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蒸汽機的出現是各科學科理論知識和製造技術進步後,綜合而成的結果。

這裡面有鋼鐵冶煉技術的提升,也有理論物理的進一步完善和機械加工的進步。

只有這些基礎工業和基礎科學進步纔會使得蒸汽機出現。

而在原本歷史上,即便是西方發明蒸汽機也有很長時間也是因爲他們也要從中世紀結束後慢慢在各個學科間的理論與技術都進步到一定層次後才能出現最完美的蒸汽機。

大明也是如此。

如果不是朱由檢直接把十八十九世紀的鋼鐵冶煉技術與機械加工技術先在如今的大明搞起來。

大明也不能這麼快搞出蒸汽機。

要知道在兩年年前,大明還在因爲沒有很好的高碳鋼鏜制汽缸而發愁呢。

可以這麼理解。

蒸汽機的進步意味着整個國家工業的進步。

大明現在能夠製造出具備充足動力運轉的蒸汽機,是因爲大明鋼鐵工業、機械製造工業和理論物理已經達到了原本歷史上十八世紀晚期的水平甚至在理論物理方面已經有所超前。

畢竟朱由檢雖然不會造機器但學的物理學知識還是不少的,能夠直接把原本歷史上要物理學家做許多實驗才能得出的自然規律直接說出來,並讓大明帝國的精英們以此爲啓發去運用。

既然蒸汽機已經制造成功,剩下的便是標準化生產和實際應用。

朱由檢決定先把蒸汽機應用於紡織工業。

之所以朱由檢先要把蒸汽機應用於紡織工業,是因爲如今大明的紡織機已經達到相當純熟的地步。

整個大明的紡織機除了動力部分依舊是人工手搖的半機械動力外,其他部件已經是這個世界最先進的狀態,而且已經沒辦法再通過增加紗錠的方式增加紡織機的工作效率。

因爲畢竟人的動力有限,再省力的半機械也沒有全機械化好。

現在只需要將人工提供動力的方式由蒸汽機代替,將曲柄齒輪轉動系統與手搖曲柄連動起來便能使得一臺紡織機進行更高效的生產。

但有時候商業與工業不是一回事。

用蒸汽機提供紡織機動力是可以讓蒸汽機工作效率更快。

不過,蒸汽機的製造成本卻不低。

這樣並沒有達到降低紡織機生產布匹的成本反而會擡高成本。

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降低蒸汽機的製造成本且還要提升蒸汽機的動能效率,使得蒸汽機紡織機的工作效率導致的成本降低能超過蒸汽機制造帶來的成本增加。

爲此,朱由檢決定專門成立一個攻關組。

由方以智牽頭,聯合大明科學院、大明工程院以及大明工業學堂和鋼鐵冶煉局和韓氏紡織機研發所的尖端人才組成攻關組,達到讓蒸汽機標準化並降低製造成本和提供製造效率的目的。

攻關組的目標則是直到蒸汽紡織機生產布匹的成本低於人工半機械紡織機生產布匹成本爲止。

只要蒸汽機能夠應用於紡織工業,便就意味着可以應用於軍事工業乃至交通工業,甚至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

不過這帶來的社會衝擊也是很巨大的。

朱由檢作爲皇帝,他有時候不僅僅要考慮生產技術改進帶來的好處還帶考慮生產技術帶來的矛盾衝突。

比如就這紡織工業來說。

在此韓氏紡織機出現時就已經出現過動亂,險些導致韓氏紡織作坊被砸的事件。

後來之所以沒有釀成大的事故,是因爲韓氏紡織之幕後老闆韓守敬乃朱由檢之寵臣。

且在大明皇帝朱由檢干預下讓韓氏競爭對手楊氏紡織也掌握了這項技術。

朱由檢還利用自己皇帝身份發動官府將紡織業技術改進淘汰的剩餘勞動力轉移到了其他行業後才使得風波沒有鬧得太大。

而這次紡織工業將再次面臨巨大的變革。

大批紡織業的工人肯定會失業,而且失業數字肯定會比上一次。

因爲這一次蒸汽機動力應用帶來的變革是讓整個紡織工業不再需要大量提供動力的織造工人,也就意味着整個行業一大半的人將會失業。

朱由檢不敢想象這個數字,這恐怕不止幾十萬之數。

大明江南素來是衣被天下之地,紡織業發達。

從事紡織業的人比從事大明其他行業的人要多很多,一旦這些人無事可做,對於帝國穩定肯定是個巨大的威脅。

朱由檢必須提前做好對這些勞動力重新利用的準備。

如何利用,只能繼續擴大生產,讓他們繼續創造財富,繼續擴建大明軍工基地的產能繼續加大基礎建設的規模,同時加大高端行業和服務行業的發展,一些非體力勞動力優勢人羣如婦孺則需要這些行業去給她們提供就業機會。

雖說這個時代不主張女子出門,但隨着紡織業大肆興起,很多作坊爲了解決勞動力問題,是會收一些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做織工的。

而很多平民百姓家的男丁爲增加家庭財富也不會反對自己妻女從事織工這個行業畢竟這也比賣身強。

這也給傳統理學帶了很大的現實衝擊,女子足不出戶已經越來越不具備現實意義。

隨着布匹成本降低,普通百姓穿衣肯定會從穿暖到穿的好的需求轉變。

成衣即服裝行業肯定會大幅度出現,且已經在應天和松江、杭州、蘇州這些大都市出現,甚至出現一些品牌服裝。

除此之外,綢緞絹羅等高檔布料市場需求也開始增加。

朱由檢作爲皇家也開始大批採購最奢華的高檔龍袍鳳袍,甚至鼓勵士紳也追求服侍華美,甚至着禮部進一步加強服飾禮儀的宣傳,爲的就是促使高端服裝行業出現。

當然,解決勞動力過剩問題還有一種最有效的辦法,便是降低稅率,降低貸款門檻,增加商業規模。

朱由檢決定得是時候着戶部對商業規模較小的商戶降低商稅了。

尤其是一些新興行業,爲的是讓更多的產業出現,造就出更多的就業崗位,讓更多的勞動力得到利用。

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八十八章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
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二十一章 步兵對騎兵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入懷寧城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二百零三章 帝臨鳳陽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四十六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零五章 鎖拿朝鮮使團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三百二十五章 忽悠紅毛範德蘭第八十八章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一十六章 宮牆內的靜謐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十八章 閣老下跪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復東番島 三 炮擊東洋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六百章 國力大增的盛世大明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清剿應天衛叛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二百七十六章 應天巡撫與東廠抓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一百五十一章 九江防禦戰 二第三百零五章 欲效武宗、熹宗舊事第四十四章 抵達江南 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四百一十八章 皇后,辛苦你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五百五十二章 整個大明的人都知道你是大漢賊第八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由檢問夏完淳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零五章 剿殺旗人惡奴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進士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