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崇禎十七年十二月冬

臘月二十。

離崇禎十八年的春節只有十天。

寒風席捲着整個大江南北。

懷中美人如玉,暖如三月,惹得人恨不能化於其柔媚之中。

不過,朱由檢依舊還是選擇坐起了身。

冷冽地空氣在翻涌着紅帳。

司禮監秉筆太監史可法總是會準時地捧着奏疏候在門外。

陳圓圓如今對於朱由檢的身體毫無敏感,神氣自若地將黃綾衣穿在了朱由檢身上。

站在門外,看着目光所致之的鐘山雪景,發一會兒呆,是朱由檢每日都做的事。

南京城的氣候明顯比北京溼潤。

雖說今日不曾有雪,但深冬的冷雨已讓紅色的紫禁城染了一層墨綠。

武當山的張天師傳人被朱由檢請進了宮中,每當在這雄雞一唱天下白的時候,朱由檢都會跟着他打一會兒拳。

太極拳雖柔,卻也同樣耗力,再加上陽氣充沛,正當壯年的朱由檢沒多久便已是額見微汗。

“今日有什麼要事?”

從陳圓圓手裡接過熱水浸泡過手帕,朱由檢不經意地摸了摸陳圓圓的手,笑中帶着嚴肅。

司禮監秉筆太監史可法記憶力很不錯:“蜀王被張獻忠殺害,韃子在京畿大肆圈地,京城百萬民衆無家可歸,保定府周圍常有百姓被殺害,建奴頒佈逃人法,逃亡南方之百姓實行連坐之罪。”

砰!

朱由檢忽然將手帕摔在了地上,嘴角一緊,目光若刀地盯了眼前的史可法和陳圓圓一眼。

陳圓圓嚇得花容失色。

史可法也同樣沉默不語。

突如其來的一股寒風吹散了朱由檢的怒意,至於北方百姓的罹難,他即便是皇帝,此時也是無可奈何。

這時候,王承恩疾步走了來,從史可法手裡接過奏疏,替下了史可法的班。

“畢懋康的病怎麼樣了?”

朱由檢一見到王承恩便想起了畢懋康此人,同時也自覺地朝宮殿外走去。

王承恩自然是賊聰明的,知道朱由檢又要出宮,朝自己的下屬使了個眼色,便有人忙跑去統治錦衣衛指揮使同知李若璉。

既然身處江南,朱由檢自然是不會天天將自己禁錮在高牆之內。

江南園林聞名遐邇,朱由檢更是讓許多大明官營機構都以有山有水的園林爲辦公地,自然也就可以在巡察之餘放鬆心態。

不讓百官體驗這片溫柔富貴鄉的寶貴,他們怎會死心塌地跟着自己一起護衛這片南國江山。

在金雞納樹樹皮熬製的中藥幫助下,畢懋康的病情有所好轉,但依舊不能出門吹風,只待在大明工程院即愚園內看看花草聽聽鳥聲。

魏國公府的幾房家生子成了朝廷的僱傭工,負責整個大明工程院的後勤服務,其中也包括畢懋康的生活。

畢懋康也不再無聊,宋應星和湯若望以及孫和鼎三人也搬入了這裡,各要了一處軒館別苑住了,每日也會偶爾過來與畢懋康說說一些槍械製造之事。

朱由檢來這裡自然不僅僅是看看畢懋康,他還得看看徐文爵在這工程院內做的實驗進行的如何。

猶如書房一般的實驗室四周都是槅子,而中間則是三個大木桌,木桌上擺滿了玻璃容器和被燒過或用什麼液體泡過而臭臭的金雞納樹。

“實驗室不能這樣玩,窗戶要改的大一點,另外加一個通風櫥,以免實驗者中毒,木桌換成磚砌的平臺,平臺外鋪上金磚,這樣可以使得檯面光滑而又不會發生火災,玻璃容器不是很好且品類單一,你府內能燒製玻璃嗎?”

朱由檢看了看很透明的玻璃燒杯問道。

“回陛下,會燒製琉璃的師傅倒是有,但西洋人這玻璃倒是還不會”,魏國公徐文爵回道。

“這金雞納霜研製出來後,該着手去試試這玻璃的製法,這東西你也看出來了,可不僅僅是用來插花擺着好看,它抗酸抗鹼,製藥可是離不開它的,關鍵還是透明的,多想想辦法。”

