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

朱由檢這一聲“壞了!”頓時嚇得在場的要員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史可法看着朱由檢,百思不得其解,暗想陛下爲何突然如此緊張?

何新也不由得捏緊了拳頭,看着朱由檢手裡的那碗茶,深怕陛下會直接再次憤怒地摔出去。

高弘圖不由得擦了擦額頭的汗,他作爲一個只知道寫聖旨的內閣大學士,他也想不出來呂大器剛纔說的話那句是說錯了。

呂大器本來因爲朱由檢的肯定有了些信心,如今朱由檢這句“壞了”讓他再次臉色蒼白:“陛下,哪裡壞了?”

“所謂不絕望是因爲有希望,所謂敢死戰是因爲有生還之希望,你命章可亮死守一定要給他一個死守的時間,這樣才能讓他看見希望,哪怕希望很渺茫,他也不會絕望,即便戰至最後一刻,也會心甘情願覺得是自己能力不夠,而你現在命他死守且絕不後退,又無時間期限,他必然會絕望,即便他不絕望,他麾下士兵也會絕望,人是有求生之慾的,你呂大器尚且還會遇到困境知道撂挑子,他難道就不能投降求得生機嗎?”

“他敢,我素日待他不薄,他一個粗鄙武夫,本就該有馬革裹屍之覺悟!”呂大器想也沒想就回了一句。

朱由檢不由得瞪了呂大器一眼,這就是文官統兵的自大之處,想當然的以爲自己有恩於你,你就該爲自己死戰一般,所謂書呆子帶兵,不外乎如此也。

不過,就在這時,突然外面鼓聲大作,朱由檢與呂大器擡頭一看,就見一人渾身是血地跑了回來:“制臺!虎牢關已失守,遊擊章可亮已率三百餘衆投降建奴,現建奴已殺奔開封府而來!”

這人說完便倒在了地上,明顯是因爲急着通報消息而一路奔波所致,有時候大明能否得以延續便是和這些小人物的努力息息相關。

不過,在這通報的士兵倒在地上時,已經沒人關注他,整個大堂內顯得異常的安靜,安靜地能聽得針落地的聲音。

虎牢關失守,守將會投降的結果被朱由檢不幸言中!

在這個時候,史可法先大喊了一聲:“陛下,快撤吧!您不能再待在開封城了!”

何新與高弘圖也忙躬身對朱由檢強烈建言道:“是啊,陛下,快快撤吧,眼下虎牢關已失,開封城即將不保,您萬不可再待在此地!”

隨扈官員首先關心朱由檢的安危是有道理的,畢竟對於他們而言,朱由檢纔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無所謂。

呂大器似乎已經忘了朱由檢的存在,而大吼一聲,就到處尋找刀劍,見只有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李若璉帶着繡春刀,直接就要去拔李若璉的繡春刀:“好一個章可亮,竟敢投敵,我非殺了你不可!”

李若璉作爲御前護衛的人,見到有人拔自己的刀,自然想也沒想就把呂大器一腳踹飛了出去!

敢拔他的刀,除了皇帝陛下朱由檢和他自己以外,其他人哪怕是一品大員也可以被先斬後奏的,因而李若璉只是踹了呂大器一腳都算輕的。

這裡,史可法不由得先吼了一聲:“儼若,你糊塗了不成,敢驚擾聖駕!”

呂大器這時候也回過神來,意識到自己剛纔貌似做了過失之舉,便不由得作揖:“陛下,微臣剛纔。”

“不必說了,朕知道你是一時失態”,朱由檢正說着,呂大器則又道:“陛下緣何還不走,建奴馬上就要打進開封城了!”

