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耶律撒剌率三萬鐵騎兵跟隨,這是耶律璟再三猶豫之後所做的決定。這一年多來,耶律璟終究是不放心,令他的族叔南院大王耶律倌錫、北院大王耶律惕剌對耶律撒剌的鐵騎兵和部落暗中嚴密監視。
雖然這期間沒有發現耶律撒剌有任何異動,甚至其有了孩子之後,心性都開始出現了變化,已經不經常親自帶兵操練了。
但這種變化卻依然無法讓耶律璟安心,而現在自己要離上京南下大定府,就更不能放心地讓耶律撒剌留在上京了。如果耶律撒剌一旦與耶律璟的族兄弟們勾結,那上演出一場兵變是完全可能的事,所以,耶律璟最後還是讓耶律撒剌率鐵騎兵跟隨南下。
而做爲皇帝出巡,帶着鐵騎兵護駕,倒也說得過去,好在大定府距離上京路程不遠,就當是鐵騎兵拉練,也就兩三天的功夫。遼國朝臣並未感覺有何不妥。
皇上親臨大定府撫慰遼軍將士的消息傳到耶律朔古耳中時,耶律朔古已經感覺大難來臨,這世上唯獨不可破解的就是明謀,陰謀雖然難防,但只要小心應對,也能避之。明謀不同,你明知它意欲何爲,卻無從躲避,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發生,最後讓自己掉落深淵。
以耶律朔古的閱歷,耶律璟來大定府的用意早已一目瞭然,可就是耶律朔古明知耶律璟的真實用意又如何?總不能拒絕耶律璟來大定府吧,皇上出巡任何一個本國州府似乎都名正言順。何況耶律璟還宣稱是來賞賜、撫卹大定府將士的。
耶律朔古的消息來自政事令肖眉古得,耶律朔古在這幾個月中,唯一所做的事。就是暗中派遣心腹與肖眉古得取得了聯繫。
可耶律朔古卻不知道,甚至百里無忌、百里義等都不知道,當日刺殺百里義的那一箭卻是出自肖眉古得的安排,而耶律璟只是替他背了黑鍋。
肖眉古得因害怕而反悔,但他反悔並不是改變了他背叛耶律璟的初衷,他至所以刺殺百里義,是因爲他怕走漏你欲背叛的風聲。也是因爲明、周兩國當時被遼國、阻卜、吐蕃等聯軍攻擊,局勢惡劣,以致肖眉古得對明、周兩國失去了信心。
而如今經過一年多的戰爭。明、周兩國依然好好地屹立不倒,不但不倒,明國還光復了河西走廊之地,反而是遼國。因爲此戰拖得太久。國力消耗得不到有效地補充,朝廷已經捉襟見肘,而吐蕃一戰之後,就再無雄起之力,阻卜雖然再次增兵五萬,可這五萬人說少不少說多不多,真要說想起點什麼作用,也就是消耗一些明、周兩國的兵力。
於是。肖眉古得就有了再次靠向中原的意思,所幸當初刺殺之事。已經死無對證,黑鍋又背耶律璟這個朝野皆知的殘暴之人身上,無論怎麼看,都非常合適。當耶律朔古派心腹之人來向他試探之時,肖眉古得迅速地抓住了耶律朔古拋來的橄欖枝,一拍即合。
耶律朔古所擁有的實力遠不是百里義所能比擬的,他不但有軍權還是遼國惕隱,對於契丹耶律皇族都有管理訓戒之權,所以肖眉古得毫不猶豫地與耶律朔古站在了一起。
這次耶律璟剛在朝堂之上下旨,肖眉古得這邊就派快騎去大定府報信。
可這信的效果卻沒有那麼理想,也就是早知道了幾天,耶律朔古根本沒有能力真正對抗耶律璟,不用說二人的身份差距,單就以軍隊實力而言,大定府的三萬八千皮室軍所忠的只有耶律璟,這不是他一個惕隱所能替代得了的。
更不用說還有三萬鐵騎兵,若論戰力,自己的六萬五千部族軍根本無法抵擋三萬鐵騎兵的進攻。
“可惜,可惜啊。”耶律朔古暗自嘆息道,“若是能多給自己幾天時間,就能向燕雲傳訊,至少能在耶律璟到來之前,得到燕雲明軍的支援,大不了撕破顏面,公開歸附明國就是了。可如今耶律璟已經從上京出發,最多兩天就到大定府,根本來不及嚮明軍求援,如果這時出發求救,一旦事有不測,不但不能解救自己,反而給了耶律璟殺自己的藉口,那可就真是絕境了。”
突然,耶律朔古一震,鐵騎兵?耶律撒剌?
耶律朔古隨即想起百里無忌曾經告訴他如果到了關鍵時刻,可以向耶律撒剌求助,雖然耶律撒剌是耶律璟的親信,但她的丈夫卻是百里義,自己有百里義的書信,或許,只要能與耶律撒剌聯繫上,自己要保住部族和自己,應該還有希望。
耶律朔古知道,丟掉兵權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眼下最要緊的是保命,保部族軍和全部族的性命。
耶律朔古隨即向北派出了心腹,與鐵騎軍聯絡,再三叮囑,必須面見耶律撒剌。
……。
一向自視巾幗不讓鬚眉的耶律撒剌從咬牙送走百里義之後,才發現自己遠沒有想像中的堅強,尤其是面對“狗剩”時,她總是無法阻止地思念着百里義,恨恨地罵他一句。
看着“狗剩”一天天長大,曾經佔據耶律撒剌整個心胸的權力、忠誠,都已經變得不再重要,如果能換回一家三口團聚,耶律撒剌可以將一切拋棄。所以,耶律撒剌不再熱心於鐵騎兵的操練,甚至經常地不去軍營,只是將瑣事交於三廂指揮使負責。
耶律撒剌早已知道耶律璟令他的族叔南院大王耶律倌錫、北院大王耶律惕剌對自己的鐵騎軍和部落暗中監視。耶律撒剌並不以爲然,自己並無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況且最不安定因素——百里義已經迴歸明國,還有什麼事不可對人言?耶律撒剌任憑耶律璟對自己的監視,一心撫養“狗剩”。
但人心終歸是人心,從百里義被刺以來,耶律撒剌不知道自己下意識中對耶律璟已經有了不滿之意,只是還沒有誘因引發。
這次,耶律撒剌奉旨跟隨耶律璟南下大定府,也沒有在意是何原因,僅僅就是依命行事,完成任務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