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兩路大捷

下普城外擂鼓陣陣,黑雲帶着狂風從西面翻滾而來,將兩軍的兵馬刮的搖搖欲墜。風沙在地上捲起,撞響了軍鼓,撕裂了戰旗。

從南到北,齊樑兩軍的戰線一眼望不到頭,就這樣對峙在風沙中。當黑雲壓到了城上,天色由亮變暗,由黃變黑,也如萬千兵士的神色一般,凝重而低沉。

此時的大地上,刀槍聳立旗飛舞,戰馬嘶鳴人無聲。空氣彷彿凝固了,使人無法呼吸。空氣依然存在,並不是真的凝固了,而是對面的陣勢,壓迫的你不敢呼吸。

“咚咚咚……”齊軍上百面戰鼓同時敲響,敲響了進軍的號令,同時也敲響了中原兩強巔峰對決時刻的到來。勝者王候敗者寇,此戰過後,終將產生一位新的霸主。

“殺!……”司徒浩軍令一下,樑軍怒吼着衝了過去。地面上兩團黑雲迅速向一起靠攏,漸漸合在了一起,與天空中那片黑雲相互成應。

忽然,在上下兩團黑雲之中,又多出了一片黑雲。那是萬千支利箭,隔空射向了對方。

生命如草芥,很多兵士還沒有與敵軍交鋒便倒在了衝鋒的路上。隨即便被洶涌的人潮所淹沒,永遠的留在了這充滿殺戮的戰場上。

樑軍的連弩在短兵相接上佔盡了風頭,數萬支弩箭齊發,距離近而且敵軍密集,幾乎箭箭命中,可憐的齊軍只能以血肉之軀相抵擋,瞬間便折損了近萬人。

司馬劍傾東路二十八萬大軍與之決戰,司徒浩率二十萬樑軍出擊,都是抱着不死不歸的念頭,欲將敵國精銳一戰除去。兩軍動用全部兵力,於印文四年二月十六日辰時,在下普處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悲壯之戰。

於此同時,北面的怒卑大軍突破陳州,一路南下,將宿州以北的幾座小城取入囊中。而遠在西面的遠航,此時也率十餘萬大軍,開到了古信府城下。

“大人您看,那面已經燃了起來,濃煙正向城上飄去。”孫柯立馬於遠航左側,伸手向前指着古信府西側的樹林。

“嗯,讓將士們準備好,攻城時青布遮面,不要讓煙燻到了。”遠航眯着眼睛在馬上看着遠處,馬身前面,樑軍兵士早已將浸溼的青布遮在了面上。

過了片刻,林中飄過來的濃煙將古信府籠罩起來,站在遠處只看得到城池下面,彷彿城池已經聳入了雲中。

“攻城!”孫柯長刀一指,身旁的旗兵舞動起戰旗,樑軍小心翼翼的向前挺進。

古信府的城樓上,齊軍被刮來的濃煙嗆的睜不開眼睛,兵士紛紛彎下腰身,尋找柔軟之物遮起口鼻。

“放箭,咳咳……快放箭。”城上守將一手遮擋住嘴巴,一手揮起戰刀,雖然看不見城下,也知道這煙是樑軍放過來的,很快便會攻城了。

守軍此時已經淚流滿面,蹲在城上勉強拉開弓,胡亂放出箭後便急忙縮回身,捂着鼻子咳嗽起來。將軍在後面大喊着投擲滾木,卻無人起身。

樑軍幾乎毫髮無損便衝到了城牆下,大軍架好豎梯,兵士蒙着面布,將連弩背於身後急速向上攀爬。

齊軍見到攻城梯搭上城牆,在地上爬起來想要去推開,卻被濃煙嗆連連咳嗽,喘不過氣。

樑軍爬上牆頭,先是擡手將弩箭打了過去,隨後丟棄連弩,從身後拔出單刀躍上城去。城上齊軍多半被煙燻的已經慌了神,四處亂竄蒙了方向,直到樑軍上了城,纔想起來是要守城的。

樑軍每登上一名兵士,便是一串弩箭打來。城上齊軍傷亡慘重,亂哄哄的擁擠着向城下逃去。

“退逃者斬……”一名將軍剛喊了一聲,一支弩箭似乎長了眼睛,穿過了濃煙,也穿透了他的胸膛。這名將軍大喊一聲,將弩箭拔出後仰面倒下,只是那雙不甘心的眼睛,終究還是沒有閉上。

遠航站在上風處,望見樑軍攻上了城,側首向付亞史投去讚賞的目光。

“亞史兵法嫺熟,可使煙火成將,草木爲兵,閒來還需多多指教我啊。”

