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

原本的南明歷史上,因爲明廷內鬥嚴重,無人統籌各方力量,更不會有人想到改革錢法與庶民聯合維持統治。

因而使得洪承疇成功招撫南方各省爲滿清之一統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但這一世不一樣,朱由檢再如何鐵血治國,士紳再對他不滿,那也只是部分士紳對他不滿,而且朱由檢也沒有取消士大夫不納糧的特權。

更何況他還佔據着正統大義,還通過改革錢法牢牢控制財政大權控制軍隊甚至利用軍隊控制庶民。

即便朝堂上的內鬥也是在他的控制之下,甚至也沒有原本南明歷史上那麼激烈,甚至激烈到互相征戰的地步。

因而,大明的國家機器還能持續高效地運轉着。

阮大鉞雖說被士大夫們視爲大奸臣,但他作爲兵部尚書在國政上不敢有絲毫怠慢。

因爲他知道他現在只能抱緊陛下這棵大樹纔不會被士大夫們所吞噬。

而這場戰爭,陛下很想贏,他也很想贏。

只有贏得了這場戰爭,他就可以向全天下的人證明自己只效忠陛下是對的,自己不是奸臣是不同流合污的賢臣。

阮大鉞謝絕了自己最鍾愛的戲劇文學作品創作,也把自己的美妾送回了鄉下,只在兵部打了地鋪,爲的是做好六十萬大軍的後勤任務。

他不是馬士英,沒有足夠多的人脈,只能親自聯絡拉攏馬士英的舊人。

而高弘圖和劉萬春雖然對阮大鉞很不滿,但也不敢在國政上給阮大鉞使絆子。

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惹陛下不滿,若再不顧家國利益會死的很慘。

因而兵部的所有錢糧要求沒有不允甚至戶部尚書劉萬春直接照會戶部,兵部事務優先第一個處理。

高弘圖作爲內閣首輔也不止一次申斥自己的門生暫停對阮大鉞一黨的攻擊,一切先從大局出發,畢竟他雖然很擔心大明會敗但還是不希望大明因爲內部鬥爭而敗亡。

洪承疇不知道這些。

歷史的經驗和南方朋友的來信告訴他,現在的大明已經是江河日下。

再加上崇禎朱由檢一貫的喜怒無度與狠辣,朝臣們只怕對此早已怨聲載道,因而他依舊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爭。

“啓稟中堂,我們探子回信說,朱明已得知我大軍雲集的消息,且還授命秦良玉爲鎮國大將軍,統領六十萬近衛軍抵禦我軍!”

這時候,清軍一負責情報收集的武官對洪承疇稟道。

一旁的勒克德渾不由得笑了起來:

“這朱明朝廷還真是沒人了嗎,居然派個女人掛帥,一個女人能有什麼本事,以我看,這朱明朝廷是不亡不行了,國中無大將,竟讓一女人來掛帥,好笑,好笑啊!”

“主子爺說的很是,漢人有句話叫做牝雞司晨,如今看來,這朱明打戰都得靠女人了,只怕男兒都被嚇得躲被窩了,哈哈!”

現爲河南提督的漢軍正紅旗副都統周則站在勒克德渾身後附和了幾句,心裡卻是暗自發問:

曾聽老爵爺提過這個秦良玉,卻沒想到今日真的成了朝廷主帥,但爲何會這麼快被洪承疇的人知道,難道朝廷內部也有建奴的奸細?我得想想法子能不能把這個奸細的底細找出來。

洪承疇白了周則一眼,雖然都是漢人,但他是文臣是受人尊敬的官員,而周則不過是勒克德渾身邊的包衣奴才因善於唱戲才受勒克德渾喜愛甚至直接成了副都統。

因而洪承疇打心眼裡是很瞧不上週則的。

不過,他可以不給周則面子,但得給勒克德渾面子,便捻鬚笑起來:

