官員的保護傘,而他的生財之道,就來自被照撫者的進獻。

馮道便是這種官員的典型。

在暴亂髮生之後,他本可以及時阻止,如果力有不逮,他完全可以直呈皇帝,如此縱然他有失職、失察之責,卻無罪。

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七十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八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五十五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六十六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九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零二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一百零五章第八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二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百零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96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十三章第十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3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三十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九十四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九章第五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二百四十一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18章 告別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三十九章
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七十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五章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九章第八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六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45章 雲馬歸隊第五十五章第60章 醫者仁心第六十六章第46章 盧詩韻來訪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九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三章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七章第十六章第三章第四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一百零二章第39章 安州叛亂第74章 名將vs小將第一百零五章第八十六章第六十一章第二十七章第二百零九章第二十一章第二百二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十五章第十六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二百零五章第一百零五章第96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二十五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一百十三章第十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33章 微服私訪第一百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55章 軍規之上的軍規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二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三十章第18章 醉仙樓的秘密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十三章第三十四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十二章第九十四章第九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二章第24章 齊已仙逝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九章第五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二百四十一章第51章 元宵之夜第五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五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18章 告別第二百一十一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三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