付亞史謙虛一笑,“大人計謀勝亞史百倍,亞史又怎敢班門弄斧呢。”

“哈哈,你也學會說些恭維之話了。”遠航笑着擺擺手,將頭轉向前方,“命令全軍全力攻城,今日務必拿下古信府。”

下普城外,萬馬踏過的土地上塵煙四起。天空中一道光亮劃開了那片黑幕,隨即,驚雷聲響起,將喊殺聲瞬間淹沒。

急雨傾盆而下,就如人的眼淚一般,洗禮着這場戰爭。樑軍的弩箭發射快速,使用輕便,威力卻不遜色於弓箭。齊軍毫無防備,慘遭重創。

“傳令下去,左右兩軍出擊,迅速將敵軍合圍。”司馬劍分出兩路兵馬,從樑軍兩翼衝殺,欲將樑軍一分爲二,分而滅之。

司徒浩早有準備,知道自己兵力不及齊軍,將人馬全部集中在一起。齊軍兩側殺來時,樑軍兩側各有人馬轉向,分別橫向過去,抵住齊軍。

一名齊軍兵士揮刀將一名樑軍砍倒,單刀還沒有收回,胸口已被另一名樑軍戳中,被長槍推出去幾米開外。

“老子與你拼了。”一名樑軍歇斯底里的喊了出來。左臂已經被砍斷半截,雙目赤紅的向前撲去,單臂將一名齊軍攔腰抱住,兩人一起摔倒在泥水中。那樑軍張口咬在敵軍脖頸上,疼的下面齊軍兵士哇哇大叫,揮拳擊向他的頭部。

風,依舊在颳着,戰旗呼呼啦啦的作響,和着嘶鳴聲在低訴着戰爭的悲壯。雨,連成線墜落下來,萬千兵士倒了下去,又有千萬人衝了上來,用鮮血與生命譜寫着帝王的江山。

司徒浩的集中策略抵制住了齊軍的三面合擊,雙方將戰場越擴越大,下普城外四處皆在廝殺,直到一方倒下爲止。

正午時分,狂躁的風停了下來,大雨卻依舊傾盆。噼啪的雨點打在寒冷的刀身上 ,順着流下去的,卻變成了紅色的雨水。

戰爭仍在繼續,廝殺無處不在。低窪之處已經積滿了紅色的雨水,隨時都有兵士倒下,將那雨水濺起,再落下。

司徒浩擡起手,將自己臉上的雨水抹去,神色凝重地望着前方,“傳令下去,兩翼弩手掩護,大軍向前推進。”

司馬劍也在關注着,因爲已軍兵力多於敵軍八萬之衆,所以採取了分路而出,三面合圍的戰略,現今看來優勢卻不明顯。中路雙方主力以硬碰硬,兩側卻攻不進去,無法將樑軍從中間切斷。

司馬劍知道樑軍有弩箭,卻低估了連弩的威力,齊軍兩翼的兵馬已被弩箭射殺了少半。

“將軍,探馬來報,怒卑大軍已過了徐定縣,正向下普而來。”一名偏將縱馬來到司馬劍身前,急聲稟告道。

“什麼!”司馬劍驚的險些墜下馬去。前面樑齊大軍正在殊死搏殺,勝負未分之際,若是怒卑大軍趕來,自己則是必敗無疑。

“將軍,下令撤回城中吧,若怒卑趕來,我軍必敗。”司馬劍身旁幾位將軍一起進言,臉上都顯露出擔憂之色。

司馬劍那張佈滿皺紋的臉上,雨水和着淚水沿着早已被打溼的鬍鬚流了下來。此時撤軍,無疑會遭到重創,樑軍怎會輕易放棄這等機會。可若不撤,怒卑大軍趕來,自己的兵馬便會全軍覆沒。

