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穆斯林總督的戰爭

?在黑衣大食取得了標誌性勝利的同時,石國王子阿拉木機的苦難纔剛剛開始,此刻,他騎着一匹劣馬,在烈日炎炎的炙烤下,奔行在撒馬爾罕東面不遠處的扎明。.沿着呼羅珊大道行進,阿拉木機王子很快越過布哈拉城,來到了黑衣大食新國家的東部總督所在地木鹿的近郊。

阿拉木機王子夠可憐的了,自從逃離了拓枝城,越過了荒蠻的冬日原野,經歷了九死一生,總算逃得了一條性命。逃出生天的阿拉木機王子沒有忘記仇恨,已經走遍了亞諸國,哭訴了石國的苦難遭遇。“石國王子逃詣諸胡,具告仙芝欺誘貪暴之狀,諸胡皆怒,潛引大食,欲共攻四鎮”。

但是,昭武九國的君主們很清楚自己的分量,因此,建議石國王子阿拉木機充當說客,到呼羅珊尋求剛剛崛起的阿拉伯黑衣大食帝國呼羅珊總督的幫助。

阿拉木機王子深以爲然,得到了西域諸國的資助以後,逃到了石國最後的領地怛邏斯城。

在怛邏斯城,阿拉木機王子召集了當地將領開會,宣佈自己繼承了石國王位。

獲得了當地將領們的效忠以後,阿拉木機國王計算了自己的實力,根本不足以對抗安西都護府的唐軍,報仇雪恨更是沒有影的事兒了。因此,將怛邏斯城的防務交給了忠誠的將領們,準備向新興的黑衣大食求助。

爲了博取同情和表示誠意,阿拉木機國王沒有帶任何的隨從,單騎獨馬,一個人奔赴木鹿。

在木鹿城外,恰是正午時分,阿拉木機國王帶住了馬繮繩,遠遠地向着城池望去。

相於拓枝城或是怛邏斯城,木鹿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巨大的讓人頭暈目眩。因爲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在這裡留下了印記,該城建築帶有希臘風格,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由內城、城區和外郭3部分組成。

內城平面呈圓形,面積12公頃,央有用於防禦望的城堡,限於當時的生產力,城垣用土坯築成,高約36米,最寬處達40米。

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嘲諷木鹿城,因爲生產力水平低下,當時的城市都用土坯築成,甚至雄偉壯麗的長安、洛陽也是如此。

木鹿外城在內城南面,略呈方形,面積3。5平方公里。城垣也用土坯砌築,每邊各有一座城門,有兩條大道從四門通至城區央成直角相交,以此爲心建築街坊。

內城和外城被連綿不絕的外廓城牆所保護,顯得異常的雄偉壯觀。

在木鹿,大食東部總督的壯麗的官邸,穆斯林總督接見了阿拉木機國王。

穆斯林總督的官邸是薩珊王國的王儲寢宮,經過了阿拉伯式的改造,阿拉伯的熱烈混合着希臘式的高雅,讓人過目不忘,官邸流光溢彩,分外妖嬈。

在地海薰香的香氣之,阿拉木機國王伏地大哭,痛陳革命家史,請求黑衣大食穆斯林總督出兵,搭救石國百姓,爲屈死的石國國王報仇雪恨。

穆斯林總督不動聲色的聽了阿拉木機的哭訴,儘管表面有着悲天憫人的同情,但他的內心幾乎笑開了花。實事求是地說,穆斯林總督具有優秀的人品,絕不可能因爲別人的痛苦而高興。他能如此興奮,是因爲阿拉木機王子的到來,讓他有了在漩渦解套的機會。

當時,新興的帝國野心勃勃,爲了讓真主的光輝照耀每一個角落,當然,這是一個美麗的扯淡。阿拔斯對領土和財富的野心是無與倫的,在國家剛剛穩定以後,野蠻的阿拉伯軍隊又在尋找新的目標,富庶的耶路撒冷成了阿拔斯的新目標。

阿拔斯的主力正在攻打耶路撒冷,但是,歐洲的十字軍也不是吃素的,歐洲各地的十字軍雲集耶路撒冷,組成了牢不可破的防線,伊斯蘭軍隊在耶路撒冷城下遭到了挫敗。

經過了血與火的拼搏,大食勇士長眠在耶路撒冷的土地,阿拔斯手的兵力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阿拔斯於是不得不離開了帝國的首都,來到了呼羅珊,打算將呼羅珊總督的兵力轉移到以色列。

自己的軍隊要調離,似乎是因爲國家的需要,但是,穆斯林總督的政治嗅覺是極爲靈敏的,他已經看出來了,隨着戰爭的結束,哈里發阿拔斯對自己已經不信任了,這是藉機剝奪自己的軍權。

