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步兵營埋伏襲騎兵

大洪山乃溳水與滶水的分水嶺。

這裡是由興都承天府趕赴襄陽的必經之路,而襄陽乃湖廣北部門戶,阿濟格出湖廣必經襄陽。

阿濟格從武昌府撤退如果不走德安府,走承天府的話,就得經過洪山,不然其他地域都有河川相阻,影響撤軍速度。

而陳子龍所領之步兵第三營已趕赴德安,即便阿濟格走德安府也會遇到近衛軍步兵營的阻擊。

當然,現在阿濟格是走的承天府,也會在大洪山一帶與近衛軍步兵營劉希堯部遭遇。

近衛軍第三軍第一兵團自六月初揚州休整結束後便奉命駐於河南信陽。

劉芳亮根據大元帥府的指示先着劉希堯與陳子龍兩個步兵營趕赴德安與承天兩府,而不來救援武昌,便就是爲了他日能堵住阿濟格之退路。

從信陽直驅承天府境內的大洪山,比從信陽走武昌府的距離要近得多,而且加上近衛軍步兵營乃輕便步兵,可以快速翻越大別山,自然能在最短時間內快速疾行到大洪山境內。

更何況,近衛軍步兵訓練中最重要的科目便是長途越野,而且素來南兵腳力好,在這鄂北的十萬大山中奔跑起來可以說是如履平地。

但一進入大洪山後,作爲指揮使的劉希堯並不敢懈怠,他知道這是自己步兵營第一次在沒有騎兵和炮兵幫助下獨立負責截擊清軍鐵騎,而且是必須截住,不能錯過阿濟格的騎兵,不然他這五千步兵這一路跑來就白白浪費了精力。

劉希堯大口喘着粗氣,坐在一空地上,看着前方的一片沃野,不由得眯起了眼。

與此同時,劉希堯又帶着幾個經驗老道的原邊軍與流賊出身的基層軍官趴在地上聽了一會兒,甚至還讓人去各處河灘之地查看阿濟格騎兵蹤跡。

“回稟指揮使,到處都看了,山口方圓十里都沒有馬蹄印,看來還沒有騎兵出現在這裡”,一步兵哨騎騎馬而來,對劉希堯稟道。

“地面也無震動之聲,看來,我們沒有來晚,吩咐弟兄們,抓緊歇息,纔剛跑了一上午,腳還熱得很,不準下水,也不準喝冷水,更不準因爲熱就下河洗澡!原地休息,不得勿動!半個時辰後,本指揮使會着專人去打水。”

眼下正值六月,正是烈日高懸的季節,湖廣北部素來在這個時候天氣極爲炎熱,與同靠長江邊的火爐重慶相差無幾,而高溫之下又跑了一上午的近衛軍步兵自然是個個燥熱難當,口渴不已。

不過,作爲老將的劉希堯在生活方面自然比營中的秀才舉人們經驗豐富,知道越是運動劇烈與越是口渴時沾冷水和冷水對人危害極大,如同長跑萬米後不能立即喝水一樣,劉希堯此刻也嚴禁自己的官兵此時下河汲水。

至於沾冷水自不必說,雖然一時很爽,但也會留下一生的隱疾,造成每逢陰雨時節,踝關節極度痠疼。

眼看日落西山,一陣晚風吹走了午後的燥熱,躲在密林裡的近衛軍步兵們也開始得以盡情享受冷泉甘露之時,便已有步兵營的哨騎跑了來:“指揮使,前方出現大股騎兵!約莫不下萬餘騎!”

“果然是跑來了這個方向,吹口哨,讓兄弟們都沉着點,等敵軍騎兵近了纔打,立即派幾個人連夜趕赴武昌,告知我們在大洪山富水口岸一帶遇到萬餘鐵騎!”

劉希堯說畢便將一片醃製的牛肉乾丟入了口中咀嚼了起來,同時也把用花草編織的帽圈壓得低了些。

董志寧這時候正趴在劉希堯的身後,而他現在只覺得四周很安靜,安靜地他都能聽到劉希堯的呼吸聲。

但這時候,劉希堯也回頭看了董志寧一眼,卻看見董志寧肩膀上突然探出一條五步蛇的蛇頭出來,在董志寧的肩膀上吐着信。

或許董志寧自己太專注於觀察前面清軍騎兵何時出現的緣故而沒有察覺到自己肩膀上爬着一條毒蛇。

劉希堯也慢慢地縮了回來,向董志寧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就迅速拿手逮住了這條五步蛇的頭部,取了下來,拔出刺刀就將這條五步蛇割斷頭部。

董志寧見此不由得冒了一身冷汗。

劉希堯卻如無事人一般回到原位。

這種仲夏時節,又是湖廣這種南方潮溼之地,自然毒蛇野獸極多,不僅僅是毒蛇,而在這種河灘之地,還有螞蟥。

這也是劉希堯即便再熱也嚴禁麾下官兵不得取下綁腿,脫下外袍的緣故。

好在董志寧是寧波富商出身,從小錦衣玉食,不知道螞蟥是什麼,他在看見有東西吸附在自己手背上時也只是習慣性在拔了出去,也沒有意識到他自己手背被螞蟥咬傷的地方一直在冒血。

“指揮使,他們往西北方向走了,沒有往這邊來”,這時候,哨騎忽然來報。

劉希堯聽此立即站了起來:“沿着密林追過去,不能讓他們跑了!”

