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行政學院裡的君臣之議

崇禎帝朱由檢一出現,內廷外廷軍隊政務各個系統的要員們此刻都忙閉住了嘴,整齊地朝朱由檢作揖:“臣等見過陛下!”

“諸位愛卿不必拘禮,此處不是朝堂議政的地方,也不是祭祀慶典之時,大可不必太過苛求於禮數,朕今日召諸位齊聚於這大明行政學院,原因不爲其他,只爲事關大明長治久安的一件極重要的事。

相信諸位差不多也猜到了,這件事在年前便已定了下來,但現在既然要付諸實踐,朕想再聽聽諸位臣工的看法,這裡沒有御史言官,大家都是老成謀國的人,大可暢所欲言,不必有所畏懼。”

朱由檢這麼一說,便讓王承恩宣諭平身。

衆臣這才起身,跟着朱由檢進入了大明行政學院的正堂—榮漾堂,朱由檢不合時宜地插了一句話:

“這裡以前是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張慎言的府邸,這裡曾是他家供奉先祖的正堂,但只可惜此人犯下謀逆重罪,成爲奸臣佞子,朕不得不抄其家!”

羣臣默然不知該如何作答,但也知曉陛下這是在借張慎言之事警示他們。

說實在的,朱由檢作爲帝王,但此刻很多官員對於他而言,還都是陌生的面孔,但好在他不用一個個去打招呼。

朱由檢步入正堂坐在了首位,然後讓內閣首輔範景文與靖國公黃得功坐了自己的左右下首,其餘官員也皆有座。

既然是在大明行政學院,自然不必太過苛求於君臣之分,朱由檢也無意要通過跪着或站着來體現君臣之分。

很多官員也算第一次面見大明皇帝朱由檢,此刻一坐下來都不知道該把手放哪裡放,只能學着身旁的人。

李巖也是其中一員,他也沒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能親眼目睹大明皇上的面容,饒是朱由檢不經驗間的一個動作,他都能捕捉得到。

朱由檢倒也已經習慣被一羣爺們盯着的感覺,沒有絲毫拘束之感的他,很從容地端起一茗雨前龍井,抿了半口,待到茶葉沉底之後,纔在放茶杯之時開了口:

“前段時間的兩場大戰打得很激烈,也打得很好,一舉挫敗了建奴南下滅明之計劃,我大明未成亡命之朝,朕未成亡國之君,爾等也未成亡國之臣,在座諸位中參與這兩場大戰的愛卿們都可謂是居功至偉,不僅僅是戰場之上還有朝堂之上,這些日子大家都很辛苦。”

朱由檢這麼一說,近衛軍系統的官員們都微微一笑,自豪感與榮譽感油然而生,不過其他官員也頷首表示贊同,能保住南方半壁江山,對他們而言也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朕自然會不吝賞賜,但現在朕要說的不是賞賜的問題,而是朝廷徵收商稅關稅以及個人所得稅的問題,至於這些稅是什麼,怎麼收,戶部與光明日報都已經做了闡述,朕在這裡也不必多說。”

朱由檢直接開門見山就直接提到了新的賦稅徵收問題,在場的官員這一次都沒有再露出了笑容,都嚴肅起來;尤其是一些家庭背景爲富商之家的官員此刻都更加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朱由檢。

衆臣都知道這件事早遲都要來,也沒人此時敢反對,但的確也有很多人心裡是牴觸這個的。

按照朝廷所定的賦稅徵收數據,許多官商之家將不得不繳納一年數萬到數十萬乃至數百萬銀元規模不等的稅賦,相比於以前的三十稅一加重了好幾倍,而且問題的關鍵在於這就打破了對士大夫免稅的特權,使得普通商戶便不再投獻於士大夫之門下,這對於許多仕宦家族損失的確很大。

另外,關稅一徵,江南和東南沿海許多富商失去通過海貿獲得鉅額利潤而不繳稅的這一宏利。大量的財富將流入朝廷國庫。

朱由檢看着這些一個個都默然不語,也知道他們是心裡不願但又不敢反駁。

他不由得微微一笑:“朕知道你們很多人是不情願的,但朕可以告訴你們,朕爲什麼要這麼做,大明這支近衛軍爲什麼能打敗滿清鐵騎,全都是靠錢砸出來的,每個士兵一年要花三十到五十不等的銀元,軍官自然要多點,合計一年軍餉撥發就要三百多萬銀元,相當於以前的兩百多萬兩銀子,再加上軍械製造、後勤供應、傷亡撫卹等加起來,軍費一年得在五百萬銀元以上,這些錢從哪裡來?

