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

白牆黛瓦,疊石堆玉,烏檐錯落的一處山水園林,便是如今的大明行政學院。

這裡原是昔日東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慎言的府邸,自從張慎言因勾結左良玉企圖謀逆後便被抄歸朝廷所有。

而崇禎帝朱由檢以節省民力財力爲由懶得大興土木,便就以這張慎言的府邸做了大明行政學院的所在地,這也算是對私人園林建築的一種變相保護,不然廢棄着,只會使其破敗。

而建立大明行政學院,則是朱由檢改變大明官員銓敘制度的第一個改革措施,目的是要在將來,爲中央重要職能部門譬如六部堂官與內閣閣臣以及大元帥府各部與各處負責人的任免從新劃定規則。

在此之前的那套從正統年間以來的所謂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銓敘規則明顯不具備合理任用一個官員執掌朝廷中樞大權的條件。

那樣只會造成很多內閣閣臣都未有在地方爲政的經驗,未在部堂經歷實務的經驗,大半時間耗在翰林院,雖然對朝廷規章制度比誰都更容易熟悉,但到最後也大多隻是循規蹈矩的庸臣而已。

不是誰都像張居正那般有天下之志,銳意革新和朝氣蓬勃的官員還得從地方上提拔比較合適。

尤其是那些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國,能文能武,可以出將入相的官員在文官爲政的大明前幾朝是被清流們所排斥的,朱由檢認爲未來大明中央權力頂峰的人必須得要來自於督撫,有中央機關經驗,有基層經驗,有帶兵經驗,有爲政一方的經驗才行。

而且在執掌大權之前,也得經過一定培訓才行,而大明行政學院便是爲此而定。

未來三品以上的重要官員升遷之前都得有來行政學院學習的經驗。

內閣和吏部如今都不知道朱由檢成立大明行政學院之用意,或者說他們根本就不懂何爲行政,只能通過字面理解爲陛下似乎有意效仿前朝帝王成立什麼集賢殿之內的,乃是陛下惜才之舉。

正因爲此,內閣首輔範景文與主持吏部常務的吏部由侍郎華允誠都未阻止朱由檢成立大明行政學院之舉。

順便提一句,內閣次輔兼吏部尚書高弘圖還在休假。

因而吏部常務便有吏部右侍郎華允誠主持。

華允誠是朱由檢直接下旨啓用的官員,之前馬士英相召未爲應允,如今主持吏部,專門與內閣作對,倒也頗讓朱由檢受用,吏部與內閣相爭,對於他這個大明皇帝而言,自然更好下達朝旨。

如今的大明行政學院再也沒有昔日作爲張府舊園時的梨園名妓笑談聲,除了綠葉颯颯,龍吟細細之聲外,便還有嘈雜的爭辯之聲與拍桌子的聲音。

武英殿大學士鳳陽總督李邦華

東閣大學士河南總督兼河南和近衛軍第六軍總兵官路振飛

大元帥府總後勤處主任淮揚兼山東總督李明睿

浙江總督兼浙江和近衛軍第七軍總兵官孫元綸

湖廣總督堵胤錫

江西總督少保袁繼鹹

福建總督申佳允

近衛軍第一軍山東淮揚戰區總兵官大元帥府陸軍部總長寧武侯周遇吉

大元帥府陸軍部次長御馬監提督太監近衛軍第二軍應天戰區總兵官東鄉伯何新

大元帥府總訓練處主任近衛軍第三軍鳳陽戰區總兵官建寧伯劉芳亮

近衛軍第四軍江西戰區總兵官靖國公黃得功

近衛軍第五軍蘇淞戰區總兵官兼杭州總兵官高傑

福建戰區總兵官鄭芝龍

滅虜軍兼湖廣總兵官高一功

大元帥府南京參謀本部總長兵部尚書馬士英

大元帥府海軍部總長操江提督誠意伯劉孔昭

大元帥府總財務處主任大明中央銀行行長司禮監秉筆太監韓守敬

大元帥府總政治處主任吏部左侍郎金炫

大元帥府總裝備處主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史可法

這是軍隊系統的從地方到中央的三品以上的總督和總兵官以及大元帥府的官員,都已經齊聚大明行政學院。

不僅是這些人,還有應天巡撫瞿式耜、蘇淞巡撫徐汧,鳳陽巡撫陳子壯、湖廣巡撫李巖、江西巡撫唐祥泰這幾個亟待升遷的巡撫與六部各尚書侍郎和內閣其他大學士。

分別有建極殿大學士戶部尚書範景文、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右侍郎吳牲、東閣大學士禮部尚書何騰蛟、左都御史陳純德、禮部尚書劉宗周、刑部尚書姜曰廣、工部尚書徐石謙、左通政馬思理、吏部右侍郎華允誠、禮部左侍郎黃道周、工部右侍郎宋應星、大理寺正卿魏博彤、太常寺卿趙明鐸、太僕寺卿李爾育、光祿寺卿張時暢、鴻臚寺卿王之晉、應天府尹成德等人。