“是啊,陛下快撤吧!”史可法等人也忙又喊了起來。

朱由檢來到了窗邊,看着窗外還有無數只有一片焦土的民宅坊街和昔日崢嶸軒峻如今已成一片淤泥地的周王府。

可以說,李自成給開封府造成的創傷到現在也沒有恢復,如今又要面對建奴的進攻,華夏中原之地,自古遇亂世便再無安寧。

“朕纔來開封府,還沒好好歇歇腳就急着要走,豈不太長了清軍之氣,怕什麼,呂大器,你現在素去安排守城事宜,不必管朕,朕自會選最好時機離開此地的,不過,現在你要告訴所有的全城官兵百姓,他們的皇帝陛下就在這裡,就在這裡看着他們!讓清軍韃子知道了也無所謂,朕倒也要看看那些奸臣賊子在知道朕在這裡的時候羞不羞愧!”

朱由檢雖然話說得豪邁灑脫,其實他也不是真的不怕,而是他知道,現在自己不能立即逃跑,他作爲皇帝,金鑾儀仗大張旗鼓地進了開封城,已經讓很多開封的官民都知道了,自己這個時候再走勢必會造成人心惶惶,到時候開封城必然守不住,自己倒是可以從容逃脫,畢竟有數百錦衣衛緹騎有六千人的步兵甲種營,甚至還可以隨時調遣近衛軍第一軍火速勤王。

但那樣的話,只會加速河南的滅亡。

www•Tтka n•CΟ

司禮監秉筆太監史可法、內閣大學士高弘圖、御馬監太監何新、東廠提督太監王承恩、錦衣衛指揮使李若璉、指揮使夏允彝、新科狀元夏完淳都看着皇帝陛下朱由檢,不知道該如何說纔好。

呂大器這時候已奉命出去預備城防,連帶着朱由檢現在所在的總督署內堂外都傳來了刀劍出鞘聲,腳步聲紛至沓來,遠遠的還能聽見有人在高喊:“各處戒嚴,準備備戰,陛下現在城中,與爾等同御外虜!”

開封城雖城防未得到完整修葺,但官民對於守城卻是早已有了經驗,各處反應的確倒也迅速,在加上知道陛下也在這裡,一個個比當年周王守城時還要積極。

朱由檢擡頭看了看衆人一眼:“都看着我幹嘛,眼下你我皆是城中一員,皆有守城之責!”

說着,朱由檢便對李若璉吩咐道:“把還睡在外面的那位傳訊兵擡到裡間去好好歇息,讓隨行太醫給他好看看,有沒有傷到哪裡。”

衆臣頗爲無語,心想陛下這時候還有心關心底下的人,也不擔憂擔憂自己。

在這時候,朱由檢才又吩咐道:“夏允彝,你速帶你一營的戰士去支援總督呂大器,協助開封之軍民守城,但不可擅作主張,一切聽呂大器調遣,我這裡有李若璉的錦衣衛便也夠了!其餘人等隨我去城樓上看看,但諸位都得提高警惕,謹防城中出現韃子細作趁機偷襲!畢竟你我這些人只怕都是在韃子那裡掛了名的。”

這時候,夏完淳站了出來:“陛下!”

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十一章 南撤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
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十章 帝后第一百八十二章 衰草枯楊的武昌府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八十一章 馬士英的算計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二十四章 荷蘭的風帆戰艦第五十一章 萬人空巷第四十九章 真相大白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十七章 陳圓圓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一百三十八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十一章 短期集訓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交個投名狀吧第五百一十章 要辮子還是要命的兩種選擇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十一章 南撤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合圍 四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五十三章 辦成大案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六百五十六章 資產階級與手工業者滲透進朝堂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五十章 商人們要求皇帝重新掌權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輿論第六百六十章 官府與地方商民之爭第十四章 三路南下第六百五十八章 臣等恭領聖諭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二百九十九章 設樞密使一職第八章 斬殺光時亨與魏藻德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十三章 通州城第五百三十七章 處決祖大壽與範永鬥等第四十二章 滿門自縊第四百三十四章 幫助朱元璋子孫全球化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五百零八章 兵臨遼東金州衛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六百六十五章 內閣否決兩院提案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一百四十五章 第一次殺人的近衛軍第六百四十七章 日不落帝國時代的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戶部左侍郎黨崇雅之膽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三百七十四章 錢還夠不夠用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十三章 誅殺劉澤清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戰 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明軍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