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

明軍用迫擊炮封鎖住了日軍的退路,日軍現在是上山容易下山難。

而日軍指揮官即幕府老忠阿部中秋只能帶着自己尚餘兩萬多的幕府武士居縮在不到十畝地的狹窄區域裡,手持着倭刀,背靠着如雪飄花的櫻樹,兩眼緊盯着步步逼近的大明官兵。

明軍放棄了用震天雷密集殺傷日本武士的方式,爲的是避免讓這些日本武士嚇得直接落荒而逃,那樣的話,僅僅依靠四十門迫擊炮也擋不住急於逃命的日本武士。

更何況,陸軍第六軍總兵官李定國與海軍北海艦隊總兵官鄭成功還有一場關於擊殺日本武士的比賽。

因而,第六軍與北海艦隊海軍陸戰隊的直屬步兵營便成爲了跟着主帥李定國和鄭成功狩獵的獵犬,兩支僅以軍裝顏色相區分的大明軍隊皆卡上了刺刀,朝這些日本武士殺了過來。

李定國和鄭成功衝在了最前面,他們相信自己的刺殺技術肯定能完虐這些日本武士。

而此時日本武士見明軍端着刺刀殺了過來,也殺了過去。

砰!

李定國盪開了一日本武士的倭刀,然後猛地一個突刺,直接刺中了一名日本武士的腹部空擋處。

銳利的刺刀比日本倭刀還要直身且刃窄,李定國刺進這日本武士後,又拔了出來,又是刺一刀。

近衛軍訓練刺殺技術講究快準狠,防左右攻擊以及後退等都頗有章法,技藝步驟講究大道至簡。

而日本武士的劈砍則講究力大頻率快,卻不及大明的刺刀一招制敵的快。

更何況大明線膛槍加上刺刀已遠遠長於日本倭刀。

所以,李定國一個突刺,一名日本武士就倒地,轉身又後腳發力前進又一個突刺刺殺一名日本武士,接着前腳發力後腳後退又突刺刺殺一名日本武士。

鄭成功也不甘落後,他仗着自己體格高大而倭人又身材矮小,再加上大明刺刀乃合金鋼刀說削鐵如泥有些誇張但切斷豬肉一般脆弱的頸部則毫不費力,因而鄭成功是直接拿刺刀當砍刀劈,一盪開日本武士劈砍來的倭刀,就突然橫劈過去,一顆日本武士的頭顱就飛上了天,只剩下半截身子還站在原地汩汩往外噴血。

其他明軍則沒有主將這麼任性自由,只跟在各自軍官後面整齊劃一地將刺刀刺出去,又收回來,一隊隊的日本武士被當此突刺穿了腹部,而最終只剩下阿部中秋和其身邊的五個日本武士。

“你們,你們天朝的官兵何時變得如此厲害,你們的火槍上爲什麼還有刀,爲何這刀還如此鋒利!”

這德川幕府老中阿部中秋一邊疑惑不解地說着一邊往後退着。

李定國和鄭成功各自拿着一把帶血的線膛槍朝阿部中秋及其身前的五個日本武士走了過來,笑道:“那個當官的倭寇算兩個,怎麼樣。”

“可以!”鄭成功笑着說了一句,就忙端起了線膛槍,摸了摸微彎的帶血刺刀:“剛纔我似乎殺得比你多,先讓你一次,你先吧。”

“別把自己說的這麼大方,明明是老子殺得多,你先,免得劉侯爺到時候又說我們陸軍讓你們海軍的弟兄吃了虧。”

李定國正說着的時候,這邊的日本武士阿部中秋和其他五個日本武士卻突然拔出了隨身攜帶的小型倭刀,切入了自己的腹部,猛地一拉,就是濃烈地鮮血從腹部蔓延了出來,兩眼卻依舊瞪得溜圓,直勾勾地盯着李定國和鄭成功。

“還挺硬氣!”

