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bookmark

百里無忌心中也確實擔心,否則就憑前些天對新軍將士發下的誓言,也用不着與耶律休哥費話,令人一刀砍了便是。

百里無忌道:“你轉頭看看,包圍你的軍隊和這數月與你交戰的軍隊有何不同?”

耶律休哥聞言轉頭望去,確實這些人的軍服與先前的明軍服裝不同,他詫異地回過頭來看向百里無忌。

百里無忌解釋道:“此是明國駐東瀛國駐軍。朕還調派了駐高麗軍側擊上京,想必你已有耳聞。還有遼國的渤海軍也已經歸附明國,那邊戰場上遼軍潰敗也有他們的功勞。如此,你還認爲潢河以南的遼軍能在火炮轟擊下對朕的新軍造成多大傷害嗎?”

耶律休哥心中翻騰着,他知道百里無忌所言不虛,若沒有外援,僅憑南岸的明軍不可能如此順利擊潰自己的十多萬遼軍。

“明國陛下如何保證這三十多萬遼軍的生命?”

百里無忌微微一笑,他知道耶律休哥擔心一旦遼軍放下武器投降,若自己反悔,那就等於將這三十多萬遼軍送入了虎口。

“你不必擔心,朕已經給他們找到了一個去處,這裡。”百里無忌令人取來地圖,指着一處對耶律休哥說道。

耶律休哥順着百里無忌的手指看去,他脫口而出道:“豐州應天軍?”

百里無忌搖搖頭道:“豐州依舊是豐州,但天下再無應天軍了。”

百里無忌所指的就是黃河“幾”字頭左上角處。其實應天軍的稱呼存在的日子並不多,也就不到一個月時間。

豐州原駐守的是大唐天德軍,由天德軍節度使宋瑤轄制。

後梁貞明六年(920年)。党項族諸部叛離契丹統治者,遼太祖率部親自征討,由皇太子耶律倍領導迭刺部夷離堇汗裡軫進兵雲內和天德軍。天德軍本是唐王朝的邊防重鎮,唐末被党項族佔領。

當契丹兵馬進攻天德軍時,節度使宋瑤便宣佈投降,於是賜給他弓箭、鞍馬和旗鼓等物,改天德軍爲應天軍隨即撤軍東歸。

當契丹兵馬撤退後。宋瑤立即反叛,於是契丹兵馬立即攻入城內,擒獲了宋瑤和其家屬。

契丹統治者鑑於天德軍城地處烏拉山後。不便於直接管領,便將天德軍城和豐州城的入口強行東遷,在大青山南面另築新城安置,命名爲豐州天德軍。

這數十年來。豐州天德軍是遼王朝西南邊境地區的軍事重鎮。重兵屯戍以對付党項諸部,任命契丹貴族爲節度使。

而現在徐守仁奉命從白亭海向東北行軍至潢河時,順路就端了五千豐州天德軍,自此,從大唐持續到現在的豐州天德軍成爲了歷史。

耶律休哥道:“明國陛下打算如何處置三十多萬遼軍,豐州絕無能力供養如此人數的軍隊。”

百里無忌笑道:“朕當然知道豐州不可能供養三十多萬遼軍,但朕可以令太原府、雲、涼二州三地對豐州進行補給。”

耶律休哥詫異道:“明國陛下可知道,大軍每人每天就算只配一斤口糧。三十多萬大軍一天就需要三十多萬斤,一個月就需要一千萬斤。路途險惡,如何能保證補給及時到來?”

“所以,朕供養這些遼軍的目標就是需要他們爲此做出努力,從豐州修築官道至太原府、雲、涼二州,如此一來,補給就通暢了。”

耶律休哥明白了,這是要將這三十多萬遼軍當成苦役民夫,爲明國完成官道修築,但耶律休哥不明白的是,明國爲何要向豐州修築官道,難道……?”

