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

?攻克了天險連雲堡,唐軍掃清了前進道路的障礙。(

.

.??)複製本地址瀏覽//%77%77%77%2e%62%69%71%69%2e%6d%65/

連雲堡之戰,這是整個戰役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這一仗打贏了,對長途跋涉的軍隊是一個巨大的刺激,如果不幸打輸了,軍隊的士氣會一落千丈,形勢將不可收拾。

令人欣慰的是,唐軍取得了無可辯駁的勝利,因此載入了史冊,讓後人有理由爲我們的祖先驕傲。走到這一步,戰場的形勢明朗,小勃律國門戶大開,已經暴露在唐軍的馬隊的弓箭射程之內。

高仙芝下令唐軍乘勝追擊,然而,關鍵時刻有人草雞了,邊令誠認爲孤軍深入敵境過遠,“懼而不敢進”。

如果別人膽怯,高仙芝絕不能姑息,廢話都沒有,一刀剁了,直接扔到山裡喂狗。然而,邊令誠是監軍,代表朝廷來的,惹都惹不起,更別提殺之而後快了。

不能殺得哄了,而且要哄好了不能哭。高仙芝無奈,於是發佈命令,命令一名郎將率老弱士卒3000留守連雲堡,擔任保護邊令誠的職責。

安頓好了邊令誠,高仙芝親率一萬餘人的大軍繼續前進,向小勃律進發。

沒有了監軍邊令誠的掣肘,高仙芝完全掌握了主動權,在他的命令下,西域唐軍的行軍速度明顯加快。大軍在風雨疾行三日,按期到達了坦駒嶺(今克什米爾北部德爾果德山口,在今克什米爾西北境巴勒提特之北、興都庫什山米爾峰東)。

坦駒嶺綿延縱橫長40餘里,山勢險峻,羣峰相連,綿延不絕,最低的山口海拔4688米,是興都庫什山脈著名的險峻山口之一,當時堪稱鬼門關。鬼門關下有人家,下嶺是著名的阿弩越城。

唐軍要擊敗吐蕃,必須越過坦駒嶺,這是越不過的一道坎兒,必須要面對。

然而,坦駒嶺艱難險阻,攀越的困難無法想象。如果登臨山口,必須沿着冰川而,這裡是華山一條路,別無其它蹊徑。這裡有兩條冰川,東面的一條叫雪瓦蘇爾冰川,西面的一條叫達科特冰川,冰川的源頭是坦駒嶺山口。

這兩條冰川的長度都在10公里在以,而且冰川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牆,裂縫如,一個一個難走。在冰川行走,是在刀尖跳舞,行人稍不注意,會滑墜深淵,或者掉進冰川裂縫裡喪生,絕無生還的可能。

這是兵家所謂的絕地。沒有任何人不畏懼死亡,哪怕是鐵血軍人,因此,看着連綿不斷的冰山,將士們的萬丈雄心一時消弭殆盡,人人畏懼。

冰山自古難於青天,現代人即便帶了先進的登山工具,以小規模的團隊輕裝去攀爬,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因爲如此,這種事歷史很少有人去做,也是三個人有過這樣的壯舉名震天下的軍事統帥漢泥拔、拿破崙和蘇沃洛夫,他們爬越的都是阿爾卑斯山,艱難的很,不過,對坦駒嶺,高度稍低而已。儘管如此,翻越阿爾卑斯山也不是一般人幹得了的,需要極大的冒險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歐洲人至今對他們的偉大功績讚歎不已。

時光閃到1913年,英國探險家斯坦因,是偷盜了敦煌石窟的那個傢伙,不過,他除了偷盜以外,也幹了不少正事兒。在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行軍的路線後,深感震驚“數目不少的軍隊,行經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在歷史以此爲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給養,不知道當時如何維持軍隊的供應?即令現代的參謀本部,亦將束手無策。”

在驚歎之後,斯坦因開始大讚唐軍統帥高仙芝“國這一位勇敢的將軍,行軍所經,驚險困難,起歐洲名將,從漢尼拔,到拿破崙,到蘇沃洛夫,他們之越阿爾卑斯山,真不知超過若干倍。”

這是坦駒嶺,一個考驗人類神經的地方。

然而,這只是山,更加艱難的是如何下山。古人說得好,“山容易下山難,”下冰山更不容易了。從坦駒嶺山頂到南坡山下,至少有20公里冰雪覆蓋的陡峭山路,下去後進入敵境。

山路十分險峻,只要一個人拎着一根打狗棒,可以截斷大軍前進的道路,那時可回頭不得了。是說,如果遭遇了阻擊,那麼必然失敗,而失敗意味着死亡!因爲行軍到此的軍隊,體力耗盡,絕對沒有任何可能退回到出發地。

按理說,唐軍出發多日,消息不可能不走漏,敵人在前方阻擊是極有可能的。

果然,面對着殘酷的現實,唐軍士兵們集體草雞了,紛紛攘攘說道“大使想讓我們哪兒去呀?”