其實,這怪不得哈里發阿拔斯心眼兒小,位高權重、功高震主可是不分國界和種族的。因此,老闆防備員工是正常的,要知道,不是所有國家的老闆都是趙匡胤。

既然如此,很多大將都在勝利之後功成身退,最後能安然死在牀,而不是斷頭臺。然而,穆斯林總督可不明白功成身退的大道理,關於這一點,國史學家稱其爲阿拉伯的韓信,因爲他們兩個人的經歷和結局太相似了,如果換個人名,傳記幾乎都能通用。

這些天來,穆斯林總督一直在犯愁,找個什麼合理而不動聲色的理由,讓老闆調離軍隊的命令流產,但是,這個理由很難找,把他急得夜不成寐。現在,阿拉木機前來求救,這是想睡覺來了一個枕頭,咋那麼寸呢!

穆斯林立刻發現了能讓自己成功解套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他帶着阿拉木機求見哈里發阿拔斯。

在木鹿的行宮裡,陽光順着玻璃照進了大殿,白色的大理石發着晶瑩的光彩,顯得暖洋洋的。

哈里發阿拔斯坐在用天竺象牙、波斯寶石和拜占庭黃金製成的寶座,低頭沉思不語,

穆斯林跪倒在地,吻了他的腳丫子,然後低着頭異常恭敬地說道“萬民之主哈里發,有跡象表明,大唐軍隊奪取石國,只是一個計劃的第一步。我認爲,唐軍的終極目標是呼羅珊,異教徒入侵呼羅珊,對新興的政權是十分危險的。因此,我請求以解救石國的名義對大唐開戰,等打完阿姆河以東的戰役,我會抽調主力支援耶路撒冷之戰。”

哈里發阿拔斯從沉思間醒來,緩緩點頭,但是,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決定,一時無法決定,於是,又看了看站在另一邊的兄弟曼蘇爾,問他道“你一定有別的建議?”

曼蘇爾一直跟隨着哥哥阿拔斯南征北戰,爲人精明,關鍵時刻拿得起放得下,深得哥哥信任,但是,因爲呼羅珊地區的領導權歸屬的問題,他和穆斯林總督的關係極端不好。

看到阿拔斯詢問曼蘇爾的意見,阿拔斯總督的心當即懸了起來。

曼蘇爾看到了穆斯林總督眉梢微小的動作,內心一片鄙夷,這廝小心眼兒,以爲我要下絆子。從這一點看,這廝不成熟,要知道大食帝國是我們家族的,我豈能在事關帝國利益的事情摻雜個人的恩怨。但是,你想借着這個突發事件抓緊手的權力,我也不能讓你得逞!

曼蘇爾想了想說道“穆斯林總督的計劃有些道理,但這是在假設唐軍要佔領呼羅珊的基礎之,如果他的判斷有誤,那麼,我們會承擔主動挑起和唐軍戰爭的責任。要知道,我國剛剛建立,阿里派認爲我們篡奪了政治果實,正在蠢蠢欲動。內有隱蔽的敵人,政權並不牢固,我軍還不具備發動兩面作戰的實力,我認爲還是要謹慎點好。”

在哈里發阿拔斯舉行起義的時刻,爲了籠絡人心,收買更具有影響力的穆罕默德先知直系子孫阿里派加盟,甚至不惜以哈里發寶座相讓。現在,奪取了江山,阿拔斯食言了,將哈里發的寶座緊緊坐在屁股底下,別人想摸一把都不行。因此,阿里派認爲自己受到了愚弄,於是在各地聚集,意圖發動武裝暴動。

曼蘇爾的話很有道理,阿拔斯疑問道“你是說,我軍應該靜待時日,等待形勢變得明朗才做出決定?”

曼蘇爾恭謹的行了一個注目禮,說道“正是,我的陛下。”

曼蘇爾和穆斯林知道的意見不一致,但並不完全對立,只是在馬行動和靜觀其變方面有分歧。因爲有着一定的分歧,兩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了哈里發阿拔斯,等着他最後的決斷。

作爲一個領袖,對部下的意見作出判斷,並得出最爲合理的判斷,這是一個合格領導的必須能力。恰如其分的是,哈里發阿拔斯總能夠在最需要的時候,做出最好的判斷,這次也不例外。

