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bookmark

其實柴榮他們想複雜了,這道理很簡單,十來年,明國國力日益增長,士兵們天天吃肉,糧食管夠,每天無事就操練體訓,這人不壯實才怪呢。

何況這第四軍原是百里無忌起家的部隊,一直由百里義掌控,現在百里義做了遼人的女婿,百里無忌纔將第四軍交給了丁思覲。

百里無忌從數次戰役中瞭解了丁思覲這個人,丁思覲此人絕不能算是名將,但他有着所沒有的對戰場的敏感度,就象當年楚國第一次伐南唐時,丁思覲能以一廂兵力孤軍深入,兵臨江州,這種事情不是一個庸將能做得出的,百里無忌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纔將第四軍交給了他。

第四軍除了火槍沒有配置,其它的手榴彈、地雷都補給充足,甚至由八門從燕雲帶來的火炮,但由於此次增援周軍,事起倉促,火炮運輸困難,就沒有帶在身邊,留在了太原。

丁思覲此時思考的不是能否戰勝遼軍,而是怎麼樣遵從百里無忌的願望,減少明軍傷亡。

丁思覲想了幾個預案,他認爲最有可能的是遼軍出城與自己野戰,因爲遼騎最大的優勢是野戰,這守城顯然是弱項。丁思覲也希望遼騎野戰,他的內心渴望與遼騎一較高下。

所以,丁思覲命令麾下多準備柵欄、鐵蒺藜等阻馬材料,並命令明日在行軍路上,斥候必須前出十里之外偵察,還多安排了一倍的斥候。

但事實是。丁思覲不管分析得多有根據,其實天意總不如人所願。

天亮之後,丁思覲率換裝後的二萬騎兵北上了。柴榮率三萬步兵跟隨出發。

騎兵的速度快,即使不是奔跑,二萬騎兵也僅花了半日就趕到了銀州城外三十里地。

但斥候卻稟報沒有發現遼軍,只遠遠遇上幾個零散的遼軍斥候。

丁思覲深感奇怪,遼軍斥候已經顯形,那麼遼軍必然知道“周軍”已經北上,但遼軍到現在還不出城。難道遼軍真要與自己打一場攻防戰?

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丁思覲命令斥候繼續偵察,自己則率大軍減慢了速度,向前緩緩而行。