劉希堯說畢就先一腳踏了出去,迅速在灌木叢裡穿梭起來,而其他的步兵營官兵也跟了來,傳出稀稀疏疏地聲音來,也不知是誰尖叫了一聲,明顯是被蛇蟲之類的咬中。

劉希堯看見了前面出現的清軍鐵騎,忙一擺手,又讓麾下官兵們躲藏了起來。

而這時候,清軍鐵騎也走了過來,一百來清軍哨騎往密林中射箭,重箭呼嘯着而來,直接沒入了草叢之中。

“大家毋得躁動,這是敵軍騎兵在探路,他們要想回去就得下馬爬山,等他們下馬了,我們再打他個措手不及!”

劉希堯剛說完,就覺得臂膀中一陣劇痛,卻見一支箭剛巧射中了自己的右臂,他只得硬生生地挺着,沒有發出一點聲音,胡亂抓了把草咬在了嘴裡。

彼時,果然有數千鐵騎出現在林地前面的河谷之地上,且下了馬,牽着馬繮開始往林中走來,而這些馬大都急促地呼吸着,說明都跑得很累。

“打!”

劉希堯大喝一聲。

董志寧搶先開了一槍,他手裡的一顆槍彈直接穿過樹葉破開前面一白甲兵的重甲,將這白甲兵擊倒在地。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密密麻麻的槍聲響起。

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
第六百五十七章 帝國兩派之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明與朝鮮的戰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忽聞清軍戰敗的多爾袞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七十一章 書生上陣第一百零六章 工匠有官身第二百五十章 清軍阿濟格部兵臨武昌府第四百零五章 大決戰第二十八章 賣國求榮的代價第一百七十三章 城外左軍大亂第四十一章 內心崩潰的文官們第四百一十六章 叛軍孤注一擲第六百六十一章 官僚集團與資本集團的明爭暗鬥第五百三十二章 濟爾哈朗怒斥范文程第六百一十九章 李明睿會見西洋諸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請陛下乾綱獨斷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明的經濟更加活躍了起來第一百六十七章 金聲桓突然變卦第四百八十八章 升官後的徐昭華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復山海關第四十章 曲阜孔門第七十七章 執法從嚴第十一章 南撤第二百四十五章 怒批柳如是第七章 帶兵闖京城第一百零九章 關於火炮與火藥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四百二十六章 藩王被坑第三百九十二章 攻守易位第六百零九章 有屠殺自南洋來第二百四十章 還有大明皇上嗎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林後人再結社第二百八十章 這下國庫有錢了第四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十二章 囂張至極第一百四十七章 緝拿張慎言第八十一章 天下正朔第一百零一章 鋼鐵工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十萬石糧在武昌第三百三十五章 清軍即將再次南下第五章 言官唱反調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經濟會議第五百四十二章 收復天津衛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二百七十一章 徵稅開始第三百零七章 製造事端與海盜欲鬧松江第三百三十二章 如何應對張獻忠與滿清第五百二十二章 在朝獲得軍事基地第二百二十二章 劉希堯擋阿拉善第四百零八章 海軍襲擾與全殲譚泰部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紹寧欲廢朱由檢新政第四百四十九章 文官們的深謀遠慮第二百八十六章 參觀大明船政局第四百四十章 選妃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四百三十三章 分封土地第五百一十三章 盛京城的清軍守城兵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內閣廷議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七十章 李定國軍隊內部人心渙散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韃子第三百零四章 新的松江知府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進京第二百一十七章 帝臨揚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學的種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陷阱第九十四章 第一批新兵訓練日常第三百零六章 暗殺松江府士紳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可望降清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騰第一百五十五章 調近衛軍剿左良玉第五百六十七章 儒家理學是原罪第二百八十一章 錢花不完?第一百五十四章 左軍撤退第一百九十八章 北虜煙塵籠開封第三百六十七章 第一戰在山東打響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戰榴彈炮第三百五十五章 死諫第五百五十八章 害怕被批鬥的寧完我第六百四十三章 登陸日本本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韃子掠魯南第五百九十八章 將三位皇子打入詔獄第五百七十三章 佔領科爾沁第三十章 對付劉澤清第一百五十章 九江防禦戰 一第四百二十章 大臣試探帝王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風送暖入香君第六百七十六章 這筆債務由我們大明軍方來要第三百四十章 朕若不依呢第五百九十四章 他朱慈烺離死不遠第四百五十三章 北伐!北伐!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捉祖大壽第五百零二章 北伐進擊之橫掃千軍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線膛炮轟炸清軍騎兵第五十九章 醞釀新政第一百三十九章 朕要先發制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召開最高級別軍事會議第三百六十五章 明清百姓對於戰爭的不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