要知道,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如果將士們對於統帥的命令發生了疑問,那說明軍心已經動搖。如果,一支處在絕境的軍隊失去了前進的意志,那麼,這支軍隊絕對是處於崩潰的邊緣。

高仙芝無言以對,遠在大本營千里之外,沒有任何得到援助的可能。高仙芝幾乎絕望了,正在他無計可施的時刻,突然,前隊發生了騷動,軍士來報,阿弩越胡人前來迎接大軍。

高仙芝聞言大喜,趕快走過去,果然,大約20名穿着獸皮的阿弩越胡人擡着幾隻說不名字的怪野獸,在山谷之等候。

阿弩越胡人完全被不同顏色的獸皮包裹着,在遠處看,只能認爲這是一羣野獸。

看到高仙芝在將領們簇擁着走來,阿弩越胡人倒頭拜,嘴裡咕噥着誰也聽不懂的語言。

高仙芝擡手示意,讓他們起來,回頭問通譯,立刻將他們的話翻譯過來。

通譯苦笑着搖頭,這些話聽不出個數,絕對是外星人的,自己見識少,也是一句沒聽懂。

高仙芝沒轍了,這可怎麼辦!正在這時,一個阿弩越胡人擡起頭,用生硬的漢語說道“阿弩越城胡人好心奉迎,娑夷河藤橋‘咕咚’斷了。”

娑夷水(即今克什米爾西北吉爾吉特之北的印度河北岸支流)即古弱水。弱水在高聳的山間流淌,水架有一座藤製橋,是小勃律國通往吐蕃的唯一之路,斷橋則吐蕃不能入援。

娑夷河藤橋斷絕,意味着吐蕃的援軍不能到達,也是說,除了山道艱險,唐軍將士不會遭到吐蕃人的阻擊。

什麼“咕咚”斷了?估計是藤橋落盡山澗的聲音。高仙芝覺得聲音有些關的味道,仔細一瞧,發現了一雙熟悉的小眼睛。

這眼睛小的像孫紅雷一樣,看一眼讓人無法忘記。高仙芝心大樂,也是這個封常青,才能想出這麼一個鬼主意。雖然內心笑開了花,但他忍住了笑,裝作不認識的樣子問道“娑夷河藤橋確實斷了麼?”

封常青低下了頭,不敢看着高仙芝,因爲他很擔心一不留神笑出聲來。於是,很小心的說道“吐蕃人兇殘的,錢財、女人都要,八十歲都不放過。阿弩越城胡人恨的無依無靠,聽說唐軍到來,阿弩越胡人高興得胡天黑地,今天的往前數一天,我們把橋切了。”

高仙芝幾乎噴飯,漢語這麼搭配還真需要想象,這個封常青啊,挺能整的哈。

言多語失,胡說要有限度,整多了容易穿幫。高仙芝不敢繼續搭話了,回頭對着將士們高呼“阿弩越城胡人斬斷了娑夷河藤橋,現在,吐蕃軍隊不能進入小勃律了。前面沒有敵人,兄弟們,隨我進軍。”

將是軍膽。作爲最高領導,領導人的態度是決定性的因素。高仙芝的情緒影響了整個軍隊,將士們人心振奮,畏懼心理頓消,唐軍排開了隊列,一個扶持着一個,互相幫襯着,得以迅速下嶺,向阿弩越城進發。

封常青成功的扮演了阿弩越胡人,將大軍從山谷引進平原以後,以回阿弩越城的名義告別了大軍。臨走時,他讓士兵捎信給高仙芝,等他幾天,然後消失在遠方的曠野之。

封常青當然不是找地兒休息去了,而是扮演了唐軍的使節,帶着自己的人,來到了阿弩越城。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他展開不爛之舌,連蒙帶嚇唬,給了一個甜棗再踹一腳,軟硬兼施,說服了阿弩越城城主,讓他迷途知返,不要抗拒大唐朝廷的軍隊。

阿弩越城處在大唐和大食的樞紐地帶,在吐蕃沒有控制小勃律之前,各地客商雲集,帶動了阿弩越城的經濟發展。吐蕃來了以後,到處派軍餉,阿弩越城社會凋敝,人民怨聲載道。因此,他一直在思念着講道理而又有錢的大唐朝廷,今日見封常青擡出了大唐朝廷,立刻答應全城投降。

高仙芝不知道封常青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不過,這小子每次拿出的藥都治病,沒有忽悠,既然如此,他說等等吧。

果然,僅僅過了三天,阿弩越城守軍果然派人前來請降,歡迎唐軍進入城市。

次日,在歡迎的鑼鼓聲,唐軍順利進入城。入城以後,高仙芝約束軍隊,安頓了城的百姓,然後命令將軍席元慶、賀婁餘潤率兵先修橋樑、道路。

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261章 蔡家樓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21章 交鋒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70節 遊擊將軍第5節 賣刀第308節 馬嵬坡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69節 死到臨頭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21節 芳心暗許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62章 小茅屋第144章 波斯奴第14節 強盜打劫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10節 從軍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9節 孤身遇險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45節 賞金殺手第70節 遊擊將軍第57節 路遇屍體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7節 相約從軍第50節 兄妹重逢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8節 伏擊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54節 舉案齊眉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25章 鴻門宴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61章 蔡家樓第8節 西北望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52章 落魄秀才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85章 面聖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
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159章 賽雅爾總督第261章 蔡家樓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121章 交鋒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70節 遊擊將軍第5節 賣刀第308節 馬嵬坡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69節 死到臨頭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314節 火燒叛軍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21節 芳心暗許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62章 小茅屋第144章 波斯奴第14節 強盜打劫第70節 遊擊將軍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10節 從軍第222章 大食突襲第63節 李代桃僵第156章 哥舒翰請命第11節 阿爸去哪兒了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44節 大老闆鮮于仲通第303節 英雄之死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9節 孤身遇險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97節 莫賀達幹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45節 賞金殺手第70節 遊擊將軍第57節 路遇屍體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7節 相約從軍第50節 兄妹重逢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57節 路遇屍體第18節 伏擊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316節 長安爭奪戰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254章 穆斯林總督的猶豫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54節 舉案齊眉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125章 鴻門宴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281章 送馬試探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261章 蔡家樓第8節 西北望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250章 杜環被俘第252章 對陣怛邏斯城下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52章 落魄秀才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309節 李隆基下野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87節 蘇祿可汗敗了第257章 停止追擊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6節 勝利者戴上了鐐銬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39章 盾兵婆勒川第185章 面聖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