三十里路。丁思覲部花了整整一個時辰,終於來到銀州城外,很顯然,遼軍真要與自己打一場攻防戰了。

這羣遼狗。難道主將是白癡麼?丁思覲狠狠地在心中咒罵。太不給臉子了,自己想要試試訓練成果都不行。

讓騎兵下馬作戰,還是攻城……。丁思覲搖搖頭,既然如此,那就攻城唄。

幸好第四軍的前身本來就是步兵,而且一直都是步兵,從燕雲南下之後,因爲太原戰馬多。百里無忌才命令改編騎兵。

如今下馬作戰,倒也是士兵的拿手好戲。第四軍中的老底子從百里無忌巴東起兵攻慶州三州時就熟悉如何用火器攻城。

丁思覲一下令,早已去準備板車溼被等物。丁思覲令一萬騎兵分立兩側,策應攻城部隊。

一個時辰的準備之後,丁思覲開始了第一次試探性攻城。

結果,明軍老兵們愣是將這次試探攻城打成了結結實實的攻城戰。

射箭、擂石、擂木、滾油等等,中原士兵會的招數遼軍一樣會使。

而且遼軍雖然下了馬,但射箭的功夫依然比中原士兵好。

城裡的牀弩不多,每面城牆只有兩架。

明軍士兵開始發動進攻,接近到城門二十丈,明軍就處於遼軍的弓箭有效射程之內。

遼軍的箭矢如同長了眼睛一般地往明軍士兵招呼。

若不是蓋着溼厚棉被的板車掩護,明軍的損失就大了去了。

但縱然如此,遼軍弓箭手的箭矢還是能抓住瞬間,從各種角度射向不小心暴露在板車兩側的明軍士兵。

雖然大多數不致命,但減員甚多。

試探進攻的四輛板車慢了下來,進攻有半途而廢的徵兆。

這種鈍刀子割肉的情形刺激了第四軍的老兵,這些老兵如今大部都是隊正以上的佐官。

見到流血,聞到血腥氣就會象狼一樣聳動着鼻子。

一時間,八輛的板車同時衝出。

而操控板車的皆是明軍老兵。

他們是明軍的骨幹,也是明軍的靈魂。

八輛板車如扇形鋪開,然後對準南城門而去。

每輛板車只有兩個老兵,老兵不需要別人幫忙。

無數的箭矢如飛蝗般紮在板車前面,但遼軍士兵已經找不到任何暴露出板車兩側的目標。

老兵之所以稱爲老兵,不僅僅是他勇猛大膽,更是因爲老兵們總能讓自己才險惡的戰場上活下來。

丁思覲發現了這一情況,但他沒有阻止,他從突襲南唐江州一役之後,他就知道,憑他是辦法在這種情況下,讓老兵們停止下來的。

就算他是都指揮使,也沒用。

軍隊是一種感性的羣體,軍隊中經常遇到有象上官向老兵敬禮的情況。

職務代表不了什麼,戰時,真正掌控部隊的,只能是老兵。

而丁思覲不去阻止的真正原因,是因爲在他心裡,羨慕、崇拜着那些老兵,他渴望着融入他們,成爲他們中的一員。

只有掌握老兵的人,才真正掌握了這支軍隊。

八輛板車瞬間接近至南城門外五丈。

城樓上的遼軍弓箭手開始有了輕微的慌亂。

不是遼軍怕死,而是士兵們發現所向披靡的箭矢對明軍造成不了傷害時的驚恐。

雖然耶律宛所部以前沒有與明軍交戰過,也沒有親眼見過火器如何破城,但城中的遼軍將領確實是個能人,他在發現明軍八輛板車後面沒有明軍跟隨後,於是,令城門後一百遼騎瞬間打開城門,衝了出來。

城門開啓的那一剎那,就已經宣告了八輛板車,十六名老兵的死亡。

沒有人能這樣抵禦騎兵的攻擊,縱然是明軍老兵,也不能。

丁思覲發現城門突然開啓,心道不妙,隨即揮旗命令兩側騎兵夾擊,策應老兵。

但離城門最近的騎兵也在三十丈。

騎兵從起步到全速有個過程,也就是說,就算騎兵衝至城門口,那時十六名老兵也已經是十六具屍體。

第二百五十八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二零八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九十六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五十章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二百二十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九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七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五章第二十三章第六十八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第12章 玉清公主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35章 軍中鬧事第76章 南唐欲和第四十四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十七章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四十七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六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八十三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章第三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三十七章第96章 ,
第二百五十八章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二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二零八章第79章 使君的區別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零九章第九十六章第六十五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五十章第16章 離蜀之時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5章 旖旎風情第二百二十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一百六十八章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九十六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六十三章第二十三章第二百零二章第四十六章第十七章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五章第二十三章第六十八章第63章 高保融自殺第三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一章第五十七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四十八章第一百零三章第12章 玉清公主第一百五十四章第四十一章第70章 丁思覲的忐忑第一百零九章第四十五章第三十章第二百四十八章第十八章第二百零三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第32章 以武立威第二百五十九章第五十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35章 軍中鬧事第76章 南唐欲和第四十四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五十四章第49章 將星隕滅第七十八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十七章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零二章第四十七章第83章 魏璘彭曉歸來第一百三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二百六十三章第52章 文人的憤怒第六十五章第二百七十八章第一百八十六章第八十三章第七十六章第七十八章第二百七十二章第四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85章 巴東父老第29章 滅楚戰爭(六)第一章第三十章第一百五十五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三十七章第96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