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節 辛家大小姐

?唐軍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失敗,不得不撤出了黃河以北。[燃^文^書庫][www].[774][buy].[com]叛軍獲得了巨大的勝利,聲勢大漲,雲集黃河兩岸,兵鋒直指陝西。

叛軍聲勢浩大,震動天下,頗有當年幽州叛軍迅猛西進,長驅直搗長安的氣勢。

然而,戰爭不是流氓砍人擺隊形,而是鬥智鬥勇的過程,叛軍要進攻潼關,必須先要佔領陝州。對於進襲陝郡,史思明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因爲洛陽一戰,叛軍重拾信心,唐軍的主力則被徹底擊垮,士氣極端低劣。在這種情況下,唐軍關中兵力空虛,陝郡的防禦不堪一擊。

史思明想的不錯也確實有操作性,但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叛軍很快就領教到了狂妄的代價。

在陝郡外圍,叛軍遇到了新情況,遭遇了神策兵馬使衛伯玉指揮的唐軍。

衛伯玉是安史之亂後期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此人膂力強勁,自幼學武,有一身好功夫。年輕時,不甘心虛度青春,報名參軍,在高仙芝手下當兵,以邊功累遷至員外諸衛將軍。

高仙芝被殺以後,關中唐軍士氣沮喪,安西軍隊大量調往平叛戰場,衛伯玉自安西歸長安,參加了洛陽會戰。李光弼兵敗洛陽,他被唐肅宗李亨封爲神策軍兵馬使,出鎮陝郡。

在史思明長子,懷王史朝義的指揮之下,叛將李歸仁率領3000叛軍鐵騎進攻陝郡,剛剛到達陝城東部的疆子阪附近,遭到了衛伯玉的唐軍伏擊。

衛伯玉的軍隊只有數百騎兵,兵力遠遠少於叛軍,但是,這些軍隊都是高仙芝的嫡系,百戰精兵,自然不是叛軍能夠比擬的。而且,打仗憑的是智慧,而叛軍統帥李歸仁恰恰沒有衛伯玉狡猾。因此。剛剛一接戰,叛軍就被打得灰頭土臉,狼狽逃竄,“積屍滿野,”唐軍大獲全勝,“虜馬六百匹。”

衛伯玉這一仗爲自己獲得了巨大的榮譽,被唐肅宗李亨封爲神策軍節度使。繼續主管西北戰事。

損兵折將,史朝義不服氣。重整旗鼓,率領大隊人馬強行奪取陝郡。

叛軍吃過了一次大虧,這次可夠小心了,然而,還是着了衛伯玉的道。剛剛到達永寧的這個地兒,還沒有看到陝郡的城牆,衛伯玉率大軍出現了,擋住了叛軍前進的道路。

衛伯玉這一次沒有搗鬼,而是採取了硬碰硬的戰術。迎頭突擊,一戰擊潰了史朝義的叛軍。

捱了一頓胖揍,史朝義算終於明白了,衛伯玉這廝不好惹,既然惹不起,還是躲吧。

史朝義沒退出多遠,史思明很快就來了。

戰勝要表彰。戰敗要檢討,這是戰爭規律。史思明也是如此,檢討戰敗原因,追究責任,大罵史朝義:“終不足成吾事!”命令將史朝義和小弟駱悅、蔡文景、許季常拉出去剁了。

將小弟們殺了也就算了,史朝義是史思明的兒子。自古父子情深,史思明怎麼捨得將親兒子剁了?

這裡邊是有原因的。

在史思明還很落魄的時候,沒錢娶媳婦,但也不能閒着啊,於是就把一個窮人家的醜丫頭的肚子搞大了。

史思明窮困潦倒,對女人的要求不高,只要是個人是個女的就成。

這個醜媳婦就給史思明生了一個兒子。這就是史朝義。

當然,作爲一個吃嘛嘛香的爺們,史思明非常向往豔遇,也想找一個質量高的。不過,史思明腦袋是很靈光的,很清楚自己就是典型的“搓矮窮”,不佔有任何資源,就是有心搞點兒外遇,都沒人願意和他出軌。

但是,人生有時是很烏龍的,一個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走上****運。在他苦度春秋時,偏偏就有一位大美女主動地瞄上了他。

在史思明的老家平盧,當地有一戶姓辛的大戶人家,屬於土豪一級的,很有錢。辛家有一個待字閨中的漂亮丫頭,性格豪放熱烈,在當地豔名遠播。

這樣的女人是“白富美”,一般人只有流口水的份兒,史思明儘管心裡豔羨,可也清楚這不是自己能招惹得起的,因此也就是心裡想想。

不過,史思明真就碰上了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一個偶然的機會,辛家丫頭一不留神看到了史思明,當時就覺得這個窮小子相貌非常,長得不像人,將來必成大器。

