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山披雪洞是桐城附近的名勝,距離城市不遠,而風景卻很是不錯,一直以來,也是桐城的文人雅士們喜歡去的地方。鄭森和顧絳跟着方以智乘着馬車出了城,沒走多遠就到了一處村莊。就見有一羣人已經擡着幾個轎子在路邊等着了。原來這村裡的人,大多都是方以智家裡的佃戶,方家在這村中還有一處小小的別院。
一個五十來歲的老者顫顫巍巍的(這個時代的人的營養狀況普遍不好,所以五十多歲的人就已經是兩鬢花白,顯得很老了。)迎來上來。
方以智趕緊下了車,這老者便道:“聽說公子要來,小老兒已經吩咐人連夜把別院都打掃好了,公子和列位公子都可以先進到別院裡喝杯茶,然後再上山。”
“忠伯,有勞了。”方以智也回答道。
這處別院方以智也和鄭森提到過。其實在這村子裡,真真正正的是方家的產業,也就是這個別院,至於其他的佃農以及他們的土地,其實都不過是來歸附他家的而已。
在我大明,士紳乃是特權階級。當初明太祖定鼎的時候,給予了讀書人一些特權,比如說,若是考上了功名,家中就可以有多少土地免除各種捐稅。如果只是考了個秀才,那所得倒也有限。但是如果能中個舉人甚至中一個進士,那能夠得到的優惠就非常多了。明朝初年,太祖成祖那會兒,稅負總的來說還算輕,但是到了後來正稅之外的各種賦各種費卻迅速的增加了起來,依照黃宗羲後來的研究,每一次爲了降低百姓賦稅壓力的改革的結果都是賦稅水平在短時回落之後,又迅速的上升到比原來的水平更高的位置上。這也就是後世所謂的黃宗羲定律。鄭森有時候甚至都會覺得,這簡直就像是“任何試圖增加一定範圍內的負熵的做法,都將在更大範圍內導致整體熵值的上升”的這一基於熱力學第二定律的推導在社會領域的一個變形了。
隨着賦稅的增加,普通人家越來越難以承擔這樣的壓力,於是一種奇怪的避稅方式就產生了,那就是自耕農們帶着自己的土地,以及自己一家,投身到那些中了舉人,進士的人家的名下去,在法律意義上將土地,乃至自己全家都贈送給這些士大夫。以求得躲避稅負。(其實就是改變向朝廷繳稅爲向士紳交租,只要租子比賦稅低就行了。)而那些士紳當然也要大發慈悲的收容他們,將他們算作自己的的奴僕,讓他們享受免稅的待遇。在鄭森上輩子看到的小說《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之後,立刻就有人自己帶着土地田產,自己跑來求着范進接受他們,讓他們做他的奴僕,也就是這個原因。於是在這樣的變化中,士紳和這些自耕農就完成了“雙贏”,自耕農“心甘情願”的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士紳們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大片土地和財富,而朝廷也就失去了稅源,但是原有的開支卻是減不下來的,只好在還能收稅的土地上,收取更高的賦稅,然後就有更多的自耕農……如今這個村子裡的長期佃戶,其實都是這樣的人。
“忠伯,山上可準備好了?”方以智上了轎子,卻掀開轎簾,向在一邊跟着的“忠伯”問道。
“回少爺的話,山上都準備好了。”“忠伯”趕忙低頭回答道。
一行人就都上了轎子,進了村子,一直到村子東頭,就遠遠看到了方家的那座別院,雖然不算太大,也算不上華麗,但是粉牆黛瓦依着山腳,掩映在綠柳桃花之中,卻也極爲雅緻。
轎伕們把轎子擡進了前院,就趕忙退了出去。這一行人中雖然沒有女子,(李香君扮成了書生,而環兒則扮成了書童)但是這裡依舊不是他們這樣的下等人能長呆着的地方。
幾個人下了轎子,方以智道:“其他朋友還要一陣子才能來,我們且在這裡喝些茶,等他們到了,再一起上山。其實本來清早上山,到山上觀日出倒是另有一番味道。只是清晨山路上都是露水,極爲溼滑,不少地方怕是坐不得肩輿,要自己下來走,頗爲不便。所以還是在這裡等等,休息一下比較好。”
鄭森知道他所謂的不便指的是什麼,其實無論是鄭森還是顧絳或者是方以智自己,爬上這座算不得太高的山,其實都算不得什麼,只有李香君裹了小腳,平底裡走走倒也罷了,要爬山卻是不能。
“多謝方公子體恤。”李香君也低聲道謝。
在別院裡略等了一下,就有人來報,說是歸德侯公子並其他的幾位公子都來了。幾人趕忙迎了出去。卻見幾頂小轎已經遠遠的過來了,不一會兒就到了門口。轎子落了下來,幾位身着儒服的年輕公子從轎子上下來。當先一人手持一柄湘妃竹的摺扇,俊眼修眉,顧盼神飛,卻着實有一番濁世翩翩佳公子的味道。
“朝宗賢弟。”方以智迎上去道。
“密之兄。”那人也向方以智行禮道。
“朝宗,我這裡有幾位朋友,真要向你引見一下。”方以智便拉住了侯方域的手,向他介紹起了鄭森等人。
“這是晉江鄭大木,大木乃是虞山先生的門生,爲人最是熱忱,正是我輩中人。這位……”方以智望着一身儒服的李香君,一時卻不知該如何說,倒是李香君主動一揖道:“江寧府李香,見過侯公子。”
侯方域聽了這名字,眼光猛地一閃。他乃是在花叢中打慣了滾的,如何看不出李香君乃是女扮男裝。如今聽到了“李香”這個名字,自然知道,這就是前一段時間在“媚香樓”給自己吃了閉門羹的那個李香君了。不過他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舉動,只是還了一揖道:“鄭兄弟,李兄弟,小可在南京時,就久仰二位之名!只可惜當時兩位都不在,未能一見。今日一見二位,果然是人中龍鳳,珠聯璧合,幸會幸會!”
