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遠交近攻

“帶方郡太守張統拜見燕王!”到達帶方郡之後,當地的最高行政長官立刻前來拜見。

張統此人在整個大晉的官員當中不是什麼多重要的封疆大吏,帶方郡也不是非保留不可的郡縣,相反作爲邊疆州郡,處於一個隨時可能被放棄的位置。

但是司馬季仍然給張統足夠的禮遇,不得不說他也受到了老子英雄兒好漢的影響,張統這個人雖然名不見經傳,但他的爺爺在歷史上可留下了大名,張統的爺爺就是魏國名將張遼,孫十萬的剋星。

“太守不必多禮,多年以來守衛邊疆,前有三韓後有高句麗,腹背受敵這麼多年真是辛苦了!”司馬季首先對帶方太守的工作表示感謝,然後話鋒一轉道,“現在高句麗已經滅亡,現在帶方郡的壓力已經減少了很多,免除了後顧之憂,按這還不是結束,本王此次前來,也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殿下指的是三韓?”張統畢竟是武將之後,雖然到他這裡已經成了文官,可帶方郡的環境,也讓張統多年以來一直兢兢業業的鞏固防衛,所以一聽就知道司馬季這次是來者不善。

平州軍分別進入帶方郡境內的時候,張統心中便已經有所猜測,直到司馬季今天前來,他就知道這一戰已經是板上釘釘,大晉宗室領兵具有象徵意義,並不是說所有戰事指揮官都是宗室,但只要是宗室掛帥,就說明洛陽朝堂已經很重視這裡了。

“不錯,去年東北出現大星橫貫星空,民間有傳言是妖邪作祟。”司馬季睜着眼說瞎話,誰讓這個年代的人就信這玩意呢,“所以本王是過來消滅三韓,驅除禍患,好了,帶方郡一直不受到重視,太守常年守邊應該對三韓有些瞭解,只是不知道帶方郡可以支撐多長時間的戰事,告知本王,本王也好寫信好調集糧草。”

“兩萬大軍的話,帶方郡可以提供三月支撐,再多的話恐怕就做不到了。”張統說話的時候小心翼翼,唯恐惹得這位燕王不高興,不過這也是實情,作爲一個太守他必須要說。

司馬季點頭,完全理解對方的困難,帶方郡戶籍四千三百戶,能做到這個地步已經非常不錯了,還不能指望樂浪郡,樂浪郡處在後世的北朝鮮境內,境內多爲山地,戶籍剛過三千,人口還沒有帶方郡多呢,況且人口少道路還不便,無法幫得上忙。

兩萬大軍已經是張統所能做到的極限,這點不應該被苛責,朝鮮半島也不是什麼物產豐富之地,以戰養戰打獵只能解決一部分的補給,幽州船隊是必然要倚重的。

“本王也知道這會增加帶方郡百姓的負擔,不過還是要有勞太守多做幫助,要知道一旦滅了三韓,以後帶方郡就不是一個戰亂頻繁的郡,百姓們自然也有了好日子過。現在的困難都是爲了以後的和平,希望太守能夠告知百姓。”司馬季嘆了一口氣,言語絕對夠得上語重心長,相信帶方郡的百姓能明白這個道理,戰亂頻繁的地區會珍惜和平,能夠安穩過日子,百姓們暫時犧牲也是可以的。

四千三百戶的人口,整個帶方郡沒開發的地方還是不少的,至少平州軍想要建立一個安靜的大營絕對不是問題。三韓東面其實還有一個部落叫東濊,司馬季最近才知道朝鮮半島還有這麼一個部落,處在朝鮮半島的東海岸,在他看來這個部落存在的意義就是遠交近攻,在三韓不老實的時候,可以聯合一下教訓一下對方。

不過現在,東濊這個部落顯然是不能動的,滅了三韓之後回師來一個假道伐虢倒是可以,但現在動肯定是不行,有鑑於此,司馬季命令帶方郡太守張統備上禮品,暫時先穩定住東濊部落,燕王不指望東濊部落這麼上道,爲了大晉拋頭顱灑熱血,只要現在別出來添亂就行。

“殿下,東濊部落也以弓箭聞名,以前高句麗尚在的時候,統一直聯合東濊部落和馬韓百濟與之對抗,對東濊部落的步弓有深刻印象,如果能說動東濊部落出兵的話,相信滅掉三韓並非難事。”張統建議道,“不妨一試。”

“但不一定會成功,這種臨近部落,以大晉的名義命令出兵教訓一下三韓,並非是難事。但要說能讓他們爲了大晉捨生忘死,滅掉三韓。最好還是不要抱着希望,所謂脣亡齒寒,你不能指望咱們面對的人都會蠢貨。”司馬季奧搖頭看着張統道,“不過本王還需要幾天時間等候幽州的船隊,太守可以試試聯絡東濊部落。備上一些厚禮本王有錢。”

至於徵召東濊部落的步弓手,這話司馬季也就聽聽,他已經召集了足夠的女真重箭營,對弓箭手並不渴望,東濊部落和高句麗、扶余人都是一個系統的部落,司馬季這些女真營的士卒,則是另外一個系統的部落,兩者無關。

張統見禮告辭,回去治所準備開展外交攻勢,司馬季則繼續留在大營之內。很快張統就派出使者前往東濊部落,見到東濊部落的首領說明來意。東濊的弓非常的精良,可以射百步,箭頭都是用鐵做的,短手武器比較落後,有短矛、大刀、巨斧等。

