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無疾而終的御駕親征

?在高仙芝、封常清固守潼關,整訓軍馬的時候,唐玄宗李隆基也沒有閒着。[燃^文^書庫][www].[774][buy].[com]

作爲整個國家的控股人,唐玄宗李隆基對反叛的仇恨無與倫比,其仇恨指數,沒有任何人比他更強烈。在安史之亂的戰火燃燒愈力的時候,感覺到自己不應該默認事情的發展,應該爲岌岌可危的國家乾點什麼,於是突然想到了御駕親征。

自古以來,在遇到關乎國家命運的重要時刻,爲了鼓舞士氣,皇帝要親自率軍上前線。這樣有一個好處,就是皇帝不避矢石,將士們沒有任何理由後退。

而且,在大唐建國之初,秦王李世民就曾經親自上前線征戰,取得了令人炫目的勝利,由此具備了和太子李建成爭奪繼承權的資格。作爲李世民的直系子孫,有着同樣優秀的基因,唐玄宗李隆基自認也會幹的不錯。

對,就這麼幹!唐玄宗李隆基下定了決心。

其時,事情沒有到最後關頭,唐玄宗李隆基大可不必多此一舉。

在安祿山反叛以後,兵鋒兇悍,加上事出突然,河南、河北各郡措手不及,因此,唐軍接連失敗。如果安祿山不顧一切的向潼關突擊,有相當大的可能奪取潼關。假如奪取了潼關,長安就出在叛軍的馬刀範圍之內,而大唐朝廷從各道徵集的兵馬尚未趕到長安,都城守備空虛,大唐朝廷的崩潰就有極大的可能。

但是,安祿山從骨子裡就是一個流氓,在砍人方面有一把刷子,在政治方面是不及格的。進入洛陽後,忙於做登基稱帝的準備,減弱了攻勢,這就給大唐朝廷以喘息機會,各道援兵漸漸雲集長安,加強了守備。

如果通盤分析,唐軍只要控制潼關天險。諸道兵馬在河北、河南開戰軍事行動,安祿山的好日子就結束了,用不着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到前方走秀。

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已經徹底昏頭了,他現在誰也信不過,甚至兒子們也不讓他相信,他現在只相信自己。

但是。皇帝出行可不是驢友旅遊,一個揹包就成了。必須有大批的軍隊扈從。

爲了策劃御駕親征,唐玄宗李隆基接連下了幾道詔書,徵調河西、隴右、朔方3個軍鎮的主力,在節度使的率領下進京勤王。而且,唐玄宗李隆基規定了一個期限,就是20天內到長安報到。

從歷史的角度看,唐玄宗李隆基的這幾道詔書,對於大唐朝廷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安祿山作亂。看着聲勢浩大,實際上,主戰場就在黃河兩岸,朔方、河東節度使的部隊足夠應付。現在,將河西、隴右、朔方的主力全部調走,只留下一些地方部隊,這就給吐蕃人進入隴右和河西打開了一條康莊大道。“安史之亂”後。吐蕃成爲唐朝的心腹大患,與唐玄宗李隆基的這次瞎指揮有着因果乾系。

然而,事到如今,唐玄宗李隆基已經顧不上了,他要不顧一切的親手掐死那個叫做安祿山的胡人。

遺憾的是,宰相楊國忠沒給他親自砍人的機會。

聽說唐玄宗李隆基要御駕親征。楊國忠當時就麻爪了。

楊國忠不在乎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是受得了風寒,他害怕的是唐玄宗李隆基走後的安排。

皇帝坐鎮都城,古來如此,如果一旦皇帝要巡幸天下,自然要讓親兒子看住都城,而這個親兒子非太子莫屬,這就是所謂的“太子監國”。

太子監督國政。就是朝廷的最高領導,生殺予奪,沒有任何人能制約他的行動。

楊國忠不同於高力士,太子、皇帝兩面不得罪,都維持得很好。而他一直忙乎唐玄宗李隆基,對太子非常的冷淡。

楊國忠爲人奸猾,知道江山早晚是太子的,對太子冷淡不是出於本意,而是害怕唐玄宗李隆基對他有看法,將他劃爲“*”。因此,明裡暗裡疏遠太子。

太子也知道楊國忠疏遠自己,因此,對於楊國忠,他也是敬而遠之,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這一下問題來了,一旦太子監國,太子會不會利用手中短暫的權力對付自己?楊國忠考慮再三,得出了結論:一定會!

楊國忠思前想後,決定阻止唐玄宗李隆基御駕親征。

楊國忠很清楚唐玄宗李隆基得決心,因此,自己沒有出面,而是召開了家庭會議,將3位堂妹請到了家裡。

楊國忠沒有心情廢話,甚至應有的禮節都省掉了,開門見山的說道:“太子李亨爲人有心計,向來對楊氏一門有成見。一旦皇帝離開了京城,太子監國,動用手中的權力,楊家的路就到頭了!”