難不成還要朕從老百姓身上要不成,諸位在場的很多人都做了督撫或者隨朕在南下途中見過百姓們的慘狀,甚至即便是在南京的官員也應該見過城外的流民,應該都知道,我大明的百姓是何情況,朕若找他們要,只怕還會再出現個李自成,張自成、王自成!”

“所以,朕只能找你們要,找富賈鉅商要,也許你們會有人問,這些富賈鉅商,官宦鄉紳就不是百姓嗎,朕承認你們也是。

但朕要問問,在清軍南下時,如果大明真的沒了,是不是真的只有百姓受難,爾等就不受難嗎?

北方清廷統治下的漢人生活狀況,想必你們也通過各個渠道都知道了,不知道的可以再去看看光華日報前段時間的報道。

在清廷,無論你是官紳鉅商還是平民百姓,良田肥地皆被圈佔,產業被旗人沒收,剃髮易服,搬出京城,好點可以做滿人的包衣奴才,不好點的則流徙到偏遠之地開荒,當然你們說你們可以投降大清做大清順臣。

但爾等以爲自己投降大清後能像現在這樣高居廟堂之上掌大權,受萬人敬仰不成,在胡人王爺貝勒貝子一大堆的情況下,你黃得功一個國公爺也得喊人家一聲主子吧。”

朱由檢說着就問了黃得功一句,黃得功不由得爭辯道:“回陛下,微臣寧可死,也不會認滿洲建奴當主子!”

“朕知道你們的忠心,也知道爾等既然還站在朝堂上,肯定還是做我大明之臣的。

但無論是爾等和商人也好,還是被統治的農民也好,都是我大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都有義務爲大明盡一份力,也有權利享受大明的庇護和朕的恩澤,但不能只讓耕農承擔朝廷賦稅,而只讓官宦富商享受朝廷恩惠,這樣的朝廷只會有更多人揭竿而起。

朕相信你們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甚至你們也會說,商戶也在繳稅,但你們應該清楚商戶到底繳多少稅,東廠去年抄沒晉商範氏在南京的一處產業便有三百多萬兩白銀之巨,但他之前交於內廷的不過才一萬之數,按照之前的規則,他都沒交夠!比例不到三百比一!”

朱由檢一字一句地說着,底下的官員們一字一句地聽着,不同背景出身的官員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同覺悟的官員也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無論是被朱由檢說動還是沒有被朱由檢說動,在此刻,他們都沒辦法反駁朱由檢所說的事實。

朱由檢現在只是讓他們表個態,表態願意切實執行朝廷的稅政改革方針,如果不願意,朱由檢大可換人。

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
第五十五章 對錢謙益的處決第四百六十三章 名將交鋒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提高官員收入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二百四十二章 天下不只是士大夫之天下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五百六十一章 處決孫之獬與陳名夏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五百七十六章 表白與暗下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四十八章 民意沸騰第七十一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三百七十九章 合圍開封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六百零七章 敢侮辱我大明,給我打!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三百六十一章 燒燬東林書院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三百五十四章 奸賊,我要打死你!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百二十五章 藩王進京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八十五章 廷議軍情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三百五十七章 朕不能輸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五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發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六百三十一章 機炮營出動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六百四十八章 黃河鐵路大橋上的君臣奏對第五百二十三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協同作戰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臨通州第十九章 凌遲叛臣第四百六十七章 李定國偷襲銅仁失敗第五百零六章 近衛軍海軍艦臨遼東第九十六章 近衛軍編制第五百一十一章 北伐進擊之血肉橫飛第六章 大丈夫相時而動第五百三十一章 絕望的滿清貴族們第十一章 南撤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離丹徒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經略漠南第四百一十章 讓俘虜先接受勞動改造第一百七十九章 站在歷史的轉折點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其他方面的發展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四百五十七章 蒸汽機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自成之死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明野戰炮發威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六百六十七章 阻斷英國發展進程第四百九十章 你是朕的女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劉文秀力促李定國降明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穩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三百四十八章 既已視作亂黨,便格殺勿論!第六百五十五章 關於取締農業稅與管控地方官府第五百七十四章 皇后返京第六百三十九章 準備征服倭國第十六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五十八章 打擊大鄉紳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三百九十八章 襲擾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復瀋陽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關門拒守,殊死一搏第三百三十八章 抓捕顧林第五百八十八章 朕給你撐着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二百五十一章 激戰武昌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