辛家丫頭就和史思明對上了眼兒,於是勾搭史思明。

平白無故的美女投懷送抱,史思明當然是來者不拒,於是兩個人私定終身。

寫到這裡,不得不說一句,北齊開國皇帝高歡也也有過相同的豔遇。不過,他們之間唯一的區別是,高歡儘管窮困潦倒,卻是一個帥哥,而史思明長得很對不起人民。

辛家丫頭回家徵求父母意見,氣得父母火冒三丈,就是不同意。

這事兒也怪不得辛家夫婦,自己費盡心力養大的一朵花,就這麼插到牛糞上,而且是陳年的,這樣的事夠倒黴的,哪個爹媽也不會同意。

但是,辛大小姐吃了秤砣鐵了心,滿地打滾,糖葫蘆都哄不好,非史思明不嫁。

老家夫婦拗不過女兒,萬般無奈之下,只好不管了,愛咋咋地吧!

癩蛤蟆史思明就這樣吃上了辛家丫頭的天鵝肉。

還別說,有了漂亮老婆,史思明也真爭氣,當兵吃糧混社會,投機耍滑拍馬溜鬚,加上交對了安祿山這個朋友,很快就發達了起來,當上了唐軍的高級將領。這個時候,辛氏也爲史思明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次子史朝清。

撫今追昔,史思明感嘆於生活的巨大變化,沒有把發達歸咎於祖墳冒青煙,而是送給了老婆辛氏。經常對同僚嘮叨:“我自從娶了辛氏之後,奇了怪了,官運亨通,又得了一個兒子,人財兩得,好運氣都壓不住了,這都是因爲辛氏的命好啊!”

史思明對辛氏很感恩,成了江湖老大以後。將辛氏立爲皇后。中國人自然講究子以母貴,因此,打算將辛氏的兒子立爲太子。可是,中國人歷來信奉長子爲尊,大兒子史朝義就礙事了,因此,史思明就有了除掉史朝義的想法。

生於改革開放之後的人。很難理解,爲什麼同是自己的骨肉。父母會厚此薄彼。其實,厚此薄彼在孩子衆多的家庭是普遍現象,這樣的家庭中一般都會有一個最受寵的孩子,同時也會有一個最不受寵的孩子。只要孩子一多,同樣是父母的骨肉,有些父母確實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

史思明就是這樣的父母,他總覺得史朝清比史朝義好,這個想法根深蒂固,一直延續到他稱帝之後。

如果史思明僅僅是一個將軍。他不需要過多考慮繼承權,而現實的問題是,偏偏他是“皇帝”,繼承權馬虎不得。

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出來了,史朝義的人品極好,羣衆呼聲很高。而史朝清呢,恰恰相反,性格暴躁,殘忍好殺,口碑賊差。史思明雖然渾,也不願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是,他又不甘心立史朝義爲太子,所以就把立儲一事兒暫時地擱置了起來。

然而,躲避不是辦法,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史思明一咬牙,想出了一個壞主意,讓小兒子鎮守范陽。封史朝義爲懷王,命令他爲先鋒,上前線拼命去。

史思明如此做,實際上就是想讓史朝義在前方栽跟頭,到時說服羣衆就比較容易了。

但是,讓史思明沒有想到的是,史朝義的表現很不錯,將士們拼命,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就是在攻打陝郡這件事上,也不全怪史朝義,畢竟,衛伯玉不是誰都能對付得了的。

陝郡戰鬥失敗,應該從兩方面看,史朝義有着無法克服的原因,換了誰去都未必能贏。史思明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發怒,其實也就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借題發揮而已。

不過,實事求是地說,史思明是安史之亂中最有名的軍事家之一,既然是軍事家,人就不會糊塗。一個不糊塗的人,絕不會隨便就殺了自己的兒子,他這麼做,既有真實的意圖,更多的是演戲。

史思明半真半假的下達了命令,然而,他的想法遭到了羣臣們的一致反對。

史思明性格暴躁,動輒就要殺人,史朝義和他老爹剛好相反,不僅性格十分寬厚,而且善於採納下屬的意見,深得人心。

得人心者的天下,這個時候,就有很多大臣站出來爲史朝義求情了。

史思明本來也就是想殺雞儆猴,看到有這麼多人求情,於是順水推舟,赦免了4人的死罪。

處置了內部矛盾,史思明決定親自指揮攻克陝郡。爲了保證大軍的糧食補給,交給了史朝義一項艱鉅的任務,命令他在礓子阪修築一座三隅城,也就是三角城,以此作爲大軍的屯糧之所。

軍情如火,史思明下了嚴令,限一個月內完工。

一個月修築一座城池,在一切都需要人工的世代,這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任務,似乎很難辦,然而,史朝義竟然在約定的日期內完工了。但是,由於時間實在是太過緊迫,最後還差了一道工序,新砌的城牆還沒來得及上泥!

