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

安慶府城東面月山腳下的一片原野便是左軍中軍集中地,綿延數裡的大帳,在壕溝與水渠之間交錯着。

不愧是左軍最精銳的軍隊,整個軍營的佈置很是合理,壕溝與水渠既爲飲水提供便利也起到了阻擋作用,各溝之間設置了木寨門,且以吊橋相通。

除此之外,每一處寨門都有瞭望樓,哨騎日夜不停地在各處巡邏。

左良玉的中軍大帳更是月面山下的懷寧縣城內,三千鐵騎晝夜守衛在左右,更有上萬弓箭手在各城垛上警戒。

各寨門上還有炮臺,且炮臺在東南西北都有,可以方便對任何一個方向進行炮擊。

作爲近衛軍第一軍第一兵團的副總兵劉肇基看得出來,左良玉的中軍大營算得上一個易守難攻之地,而左良玉明顯是要在此長待的準備。

劉肇基帶着閻應元這一排騎兵藉着月色觀察着整個左軍大營,一時也不由得臉帶愁容之色。

“我們近衛軍一開始便是準備和韃子野戰的,若是左軍沒有這種牢固的大營,本官現在就可以下令進攻,只是現在這左軍依託大營,節節設防,又有一座懷寧縣城爲依託,我近衛軍於攻堅戰訓練較少,如今要是儘快拿下左軍似乎並不容易啊!”

劉肇基說着便又道:“難怪靖南侯和袁總督麾下有數十萬大軍而不敢進攻左軍,看來這左軍也並非朝廷所料乃秋後的螞蚱。”

閻應元見劉肇基看向自己,便也迴應道:“大帥此言說的正是,陛下與朝廷諸公目不能及,自然不能度其真境,不過如只憑眼前所見,的確左軍難以攻破,但左軍困在此地已久,只怕糧草早已不支,只要我攻擊得當,未嘗不能全勝。”

劉肇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他身後有步兵、騎兵還有炮兵,這與官軍傳統陣勢有所不同,官軍傳統陣勢是步炮騎雜糅,相當於作戰時一起上。

但現在各兵種皆是單獨分工,他這個指揮官相當於手上有三種利器,他得琢磨如何用這三種利器與左軍作戰。

劉肇基也知道以自己麾下將士的武器與兵員素質打敗左軍不成問題,但他不想在這次戰鬥中讓自己的第一兵團損失太大,畢竟他一直記得皇帝陛下告訴過他,他們近衛軍主要的對手是南下的清軍。

“走,回營!無論如何,只要靖南侯的決戰時日一定,我軍便全力進攻就是!”

劉肇基說着就輕輕騎馬而走,待半刻鐘後才策馬朝大明近衛軍臨時駐地而去。

閻應元緊按手中配刀,跟隨在劉肇基身後,他雖然被朱由檢接見過,但在劉肇基看來還不過是一頗有見地的後生而已。

畢竟,劉肇基的軍中各種才子亦是不少。

一回到駐地,劉肇基便收到了黃得功的令。

劉肇基知道明日正午開始決戰之日,便開始坐在了地上,不發一言。

直到一個時辰後,劉肇基才突然命道:“傳令,炮兵甲種第一營與炮兵乙種第一營連夜趁夜色進至月山東西南北各方向,次日一早發動炮擊!”

炮兵營共計數百門大炮便開始聚集起來,趁着夜色急進到左軍陣營之前。

近衛軍的炮兵營每營是以每十五人爲一隊,一隊負責一門炮,一個營三百餘門火炮。

一個營分爲三標,每標有佛羅機炮、虎蹲炮和軍械所新制大明炮。

這種大明炮是比較實用於步兵作戰的野戰炮,比紅衣大炮重量與體量小得多,射程也縮小一半,但更便於運輸,且操作更方便,啞火率和炸膛可能性較小。

畢竟是用的鋼鐵冶煉局最新制造的合金鋼,硬度高於鐵炮但重量比銅炮差距不大。

當然,大明近衛軍各類火炮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炮管加鑄了準矩,不再依靠士兵根據經驗放炮。

次日一早。

大明近衛軍兩個炮兵營便開始在一堆雜草間探出頭來,各炮開始依照各標的命令開始操作火炮。

一個隊裡,一人開始根據炮身準矩與卡尺測量目標炮擊物與準矩距離和炮身角度,並利用遊標所在位置開始給操作者發佈指令。

“向右傾斜三十度,仰角調高三十!”

鄭成功出自海盜世家,對火炮情有獨鍾,算學更是精通,同他一樣,第一兵團的甲種營炮兵中的火炮操作者與指揮者都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對於各種幾何學知識也能做到有效應用。

一但調試完畢。

作爲隊長的鄭成功便先站了起來,其餘各炮隊長都站了起來。

緊接着各標千戶便跑到營指揮使這裡來聽從號令。

營指揮使則用旗語稟報劉肇基。

劉肇基一點頭。

頃刻間便是轟隆轟隆數聲炮響在整個寧靜的原野響了起來。

左軍們許久都沒有聽見這樣高密度的炮聲,頃刻間就炸了窩,一個個都忙着從帳裡出來觀察。

左夢庚也被炮聲從睡夢中驚醒,他忙跑出了縣衙,問道:“怎麼回事,哪裡打炮!”

麾下親兵連說不知道,正在派人查知。

這裡,左良玉也慌張地坐起身來,忙推開窗戶,卻見遠處已是陣陣白煙,不由得納罕起來:“這是誰的軍隊,炮火如此密集!”

這時候,左軍大營的各木寨大門相繼中彈,直接破碎成木屑,倒塌在壕溝之中。

木寨門上的左軍相繼也跟着摔了下來,左軍親軍各部將領立即出了大營,但都不敢再上木寨門樓。

左夢庚這時候也走到前面來,左軍各部親軍將領忙圍住左夢庚:“少帥,看這情況,應該是朝廷的軍隊,這炮火規模當不下二十萬兵馬!我們該如何應對,還請少帥定奪!”

左夢庚不由得笑了起來:“我能怎麼辦,既然來敵不少,那就先棄守各處木寨,集中兵力防守懷寧縣城,統治其他各部立即馳援中軍!”

說着,左夢庚便先去找自己的父親左良玉。

而劉肇基這邊,見第一次炮擊,左軍便開始後撤,就不由得笑道:“烏龜果然膽小!命令騎兵營立即抄小路進軍懷寧城下,鎖住左軍退路,步兵營前進,從正面進攻左軍外圍軍隊!剛好午時時分解決左軍外圍陣營!”

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
第一百二十四章 左良玉要反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 新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衛軍官兵的生活待遇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四百七十二章 錦衣衛俘虜張獻忠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三百零九章 殺機四伏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百七十章 未來朕的皇家資本定會奪回自己的利益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五十六章 鐵血統治開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六十二章 帝王求言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四十一章 內官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三百五十二章 吾皇萬歲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四百九十六章 追擊豪格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