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

與宋應星、畢懋康、湯若望等工部官員談話,朱由檢自然也更加隨意了些,直接就擺上了圖紙,開始說明明年工部應當幹什麼。

“今年能挫敗建奴南下之勢,燧發槍與最新研製的大明炮居功甚偉,這是大明軍械所的功勞,也是大明的工業在這裡起到的重要作用,明年朕希望工部還能做出更多的成績出來;

農業是大明之根本,商業繁榮與否是賦稅的根本,但工業則是商業的基礎,是農業最大推動者,而整個大明的工業目前還需要很多地方有所發展才行,尤其是機械製造與化工冶煉三個方面;

軍械所需要在鋼鐵冶煉方面再進一步,然後燧發槍的射擊精度與射程還得進一步提升,減少槍管炸膛機率與簡化裝彈過程等,還有火炮是否野戰炮和重型炮在威力與機動性也需要進一步改進,火藥要降低煙霧對射擊的干擾甚至最好有朝一日能出現無煙的火藥,還有近戰的爆炸性武器比如震天雷得需要加緊改進,最好進一步改進引線裝置,縮短爆炸等待時間與增加爆炸威力;

另外明年工部還得在船舶製造方面下功夫,還需要製造一些軍事輔助設備,望遠鏡以及航海設備和燃燒照明彈等;”

朱由檢這麼一說,工部尚書宋應星以及左侍郎畢懋康和右侍郎湯若望都笑了起來,但同時又感到有些爲難。

他們倒是一直未放棄對軍械所的鋼鐵冶煉以及槍炮製造的改進,但是很多時候如果不是朱由檢指引一下方向,他們搞自然科學研究也同寫文章一樣也是需要靈感的。

不然他們也摸不準從哪個方向去改進,譬如造燧發槍的湯若望其實自己也不知道後世更先進的步槍還有膛線,而且是後裝式的,甚至也不知道在數百年後還會有自動步槍。

當然,朱由檢也知道他們現在也是盲人捉象,他也沒有嚴格要求宋應星等人要儘快達到什麼水平,所以他只是說進一步改進。

朱由檢現在所提的這些都是軍事工業。

除此之外,朱由檢提到的還有民用工業方面,什麼大明水利工程和各處港口碼頭需要修葺,以及馳道驛站等也需要修葺等等都要求宋應星儘快擬定計劃。

“朕的皇陵與宮殿可以暫且擱置,先把這些大事處理好後再說,工部尚書宋應星迴去後當在年前擬定一個建設計劃,各類工程建設與工業研製需要花費多少錢,到時候報由內閣,再由內閣根據戶部的財政計劃以及其他各部的需求的統一協調;

大明科學院必須儘快建立起完本的科學知識體系,如同儒家有四書五經一般,大明科學院的科學體系得有格物、化學、算學、生物這幾類科目,由專門的人總結出一套理論體系,可以不全面,但需要根據歷朝歷代的典籍特別是永樂大典以及西洋人的學說盡快總結出來;

朕要讓大明在各個學科間的理論知識水平都走在最前沿,如果可以,你方以智可以向朕申請重金去西洋諸國請最德高望重的泰西大儒來科學院做研究。”

宋應星沒想到過有朝一日整個國家的工程建設與工業製造會受到一個帝王的關注,甚至還將要作爲整個帝國的重點關注,還會被內閣進行統籌安排,甚至還得擬定計劃。

這讓宋應星心裡對如今的崇禎帝朱由檢更多了幾分敬服與驚奇。

同戶部官員一樣,他這個工部尚書也沒想到如今陛下會如此有主見和有計劃的治理大明帝國,要知道在此前的大明帝國很多時候只是按照固有的程序推進着,從年初到年底都是各種祭祀與大典,而帝國關注的無非就是邊關與賑災。哪裡像現在這樣,皇帝陛下有自己的目的,而官員也有自己的目標,整個帝國似乎開始結束一種固有的循環而開始步入一個階梯式的發展。

如同給戶部提出希望大明有朝一日能徹底免除農稅一樣,現在崇禎朱由檢也給工部提出了目標,便是要大明在工業製造與各方面的理論知識都得走在全世界的最前面。

宋應星和方以智等都應允了朱由檢的要求。

對於他們而言,現在的大明帝國無疑在朱由檢的治理下是有進取心的,是有理想的,而不是再像以前一樣只爲了剿賊與抵抗建奴兩件事都會搞得焦頭爛額,民不聊生。

……

在召見完工部的官員後,朱由檢便繼續召見禮部的官員。

在崇禎十八年以前,禮部更多的職責是負責整個國家的禮儀秩序與祭祀大典,現在朱由檢最看重的則是禮部的教育職能。

禮部尚書劉宗周、禮部左侍郎黃道周、新就職的禮部右侍郎王思任皆是江南名士,當代大儒,但朱由檢讓他們躋身朝堂自然也不是讓他們真的不幹事,專門研究學問的。

劉宗周和黃道周、王思任也明白陛下是個務實的帝王,不喜歡空談,因而此時得未敢輕易發言,去要求崇禎朱由檢要倡導儒家之禮。

“朕召見你們只爲三件事,一件事明年乃是大比之年,科舉乃選才大典,萬不可絲毫懈怠;還有一件事則是啓蒙教育的普及;最後一件事則是忠君與效命國家之道的宣揚”。

朱由檢說着便讓錦衣衛指揮使僉事王世德將降清的官員名單遞給了劉宗周、黃道周、王思任三人:

“你們看看吧,這些都是投降清廷的我大明官僚,其中不乏你們的親朋故舊,朕在想爲何都是飽讀詩書之輩,從小讀的都是忠孝仁義之理,偏偏出現這麼多的敗類,是不是我大明之德化之道出了問題,還有不少武官也投降了清廷,是否因爲教化沒有全面普及之故?”

劉宗周和黃道周以及王思任都露出一臉難色,因爲崇禎朱由檢此時無疑給他們出的是一個難題,讓他們這些大儒講講程朱理學,他們能說得頭頭是道,但現在讓他們分析爲何會有這麼多官員投降,他們則一時難以給出答案。

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請個假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
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請個假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四百三十章 陛下,我不想死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零三章 聖學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兩百三十二章 當鼓勵鹽商轉型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一百二十三章 關於報社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明官員在吳橋的新政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六百二十四章 建立大明第一個西洋殖民地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二百六十八章 鄭氏這個走私武裝集團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九十九章 近衛軍第三軍炮轟衛輝府第二百七十二章 發現端倪的應天府官員第四百七十七章 招撫李定國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六百五十一章 迷茫中的大明皇帝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九十章 小冰河時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