哈里發阿拔斯說道“西域諸國求援,如果我軍不救,必然讓唐軍有機會將西域諸國各個擊破,一旦西域成爲一個整體,我國將永遠失去機會。阿姆河以東,是阿拉伯民族夢寐以求的土地,現在天賜良機,決不能放過,至於耶路撒冷,我可以從帝國的敘利亞行省抽調兵力。如果還是不行,我軍寧可放棄耶路撒冷,反正那是種在家門口的葡萄,早一天晚一天吃到嘴都沒關係。東部總督要積極備戰,尋找有利時機,打擊唐軍,奪取唐朝的土地,將伊斯蘭的影響推進到阿姆河以東的廣大地區。”

在大食帝國的東西兩個方面,哈里發阿拔斯在一瞬間做出了妥協。他做得很對,耶路撒冷近在咫尺,早晚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而西域遠在天涯,機會一旦失去,很難再找回。畢竟,阿拉伯人需要國的絲綢、瓷器。政治是利益的交換,歷史所有帝國在它們的核心利益之外,都要有所妥協。不知道妥協的,只能承受失敗。

穆斯林知道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當即大喜過望,躬身行禮致謝。而曼蘇爾有些失落了,微微皺着眉頭,沒有說話。

哈里發阿拔斯喝了一口駱駝奶,漱了漱口說道“我明天要返回大馬士革,曼蘇爾和我一起返回。對唐朝的戰爭交給穆斯林,呼羅珊的軍隊可任你調遣。”

看到穆斯林總督遠去的背影,阿拔斯對曼蘇爾說道“兄弟,穆斯林要打這一仗讓他打去,不管獲得多大的土地,都是我們阿拔斯家族的。”

曼蘇爾疑惑的問道“尊敬的哈里發,如果穆斯林打贏了這一仗,他的威望更高了,這十分不利帝國的統治。因此,爲了帝國的利益,這場戰爭還爲時過早。”

“穆斯林贏了,我會給他釜底抽薪,如果他輸了,那省事了,直接退休是。這場戰爭對於我們來說,不管是輸是贏,我們都有既得利益,而不會失去什麼。”哈里發阿拔斯淡淡的說道。

對於阿拔斯的自信,曼蘇爾沒有異議,因爲在政治方面看,穆斯林極不成熟,根本不是哈里發阿拔斯的對手,甚至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想到這裡,曼蘇爾有些放心了,儘管他還不是十分安心。

穆斯林總督回到了總督官邸,發佈了戰爭動員令,然後命令阿拉木機國王返回怛邏斯城,聯絡興都庫什山脈附近的國家,建立統一戰線,準備迎接大食軍隊的進駐。

穆斯林總督的彎刀出鞘,阿拉伯帝國磨刀霍霍,對大唐朝廷的戰爭由此拉開了序幕。

第163章 石堡城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72節 血戰第30節 虯髯漢子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70章 血戰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235章 碎葉川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235章 碎葉川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95節 馬老四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85章 面聖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43章 鋒矢陣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63節 李代桃僵第6節 太原鬥毆第235章 碎葉川第95節 馬老四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25章 鴻門宴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7節 相約從軍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3節 阿犖山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107節 慶功宴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107節 慶功宴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6節 飛來橫禍第321節 叛軍內訌
第163章 石堡城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284章 封常清臨危受命第154章 死亡行軍第72節 血戰第30節 虯髯漢子第153章 阿拔斯的黑旗第170章 血戰第56章 夢斷子午谷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235章 碎葉川第37節 突厥走私販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85節 庭州被圍第132章 王忠嗣拒戰第292章 邊令誠生氣第235章 碎葉川第50節 兄妹重逢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60章 社會大哥哥舒翰第307節 可恥的西原大敗第95節 馬老四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16章 拜會虢國夫人第128章 偷情血案第47節 死到臨頭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185章 面聖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228章 祭告河神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324章 沒有贏家的北邙山之戰第225章 河灘之戰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82節 雪夜突擊第195章 進軍拓枝城第243章 鋒矢陣第162章 必死的信使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63節 李代桃僵第6節 太原鬥毆第235章 碎葉川第95節 馬老四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43節 錦官城的流氓帥哥第89章 逃出生天第103節 討伐達奚部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110節 馬老四來了第113節 霓裳羽衣曲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70章 搞死吉溫第192章 暗夜接頭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25章 鴻門宴第267章 虢國夫人思春了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329節 再一次兵敗邙山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138章 討伐小勃律第266章 邊令誠夜訪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68章 左金吾大將軍入獄第131章 一代天驕王忠嗣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216章 背水列陣第141章 說降阿弩越城第152章 主僕相見第53章 牛大小姐私奔第7節 相約從軍第200章 高仙芝的報復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3節 阿犖山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107節 慶功宴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86章 叛軍如火第107節 慶功宴第245章 誰先擲骰子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181章 一罵服衆第142章 智取孽多城第16節 飛來橫禍第321節 叛軍內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