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有戰事自西南來

崇禎帝朱由檢一定調子,大元帥府的其他官員自然不好再說什麼,而也就這樣,鄭芝龍和顧三麻子便都被封了伯爵。

每至戰事頻繁之時,便是爵位高產之時,如今朱由檢丟出去的伯爵倒也有了好幾個,好在朱由檢在崇禎十七年與崇禎十八年裡殺了不少勳戚,如今增加幾個伯爵侯爵倒也不怎麼增加朝廷的負擔。

鄭芝龍正式被封爲雲陽伯,這對於鄭芝龍而言,的確也算是讓他頗爲欣喜的一件事情,這也讓他對以後開疆擴土也可以說成是擴充殖民地的事業越發的有了積極性。

不過,讓鄭芝龍想不到的是,顧三麻子居然也能因爲平個海盜而得了個伯爵。

而且還是在他鄭家人尤其是他鄭家大兒子鄭成功的幫助下平了海盜,雖然自己兒子也得了個都督僉事的加官,但鄭芝龍還是對顧三麻子有些不服起來,雖然不敢明說這是朝廷故意如此,但也內心裡開始把顧三麻子當成了自己的敵人。

鄭芝龍自然知道這是崇禎帝朱由檢想扶植起顧三麻子好制衡他,畢竟顧三麻子這種沒有根基的人更容易效忠朝廷。

而朝廷一旦扶植起顧三麻子後,即大明海軍已經可以壓制甚至是碾壓自己鄭氏集團時,便是鄭氏集團的所有特權消失之時。

而現在鄭芝龍已經嚐到了作大明最強海軍而被朝廷在稅賦與政治上的優待滋味,自然不願意看見顧三麻子崛起。

即便大明海軍要崛起,他也希望是自己的親信掌控大明海軍,因而他開始暗自慫恿在大明海軍內部擔任要職的兩個兄弟和自己兒子趁機拉攏海軍軍官生,培養自己在大明海軍內部的鄭家勢力。

而劉孔昭則也暗中囑託顧三麻子在軍營中培養自己的勢力,以此抗衡鄭氏集團。

但偏偏鄭芝龍之子鄭成功不是一個那麼聽話的孩子。

其實在原本歷史上的鄭成功便不是一個唯父親之命是從的人,如今在這個時代在接受了各種教育後,再加上在近衛軍又待了一年多時間,對朱由檢有種不同於其父親的忠誠。

因而,在接到自己父親的人傳達的囑託後,他果斷選擇覲見了朱由檢,將鄭芝龍插手大明海軍之事告知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得知後立即派人申斥了鄭芝龍一頓,明諭鄭芝龍不得暗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否則將會將鄭家人全部剔除大明海軍。

現在的鄭芝龍還真不想自己家的人離開大明海軍,因而也只能接受朱由檢的申斥,而不敢再明目張膽地囑託自己的兄弟兒子在大明海軍培植勢力。

鄭芝龍本人也是着實氣得不行,他從來沒想到自己的親兒子會擺自己一道,使得整個朝廷都對鄭家提高了警惕。

“大忠在前,孝義在後,你這件事做的很好,既是爲保大明江山社稷,也是保你父親一生名節,令尊有你這樣的兒子當是他的福氣”。

朱由檢很是滿意地誇讚了鄭成功一番,而鄭成功五味雜陳的心此時也更加堅定了不少:“謹遵陛下聖訓,微臣首先是大明之臣,近衛軍之天子親軍,然後纔是鄭氏之子!”

目前,朱由檢和鄭家的關係很微妙複雜,而這個微妙複雜的具體體現就體現在鄭成功身上。

鄭成功既有對朝廷的忠也有對鄭氏家族的孝,在朝廷和鄭氏集團還未出現激化的矛盾之前,鄭成功還能很好處在兩者之間,扮演一個既忠且孝的完人。

鄭氏集團的情況先述至此。

自揆一等荷蘭殖民者戰俘押送至南京後便被一直押解在刑部大佬等候裁決。

在以往歷史中,戰俘肯定是要被直接處決的,年幼者或可被閹割直接變成內宦。

但現在朱由檢則不打算這樣處理,他曉諭刑部將這些戰俘分別進行審訊,查問明白其本人在東番島有沒有欺壓漢人百姓,若有則問其輕重,若沒有則只判二十年徒刑,以罪其從敵之過。

若有且重者則判處一百年徒刑,若無且輕者則判處五十年徒刑。

朱由檢這樣做自然不是要寬宥他們而是要榨盡他們的勞動力,命令他們在造船廠和軍械所服役,有技術在身者繼續爲大明製造各種機械,無技術者則充當苦役,若能立功者則可以減刑或提高一點待遇。

