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

潞王朱常淓在公審臺淒厲地慘叫着,猙獰的臉上浸出顆顆豆大的淚珠,但兩眼卻睜得很大,帶着深深憎恨盯着臺上的官員和藩王們。

藩王和文官們皆低下了頭,一個個手緊緊地捏住扶手,汗珠子也一顆一顆從額頭上落下。

有的藩王藉故要離開,則被東廠的人按了回去:“陛下吩咐,好生待着,好好看完!”

藩王和文官們只得忍着繼續看,這是他們強烈建議的要嚴懲潞王朱常淓,朱由檢自然要讓他們好好看下去,不好好的看下去,如何讓他們知道背叛自己的下場。

朱由檢自己則沒有再看。

從潞王自身來說,這個太過容易受人挑唆而沒有主見的藩王很是可憐,無論在原本歷史上還是在這個時代,潞王朱常淓都是個可憐人,他在原本歷史上受文官勸說投降滿清結果慘遭處死,如今又受文官勸說呼應滿清造自己的反,也落得個被處決的下場。

不過,可憐之人自有可恨之處,朱常淓但凡有半點個人主見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當然,明朝藩王們在被富養兩百餘年後也的確很難有足夠政治能力的藩王。

即便是臺上的藩王們也很少有人對潞王朱常淓露出什麼悲慼之色,他們只知道當今的陛下是又狠又可怕也是自己不能惹的。

是的,現在的藩王們現在觀刑後的感想基本上就都是對朱由檢的畏懼與奉承。

什麼吾皇威加海內,宵小之徒不敢侵犯,皇明在陛下您的治理下走向極盛,我們一定矢志不渝地忠心您。

現有實證,朱由檢收到的來自藩王們的感想便就是這些,說是保證只聽陛下的話,忠心陛下,陛下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朱由檢對此也沒什麼好說,他的目的本來也只是要震懾住這些藩王,讓他們明白皇權不可犯。

這也許就是藩王們最高的覺悟了,他也不能指望太多。

福王朱由崧雖然減肥不少,但也還是算肥胖的,因而他是爬着上公審臺的。

他也是個悲催的角色,其父親即老福王被李自成烹殺,而如今自己也落得個因謀反被凌遲下罪的下場。

朱由檢其實也不知道福王朱由崧是怎麼想的。

如同老福王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死活不願意把錢拿出來資助守城一樣。

如今的福王朱由崧也明知當今陛下有軍權在手還異想天開地想當皇帝。

當然,這也許是跟萬曆皇帝故意寵老福王放出想立老福王朱常洵爲儲君的信號有關,使得福王朱由崧或多或少有些野心,不然在南明史上也不會與馬士英聯合。

只可惜很多時候,有些人真的是志大才疏或者說是有野心沒眼力見,也許同他身邊的那些文臣士子們皆是書生有關,把前程描繪的花團錦簇卻不看看眼前的道路到底有沒有經緯。

要說恨,朱由檢對福王朱由崧也沒多恨,只覺得可悲,但他現在必須被凌遲,這就是謀不軌者必須得到的結局!

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福王朱由崧在行刑前突然衝到公審臺後面的臺上去,咆哮着要打藩王和文官們。

福王朱由崧被拉了回來,誰也沒想到他此刻爲何恨的是這些人。

羣情激奮了起來。

朱由檢冷冷地看着閣樓下那些指着福王朱由崧鼻子罵福王朱由崧的人,說福王朱由崧寡廉鮮恥背叛陛下,也有所福王朱由崧身爲皇嗣不顧天下安危荼毒百姓的。

朱由檢幾乎想罵福王朱由崧的話全被這些藩王文官們都給罵了出來,但現在的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人只有在死的時候纔會拆掉他的面具,這也是朕爲何那麼喜歡殺人。”

朱由檢對一旁的《光華日報》總編纂李香君說了一句。

接下來,接受處決的便是跟隨潞王朱常汸、福王朱由崧起事的文臣武官們。

不過,這一次文官們都保持了靜默,藩王們倒是繼續聒噪要嚴懲。

前左都御史唐世濟便在硝石廠服勞役,作爲一個已經退休致仕的唐世濟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淪落到如此地步,被一羣丘八呼來喝去不說,還只能吃窩窩頭,還得做搬運苦力,累得不行。

“陛下啊,士可殺不可辱啊,老臣有罪,但不應如此對待啊!”

唐世濟哭喊着,不過迎接他的只是鞭笞。

而張秉貞倒是沉默的很,咬着牙的不停地幹活。

錢雍以前吃飯必離不開自家小妾的口含皮香酒,如今就着清水吃窩頭自然是食難下嚥,等到他被拖到公審臺時直接瘦成了皮包骨,只喊餓。

“陛下,這些隨叛賊造反的文官們固然可惡,但到底是讀書人,若凌遲嚴懲到底有辱斯文,所以微臣認爲或可賜其自縊便足矣”。

有文官雖然狠得下心建議朱由檢嚴懲造反的藩王,但輪到與他們一個階層的文官時,卻也有了憐憫之心,想替這些人求情。

當然這些文官也是想借此表明一下文官士子就是不同,即便是造反也要優待些。

朱由檢豈能不知道這些人的意思,依舊想着要表明自己纔是天下的主人。

雖然朱由檢也承認如今帝國大部分財富依舊還控制在這些人手裡,但如今的朱由檢也用不着退讓妥協,畢竟他已控制的帝國生產總值已足以和文官們抗衡。

“若說藩王與武臣造反是因爲不讀書不知忠義還情有可原,但文臣士子乃讀書人,從小讀的就是天地君親師之理,竟然也敢造反謀逆,這叫明知故犯!不但不能寬宥更應嚴懲!

傳旨給刑部:四品以上從逆者凌遲三千五百刀,四品以下者凌遲三千刀,其三族之內盡誅,九族之內皆罰沒入宮,分派於各地工廠服勞役,包括其奴僕!

另外,造反之士子,除本人剮刑兩千刀外,其親屬也是一樣!”

朱由檢說完便看了在場的文官們一眼,他自然不能讓這些文官們如意,且這次藩王造反很多時候就是這些反對新政的文官纔是主謀。

文官們要求對造反的藩王們嚴懲,朱由檢自然也要對造反的文官們也嚴懲,不如此,何以儆效尤!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
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七十章 顧炎武去英國提親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二百五十七章 行進式射擊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前準備第四百八十三章 收復吳橋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五十二章 認罪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三十五章 未雨綢繆 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五百四十章 北伐進擊之殘陽煙火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五百三十三章 近衛軍經略山西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十五章 抵達江南 二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廣之戰結束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一百一十四章 成立海軍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五百九十七章 朱慈烺謀反第五百二十六章 得知兒子被抓後的祖大壽第二百四十九章 運籌帷幄之軍師李巖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三百七十九章 清軍大敗第一百二十章 護短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百七十三章 火藥局的爆炸第二百八十三章 皇家資本與鄭氏資本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二十一章 貸款與出售軍火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八十六章 聯寇平虜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三百零十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二百六十三章 煙雨江南夜,多愁帝王心第三百六十六章 洪承疇的心思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開廷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