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

朱由檢微微一笑,猶如他所料,代表官僚集團利益的官員們還是支持內閣掌權的。

畢竟,無論一個官員是想做好事還是想做壞事,搞定一個內閣首輔也比搞定百官要容易得多。

猶如當年張居正要改革也得先讓自己權力極大了才行。

從本質上來說,作爲皇帝的朱由檢也是希望內閣首輔掌權的,他不是朱元璋,也不想成爲朱元璋那樣的勤奮工,寧願自己累死也要把皇帝與丞相的責任都擔了。

作爲後世市民階層出身的他骨子裡就有着懶散的基因,他更願意控制一個內閣首輔也不願意去控制百官。

畢竟控制一人容易,控制無數人就不容易了。

但他又不能讓內閣權力太大,甚至到達弒主的地步,而且讓內閣集權也沒有讓官府盤剝商民的事情消失。

官僚集團始終是對資本集團存在着阻遏作用的。

從整個華夏的利益來看,官僚集團必須被管住,不能肆無忌憚地剝削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否則大明將無法徹底走在世界文明的前沿。

所以,朱由檢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道:“兩院還是要設的。”

“陛下!”

張煌言差點就要說老子不幹了,但朱由檢在他說話之前大喝了一聲:“聽朕說完!”

張煌言閉住了嘴,剛想上前來說話的幾名高官也退了回去。

此時,他們才意識到眼前的這位大明皇帝可是隨時要了他們命的至高無上之人。

王家勤與宋銘泉等官員有些竊喜,他們是從聖學裡找到設立兩院控制內閣的方法的,隨着民間一大波提倡民主自由的思潮出現,他們也深受其影響,希望可以讓朝廷也能像公司一樣實行契約制,由人治改爲法治。

而他們的底氣便是大明皇帝朱由檢雖然握有帝國最高的權力卻一直在有意無意間實行着法治,他們覺得陛下是支持他們的。

朱由檢的確是支持他們的,但是朱由檢也不願意讓帝國通過工商業積累起的財富全部被資產階級拿來作爲窮奢極欲的享受。

富商們的奢靡生活已經通過東廠的奏報讓朱由檢瞭解得很清楚。

東瀛在短短几年間就已經有上萬東瀛女子從事者風月之職業,給大明帶來的稅收已經超過樂浪的三倍,足以可見大明的資本新貴族們花了多少錢去尋歡作樂。

朱由檢更希望帝國積累起的財富更多的用於帝國的擴張與基層民衆生活待遇的提升,所以他加了一句:

“但是考慮到現在大明主要稅收來自於工商稅,且又要免除農業稅,未來發生戰爭和經濟動盪的話,帝國中央得保證有強大的財力的原因,所以內閣首輔對於兩院的任何提議與提案有一票否決權和最後決定權以及內閣首輔以及附屬執行部門堂官有權向兩院提出提案。”

朱由檢這麼一說後,羣臣還有些懵逼,但仔細分析後才明白了過來,這和沒設兩院區別不大,最多是讓商人們多個知情權而已,張煌言如釋重負,先朝朱由檢拱手:“陛下聖明。”

而帝國經濟改革委員會主任王家勤不得不苦笑起來:“陛下,您這,您這不是等於沒設立兩院嗎,內閣首輔依舊有最高行政決議權,他的提案,兩院只能通過若不能通過,他也能直接決定通過,這不等於白忙活嘛。”

“怎麼,不知足嗎,想像東林黨執政時期一樣,可以動輒逼得內閣閣臣下位?那樣玩,當戲劇看,的確是精彩,但整個大明可經不起這樣折騰,朕能讓他們納稅的商戶和參與帝國建設的民衆成立兩院,商議帝國中央政事,已經是前無古人之舉了;

凡是得循序漸進的來,朕已經說過,帝國現在還不完全是你們商人的天下,還有佔據大半土地的農民呢,朕若不保證他們的利益不被官吏破壞,不先免掉他們的稅,他們一旦被逼反了,就會變成下一個李自成,到時候打到江南來,你們拿什麼和人家打,即便你們打贏了,受損的也是整個大明,你們也會損失很多!”

朱由檢這麼一說,有着帝國第二號銀行家背景的王家勤沒有再說話,只尷尬一笑。

張煌言這時候接過了話:“陛下說的是,微臣現在同意按照陛下的意思設立兩院,但只能給予兩院議政的權力,但沒有決策的權力,能讓你們商人在朝堂上說句話的確也已經是帝國最大的退讓了,這要擱在以前,外儒裡法之時,爾等不過是待宰之羔羊而!”

“微臣也以爲陛下說的對,商人素來過於重利,若有十分利,就敢於冒犯王法甚至出賣國家也敢,晉商便是例子,當年朝廷待晉商不可謂不厚,可最後卻資敵賣國數十載,讓其設立兩院參議朝政已是朝廷實行兼聽則明之舉,若讓其掌控朝政,豈不要把大明甚至把陛下也賣了!”

組織部尚書溫初時此時也幫着張煌言說起話來。

而工商部尚書宋銘泉頓時激動地對吼了起來:“溫閣老,議政是議政,但你不能羞辱從商之民衆,他們也是大明一等之公民,也是忠於大明忠於陛下之人,怎會與當年晉商等狗賊相提並論,朝廷北伐與征伐四夷,他們也是做了貢獻的,不然朝廷大軍遠征萬里,光靠朝廷能後勤不斷嗎!”

“本官也沒說你們都是晉商那樣的漢0奸商人,本官是說你們若不被朝廷管住,不能保證你們當中沒有人做些爲利行惡之事,譬如向國內百姓銷售鴉片,逼良爲娼販賣女童去東瀛,刑部今年辦的大案中有八成都是商人違法牟利之案!”

溫初時這麼一說,宋銘泉也只好閉嘴,他自己家族也開着礦業公司,也發生過礦洞垮塌害死了好幾個白豬,儘管不是公民被害而不至於被治罪但也讓他良心上有些歉疚,在溫初時這麼一懟後也不好說什麼,算是默認了溫初時的意思,天下商人的確有爲牟利敢危害天下的。

“陛下,微臣同意設立兩院,保留內閣首輔之最後決定權與一票否決權以及立案權,如今大明尚有許多大事要辦,應當如此。”

王家勤此時先表了態,並主動站了出來:“臣等恭領聖諭!”

“臣等恭領聖諭!”在場的朝堂重臣們皆站了出來。

朱由檢微微一笑,心道:“無論如何,這算是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互相妥協的結果,不通過內戰而改良政治都算是好現象。”

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
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九十四章 算計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來的朱由檢和多爾袞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三百九十九章 炮擊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二百九十一章 召見工部官員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三百八十五章 合圍 一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第五百四十七章 收復京師!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零七章 狂傲的八旗鐵騎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兩百零一章 朕還要留五日第五百五十六章 人設大變的多爾袞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帝臨蜀地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六百三十四章 圖謀大明在朝鮮的租界區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六百一十六章 槍殺紅毛番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二十九章 有本事衝朕來第五百零三章 言官對於戰爭的觀點發生改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五百零四章 北伐進擊之炮聲滾滾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鄉村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九十五章 確定第一軍第一營番號第六百一十三章 加農炮、臼炮大顯神威第二百六十六章 內閣首輔範景文表態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七十九章 處決數十名勳貴高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只要陛下和本官還在,江山社稷就在第九十七章 崇禎十七年冬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