李定國和鄭成功相視一笑,見此也沒有再比下去,乾脆下令大軍立即翻越山路,立即前往島原。

而十萬倭國幕府軍的屍骸也不必怎麼處理,直接堆在一起,澆上油和堆放上柴塊,用大火燒個幾天也能燒個乾乾淨淨,然後化作無數無機磷肥,滋養一下大地。

明軍出現在島原的時候,島原的倭國大名朝裡藤甲還在和自己的家養藝伎一起吹陶笛,同時還玩着把雞蛋往花徑裡塞的遊戲,弄得整個幽靜的築室裡嬌音細細,把紛亂轟鳴的炮聲滌盪在了十里青山之外。

等着槍聲開始密集地出現時,倭國島原城的大名朝裡藤甲才跪坐在禪房一樣的廳堂裡,看着眼前的插花,纏上白布,一把刀就切入了自己右腹,穿着和服且濃妝豔抹地如鬼魅的藝伎這才重新吹起陶笛,好像是在爲自己的大名祭奠,頗有儀式感。

大明的軍隊最終佔據了這座離長崎最近的北部城鎮,並在這裡歇息了一夜。

夜裡的島原城下起了雨,也就顯得更加幽靜,唯獨不合時宜的是總有刀鋒切入肉體的聲音響起,鮮紅的血猶如毛筆揮灑在宣紙上的一撇在竹製紙窗上映現。

這是大明軍隊在處置散落在島原城的倭寇,即日本武士,無論是沒落的日本武士浪人還是正跟着自己的大名風生水起的能手,大明軍隊對於這些倭國掌權者絕不姑息,具體原因是一山不容二虎和捨我其誰的心態。

接下來,大明的軍隊繼續進攻佐賀。

但佐賀也是倭國的一大名所在地,但佐賀的大名沒有選擇切腹自殺,甚至還召集了三萬日軍開始與自己決戰。

面對三萬日軍的阻擊,對於近衛軍而言,只不過是一次有活靶子進行刺殺與射擊訓練的最好方式而已。

李定國甚至只出動了一個步兵營就擊潰了這支日軍,而佐賀的大名一見自己的軍隊潰敗,就也忙不顧地收拾金銀細軟要往江戶方向跑。

而明軍的目的可不僅僅是佔領幾塊大名的地盤,而是要將整個倭國消滅在這個世界的文明圈子裡,因而佐賀的倭國大名也只能算是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

大明繼續沿着佐賀往久留米方向的河流繼續往前攻擊,很快便又攻下了久留米城。

至此,大明軍隊徹底已佔領倭國兩座城池。

很快,海軍陸戰隊又佔領了大分和三重兩座城池,整個倭國九州盡屬於大明的領地。

但大明的軍隊此時已經開始對準了下關。

下關乃江戶德川幕府又一個重要據點,甚至比長崎還重要,因爲下關一旦又被明軍佔領,明軍將可以直接從下關上岸,從而實現橫掃倭國的戰略,而日軍也知道下關的重要性,開始動用了十五萬日軍於下關塞內等候明軍出現。

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請個假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
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二百七十四章 把戶部左侍郎黨崇雅看押起來第五百八十六章 宣佈新任內閣首輔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六百零一章 朝鮮使團與朝貢制度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反對議和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四百零七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一百七十六章 走向末路的左良玉第三百七十章 大明是世界上製造水平最先進的帝國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八十一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二十二章 摳門的皇帝和大臣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一百一十九章 一同拿下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四百九十七章 活捉豪格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殲荷蘭東印度公司戰艦第二百零八章 淡定不住的朱由檢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殺與佔領九州島全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六百二十九章 攻入朝鮮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一百二十五章 閻應元的天賦與史可法的大度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六百四十六章 懲罰識仁天皇與德川家綱第五百七十九章 關於蒸汽輪船製造引發的爭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這纔是天下民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殖民時代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左右爲難的湖廣總督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三百四十三章 朝廷裡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帝王戲新妃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多鐸受刑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殺虜第一百九十四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九十六章 怒扇朱慈烺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三百四十四章 貶黜史可法第一百七十八章 誅殺逆賊左良玉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二百四十三章 問話請個假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八十九章 瘋狂的張慎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四十五章 大明需要朝氣和狂妄第四百三十一章 跟着起事的文官更要嚴懲第二十章 成爲皇親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二百五十五章 追擊阿濟格部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五百一十八章 摧毀清東陵第三百一十一章 心向滿清的奸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多羅貝勒博洛之死第一百一十六章 授旗第二十五章 繼續南下第三百三十章 宋應星立軍令狀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鮮國王求饒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八大晉商之臨汾亢氏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一百三十一章 暗殺第五百一十四章 漢家百姓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