“天亡大齊啊……”司馬劍仰天長嘆,敗局已定。雨水無情的打在他的臉上,擊碎了他那顆蒼老的心。

“撤軍。”司馬劍忍痛下達了命令,衆將護着老將軍回馬向下普城中行去。齊軍得到命令,且戰且退向下普城中撤回。

司徒浩並不知道怒卑大軍向這面趕來,見齊軍撤退,急忙下令追殺。樑軍勇猛向前,殺的齊軍後軍人仰馬翻,屍橫遍野。

大雨一直臨近黃昏才停了下來,失去主人的戰馬,在戰場上偶爾傳來了幾聲嘶鳴。放眼望去,堆積如山的屍身,正在講述着一段悲壯的故事。

下普之戰齊軍折損了兵馬近十萬,樑軍憑藉超強的連弩以少勝多,傷亡五萬了餘人。司徒浩下令退後三十里安營,對下普形成圍城之勢。

此日深夜,怒卑大軍五萬餘人,在阿里路的率領下,趕到了下普以北五十里外,停了下來。

古信府的城樓上,煙氣迷霧,幾米開外便看不清身形。樑軍借勢攻了上去,雖然都以青布遮住了口鼻,還是被少許濃煙嗆到,紛紛彎下腰向城下衝去。

城中已經戰作了一團,齊軍大舉反撲,少量進入城內的樑軍已被包圍,正在苦苦拼殺,等待城上援軍的趕來。

城門處樑軍的撞車不停地撞擊着,堅厚的城門承受不住無數次的撞擊,門栓已經震裂,鬆落只是時間的問題。

城門外的戰馬不停的用前蹄刨着地面,樑軍的將士只等城門撞開的一瞬間,便會如洪水灌城一般涌進去。

“轟”的一下,古信府的西門被撞開,撞車繼續向前,將門下守軍撞向兩旁。

“殺啊!”早已做好準備的顧鑫縱馬提刀,第一個衝了過去。其餘衆將紛紛躍馬,兵士吶喊着緊隨其後,蜂擁的向城內殺去。

古信府之戰較之下普之戰更爲慘烈,雙方二十餘萬兵馬在城中展開巷戰。從辰時攻城,午時破門,直至第二日拂曉,城中的殺喊聲便沒有斷過。雙方皆失去了指揮,完全是各自爲戰,都不知現在城池在誰的掌控之中。

當遠航迎着第一縷朝陽踏進城時,看到的卻是一片狼藉,屍身遍地。一隻通體黑色的小狗,蹲坐在那側的屋檐下,目光呆滯的來回轉動腦袋,看着這從沒見過的場面。

“大人,城中戰況未明,還是等等再進城吧。”無影等人緊緊護在遠航周圍,即便說話的時候,眼睛依舊在四處巡視着。

遠航將眉頭緊皺,臉上喜憂參半,“幾位將軍可有音訊?”自打顧鑫他們衝進城後,便與遠航失去了聯繫,已經一夜過去了,不見有兵士回報。

付亞史搖搖頭,輕道:“還未曾接到消息。”

“傳令下去,讓我的護衛營進城搜尋,務必找到幾位將軍。”

“是。”付亞史應道。遠航望了一下,城內一條道路除了屍體不見一個活人,猶如一座死城。

等候了一會,從一旁巷路里陸續走出來一些兵士,幾乎都受了傷,相互攙扶着向遠航這面走來。

“你等是哪位將軍部下?可曾知道幾位將軍身在何處?”付亞史上前幾步,迎聲問道。

一名兵士受傷輕些,只是左臂上捱了一刀,用右手捂着傷口,答道:“我是端木將軍部下,進城後端木將軍引兵向着這面去了。”說完回身指向一側路口,又道:“後來遇到敵軍,激戰後便失去了隊伍,只得獨自爲戰。”

遠航又問了其餘幾個兵士,都是不知自己將軍去了哪裡。正着急中,從前方路口轉出一隊人馬,正是端木龍引兵過來。

“大人,末將已清除了城內敵軍,現此城已歸我軍所佔據。”端木龍一臉血污,眼睛中佈滿了紅絲,雖有疲憊之色,卻難以掩飾心中的高興。

“爲何不見其餘幾位將軍?”遠航焦急地問着,攻下城池的喜悅遠不如幾位將軍的安危重要。

“回大人,戰至入夜,敵軍開東門逃去,孫將軍使我留在城中肅清敵軍,其餘幾位將軍追出東門了。”

“噢,原來如此。”遠航暫時鬆了口氣,十幾萬人入城,現今城中卻不見人影,若都戰死了,自己要個空城又有何用。

等到辰時,孫柯等幾位將軍率領大軍返回了城中,見到遠航稟告道:“敵軍不敵,已退往宿州,我軍不敢深入,故而返了回來。”

遠航上前與他們一一擁抱,見到他們都無大礙,放心下來,道:“不必窮追,我軍奪下此城,已是大勝。齊國都城宿州近在咫尺,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待大軍休整些時日再去打他。”