百里無忌看到耶律休哥用詢問的目光向他望來,便毫無保留地解釋道:“你猜得沒錯,此戰之後,明國將正式對阻卜發動戰爭,而與此次戰爭不同的是,明國將徹底滅亡阻卜,徹底平定西北方的胡患。”

耶律休哥看着這意氣風發的百里無忌,心中喟嘆,若是遼國皇帝也有如此雄心壯志,那今天的戰局完全可以改寫了。

耶律休哥問道:“明國陛下,三十多萬人修築完成你所說的官道,想來最多也不過一年時間,之後,陛下會否放他們回家?”

百里無忌道:“不能。修築完後,朕會令他們跟隨明軍由豐州向鎮州修築官道。不過你放心,等至鎮州官道修築完畢,朕就放他們東歸,納入烏古敵烈八部統轄。依朕算來,前後不過兩年而已。”

耶律休哥猛地一驚,他不自覺地張大口,愣愣地望着百里無忌。

百里無忌哂然道:“你不用如此詫異,這種情況歷來都有,想當年耶律德光南下之時,中原不也有這種情況嗎?……恐怕更多吧?”

耶律休哥心中一冷,他知道,遼國離亡國不遠了,而他自己恐怕面前也就剩下兩條路了。百里無忌能把如此至關緊要的秘密吐露給他,想必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就是,不降就殺。

耶律休哥苦笑着搖搖頭,也許自己當時就不應該棄刀,可自己不棄刀,身邊數千的親衛誰敢棄刀?不過就是在地上多添了上萬肯屍體罷了。

罷了,罷了。唯死而已,如此也算報了耶律璟這些年的提攜、賞識之恩。

耶律休哥想到此處,倒也坦然了,他問道:“明國陛下真能如方纔所說,兩年後就放士兵回家麼?”

百里無忌道:“朕金口玉言,你不信麼?”

耶律休哥心中信了,一個在絕境中能親自率軍向自己進攻的皇帝,他所說的如果還不能相信,這世上就沒有人能相信了。

敵人,有時候比朋友更能信任。耶律休哥認爲百里無忌無須欺騙自己,因爲自己已經在他的案上魚肉。

耶律休哥閉目思忖了片刻道:“如此,我願意下令讓遼軍投降,希望明國陛下記住你的承諾。”

百里無忌心中籲出一口氣,他還真擔心耶律休哥不同意下令讓遼軍投降,真要血戰一場,以目前形勢擊潰遼軍已經不難,但明軍的損失恐怕也會非常大,造成的後果就是明國短時間內再無向北方阻卜動武的能力。

第八十五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二十四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七十二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5章 都將於存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四十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五十九章第四十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一百零三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百零五章第四十二章第五十六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三十二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17章 逐一拜別第67章 忠州之戰第99章 ,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六十三章第八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章第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五十六章第一百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四十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七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5章 出路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章第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7章 滅楚戰爭(四)第九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七十四章第六十五章
第八十五章第75章 一戰成名第二百二十四章第39章 豐收與戰爭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34章 就醫失敗第七十二章第31章 接掌團結軍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5章 都將於存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四十章第76章 死人的榮譽第61章 連下三州(一)第五十九章第四十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九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一百零三章第71章 蜀軍來犯第一百零五章第四十二章第五十六章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三十二章第58章 高蓉蓉的選擇第二百四十六章第二百五十六章第22章 正式上任第17章 逐一拜別第67章 忠州之戰第99章 ,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一百九十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三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57章 楚王親征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六十三章第八十一章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七章第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九十八章第五十六章第一百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七十三章第34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十一章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四十章第48章 籌備軍械坊(一)第一百六十八章第七十三章第五十七章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二十五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零六章第七十九章第二十六章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二百一十五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三十七章第三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七章第5章 出路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五十九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七十章第六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二章第27章 滅楚戰爭(四)第九十八章第五十五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七章第56章 流淚的屠夫第90章 慶州暴亂(二)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93章 慶州暴亂(五)第三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七十四章第六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