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精疲力竭、餓得兩眼發昏的遼軍哪是他們的對手,被他們從背後一捅,遼軍迅速潰散。
於是,在這兩天一夜後,戰場態勢而次改寫,而這次改變之後,再無遼軍迴天的機會,因爲遼軍潰散了。
耶律休哥與百里無忌殺得正酣,兩軍也鬥得死去活來,根本不知道遠處戰場上的重大變化。直到李建勳率三萬駐東瀛軍到來。
天色大亮,與百里無忌及親衛隊鬥成一團的耶律休哥部士兵冷不丁地發現,自己已經被敵人包圍,這時,一切都晚了。
在耶律休哥一愣之機,百里無忌趁機將刀架上了他的脖子,耶律休哥長嘆了一口氣,扔下了手中的彎刀。
李建勳率衆前來向百里無忌問安,並簡要地敘述了來此的原因和經過。
百里無忌開始盤問耶律休哥,他想殺,但還真不忍心殺。
百里無忌問:“耶律休哥?”
“正是。”
“令你的部下棄械投降吧,勿須再多傷人命。”
這時遼軍也就萬把人,被百里無忌的親衛隊緊緊粘上,外有李建勳三萬大軍包圍,想突圍已經是癡人說夢。
“……。”耶律休哥無奈應承,“請求將軍保全他們的性命。”
百里無忌點頭道:“將軍放心,朕非妄殺之人。”
耶律休哥聞言大驚,瞪大眼睛道:“你是百里無忌?”
百里無忌身邊的親衛大喝道:“大膽!竟敢直呼皇上尊諱?”
百里無忌向親衛擺擺手,對耶律休哥道:“正是。”
耶律休哥古怪地盯着百里無忌。半晌方纔開口,可一開口便噴出一口鮮血,口中咕嘟道:“悔啊……。”
耶律休哥身邊已經放下兵器的親衛趕緊扶住耶律休哥。
百里無忌上前一步看着耶律休哥的臉問道:“你悔什麼?”
耶律休哥兩眼失神地說道:“若知道這夜對戰的就是明國皇帝。我就不該與你單打獨鬥,若我一開始就令全軍一哄而上,想必你此時就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百里無忌搖搖頭冷笑道:“未必。”
耶律休哥眼神一收縮道:“以一萬八千人擊潰你不足五千人,怎是未必?”
百里無忌從身邊一個戰死的親衛身上抽出一個手榴彈,對耶律休哥道:“知道這是什麼嗎?”
耶律休哥哂然道:“我見過,明軍的火器。”
百里無忌轉頭道:“將你們的戰衣脫下,給他看看。”
周邊的親衛依令脫下戰衣。耶律休哥聞聲望去,每一個親衛腰間,都配滿了此物。
百里無忌問道:“你可知道。若不是你與我單打獨鬥,這些手榴彈恐怕早就招呼到遼軍頭上了。朕不以爲,在數以幾萬計手榴彈爆炸下,你的一萬多遼軍能取朕的項上人頭?”
耶律休哥的眼神開始黯淡。他知道。黑夜中,這麼多手榴彈擲向這支已經遭遇了“神雷”轟擊的遼軍,恐怕不潰散就已經是幸事了。
突然,耶律休哥擡頭道:“敢問昨夜天上掉下的火器可是明軍所爲?”
百里無忌點頭道:“正是。不過依朕猜測,如果不是你令遼軍士兵點燃火把,想必黑夜中還真無法確認到你部的位置……。”
耶律休哥雙眼一瞪,原來如此,懊悔已經吞噬着他的心靈。他木然地盯着百里無忌道:“非戰之罪……。”
百里無忌不理會耶律休哥的反應,他問道:“朕聞報。潢河西邊被十多萬遼軍突破,這部遼軍你意欲調往何處?又是如何做到的?”
耶律休哥精神一振,說道:“這是我最得意之作,本不想告訴你,但看在昨夜你我廝殺一場的份上,罷了,說與你聽吧。我無意中得知那處潢河中間有陸地,於是我就在正面進攻吸引明軍注意力,再派二十萬遼軍西進迂迴,調開明軍機動部隊,如此一來,那處潢河南岸守軍就陷入了孤軍無援的境地,此時我十五萬大軍、五千輛投石車,一個晚上就填平了那段潢河,之後的事嘛,你已經知道了。”
耶律休哥沉浸在他的得意之作中,半晌再次說道:“至於這支大軍調往何處,這不能告訴你。”
“你以爲,朕就猜不到了麼?”百里無忌哂然一笑,轉頭道:“傳朕旨意,令百里義整肅新軍,西向戒備,調派三倍斥候向西前出二十里偵察,將火炮炮口全部轉西向警戒,令李建勳部從潢河北岸向西增援陳延正、徐守仁部……。”
一系列的命令從百里無忌嘴裡不斷地涌出,耶律休哥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到最後“噗……”又吐出一口鮮血。
百里無忌回過頭來,看着這個遼軍的主帥,心中也一免泛起一絲憐憫。
“依你看,在朕的部署下,你的十五萬大軍能頂得住幾個時辰?”百里無忌悠悠說道。
耶律休哥心中已經絕望,他知道如果單就明軍而言,十五萬遼軍並不弱勢,但如果遇上火炮,特別是數千門火炮齊射,那真就是死無葬身之地了,耶律璟在遷州的前車可鑑。
這場戰爭打到現在,明遼兩軍所有軍隊都在潢河以南,自己本是毫無危險地率二萬多大軍去捉拿明國皇帝,不想,戰場態勢瞬變,自己轉眼就成了階下囚,而要捉拿的明國皇帝卻完好地以勝利者的姿態站在面前。
耶律休哥經此大喜大悲,吐了兩口鮮血之後,心境竟空靈起來。
他仰頭淡笑道:“明國陛下已經贏了,可否放過南岸數十萬遼軍將士?”
百里無忌略一思索道:“只要你下令,讓遼軍投降,朕可以不殺他們。”
耶律休哥搖搖頭道:“讓他們投降可以,但投降後明國陛下須放他們回家。”
“不能。兩國正在交戰,這些人一回去,必被再次徵召入軍,朕不會縱虎歸山。”
“如此,兩軍那就只有拼死一搏了。”耶律休哥道轉頭望向西方,淡淡地說道:“明國陛下可知道,潢河之南還有三十五萬遼軍,縱然明軍能全部殺光他們,想來明軍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少吧,經這兩天一夜惡戰,此地的明軍至少折損了一半,明國陛下難道就不怕再戰之後,帶不了多少人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