朱由檢說着又建議徐文爵按照自己的要求製作出色譜分離器來,即利用物質極性不同,添加鹼性膠體可以達到生物鹼的分離。

如果朱由檢自然不可能給徐文爵解釋這些,他只能建議他如何做,鹼性膠體材料倒也不能找,很多金屬氧化物便是屬於鹼性膠體。

當朱由檢離開工程院來到科學院時,諾大的工程院已經是濟濟一堂,方以智把張岱、傅山、呂留良、朱之瑜等人都召集了來。

對於科學院院士的選拔,朱由檢是卡的比較嚴的,至少學問要在當今世上是有一定名望才行,除此之外還得在自然科學領域有所造詣。

www ★Tтkā n ★C O

不過這幾位,因爲實在是名望的確太大,朱由檢自然也就破格讓他們成爲了科學院院士,也算是爲科學院搭建一個班子。

讓朱由檢沒有想到的是,眼前這些一個個在後世鼎鼎大名的學者此時還都是翩翩佳公子,同方以智一樣看見皇帝陛下朱由檢到來也絲毫不見卑微之色,雖是謙卑地行禮卻自帶一股輕狂之意,甚至張岱更是毫不避諱地直接問着朱由檢:“陛下,既讓我等來這科學院,不知這科學二字是爲何意,爲何不是集賢殿或是禮賢居?”

“虧你張宗子也是名門望族出身,一篇《湖心亭看雪》寫的西湖雪景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如今卻也問如此幼稚之問題,科學二字,不外乎是分科而學,飛禽走獸一科,日月旋轉是一科,繁衍生息是一科,朕建科學院不過是讓爾等格萬物之理,求萬科之學,至於爲何不是集賢或禮賢,乃是因爲你們暫且還算不上是賢達之士,只是可造之材罷了!”

朱由檢這話一出,讓張岱和方以智等一時無語,但心裡對於皇帝陛下朱由檢並沒有瞧得上自己這些人而有些不忿。

朱由檢見他們一個個面紅耳赤的,也知道自己剛纔那句話傷了這些天之嬌子的自尊心,便不禁笑了起來,他知道這些人一個個都是眼界朝天的,連功名都可以藐視,自比聖賢的人,但朱由檢要打擊的就是他們的狂,讓他們好靜下來把他們的高智商應用到研究自然科學中去。

張岱六歲能機智對出“眉公跨鹿,錢塘縣裡打秋風”的對子,方以智進士出身,唐甄乃後世著名的政治理論家,呂留良在原本歷史上雖落得個被文字獄的下場,但卻是享譽明清兩代的大學者,不讓這些人好好爲自己服務,朱由檢怎麼都覺得自己是在浪費人才。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朱慈烺需要壓力第二百零六章 讓清軍嚐嚐大明的火炮第五百六十九章 設立漠南總督第四百零九章 活捉多羅郡王阿巴泰第二百一十五章 集結大軍於揚州城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全殲清軍,明軍大勝!第四百四十八章 我要扶你爲妻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三百九十章 全殲第四百八十二章 線膛槍挑射清軍火器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朱慈炯到山東第二十六章 無能文官第五百一十七章 滿清太廟前殺清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禦戰 四第一百九十六章 要麼戰死,要麼重生第二百二十三章 混戰與摧毀清軍炮兵營第三百二十三章 劉孔昭要和紅毛番做生意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六百一十一章 兵伐南洋第六百零二章 以功臣自居的朝鮮使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朱由檢知道稅政出現腐敗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五百三十六章 八大晉商的沒路第五百六十章 孫之獬的罪有多大第四百五十四章 大明已經變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革社學第一百六十三章 堵胤錫赴武昌第六百二十章 進軍荷蘭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門與一億五千萬債款第三百九十五章 改變計劃與襲擾第四百零七章 回師江南第五百三十九章 近衛軍進逼天津衛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壽想做遼地王第三百三十四章 馬士英掛帥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六百七十二章 牛頓和他的表妹第三百零二章 崇禎十九年與上海縣的經濟崛起第六十七章 經濟操控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二百三十一章 誰纔是朕信得過的鹽商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三十九章 內廷多一忠良第五百五十七章 范文程被押上刑場第二百一十章 騎兵對騎兵,硬碰硬第六百六十六章 帝國政體基本穩固下來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二百六十章 阿濟格回京後的滿洲貴族反應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禎十八年的明廷統治區第五百四十八章 朱由檢喝令多爾袞滾開第三百八十四章 真英雄怎會爲胡人奴才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三百零八章 靖平松江府第四百二十一章 藩王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七十四章 假幣風波第六十六章 抄家所得第六百七十三章 發電機第三十一章 貪小利無野心第一百四十章 三顆重磅炸彈第三百一十五章 生員被殺事件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臨盛京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二百一十四章 殲滅準塔部五千鐵騎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三百八十六章 合圍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鄭家別威脅朕!第三百三十三章 西南戰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國擴張之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虜滿清王爺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禎二十年的大明工業現狀第三百五十六章 廢黜太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一百八十九章 死守江南與伺機反攻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六十章 物議沸騰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復山西全境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百一十九章 征伐朝鮮第三百零三章 士紳集團的反彈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七十章 兩個太監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嘴巴的官員們第六百七十八章 簽訂《直布羅陀條約》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復東番島 一 誓師金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帝王權術第兩百零二章 離開開封第三百八十九章 後勤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