楊國忠整得煞有介事,這幾個堂妹都是牀上的高手,對政治是狗屁不通,經不起嚇唬,頓時嚇尿了。

楊國忠就是要這樣的效果,但他覺得戲份還不夠,於是,咧開大嘴,也是一頓乾嚎。

楊國忠一哭,將虢國夫人哭毛了,自己率先忍住了淚,狠狠的拍了桌子。

桌子“稀里嘩啦”一頓亂顫,所有的眼淚都止住了。

楊國忠處心積慮的召開了這次家庭機會,當然不是展示眼淚的。看到幾位堂妹成功的受到了控制,於是面授機宜,一定要想辦法說服唐玄宗李隆基取消御駕親征。

三姐妹中,楊貴妃是小三,虢國夫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得姘頭,都對李隆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然而,任何事情都能分出遠近,如果說影響力,非楊玉環莫屬。因此,4人投票決定,由楊玉環出面,不管是採取什麼辦法,一定要絆住唐玄宗李隆基的馬腿。

歷史的實踐證明,大美女楊玉環對唐玄宗李隆基具有無與倫比的殺傷力,而唐玄宗李隆基對於楊貴妃沒有任何的免疫力。

會議結束了,暗箱操作開始實施。既然是暗箱,就沒有人看到行動,不過,猜也猜得出來,楊玉環在牀上一發嗲,唐玄宗李隆基就軟了。

當時,唐玄宗李隆基已是71歲高齡的老人了,這是一個經不起折騰的年齡,所謂的御駕親征就是爲了裝點門面,所以,楊貴妃的燕語鶯聲,勾起了他“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的甜蜜回憶。於是,也就順水推舟,偃旗息鼓,只留下歷史的遺韻顫音在宮廷裡迴旋。

從那以後,唐玄宗李隆基的“御駕親征”成了好大的畫餅,無疾而終,再無人提及。

打消了御駕親征的念頭,但唐玄宗李隆基的擔心沒有減輕多少,對戰局的擔心與日俱增,無奈之下,把目光投向了潼關。

潼關是長安的屏障,也是大唐朝廷的最後的防火線,過了潼關就是白鹿原,長安就沒有任何地方可守。唐玄宗李隆基再昏庸,也會知道潼關丟不得。

想到了潼關,唐玄宗李隆基得擔心少了一些,幸好自己棋高一着,那裡有高仙芝、封常清兩員大將鎮守着。這兩人砍人技術一流,他們鎮守着潼關,應該出不了大問題。

唐玄宗李隆基得這個想法還是正確的,如果他一直貫徹着這個思路,並予以支持,那麼,安史之亂無疑只會在小範圍內進行,大唐朝廷的統治依然堅如磐石。

然而,歷史有時是不理智的,常常會因爲小人物的出現而改變方向,這一點很狗血,但毋庸置疑。

第63節 李代桃僵第243章 鋒矢陣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61節 席元慶第58節 香積寺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170章 血戰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12節 到草原撒野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170章 血戰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69節 死到臨頭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260章 上元節第278章 駙馬爺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21章 交鋒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45節 賞金殺手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37章 勒索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61章 蔡家樓第58節 香積寺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13節 波斯美女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0節 從軍第5節 賣刀第121章 交鋒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88節 英雄末路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13章 阿萊拉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163章 石堡城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
第63節 李代桃僵第243章 鋒矢陣第49節 專使捱揍了第288章 搞笑的滎陽之戰第91章 別了,突騎施第123章 平盧軍節度使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326節 李抱玉和白孝德第136章 程千里敗了第61節 席元慶第58節 香積寺第92節 莫賀達乾的囚徒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57節 路遇屍體第280章 搜查安府第170章 血戰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44章 黑衣大食第274章 太原平亂第147章 目標麥赫萬第224章 康國的偷襲行動第12節 到草原撒野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212章 同胞的出賣第170章 血戰第331節 史朝義殺爹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69節 死到臨頭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32節 回紇登裡可汗第321節 叛軍內訌第260章 上元節第278章 駙馬爺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69章 血肉磨坊石堡城第35章 碼頭驚魂第176章 攻克石堡城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51節 入幕之賓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75章 死裡逃生第172章 殺人立威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249章 誰是奸細第121章 交鋒第194章 和義公主第232章 唐軍出現在怛邏斯城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26章 做死的胡人第45節 賞金殺手第289章 西北敗報連連第140章 攻克連雲堡第157章 徵召秘密特使第105章 圍魏救趙第312節 安祿山死了第137章 勒索第183章 抱得美人歸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48章 卡赫塔巴第261章 蔡家樓第58節 香積寺第311節 血戰羣敵第120章 楊釗改名第201章 深山密洞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165章 名將登場第13節 波斯美女第31節 惺惺相惜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173章 決死一戰第10節 從軍第5節 賣刀第121章 交鋒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236章 封常清的陷阱第88節 英雄末路第251章 戰前論史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2節 滑頭小子鄭德詮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77章 紅堆拉山口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317節 回紇騎兵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328節 冒死突擊第242章 戰火再一次燃燒第213章 阿萊拉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5節 詭異的羊皮卷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163章 石堡城第203章 孤獨的逃亡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