大晉天威尚存,目前帶方郡太守這個招牌還算是有用,東濊部落的首領也熱情的接待了使者,給予禮遇,仔細聽着來意。

“東濊和我大晉向來和睦,帶方郡的安寧也有東濊部落的功勞,本使這次來到這裡帶着太守的感謝!”使者一片長篇大論說明來意,然後送上厚禮之後挑明來意,“不知道能不能借兵。”

東濊首領沉吟了一聲剛想答應,在這個時候一名似乎很有權勢的貴族走過來耳語幾句,首領的臉色一變,但是仍然保持着笑容道,“東濊久沐天恩,本該出兵,但是力量有限,使者的要求,我們做不到。”

高句麗滅亡之後,南方的三韓距離遠搞不清楚事情,東濊可是和高句麗不遠的,當然明白是怎麼回事,而剛剛那名貴族說的事,就是已經有東濊發現了晉軍的蹤跡。

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七十五章 陷害忠良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二十六章 這是蒸餾?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頭鳥是誰?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退虎牢關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奪人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沒人造反麼?第五百三十章 范陽王參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間張方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癒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六百四十章 貿易戰容易打贏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滅真臘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鄉羯室第二百六十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加錢第十二章 包藏禍心第八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五章 棉花第三百章 追擊叛軍第三百四十章 相談甚歡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四百零五章 你還要上天?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拐賣老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四百零六章 孫秀逼婚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都多窮了第四百零八章 豬隊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後一道功課第六百五十七章 撒馬爾罕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以迎王師?第六百五十章 無字聖旨第四百八十二章 陸雲上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八王並立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贏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耗死它第一百七十七章 潛回幽州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橫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渡過漢江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七百零七章 隨風潛入夜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進京師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營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邊有奸佞第五百七十九章 許昌之危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頭鳥是誰?第一百零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晉律第六十二章 我虧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八王並立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七百零四章 君士坦提烏斯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訓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一百九十八章 俘虜的用處第四百七十六章 幷州王浚第三十七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馬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五百七十九章 許昌之危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六百六十五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對手了第三百零三章 關中大戲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三百八十六章 趙王喜上眉俏第五百零五章 軍事同盟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第一百二十章 外鬆內緊第六百八十七章 羅馬正統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六百九十八章 四帝決議第五百一十章 司馬虓南下平亂第一百九十章 凜冬將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說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戰到底
第六百四十六章 面子工程第七十五章 陷害忠良第一百九十九章 賣個好價錢第一百二十六章 這是蒸餾?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頭鳥是誰?第六百二十六章 人口普查第二百二十八章 三韓來背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兵退虎牢關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奪人才第一百五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五百一十五章 兵入冀州第七百二十三章 沒人造反麼?第五百三十章 范陽王參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河間張方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特第五百一十三章 通風報信第二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三百零九章 大病初癒第七百二十一章 酒池肉林第六百四十章 貿易戰容易打贏第六百三十六章 攻滅真臘第二百一十九章 武鄉羯室第二百六十章 民心可用第一百九十七章 得加錢第十二章 包藏禍心第八十二章 塵埃落定第四十五章 棉花第三百章 追擊叛軍第三百四十章 相談甚歡第五百零九章 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七十三章 北返第三百六十六章 燕王的方向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四百零五章 你還要上天?第五百八十四章 太谷關之戰第一百七十六章 拐賣老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四百零六章 孫秀逼婚第三百八十章 景帝一脈第二百四十二章 林中獵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本王都多窮了第四百零八章 豬隊友第五百四十四章 夜襲金明門第七百一十九章 最後一道功課第六百五十七章 撒馬爾罕第四百五十四章 又要以迎王師?第六百五十章 無字聖旨第四百八十二章 陸雲上門第四百六十八章 八王並立第七百一十五章 本王又贏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耗死它第一百七十七章 潛回幽州第四百九十章 上疏彈劾第一百一十八章 攻克橫山第二百四十一章 渡過漢江第六百八十章 波斯至寶第四百一十一章 摸底第七百零七章 隨風潛入夜第六百零一章 心腹進京師第五十五章 燕山大營第六百一十三章 燕王身邊有奸佞第五百七十九章 許昌之危第三百七十一章 出頭鳥是誰?第一百零六章 準備就緒第六百一十章 新大晉律第六十二章 我虧了第四百六十八章 八王並立第二十七章 燕王病重第一百七十八章 慕容氏北進第七百零四章 君士坦提烏斯第六百四十九章 抵達高昌第四百六十四章 以退爲進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蠻夷也第六百零八章 法儒之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祖訓第三百三十二章 召回第一百九十八章 俘虜的用處第四百七十六章 幷州王浚第三十七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四十六章 燕王相馬第二百七十八章 和談第六百一十五章 天子下詔第五百七十九章 許昌之危第一百五十二章 入朝第六百六十五章 兵不血刃第六百五十八章 老對手了第三百零三章 關中大戲第五百零八章 奉詔討賊第三百八十六章 趙王喜上眉俏第五百零五章 軍事同盟第五百零三章 攻佔幷州第一百二十章 外鬆內緊第六百八十七章 羅馬正統第三百五十九章 巧了,我也是第六百九十八章 四帝決議第五百一十章 司馬虓南下平亂第一百九十章 凜冬將至第五百一十一章 說客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戰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