“弟等亦常聞先生之名,今日一見,幸何如哉。”鄭森也道。他自然聽出了“珠聯璧合”裡頭的意思,而李香君則微微的低下頭,輕輕的向着鄭森這邊橫移了半步。
鄭森也知道侯方域吃了李香君的閉門羹的事情,考慮到自己攪散了《桃花扇》裡的傳奇,再加上上輩子看的那些爭風吃醋的低智商電視劇的影響,倒是很想看看侯方域見了李香君之後,有沒有什麼精.蟲上腦的表現。但如今看來,這人對此似乎一點芥蒂都沒有的樣子,到讓他隱隱的有些意外
這其實並不奇怪,其實在這種在花叢中打慣了滾的人,見過的美女多了,哪有那麼容易一見鍾情的?在他看來李香君多半也只是一件很讓人賞心悅目的玩意兒罷了。相比之下,鄭森是東林領袖錢謙益的弟子,家裡又是有錢有兵。爲了這麼一個女子和他交惡,實在是並不值得。甚至於,對於他來說,此前和顧絳的爭論,乃至關係緊張,其實也未必不是獲得聲望的一種辦法。因爲雖然他和方以智都算是“復社四公子”之一,但如今方以智因爲上血書爲父辨冤,以及學術上的成就而獲得了更大的名氣,而他卻還只是以文筆和所謂的“操節”出名。但侯方域也知道,這種名聲和方以智的孝行之名,學問之名一比,都不過是虛名而已,實在是算不得什麼。甚至就是年紀比他小不少的鄭森,靠着所謂的“實學”,也被視爲是將來的一代學宗。單就這個期待,就不是他侯方域能夠企及的了。
本來侯方域和顧絳唱對臺戲,不過是爲了養出點“有學”之名。他知道,憑着自己的天資學問,想要能獨樹一幟,自成一家,成一代學宗,幾乎沒這個可能,況且他的志向也不在這裡。通過和公認的有學養的人辯論,對他的學說進行指責,這也是出名的辦法之一。而且破壞本來就比建設容易,更何況他們的那學說還沒有完全建構好呢。
不想,顧絳卻是個很有些古板的人,在學問上異常的認真,但他並不是個真的什麼都不懂的傢伙。侯方域的這種對待學問的態度,這種故意扭曲學問的做法,顧絳當然也察覺得到,而這種察覺自然讓他憤怒不已,於是兩個人就槓上了。不過侯方域比顧絳明白得多。老實說,他對鄭森、方以智、顧絳他們的那門學問並沒有真正的痛恨,所以自然也不會因爲在學術上鄭森方以智是天然的會站在顧絳這邊而向他們挑釁。畢竟,和顧絳不同,這兩人都更有背景,也更有力量,無緣無故的得罪他們,完全就沒有必要。
“大木,李公子,這位是崑山王公子,這位是銅陵趙公子,這位是……”方以智又一個一個的向鄭森他們介紹其他的幾位公子。
廝見完畢,方以智便向侯方域道:“朝宗,你看我們是先進來在喝杯茶呢,還是直接就上山去?”
侯方域擡頭看了看山,笑道:“自然是上山,山上的泉水烹茶,卻不比你這裡的水好?誰要在這裡喝什麼茶?”
於是方以智便又叫來了忠伯,吩咐了一聲,不一會兒,就有一羣農夫擡着十來副肩輿過來了。方以智便和其他人上了肩輿,回去頭來,卻見鄭森和顧絳並沒有坐上去,他知道,顧絳多多少少的有點恐高,爬山的時候,本來就有不少路在崖壁邊上,坐在晃悠悠的肩輿上就越發讓人頭暈,所以顧絳上山總是習慣自己走的,他便向鄭森道:“大木,你怎麼不上去?”
“出門登高,我還是喜歡自己爬上去。而且寧人兄也不上肩輿,我正好和他一起,一邊走一邊說說話。”鄭森笑道。
“也罷,隨便你了。不過你們要是落在後頭了,我們可不等你們。”方以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