揆一這種荷蘭的見習長官則自然是要被判處一百年徒刑的。

而荷蘭殖民者在臺灣的設備也被大量重新應用在了軍械所與芷江造船廠,甚至還有制鏡的設備,填補了大明在制鏡工業方面的空缺。

其實,究竟怎麼樣纔算是一個工業國家,朱由檢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概念,在他看來或許當大明有一天主要的國民經濟是以工業爲主的時候,大明才能算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國家。

而現在的大明,農業依舊佔據主要地位,因而算不上工業化國家。

不過大明的工業現在的確已開始取得重大發展,大明軍械所的體系日益趨於完善,從火炮到火槍再到非常規武器以及基礎的重工業都有建立專門的研製與生產部門,而在理論建設上也有大明工程院和大明科學院。

而輕工業方面,自從韓氏紡紗機出現後,紡紗機已不斷改進,已利用水力驅動方式增進了紡紗工業發展。

魏國公徐文爵已開始正式建立了生產玻璃的作坊,而錦衣衛都指揮使同知李若璉和駙馬都尉鞏永固也在養清客開始民用工業產品的研製和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

但這些很多都是朱由檢的促使才產生的,大明的工業化還沒進入一個主動的進化過程,人們還沒以普遍意識到工業是可以賺取更多利潤與財富的。

朱由檢覺得在崇禎二十年後開始,要想大明進一步進入工業化,得必須讓大明有一個從自然科學理論研究到應用研製與產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與生態系統。

但現在朱由檢還沒有精力去想辦法如何加快這一現象的出現,因爲他還得隨時關注着滿清的再次南下與西南的邊事。

就在六月五日這一天,錦衣衛都指揮使吳孟明匆匆跑了來:

“陛下,剛剛收到來自四川的消息,張獻忠已於崇禎十九年下半年發動南征攻勢,現已攻下嘉定府縣、重慶綦江;另外川東總兵官曾英戰死,川南總兵楊展退守遵義,而在崇禎今年三月,遵義便也已失守,東川與烏蒙兩府也相繼失陷,賊兵兵峰直指雲南曲靖!”

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請個假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請個假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
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四章 調兵入京第二十三章 招撫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十一章 南撤第五百五十三章 你不是我大明官員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二章 百官各懷心思第三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應對之策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四百四十三章 崇禎二十一年冬的皇家生活第八十三章 即便是書生,亦當投筆從戎!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第四百九十五章 光復四川全境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六百零六章 給朕拉下去斬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明還有希望第三百五十一章 無恥文官與收軍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海戰 四 大勝 第三更!第五百六十五章 當用新的戰爭方式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二百九十章 要讓大明成爲強大的資本帝國第三百三十九章 文官針對王承恩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六百一十二章 蒸汽與風帆雙動力戰艦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饒第一百一十八章 還鄉與帝臨揚州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活捉識仁天皇與幕府將軍德川家綱又是一年初夏時第二百二十七章 多鐸敗退第一百四十八章 左良玉反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這棵歪脖子樹第五百一十五章 攻破盛京城第七十三章 銀元開始發行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五十七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六百四十九章 大明帝國工業的新變化第四百三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一百九十五章 寸土必守第三百二十一章 軍隊也可以賺錢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軍官生畢業典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十五章 朱由檢留言李自成第三百二十章 帝國海軍掠東洋震津門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五百八十四章 大明教育發展之概況第二百三十章 江南之危已解請個假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議合圍全殲左軍事宜第五百七十八章 不想離開紫禁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賜名鄭成功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四百八十五章 近衛軍的南北運動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清統治下的黃河兩岸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三十四章 間諜高弘圖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四百八十四章 處決順清士紳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六十七章 諜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四百三十七章 多爾袞見周則第一百五十七章 李巖臨危受命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始選妃第四百一十七章 陛下回來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先盯緊他們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槍械製造的現狀第五百八十九章 惠王見吏部尚書華允誠第五百六十四章 戰爭要繼續進行下去請個假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三章 文官集團的背離第二百八十六章 調回鄭森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五百七十章 大明帝國體制下的二等公民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五百零九章 光復金州衛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四百六十八章 收復遵義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鬧戶部、禮部衙門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仙鎮的朱皇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五十三章 陛下,饒命啊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訪丹徒聽說書第二百四十八章 震懾降清漢臣第五百五十四章 陳名夏被乞丐羞辱第五百八十七章 送土地時有問過人家土著意見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