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

可以說,在現今的大明,從法治到農業收入分配以及土地資源分配這些基層統治權都控制在宗族手裡,甚至個人的生命財產與人身自由都被宗族控制着,無論男女,從出生到死亡,婚喪嫁娶和讀書謀生皆離不開宗族,但卻可以離得開朝廷。

許多官員爲官不凡有理想主義者,但到最後皆循規蹈矩甚至成爲統治者剝削庶民的急先鋒,未嘗不是因爲宗族的壓力,有時候在很多官僚眼裡,宗族的利益大於國家利益甚至大於民族利益。

朱由檢現在想打破的便是宗族對大明基層的統治權,達到真正的由中央朝廷控制地方乃至基層,這才能充分調動整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才能徹底擺脫士紳對大明的控制,因爲大多宗族社會的族長皆是士紳鄉宦。

“正如劉愛卿所言,當今之學問過於強調製藝之術,解析學問也不過是拾古人牙慧,強調自身之理與綱常,而不重教化世人,禮部負責天下教化之事,當需引導天下人之思想,對於士子,要強調忠君愛國之道,國破則必家亡,你們都是當世大儒,朕鼓勵你們興辦書院與講壇甚至是文社,但應着重於如何匡正天下人心,讓他們知道漢人與胡人的分別,知道華夏五千年傳承所依靠的是什麼,讓他們知道大明代表的是什麼。”

朱由檢這麼一說,劉宗周等人也明白了些,知道自己作爲禮部官員無非就是大辦書院和文社宣揚忠君愛國之學,引導人們明白華夷之別。

“文人引以正經之學,但武人與庶民則需要普及識字教化之道,明年禮部當聯合各省學政,督察天下社學,

一村必有一社學,社學設一教諭之官職,每三十學童配一名先生,任社學先生者,童生則賜廩生功名,生員則賜舉人功名,由官府統一發放俸祿,俸祿同於教諭,務必實行下去。

朕的要求是各地七歲以上孩童不得有未入學者,無論此孩童是什麼戶籍,務必學滿三年,社學分高中初級小學之別,每級分三年,三年滿者可自費讀中等小學也可參加科舉,朕這樣做的目的,是要讓大明以後無論是鄉野田舍還是城郭市鎮,只要是我大明的子民,不能不識字,不能知曉忠君愛國之念!”

禮部尚書劉宗周頗爲驚駭,他甚至都激動地手足無措起來。

他沒想到陛下朱由檢早已有了主意,前者興辦天下書院與文社,他倒是頗爲贊同,從萬曆末以來,天下書院講壇再次大興,傳授學業已蔚然成風,但他沒想到的是後者:

“陛下要改天下社學之制,有意讓天下黎庶皆受教化,不可謂不是善政,但這樣的話,豈不增加朝廷之支出?”

“這個無妨,朕以後的膳食規格減半,不必次次要做數十道大菜,以後改爲點菜制,帝王排場不是這麼擺的,另外,大明以後之個稅即部分高俸祿與高所得者,包括你們在光華日報以及其他報刊上所獲得的稿費收入,以及各處公司作坊的掌櫃等的高薪酬者所繳納之費單獨立爲助學之資,以後還有各地景點統一由禮部管理收費,所賺取利潤也充作助學之資,滿足大明所以孩童入學三年以及奉養教職書生已綽綽有餘;

另外,依舊鼓勵民間鄉紳開辦私塾和書院,私塾與書院的山長若無出身賜予教諭官,私塾或書院先生同社學先生賜予功名,其學生等同社學學生,可參加科舉以及大明其他各類選拔考試,不過私辦之私塾與書院學生可不免費,官府也不提供俸祿支持。”

朱由檢這麼一說,禮部尚書劉宗周和禮部左侍郎黃道周和禮部右侍郎王思任皆很爲驚訝,他們沒想到陛下爲完成如此助學大業,竟不惜縮減御膳規格,而且還單獨撥出賦稅種類助學。

“陛下此舉不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盛世之君也難及陛下之仁德,微臣替天下學子先叩謝聖主隆恩”。

理學名臣黃道周是專職負責科舉與學校教育事務的,如今他自然得先表示一下,也的確是感激涕零地向朱由檢叩拜了下去。

朱由檢忙讓史可法扶起了黃道周:“愛卿不必如此,爲大明江山社稷之千秋計,爲我漢人之萬世居於世界之巔計,此乃你我應做之事,明年你可有信心促成此事?”

“陛下放心,微臣定不辱陛下之命,只是微臣有一事不明,何謂天下各處景點管理之費,陛下之意難道是要由朝廷官府管理天下名勝,收取費用不成?”

黃道周這麼一問,朱由檢便點了點頭:“忠良賢臣之墓,鍾靈毓秀之地,鄉賢帝王之遺蹟,皆需保養,此乃大明乃至整個漢人之瑰寶,而以後路引取締後,四處遊覽着必多,不收取費用如何養護,且遊覽天下者多爲有財者,正好收其微小之利以助教學。”

朱由檢這麼一解釋,黃道周也算是明白了,遊覽天下勝蹟的多是文人書生,陛下這是又要從文人書生手裡收錢的意思,但偏偏陛下把這筆錢是用在資助文人書生求學身上,他也不好說什麼。

“另外,如此實行後,天下社學先生必然急缺,天下士子多重舉業仕途,而輕教學之業,以後朕會下一道旨意,從崇禎十九年起,凡教職滿三年者同國子監監生,可直接參加鄉試,且閱卷時當單獨標明,會試榜上當不少於五十名有教職經歷者,各省鄉試以此比例類推,如此方可讓天下士子熱衷於教學之業!”

朱由檢這麼一說,禮部左侍郎黃道周便點了點頭,沒有反駁,在他看來,陛下此舉也算是改了科舉之業,天下士民最爲看重的科舉徹徹底底地當成了引導士子從業之路的手段。

但比起動輒賜予沒走舉業之路的人進士出身已算好得多,而且自從崇禎以來,早已因爲國家體制紊亂,而使得進士驟加,他一個禮部左侍郎自然也沒有要阻止朱由檢這樣做的意思。

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
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零八章 造燧發槍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關於選妃的真實目的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學技術領域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一百第一十一章 大明第一兵工廠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一十章 一萬清軍攻定遠第四百四十七章 發動民衆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五百七十七章 此女對我們很重要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一百一十三章 新帝國的萌芽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一百零二章 去把畢懋康接來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一百七十章 炮擊左軍中軍大營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亂時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