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bookmark

柴榮百般無奈之下,只好派信使向百里無忌索還武行文部,要求歸建,並向百里無忌求援,因爲百里無忌曾經對柴榮有過承諾,明周兩國搞定遼國之後,從遼國收穫的一切收益歸明國所有,做爲回報,明國將幫助周國攻滅阻卜,由此產生的收益皆歸周國所有.

可柴榮卻沒有想到,就在信使派出不到一天,又有四萬多阻卜軍渡黃河而來.

靈州城再次被絕對優勢的阻卜軍團團包圍.

柴榮集結了所有禁軍騎兵,約二萬人交與趙匡胤統率,令趙匡胤務必固守住靈州城東門,柴榮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真到了事有不測的時候,從東門撤退,畢竟只要向東過了長城,就能到達周國夏州,這是無奈之中的下策,真到了這個時候,想必能從東門撤出的禁軍估計不會超過二成.

柴榮令其餘四萬禁軍駐守四面城牆,自己則帶數千人,做爲後援.

阻卜軍本就擔心黃河西岸的明,周軍追來,所以採取的是速戰速決的策略,戰鬥一開始就是總攻,八萬阻卜軍不留餘地地從西,南面撲向靈州城,柴榮放了最強力量的東門,卻被阻卜軍捨棄.

靈州兩面城牆上,如同蔓延的葫蘆藤上,一串串地爬滿了阻卜軍士兵,周軍拼命地向下射箭,擂石,灑滾油…….

而大批的阻卜遊騎從城牆的這邊奔馳到另一邊,中間進行遊牧民族特有的飛射.

如蝗的箭矢阻礙着城牆上週軍士兵的防守.

往往是幾個攀爬的阻卜軍士兵被周軍的箭矢射中從城牆的半腰處摔下.伴隨着幾個周軍從城牆上一頭栽下.

靈州城牆太低了,不足一丈的高度,根本無法遮擋阻卜軍的箭矢.最大的用處就是可以讓周軍避免阻卜騎兵的集合衝鋒優勢.

一天的血戰下來,周軍和阻卜軍的傷亡之數都已經達到了一萬人以上.

甚至在當天的夜裡,阻卜軍依舊令士兵點燃火把,火堆照亮進行夜襲.

柴榮不明白黃河那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會令阻卜軍如此不惜代價的猛攻.照理說這支阻卜軍渡河前來,鄭恩部應該被擊潰了纔是,否則是不可能如此輕鬆渡河的.而真要是如此,阻卜軍應該穩紮穩打纔是.畢竟靈州雖然是周國疆土,但如同一隻角般孤立於周國的西北邊陲.

可以說,靈州是孤立無援的.就算從最近的鹽州,夏州調兵前來,沒有三天也是到不了的.何況這二州根本沒有軍隊,柴榮發動此次會戰,早已將周邊的軍隊.甚至各州州軍都徵召一空了.

柴榮想不明白.但戰鬥依然在殘酷地繼續着.

這一個晚上,柴榮親臨城牆指揮周軍拼了命地守城,當天色亮起時,精疲力竭的柴榮看見城牆下堆積如山的屍體,才醒悟靈州城未被攻破.

而不等城中周軍有片刻喘息,阻卜軍再次發起了猛攻.

先是南門,接着是西門,二城門先後被阻卜軍登上城牆突破,柴榮不得不收縮兩門的禁軍漸漸向城中撤退.但二門一失,擅長騎兵衝鋒的阻卜軍.便可從城外長驅直入了.事態萬分緊急之下,東門的趙匡胤二萬騎兵從東門擅自向南門外的阻卜軍大營發起了衝鋒.

而西南兩門已經失守,趙匡胤部一旦動作,皆被阻卜軍發現,於是,南門的阻卜軍大營及時集結起三萬阻卜騎兵向北突擊.

兩軍就在南城牆到東城牆的拐彎處迎面相撞.

趙匡胤放棄東城外陣地,違抗柴榮的命令擅自出擊,有他的原因.趙匡胤是個熱血之人,雖然有着篡奪大寶的心思,但這其實都是陳摶從小耳聞目染的影響所致,至少在他心裡,只要柴榮活着一天,他都不可能也沒有力量去篡奪柴榮之位.

