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前言
有人說金庸的文學成就高於古龍,一個重要的原因在於他比古龍長壽,因而有機會重新修訂早年的作品。後人只記得經過修飾加工的精品,很容易將粗糙的東西拋之一邊。
網絡作品寫得快,缺乏推敲,因而大多曇花一現,更新完的那一天往往就是被人遺忘的那一刻。要想獲得持久的生命力,離不開反覆的修改和潤色。尤其是對於功底不足的文學愛好者來說,修改更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鬼雨求學多年,琴棋書畫、兵法韜略多有涉獵,寫小說卻是第一遭。
道緣儒仙是我寫的第一本書,開始寫的時侯別說細緻的提綱,就連大致的構思都沒有。再加上文筆功力不夠,寫作技巧一竅不通,全憑着一腔熱情去構思情節。這樣寫出來的東西缺點太多,處處遭人詬病,一度被譏諷爲流水白骨派仙師。
本書網絡版完成於05年春,其中的優缺點都很明顯。憑着獨特的構思和自成一家的體系,被列入起點天地人榜的地榜之內,然而鬼雨知道,那只是毛坯,離成熟還遠得很。
眼看又2年過去了,鬼雨閒暇之餘將原稿看了又看,前後修改五遍,自覺大有進步,因而決定推出簡體版,改名爲《仙緣》。
改名的原因如下:
1、文章題目和內容更加貼切。
《道緣儒仙》是說修道成仙的儒生,道爲手段,儒爲結局。開始取名的時侯沒想到後面會寫到佛門和魔門,可是寫到後來儒、道、魔、佛四家的篇幅差不多,這樣一來,道緣儒仙四個字就不能涵蓋所有的內容了。新書名《仙緣》是說成仙的緣分,描述的是一個立體的世界,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人生如遊戲,葉昊天選了儒家的路,我們也可以選別的路。
2、新名字更容易理解。特別對於從未看過本書的讀者來說,《仙緣》比《道緣儒仙》好理解多了。
3、改名是爲了顯示正版書的與衆不同。
本書盜版很多,文字未經修訂,錯處比比皆是。正版書經歷了反覆修改,又經過出版社的三次校訂,並請著名畫家翁子揚先生作畫,門乃婷工作室制定版式,由曾經培養出明曉溪、江南、九把刀、滄月、小椴的新世界出版社出版,從內到外,裝幀一新,文字優雅,製作精美,與盜版大不相同。
現如今,鬼雨爭得出版社同意,決定在網上發佈簡體版的內容。
還有一點需要指出,這裡發佈的版本只是鬼雨提交給出版社的稿子,尚未經過出版社的三次校訂。因而如果大家發現有錯別字,不等於實體書上也有。
最後,本書的結尾還沒定稿。有可能比網絡版多。
序言
儒學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歷盡滄桑兩千年,蘊含着璀璨的瑰寶。
近百年來,隨着國力的下降,儒學日漸淡泊衰微。
隨着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日漸提高,然而民族文化的衰退並沒有明顯的轉機。
鬼雨對儒學的這種境遇有着深深的憂慮。
我寫此書的目的不是爲已經淘汰的三綱五常招魂,而是想跟年輕讀者一起體會傳統文化的閃光之處,重溫華夏古國文明的輝煌,陶冶個人情操,振奮民族精神。
本文通過仙俠小說的方式解析儒學,可謂用心良苦。
有人或許會說:“你將儒家併入仙學體系,是不是太牽強了?”
我只想問:“什麼是仙?世上有誰見過真仙?誰又能真個長生不老?”
所謂修仙,就是尋求個人境界的突破,追求個性解放,超越昇華,不爲俗累,宛若大鵬神鳥,遺世獨立,背雲氣,負蒼天,翱翔太虛。
作爲一個修仙者是這樣,作爲一個國家和民族又何嘗不如此?
仔細想來,儒家的崛起乃至於傳統文化的復興,不就像本書描述的葉昊天孜孜不倦追尋儒仙的歷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