“貝勒爺可別小看這個女人,此人從萬曆年間開始便已聲名遠播,經歷硬戰無數,統兵能力也不差,雖是女流卻乃世代將門出身,朱明對爵位賞賜素來慳吝,但卻是朱明唯一一位女侯爺,雖說近年所封,但朱明朝廷無人質疑其資格,足以可見其人之聲望;

此人之資歷遠在洪某之上,乃至當年盧公袁公也有所不及,我大清入關前百戰百勝,唯一一次遭受重創也是此人之子弟所創;

所以不能小覷此人,朱由檢用人倒是頗爲不拘一格,只是不知道是誰讓他想起了此人,按理,她早已被文官們有意冷藏纔是,畢竟乃是一女子。”

說着,洪承疇轉身問向那名武官:“消息可否屬實,朱明朝廷真的會讓她來統帥三軍?”

“回中堂,是明廷大元帥府參謀總部的劉參軍親口所說,當不應有假”。

這武官說這話的時候,河南提督周則記在了心裡。

“周提督,你來河南已有一月,可知對岸明廷駐守河南的官員是誰?”洪承疇問向周則。

周則稍微愣了一會兒,但旋即就回過神來,素來善於唱戲演戲的他也很善於僞裝自己,很是不慌不忙地走過來看了勒克德渾一眼,見勒克德渾點頭纔回道:

“回中堂大人的話,下官已查問明白,河對岸的河南總督兼總兵官是路振飛。”

洪承疇見周則從容有度,也就沒說什麼,只冷笑了笑:

“路見白!哼,一個管漕運的能守得住河南嗎,我待會寫一封書信給你,你想辦法找人將這信交到這位路制臺手裡,希望他能曉明大義,歸附我大清,這樣也可以不使河南士民受刀兵之苦。”

洪承疇雖說是在給周則說但其實後半句話是給徵南大將軍勒克德渾說的。

勒克德渾早已得周則的慫恿要在此次南征中務必不能讓洪承疇搶頭功不要讓朝廷小瞧了滿洲貴族也爲了可以封個郡王之爵。

因而勒克德渾在看見周則給自己使眼色時便問着洪承疇:

“洪中堂,我們現在有八十萬大軍,我麾下更有五千滿蒙鐵騎一萬漢軍鐵騎,何懼他河南總督路振飛,你剛纔也說了他就一搞漕運的,直接打過去便是何必多此一舉,難不成等人家主力到了我們再打,那樣反而損失更大!”

“貝勒爺有所不知,在出徵之前,王爺便說過此次南征以招撫爲主,收攬民心,不戰而屈人之兵而爲上之上策也,而且洪某的意思是此次也得等一等公譚泰和何洛會兩路偏師先在山東和湖廣打了再說,這樣可以讓明廷以爲我主力是在這兩路,從而誘使近衛軍主力去湖廣和山東,等到時機一到我們再突然渡河南下可事半功倍,若能招撫路振飛自然更好。”

洪承疇說着便吳三桂吩咐道:

“有勞王爺傳令下去,各部加緊造船,收集柴火,雖說南方不及北方寒冷,但到底這是冬季,爲不誤農時與方便渡河選在這個時段南下但也會對大軍駐紮造成困難,取暖問題需得到保障。”

爆更兩萬字了,哈哈哈哈

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
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八十二章 君臨淮揚第二百八十四章 召見鄭家兄弟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明已準備重新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八十四章 積極響應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二百三十九章 寧負漢也不負滿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八十二章 開創新式教育與設立新式學堂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五十九章 朝野震動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三百六十四章 秦良玉掛帥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將交鋒 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三百五十章 一個不留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之日已定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零一章 三足鼎立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五十章 進入南京城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遲新任首輔宣佈之日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七十七章 貪官們的應變之策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四百九十二章 第13更 周則反清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第五百二十五章 直接拉下去凌遲處死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六百六十二章 南直隸衆議司駁回諮議司提案第二百九十五章 大明的行政制度微調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大清完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六百七十四章 鐵甲艦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承恩下定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七十一章 滿清介入西南戰事第一百章 豺狼佈於四周第二百三十三章 引導權貴進軍機械製造業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二百零四章 堅壁清野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