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

然而。

崇禎帝朱由檢此時正碰巧站在了周遇吉和劉芳亮面前。

秀才和壯勇們看見皇帝陛下和一干文武高官戰在面前,也都安靜了下來,惴惴不安地低埋下了頭。

鬥得正酣的周遇吉和劉芳亮見底下的新兵沒喝彩了,也不好再糾纏在一起,驚異地回頭看了看:

“怎麼不嚷嚷了?”

“很好,很好!”

崇禎帝朱由檢此時則拍起了手掌。

周遇吉和劉芳亮這才發現陛下朱由檢就在眼前。

兩人驚懼地忙單膝跪了下來:“陛下!我們……”

“爾等一個是伯爵,一個剛剛升爲右都督太子太保,一個是大元帥府陸軍部部長,一個是大元帥府總訓練處主任,也算是朝中官威赫赫的要員,讓你們帶兵,你們就這樣帶?竟私自鬥毆起來,還真是讓朕長見識了,大明要是都有你們這樣的將領,這天下還能救嗎!”

龍顏一怒,無論是誰都會因此而心驚膽戰,周遇吉和劉芳亮被訓得是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武英殿大學士李邦華乃隨扈南遷官員,與周遇吉劉芳亮兩人關係不淺,如今見這兩人被陛下如此訓斥,也只得尷尬地笑勸道:

“兩位將軍想必是想教教新兵武藝,垂範一下格鬥之術,陛下您也說過,男兒要有血性嘛,若兩位將軍沒有虎狼之性,何有虎狼之師。”

“行了,你不必再勸,作爲總教官,就當作爲新兵典範,爲人師表,你們倆自己去軍法處何新那裡領三十軍棍,然後關一晚上禁閉!”

朱由檢說後便哼了一聲,故作怒氣衝衝地樣子甩袖而去。

但其實,對於周遇吉和劉芳亮互相看不順眼的情況,朱由檢心裡還是頗爲滿意的,至少這樣的話,才能讓軍隊內部保持競爭的活力,也避免自己被架空。

走回到城內臨時行宮後,朱由檢纔不由得向陳圓圓噗呲一笑:“你說說,這兩活寶,也不知道是怎麼成爲當世名將的。”

本因陛下發怒而也心裡不安的陳圓圓見崇禎帝朱由檢眉開眼笑起來,也跟着眉開眼笑起來。

“正因爲是無心機的活寶,才能成爲當世名將,若是隻顧着打自己的小算盤,陛下您也不放心把軍權交給他們呀。”

陳圓圓這麼一說,朱由檢也不由得點了點頭:“你說的是,軍隊就需要這樣純粹一點的人。”

說着,朱由檢便讓陳圓圓給自己按摩,不老實地在陳圓圓的腿根處撫摸了一下。

陳圓圓不由得避到一邊。

“怎麼,現在還不肯讓朕吃了你?”

……

此時。

秀才營們和壯士營們已然開始上起了晚課。

朱由檢早已命淮揚巡撫李明睿在校場四周建起了一連排的平房。

這一連排平房再加上這個大校場還其他附屬設施被朱由檢統一命名爲淮安講武堂。

這也算是爲將來開辦軍校打基礎。

因現在主要是練兵,系統性的軍官培訓還沒有完全提上日程,因而便以淮安講武堂命名。

因時間匆忙,且今年朱由檢爲安定天下民心,又一口氣免了一年賦稅,爲了省錢,所謂的淮安講武堂,條件自然是簡陋的。

容納兩百人的大平房就算是淮安講武堂的主體建築,前文已提到,這裡自然不必細數。

不過,爲使得數百人聽課者能更清晰地聽見和看見前排講官的聲音和字。

朱由檢親自命淮揚巡撫李明睿按照現代大學的大講堂設計了階梯型的大教室。

這樣既便是坐到最後面,哪怕聽不見,也能看得見。

留在秀才營的讀書人也是有門檻的,就是視力不能太差,否則只能轉文職。

要不然也不可能在數十萬應徵者中只留有幾千人組成秀才營,畢竟這年頭十年寒窗,不可能沒有幾個不近視的。

而現在在秀才營的顧炎武等人或許因爲年輕,視力還較好,也就不必擔心坐在後面看不清楚。

顧炎武等人都很興奮地坐在了長凳上,目光灼灼地看着下面講臺上掛的地圖。

“原來這就是我大明!建奴控制的地區已然這麼多,難怪陛下說,當今天下,建奴是最大的威脅。”

“可不是嗎,那裡就是山海關,吳三桂那個狗賊,如果他不放建奴進來,建奴依舊被擋在關外!”