大明帝國從地方到中央掌控實權的三品以上官員和五寺正卿以及應天府尹共計四十餘人,各個不是猩紅官袍便是蟒服玉帶,或儀表堂堂或威風凜凜,有善於交際的逢人便說好話,有不善言談者坐在花園裡看花看鳥看水,也有四五個人或着三四個人躲在沒人的地方竊竊私語的。

昔日跟隨朱由檢南遷的北方官員們聚集成團說着如今的天下局勢,討論陛下接下來要幹什麼;而南方的官員則也聚集在一起說着話,時不時看對方的北方官僚幾眼;幾位內臣太監則也各自聚集在一邊說着在宮內與宮外的不同;周遇吉與黃得功等武官們則也各自與文官保持距離,談論着下次與韃子騎兵作戰該到底怎麼打;而幾位近衛軍系統的總督也各自抱團說話。高一功和劉芳亮、高傑三人沒有其他官僚願意搭理他們這些農民軍出身的,就只有在李巖身邊一起說笑,好在還有個堵胤錫會給他們搭搭話,告訴他們這是什麼木頭做的傢俱,這是那個官窯產的瓷器。

朱由檢領着夏完淳躲在一處高樓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由得笑了起來,這些人都是他管理這個帝國的根基,但很明顯已經是派系林立,各自組隊,而那些獨自憑欄的人也不知道是有意要在自己這個皇帝面前做一個孤臣,還是真的因爲性格古怪不近人情。

“接下來,朕就要開始正式動他們的利益了,夏完淳,你說他們當中會有幾人心服口服地願意讓朕動他們的利益?”

朱由檢問着一旁的夏完淳。

“回陛下,微臣不知,不過微臣相信,他們無論如何都得聽陛下的才行,不然天下人不答應,我近衛軍也不會答應”,夏完淳這麼一說,朱由檢也只微微一笑,正了正衣冠,便走下樓來,穿路尋徑地走了出來。

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
第二百八十五章 想要重新永樂盛世的輝煌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海戰 二 巨炮發威第一百九十一章 去河南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二百三十五章 揚州大牢裡的滿清王公第五百六十六章 朱由檢搞不懂大明官員們第七十六章 給我一把刀第五百九十一章 馬士英改革大明第四十七章 朕不吝有賞第五百五十五章 范文程與寧完我第九十二章 秀才兵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五百零一章 無恥士紳之嘴臉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九章 加徵商稅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六十八章 稅政改革開始第六百四十四章 幕府將軍與天皇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六百二十六章 開始近代化的大明京師城第三百一十八章 海戰 三 海上交鋒 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五章 怒扇徐昭華第六百七十七章 佔領地中海直布羅陀第五百零七章 近衛軍第二軍登陸旅順第三百九十三章 詐敗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七十九章 多爾袞與李自成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團問題解決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文秀投奔李定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收復廣寧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海軍訓練正式啓動第二百零九章 蒙城大捷,山河共歡第九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四百四十五章 造訪光華日報報社第二十四章 十五萬大軍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沒賣國晉商之臨汾亢氏第一百八十八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朕現在還不能走第五百章 清洗士紳國賊第四百九十八章 北伐時期的大明金融市場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九十八章 去軍器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會賺錢的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九章 關於電磁感應第四百六十六章 佯攻烏江關第四百八十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九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章 行動開始第二十二章 詐降第一百一十七章 放假第四百六十二章 北伐前夕的西南戰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鹽商吃定心丸第五百五十一章 迷之自信的陳名夏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聲桓反水第三十七章 單純的文官第四百一十二章 我要等他回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一樣的帝國治理方式第六百零四章 朕要嚴辦!第一百八十五章 統籌各方利益需求的堵胤錫第五百二十七章 圍攻祖大壽部清軍主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仍然你說了算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五百三十章 讓漢賊感到害怕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還京第二百六十四章 高官雲集南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總攻開始第一百四十九章 愚蠢的張獻忠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兩百章 擊敗白甲兵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七十五章 龍顏大怒第三百五十八章 你要繼續做一個賢惠的皇后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稅制開始正式徵收第兩百三十八章 降清漢臣盼明亡第六百四十章 明軍登陸長崎第六百二十一章 擊潰荷蘭艦隊第四百一十一章 南京被圍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四百零二章 變故第四百五十五章 商團出現第五十九章 東林黨和閹黨第三百八十章 迷之自信的洪承疇第四百五十章 “仁孝”的好皇兒第三百四十九章 皆是亂黨,給我殺!第五十二章 錢謙益覲見第二百五十四章 反攻清軍阿濟格部第七十八章 預備練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吻我第一百五十二章 九江防禦戰 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輛蒸汽機車第八十章 李巖懊喪與孫可望生妒意第一百八十七章 招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