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

金州衛不過是遼東鎮的一處防禦城,城池不大,但也有百來戶旗人與漢民雜居在此。

等近衛軍第二軍進入金州衛城後,這些旗人與漢民皆對於近衛軍的出現比較麻木,甚至露出仇恨之色。

因爲在近衛軍殲滅的清軍騎兵中,有不少是他們的親人。

近衛軍第二軍的官兵也是第一次感受到這種不被民衆親近的滋味,但也正因爲這種陌生感,讓近衛軍的官兵對這些民衆也沒什麼善意。

當然,作爲近衛軍總兵官的秦佐明如今在得到充足的物資補充後也沒有再一開始的對這些旗人進行大規模的屠殺,而是首先下了道軍令,要求各戶百姓必須在三日之內剪辮蓄髮,且着漢服,習漢文說漢語,否則則按爲不願歸順大明爲由直接槍決。

很多百姓還是願意選擇接受剪辮蓄髮的,他們很多人已經開始說遼地漢語,對於習漢字自然也沒有反對,畢竟作爲這個時代的平民和文字之間沒有多少聯繫,但也有旗人不願意放棄自己尊貴的旗民身份,甚至直接叱罵近衛軍爲南蠻。

近衛軍也自然不客氣,每名近衛軍開始各備一把剪刀與一杆槍,要麼選擇剪辮子活命要麼選擇吃槍彈爲自己的大清陪葬。

近衛軍是十二月十五日夜晚進的金衛城,十六日清晨開始實行的清洗與漢化運動,遼東地區滿漢區別不大,除了部分上層滿洲軍事貴族外,底層百姓幾乎沒什麼差別,而大明要對這些地方實現徹底統治且徹底消滅旗人,靠肉體消滅已經不太現實,除非把這裡的人全部殺光。

但近衛軍畢竟也不是完全沒有理念與文明的軍隊,因而最好的方式就在這裡進行徹底漢化,無論你是旗人還是漢人,從現在起你只能有一種身份,便是漢人,大明的漢人,如果有半點想回歸旗人文化的心思則將絕不姑息。

從十六日清晨開始,剪刀的喀嚓聲與線膛槍的開槍聲響了一天,運出一車辮子的同時也會運出一車屍體,近衛軍以這種方式清理着金州衛城。

不僅要將旗人這種身份徹底在這個世界抹去,旗人留下的文字也要抹去,所有寫了滿文的書籍皆被抄沒了出來全部銷燬,刻有滿文的碑文以及房屋皆被拆毀,兵團巡撫官麾下的政工官員在接管金州衛後更是開始在周邊普及。

且接管金州衛的近衛軍政工官員將會對這些普通平民進行強制性的漢字普及,譬如能認識漢字一千字以上的可由皇莊多分配五畝田,而舉報有人說旗人語言者則有銀元十元的獎勵,因而使得金州衛境內在數月之後,平民已開始主動積極地接受漢化。

這是先進文明對待落後文明最好的報復方式,你只能從肉體上消滅我但最終還是會變成我,而我現在要讓你徹底消失,不會留下丁點本色,到將來的某一天,或許你自己也會忘記自己曾經自己誓死效忠的帝國的敵人。

近衛軍第二軍繼續北上,於十二月二十四日上午抵達石河驛。

而盛京總管葉克書此時也已經得知了近衛軍第二軍進佔金州衛的消息,且也知道了高第部被全殲和近衛軍在金州衛強制推行漢化和消滅八旗文明的事,如同漢人在面對恢復達兩百多年的華夏文明被滿清鐵蹄強行改變時的憤怒一樣,葉克書也非常憤怒,甚至也很惶恐。

“這支明軍和之前的明軍不一樣,他不僅僅是來劫掠和殺人的,他們是來消滅我們的,甚至不是消滅我們肉體那麼簡單,他要把我們的一切都抹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忘記他們的祖宗是誰!這簡直太可怕了,我們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盛京總管葉克書冷厲地說道。

畢竟他們滿洲軍事貴族好不容易通過剃髮易服的方式讓漢人成了自己大清的順民,如今明軍再以這種剪辮子習漢文的方式讓旗人變成大明順民的方式比讓他聽見近衛軍屠戮旗民是還要感到害怕。

葉克書爲此出動了整個盛京地區所有的滿洲鐵騎,且埋伏在了小黑山一帶,石河驛就在小黑山附近,因而近衛軍第二軍只要一過石河驛就會遭受到葉克書的鐵騎伏擊。

如今正值嚴冬,四周皆是積雪,只有石河驛一帶受小黑山阻擋了一股寒流,再加上又臨近河谷,使得這裡成了大軍唯一可以便於通行的要道,但偏偏這一帶的出口和入口附近也是唯一有利於騎兵衝鋒的地方,所以在近衛軍第二軍進入石河驛後,這些清軍滿洲鐵騎俱衝了來。

葉克書要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因而他的滿清披甲兵首先在小黑山叢林裡趁着近衛軍不注意時,將近衛軍斥候除掉,一隊的近衛軍斥候出現在一隊滿清騎兵的埋伏圈之內,這些滿洲鐵騎仗着自己對這一帶地理的熟悉率先一箭射中了近衛軍一名斥候的喉部。

緊接着,又有幾名近衛軍斥候中箭,不過還是有兩名近衛軍斥候因此反應過來立即發射了信號彈,當信號彈響起的時候,葉克書知道自己想出其不意的意圖敗露,便乾脆帶着騎兵主力先衝了來,頃刻間,轟隆隆的聲音便在四周響起。

雖說沒能做到出其不意,但葉克書認爲自己依舊能重創明軍,因爲首先這一帶地勢由於一面臨山,一面臨河使得這裡的地勢很是狹窄,明軍的十萬人馬在這一帶便首尾不能相顧,他的滿清鐵騎可以向下俯衝,而明軍的騎兵則很難佯攻,其次明軍的炮兵也很難展開陣型和調轉方向。

也就是說,在他葉克書看來,明軍如今就如同一頭困獸一般被困在了這裡,他葉克書完全可以從任何一個方向對明軍發起進攻,他知道明軍火器犀利,但他的騎兵從各個方向進攻,明軍火器也難以壓制他的衝鋒,而且他還下令避開明軍火器,主要進攻方向放在明軍炮兵與騎兵上。

“愚蠢的明狗!本官要重現當年的薩爾滸!”

葉克書緊咬着牙說道。

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
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陣全殲清軍鐵騎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三十九章 滿清想議和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一百六十四章 準備對左軍決戰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六百零三章 漕運被關,民怨甚大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六百一十五章 狂虐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百六十七章 處決尚可喜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三百四十七章 有如此王師在,何懼江南士紳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六百五十三章 複雜的大明社會結構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六十九章 醞釀貨幣改革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六百一十七章 掃蕩荷蘭東印度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