“多爾袞,李自成、張獻忠、左良玉,沒想到,我大明已糜爛至此,可恨我等多少同窗好友還在醉生夢死。”

顧炎武、王夫之、陳子龍、閻應元等人一個個都不自覺地對着一幅地圖議論起來,並也對接下來的課也是越來越期待。

李邦華、馬士英等朝中大佬個個身着官服進入了這些看起來簡陋無比,只有數十根大火把教堂照耀得明晃晃的平房。

或許這要比他們昔日所處的任何地方都要簡陋,但所起到作用卻是在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

即便是秀才們也不會想到,在這裡,他們可以近距離接觸來自朝堂上的思想。

沒多久,便能聽見秀才和閣老們的激烈言論,也能聽見此起彼伏的掌聲,這是朱由檢先給這幾個大臣指示了的,他們必須爭取有這樣的氛圍。

而在壯士營的新兵的課堂上則要有秩序得多,讓人恍惚像是進入了鄉間私塾,只聽見人之初性本善,只是聲音有些雄渾,不如小孩的聲音那麼清靈。

周遇吉和劉芳亮被人拖着進了禁閉室。

兩位總教官成了體驗大明軍法新處罰方式的第一人。

黑洞洞的小屋子,讓素來在集體生活慣的了兩人很是難受,不過這也爲他們後來懲罰士兵提供了經驗。

等到課程結束,新兵們嘰嘰喳喳的聲音更是讓他們心癢難耐,讓他們很好奇外面的新兵是聽了什麼爲何這麼興奮。

鐘聲再一次敲響。

第一次接受集體生活的新兵們在李邦華和李明睿以及一幫教官的帶領下開始自覺地領洗漱用具,學着在規定時間內自己沐浴,睡上下鋪,在規定時間內熄燈。

秀才們是愛乾淨的,對於各種嚴苛的衛生條件倒也能接受,讓他們接受不了的是,什麼都要自己幹,沒有僕人服侍,有的人爲了脫下御製的短衣軍服都要費半天神。

而壯勇們則嫌麻煩,從未有過洗澡習慣的他們,讓講武堂內的小溪都變了顏色,更讓他們受不了的是,還要到規定的區域解決大小便。

新兵都嫌教官和軍法處的人太嚴苛,尤其是板着臉的大元帥府軍法處主任何新在背地裡被新兵罵了無數次“沒把的死太監,活該沒後,碰不了女人。”

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
第一百九十章 你喜歡朕嗎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五百七十一章 敵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開始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戰荷蘭陸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百九十四章 豪格被困蜀中第五百六十二章 再次變革政治制度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衛軍對戰日本武士又是一年初夏時第六十三章 閣臣議政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二百零五章 蒙城之戰前夕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四百九十三章 北伐前夕的蜀中亂象與李定國收復成0都第二百二十章 成立戰時指揮部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湖廣督撫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荷蘭方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叛軍大敗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明電學的發展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明中央內閣出面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的行宮也在棲霞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五百五十九章 處決寧完我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一章 大明危在旦夕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三百一十三章 兩派士紳的激烈交鋒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十七章 騙取保定城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三百二十七章 收復東番島 二 又收三艘戰船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四百五十八章 蒸汽機與紡織工業第四十三章 李自成是背鍋俠第五百二十四章 祖大壽爲滿清守遼西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六十五章 新的稅賦政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五百四十四章 我是皇帝我怕誰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處決造反的文官們第六十四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國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孔有德敗退和全軍出擊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九十一章 劉芳亮的煩惱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七十八章 抓了,砍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訪皇后乞紅梅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