衆將一起笑了起來,遠航讓他們趕緊下去休息,差付亞史寫好奏摺,令人送回後堂請功。

第253章 再次相逢第272章 早做安排第137章 金蟬脫殼第67章 大敵當前第227章 情絲長牽第17章 招兵買馬第186章 遊賞新宅第261章 恩斷義絕第89章 初尋店鋪第186章 遊賞新宅第228章 以身試險第225章 公主駕臨第51章 投石問路第162章 進香祈福第97章 假孕成婚第15章 意外之喜第244章 宮中玉佩第211章 香消玉損第246章 降旨許婚第179章 欲來江州第87章 嬉戲雙鳳第29章 府中來客第226章 破解心疑第148章 沉雁之處第213章 葬香化泥第100章 聖上臨府第23章 北上京州第119章 驀然跳樓第203章 殿上爭鋒第63章 前往益州第268章 太后憶事(上)第267章 真兇顯露第20章 吻定終身第83章 緩兵之計第236章 兇吉未卜第213章 葬香化泥第247章 千金易得第154章 離行上路第3章 斷案還珠第59章 守身如玉第145章 慢藏誨盜第227章 情絲長牽第91章 夜入縣衙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201章 大喜之日第263章 深宮疑索第104章 北伐小樑第47章 書信使來第22章 盧州地震第185章 巧遇情敵第163章 逃之夭夭第279章 出兵伐齊第33章 趕考賦詩第101章 君臣密事第275章 破城斬將第145章 慢藏誨盜第104章 北伐小樑第94章 先禮後兵第130章 隨軍出征第101章 君臣密事第90章 敲山震虎第243章 打探舊事第138章 大將隕落第44章 計拆婚約第257章 一路艱辛楔子第269章 太后憶事(下)第174章 好善佈施第10章 遠航獻計第151章 班師回朝第226章 破解心疑第231章 左右逢源第128章 棋逢對手第199章 入山求賢第256章 假戲真做第232章 除夕之日第74章 子夜出兵第260章 返回途中第41章 弄巧成拙第61章 宜蘭表心第251章 白越縣城第262章 夜探冷宮第61章 宜蘭表心第225章 公主駕臨第73章 閤家團聚第288章 離怨之歌第41章 弄巧成拙第50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吻定終身第71章 探望離莫第164章 打造金釵第206章 敗走天滄第114章 引蛇出洞第178章 自傷盜印第190章 旁敲側打第160章 再惹事端第170章 再得一房第55章 再進後堂第219章 混戰城中第80章 終審疑案
第253章 再次相逢第272章 早做安排第137章 金蟬脫殼第67章 大敵當前第227章 情絲長牽第17章 招兵買馬第186章 遊賞新宅第261章 恩斷義絕第89章 初尋店鋪第186章 遊賞新宅第228章 以身試險第225章 公主駕臨第51章 投石問路第162章 進香祈福第97章 假孕成婚第15章 意外之喜第244章 宮中玉佩第211章 香消玉損第246章 降旨許婚第179章 欲來江州第87章 嬉戲雙鳳第29章 府中來客第226章 破解心疑第148章 沉雁之處第213章 葬香化泥第100章 聖上臨府第23章 北上京州第119章 驀然跳樓第203章 殿上爭鋒第63章 前往益州第268章 太后憶事(上)第267章 真兇顯露第20章 吻定終身第83章 緩兵之計第236章 兇吉未卜第213章 葬香化泥第247章 千金易得第154章 離行上路第3章 斷案還珠第59章 守身如玉第145章 慢藏誨盜第227章 情絲長牽第91章 夜入縣衙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201章 大喜之日第263章 深宮疑索第104章 北伐小樑第47章 書信使來第22章 盧州地震第185章 巧遇情敵第163章 逃之夭夭第279章 出兵伐齊第33章 趕考賦詩第101章 君臣密事第275章 破城斬將第145章 慢藏誨盜第104章 北伐小樑第94章 先禮後兵第130章 隨軍出征第101章 君臣密事第90章 敲山震虎第243章 打探舊事第138章 大將隕落第44章 計拆婚約第257章 一路艱辛楔子第269章 太后憶事(下)第174章 好善佈施第10章 遠航獻計第151章 班師回朝第226章 破解心疑第231章 左右逢源第128章 棋逢對手第199章 入山求賢第256章 假戲真做第232章 除夕之日第74章 子夜出兵第260章 返回途中第41章 弄巧成拙第61章 宜蘭表心第251章 白越縣城第262章 夜探冷宮第61章 宜蘭表心第225章 公主駕臨第73章 閤家團聚第288章 離怨之歌第41章 弄巧成拙第50章 暗度陳倉第20章 吻定終身第71章 探望離莫第164章 打造金釵第206章 敗走天滄第114章 引蛇出洞第178章 自傷盜印第190章 旁敲側打第160章 再惹事端第170章 再得一房第55章 再進後堂第219章 混戰城中第80章 終審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