史朝義以爲不辱使命,於是讓弟兄們歇一會兒,過一會兒再去幹,然後找老爹要功勞。沒想到,投資人史思明趕來驗收,一看城牆還是毛坯房,當即勃然大怒,混賬東西,打仗打不明白,幹工程也是偷奸耍滑,真他***丟人!

史朝義被罵的狗血淋頭,只好乖乖的解釋,弟兄們太累了,我就私下做主,讓弟兄們喘口氣兒。

史思明怒不可遏,罵道:“你愛惜自己的士兵是你的事兒,我只關心你爲什麼要違抗我的軍令?”

說罷,史思明命令將士們泥牆,不一會兒的工夫就將城牆給泥好了。

泥完牆之後,史思明上馬,準備去柳泉驛(今河南宜陽西)休息。臨走的時候,想想覺得心裡不舒服,於是惡狠狠的說道:“等到攻下陝州之後,我非殺了這個不聽話的孽子不可!”

史思明的口氣很重,重重的撞擊着史朝義的脆弱的心靈,也飄入了駱悅、蔡文景、許季常等3人的耳中。

史思明的話太惡毒了,史朝義等4人當時臉色大變,一顆心變得拔涼拔涼的。

第248章 叛逃第58節 香積寺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44章 波斯奴第237章 信鴿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137章 勒索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6節 捉生將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248章 叛逃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297節 常山大捷第237章 信鴿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89章 逃出生天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6節 飛來橫禍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8節 伏擊第137章 勒索第89章 逃出生天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17章 英雄救美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210章 漢家奴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12節 到草原撒野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124章 勒索第3節 阿犖山第64節 劉三哥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210章 漢家奴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43章 鋒矢陣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44章 波斯奴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71章 峽谷血戰
第248章 叛逃第58節 香積寺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122章 楊國忠訓誡第27節 詭異的宮廷第115節 不速之客第65章 段秀實發威第179章 千鈞一髮第315節 太原保衛戰第227章 哈德文獻俘第204章 誰剋扣了軍餉第320節 光復洛陽第20節 油燜大米飯第168章 達扎路恭元帥的猶豫第144章 波斯奴第237章 信鴿第155章 旗開得勝第104節 背水一戰第164章 血戰石堡城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97章 拓枝城危急第109節 深夜求救第137章 勒索第238章 段秀實出使第208章 拔汗那王的商隊第16節 飛來橫禍第14節 強盜打劫第36節 捉生將第180章 兄弟相會第248章 叛逃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323節 李嗣業殉國第42節 阿史那箤幹第229章 河水乾了第221章 哈里發曼蘇爾第190章 拔汗那王阿悉蘭達幹第297節 常山大捷第237章 信鴿第59章 神秘的女孩第89章 逃出生天第81節 撥換城陷落第171章 峽谷血戰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02章 懸崖上的繩索第226章 誘敵聚殲第196章 據河破敵第68章 難熬的黎明第16節 飛來橫禍第246章 唐軍左翼潰敗第18節 伏擊第137章 勒索第89章 逃出生天第310節 草人借箭第28節 力士脫靴第117章 英雄救美第134章 紫宸殿會議第290章 洛陽陷落第177章 京城告御狀第234章 頓兵于堅城之下第210章 漢家奴第198章 石國投降第276章 賄賂特使第269章 阿布思反了第89章 逃出生天第259章 薩珊王朝的寶藏第296節 雍丘保衛戰第12節 到草原撒野第206章 黑衣大食的崛起第217章 短兵相接第124章 勒索第3節 阿犖山第64節 劉三哥第76節 狐狸尾巴露出來了第294章 潼關血戰第158章 段秀實揭榜第106節 去奴襪帶刀見第209章 遙遠的呼羅珊第210章 漢家奴第293章 陝郡敗退第298節 函谷關遭遇戰第130章 石堡城的攻防史第243章 鋒矢陣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301節 秘密接頭第111節 峽谷遇險第215章 別了,呼羅珊第218章 初戰大敗第199章 厚德的故事第220章 穆斯林總督的詭計第119章 男女私情第33節 倒黴的牛羊販子第144章 波斯奴第272章 “以番易漢”第102章 死皮賴臉的封常青第275章 詔令即將下達第52章 落魄秀才第171章 峽谷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