見到柴榮陷入危急而不想法救援,這絕對不是趙匡胤的性格.而趙匡胤也有一些私心,他無法接受被柴榮奪去兵權,當日放耶律抹只北逃,也是出於留住兵權的原因,雖說有陳摶弟子的";蠱惑";,但最主要的是陳摶弟子的話擊中了趙匡胤的要害.

如今擅自出擊以";圍魏救趙";之策攻打阻卜軍大營,也是想以救駕之功,挽回柴榮對自己的信任,所以此戰,趙匡胤狠下心來,就算拼光最後一人,也要將阻卜軍大營的軍隊牢牢地拖在南城門外.

城中的柴榮看到趙匡胤違抗自己的命令擅自出擊,本來因爲開封盛傳流言而生出的嫌隙,被這一種濃濃的兄弟之情瞬間抹去.

柴榮自然知道周,阻卜兩軍騎兵之間的實力差距,這絕對不是拼命所能彌補的距離,況且以二萬臨時拼湊的騎兵正面對陣三萬阻卜騎兵,結局可想而知.

柴榮一時熱血上涌,令向訓攜一半人馬向西門反擊,自己則率另一半人馬向南城門發起了反擊.

柴榮的骨子裡是一個剛正之人,容易被感動,只要不動搖他的帝位,他甚至可以拿出他的一切與兄弟們分享.

也許是受他義父郭威的影響,柴榮一生克儉,從未有奢侈之事,對於這一點,哪怕是百里無忌也自嘆不如,百里無忌勤政卻不節儉,愛民卻不虧待自己.

無奈周國建國於兵荒馬亂之中,時日不久,底子實在太薄,縱然兩代周帝有奮發之心,卻無回天之力.

向訓根本無法阻止柴榮的旨意,只能奉令向西門發起了反擊.

而柴榮則是在親衛的簇擁下向南門突擊,周軍本已經士氣低落,但在皇帝親自率領衝鋒的激勵下,如同打了強心針般地士氣高漲起來.

已經控制南門的阻卜軍一時猝不及防,還真被柴榮趕出了南門.

而當阻卜軍退到城門之外,場地一大,騎兵的優勢開始顯示,陣腳便漸漸地穩了下來.

這時就是實力的對抗了,周軍士兵剛剛如打了強心針的士氣便開始衰弱,而且衰弱地更加迅速.

這時的南門戰場,趙匡胤部與阻卜騎兵在城牆角處廝殺,而柴榮則在南城門口勉力支持.

兩人能遠遠望見對方,卻無法會合在一處.(……)

第15章 旖旎風情第4章 人滿爲患第二十六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19章 權力交接第八十二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二十七章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43章 威壓第82章 販賣火器第76章 南唐欲和第四十二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孫少的刀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二百一十七章第12章 王妃被殺第37章 廣囤糧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九十一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84章 水師都督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八十三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十七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五十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百八十一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二百零二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五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八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97章 傳承第44章 招募風波第66章 勇者有悔?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零五章第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二零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八十二章
第15章 旖旎風情第4章 人滿爲患第二十六章第84章 第二次整編第19章 權力交接第八十二章第28 徐世銘獻計第二百二十六章第二百八十二章第27章 眼線顯身第二百二十七章第89章 慶州暴亂(一)第81章 盧詩韻的眼淚第43章 威壓第82章 販賣火器第76章 南唐欲和第四十二章第73章 以退爲進第13章 孫少的刀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二百五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一百十五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一十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二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二章第八十二章第二百二十六章第44章 招募風波第22章 行刺得手第二百一十七章第12章 王妃被殺第37章 廣囤糧第86章 盧詩韻出走第九十一章第78章 撲朔迷離第84章 水師都督第8章 滅國戰略(二)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八十三章第83章 石敬塘的辯解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十二章第六十四章第九十二章第四十一章第七十五章第八十章第五十三章第二十四章第二百六十章第二十七章第62章 連下三州(二)第五十章第70章 無心插柳第91章 慶州暴亂(三)第一百四十六章第59章 全殲的代價第23章 江陵盟約第二百八十一章第5章 孫少的糾結第二百零二章第二百二十二章第42章 女人的心事第一百二十七章第九十五章第五章第二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七章第八十七章第三十六章第97章 傳承第44章 招募風波第66章 勇者有悔?第53章 民意所向第一百零五章第十四章第二百一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一百十一章第六十一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十四章第二十七章第八十七章第八十章第二零八章第一百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十章第三章第九十三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54章 荊南軍的無畏第80章 晉國內亂頻繁第八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