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bookmark

哪怕是大理國確實不是明國對手,但對於談判桌上,討價還價都屬於人之常情。

這種談還沒談,就將整個底線展示在對手面前的,任憑對手開價的,從未見過一人。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百官定以爲這人是個傻子。

但段佛音肯定不會是傻子,不但不傻,而且聰睿過人。

如果你將她看作傻子,想來有一天她將你賣了,你還在爲她數錢呢。這是百里無忌心中的原話。

由於大理國使者團的覆沒,段佛音單身一人,除了段素素,她甚至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幫腔團,而段素素顯然不擅長口舌之爭,她只能走近段佛音身邊,用無聲的注視,表示她的支持。

百里無忌有些震驚,一個小小女子竟能懂得取捨,實在不易。

這世上,往往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取捨,斷臂求存的道理誰都懂,但真要落在自己身上,恐怕能做到的確實不多。

百里無忌讚歎道:“早聞佛音公主深諳佛法,果然名不虛傳,世上女子如佛音公主般懂得取捨者萬中無一。”

段佛音輕語道:“一切衆生性清淨,從本無生無可滅。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無罪福。”

這意思是說人生在世,慾望總是無止境的,在不斷追求中,有所得必有所失,有許多的願望總是會不告而落的,因此。我們要學會適時的放棄,在失望中找到心理的平衡。

以淡然的心態看待成敗得失,以超然的心境置身於事外。努力的減少無謂的失誤與犧牲,用一顆平常心去獲得制勝的法寶。

百里無忌搖搖頭道:“無慾則無求,無求則無爭勝好強之心,無爭勝好強之心何來國家強大,無國家強大何來百姓安寧。大理國建國數十年了,君主也已經失去爭勝雄霸之心,如此不如退隱過個富家翁的日子去吧。”

想來這世上。也只有明國皇帝可以如此口無遮攔地讓一個國家的皇帝去過富家翁的日子,而這話卻讓人聽來非常得自然。彷彿大理國皇帝本就是明國皇帝冊封一般,想讓他當就讓他當,不想讓他當,那就罷去趕回家種田一般。

段佛音臉上淺淺地泛起一絲苦澀。又瞬間隱去。

這種取捨,誰又樂意接受?自己寧願此生從無機會遭遇此事。

可這關係到大理國的存亡和段氏的興亡,她不得不勉爲其難。

段佛音在那一絲苦澀褪去之後,悠悠輕嘆道:“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陛下謬讚了,佛音不敢當。”

百里無忌捕捉到段佛音褪去的那一絲苦澀,心中竟泛起一絲憐憫之意,但憐憫歸憐憫,利益歸利益。

百里無忌聞聽段佛音這一句佛謁之後。心中生起了一絲惆悵。

他聽懂了段佛音的意思。

段佛音此語意思是般若在佛家的經典中是智慧,良知的意思。

它具體包含的東西很廣,在這一句中。愚和智也不能簡單就翻譯成愚蠢和智慧,如果你瞭解佛家文化,你就會明白,佛家追求的是頓悟,用我們話就是豁然開朗的意思。

愚和智是我們翻譯時用來代表佛家思想的符號,這裡的智就是頓悟。參透,明白佛理的意思。愚則是相反的意思。

那麼這句話通順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不能夠頓悟,參透佛的道理,那麼他的智慧、思想,也就不會打開、獲得,如果一個人能夠頓悟,理解佛得道理,那麼他就打開了他的智慧,真正參透了世界。

段佛音以此佛謁進行自我安慰,也藉此來提醒百里無忌,緣起緣滅,明國強大的國力不可能永遠地保持下去,所謂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之意。

百里無忌師出樑震,從小學的是儒學,王霸之道,卻因樑震與龍興寺僧正齊已深交,於佛法也有所涉獵。

在聞聽段佛音此語後,百里無忌微笑着說道:“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佛音公主當知道,我即佛,佛即我,朕只要把握現在即是得,何須管身後大浪滔天。”

百里無忌有些戲謔之意,這句話前面關句亦是引用了佛謁,針對段佛音頓悟之意,但後半句則是即興之語,帶着反駁和戲謔成份。

段佛音自幼研習佛法,豈有聽不懂之理,她開始沉默回味。

其實百里無忌前半句佛謁的意思是,佛說三千大千世界,既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那麼佛說物,既非物,是名物。

世尊說,拿到任何一樣事情,拿到任何一件物,你都必需把它觀想碎爲微塵,就瞭解萬法的體性空無所有,你就會見到世間的真相。

錦帛碎爲微塵,錦帛相不可得;桌子碎爲微塵,桌子的相不可得;花碎爲微塵,花相不可得;樹碎爲微塵,樹不可得;這個龍椅碎爲微塵,龍椅不可得;山碎爲微塵,山不可得;太陽碎爲微塵,太陽不可得;無量的星星碎爲微塵,無量的三千大千世界不可得。

所以,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

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是星球緣起的假相。

佛陀說,碎爲微塵,所有的星球不可得,只是元素而已。

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三千大千世界,那是緣起的假相,沒有真實的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因爲要用語言說,是名,就是不得已方便說。

佛說花,即非花,是名是花;佛說一棵樹,即非是一棵樹,是名一棵樹;佛說這個人,即非真正有一個人,是名一個人,方便說一個人;佛說這個大殿,即非大殿,是名大殿。

世尊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如果你能夠見到種種的相,了悟空性、不可得,當下就會見到自己的佛性,如來就是佛性,不是看到外面的那尊佛,就會看到自己的不生不滅的涅槃妙性。()

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九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28 徐世銘獻計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46章 嶽州陷落第一百二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七十四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二百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九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四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二百七十章第10章 廷辯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五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五十五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二百二十五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八十八章第43章 威壓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84章 水師都督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一百一十章第88章 首次殖民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五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三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十六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十二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8章 欲從軍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零八章第八十七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十四章第一百零五章
第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八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一百七十四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四章第51章 百姓的憤怒第九章第一百一十章第二十二章第四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92章 慶州暴亂(四)第67章 忠州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四章第66章 彭士愁降服第28 徐世銘獻計第78章 若要福先造路第46章 嶽州陷落第一百二十五章第四十六章第21章 二月初五第六十六章第六十七章第40章 閩國兄弟鬩牆第七十四章第95章 女人總歸是女人第二百章第46章 嶽州陷落第96章 神人杜光庭第7章 滅國戰略(一)第十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二十章第九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3章 逃婚(三)第一百六十四章第六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九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八章第四十三章第六十三章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六十二章第一百零一章第二百七十章第10章 廷辯第二百六十五章第二百一十八章第八十三章第十五章第65章 榮譽和自豪第五十五章第61章 高保勖逆襲第二百一十二章第七十四章第47章 稱呼是個大問題第二百二十五章第4章 初見蓉兒第八十八章第43章 威壓第二百八十六章第二百六十六章第67章 平蠻之策第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五章第84章 水師都督第二百七十五章第一百零八章第28章 滅楚戰爭(五)第一百一十章第88章 首次殖民第二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一百十九章第一百六十章第五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一百四十五章第六十一章第60章 南平王遺詔第三十三章第五十章第十六章第76章 南唐欲和第十二章第35章 軍中鬧事第8章 欲從軍第22章 正式上任第一百零八章第八十七章第93章 匯率是賺錢神器第十四章第一百零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