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談兵致禍_六 錯也數也 不堪談兵

六 錯也數也 不堪談兵

昏暗的石屋裡,遍體鱗傷的張儀終於醒了過來,恍惚間彷彿一場噩夢。

身下的石板是冰涼的,渾身是冰涼的,心也是冰涼的,那一線微光似乎也是颼颼的涼風,將那一絲朦朧混沌的感覺都變成了冰涼。睜開眼睛,張儀覺得很清醒又很朦朧,明明是一方涼冰冰的天地,如何卻又感到熱烘烘的一片焦躁?還是閉上眼睛想想,究竟發生了何等事情?如何自己突然變成了一片空白?

張儀深深吸了一口氣,日間之事在一片冰涼潮溼中滲了出來——呵,軍使來報,房陵被秦軍偷襲,楚王摔了銅爵,昭雎喊了什麼?是了,拿下張儀。對了,田忌還爭吵了一陣,好像沒用。以後的事麼,不用想了,還能如何?突然,張儀覺得很可笑,入楚原是名士,滅越之後更是尊神,如何正在被楚國君臣的香火供奉之時,虔誠的頌揚突然變成了一記悶棍?一謀之功,由人而神。一謀之過,由神而鬼。世間事當真如此滑稽?是也是也,當真滑稽。心念一閃,張儀突然大笑起來,邊笑邊唱:“習習穀風,維山崔嵬。無草不死,無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唱着唱着,又飄飄然去了……

再次醒來時,張儀渾身軟得酥了一般,透體的冰涼如何又換了輕飄飄暖洋洋,彷彿大醉之後一般?那是什麼聲音?窸窸窣窣隱隱約約的好像就在身邊?張儀費勁地睜開眼睛,卻見一個人跪坐在身邊,似乎還在低聲哭泣,閉閉眼睛再睜開,張儀相信這不再是夢,不再是醉眼昏花,這是真實的。

“緋雲?是你麼?”張儀含混地嘟噥了一句,那張嘴彷彿不是自己的。

“張兄!你,你終於醒了……”哭聲停了,淚珠卻滴在了張儀臉上。

“緋雲。”張儀慢慢張開嘴巴,“看,看,我的舌頭還在麼?”

緋雲“撲哧”笑了,邊抹眼淚邊點頭:“在,在吔。”

“好,好。”張儀長長地喘了一口粗氣,“但有三寸舌在,張儀,還是張儀。”

“先別說話,我給你喂點兒熱米酒。”緋雲輕柔地扶起張儀倚在自己肩頭,轉身拿過一個布套包裹的銅壺,將壺嘴兒搭在張儀嘴脣邊,“來,喝下去會好些。”香甜溫熱的米酒一入口,張儀大感乾渴,咕嚕咕嚕牛飲般吞嚥起來,一壺熱米酒頃刻全部乾淨。張儀大感精神,四顧打量,發現這是一間竹牆茅屋,透過半掩的木門,一座蒼翠的山頭橫在眼前,似曾相識。“緋雲,這,這是何處?”張儀驚訝得有些結巴起來。

“長陽谷,田忌隱居之地。”

“如何能在這裡?田忌何在?”

“張兄莫急。”緋雲嘆息了一聲,“我這就說給你聽……”

昭雎緝拿了張儀。田忌大急,一面教緋雲到令尹大帳打探,一面連夜緊急求見楚威王。緋雲火急趕去,用一百金買通了令尹府一個軍吏,才得以守候在令尹府門廳等候。夜半時分,田忌匆匆趕到,出示了楚王的金令箭,才強迫昭雎放出了遍體鱗傷的張儀。出得令尹府,田忌一句話也沒說,連中軍大帳都沒有回,就親自駕着一輛戰車將張儀主僕送到大江邊。這時,一艘輕便快船已經在江邊等候了。朦朧月色下,田忌對緋雲說:“先生重傷,好生護持。我稍後便歸。餘事不用操心,上船便知。”說完匆匆走了。

上得輕舟,一個精悍的年輕人來到艙中對緋雲說:“我乃將軍族弟,名叫田登。小哥但放心看護先生便了。這是一個紅傷藥箱,小哥想必會打理紅傷。”緋雲急忙點頭謝了,便在一支粗大的蠟燭下埋頭打理昏迷不醒的張儀。整整一個時辰,緋雲纔將張儀的全部傷口擦洗上藥完畢。這時田登又來到艙中,見張儀已經安然昏睡,方纔對緋雲說了田忌的安排。田忌叮囑:楚國君臣正在嫌惡張儀,更兼昭雎險惡,先生不能留在昭關,須得先回長陽谷療傷,待痊癒後再作他圖。如此漂漂盪蕩地走了六天,纔回到了這雲夢澤的長陽谷。

“將軍如何,他沒受牽累麼?”張儀急問。

“田登說,楚王與將軍又做了一個交換:將軍須統兵收復房陵,楚國方能放人。將軍堅執要楚王先放出張兄,否則不接受交換。僵持半個時辰,楚王纔出了令箭。送走我等,楚王便敦促將軍連夜帶兵北上了。田登安頓好我等,也隨後追趕將軍去了。”

張儀聽得愣怔,良久道:“緋雲,你去

歇息,我好生想想。”

“哎,做好飯我便來吔。”緋雲收拾了零碎物事,扶張儀躺好,輕手輕腳地出去了。

田忌統兵北上的消息使張儀大感意外。田忌爲自己開脫辯解,這是很正常的;連夜趕到楚王行轅解救自己,也屬該當之行。畢竟,是張儀給田忌創造了重新返回齊國的機會,而且準備共事圖謀振興齊國。利害關聯,作爲報答也都是題中應有之意。可是,以統兵收復房陵爲交換,就大大超出了報答舉動。秦國新軍絕非越國的烏合之衆可比,楚國的老戰車與半新半舊的騎兵如何能收復房陵?秦軍能夠千里奔襲,謀劃者與統兵大將一定都是非凡人物,豈能沒有充分的迎戰準備?楚軍北上,豈非以卵擊石?田忌作爲當世已經成名的老將,歷來用兵慎重,一個牛刀殺雞的對越之戰,尚且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豈能對秦楚實力心中無數?更重要的是,如此交換,將使田忌在楚國越陷越深,楚人薄情寡恩,敗了走不脫,勝了不能走,後患將是無窮盡的。實際上,做出如此交換,田忌等於將自己的後半生全部押給了楚國,重回齊國的願望很可能因此而永遠無法實現,對於一個齊國王族子孫而言,永遠地客居異國,老死異鄉,那真是一曲磨人終生的悲歌。

顯然,田忌將自己押在楚國,楚國對張儀的恨意纔會稍減,他張儀纔算徹底地脫離了險境,纔有安全養息的可能。張儀啊張儀,你值得田忌付出如此犧牲麼?若是摯友知音如俞伯牙鍾子期者,自然是士爲知己者死,死而無憾。可張儀之與田忌,卻只是初次結識,既算不得摯友,更算不得知音。張儀爲田忌返齊奔波,也只是出於爲自己物色力量的利益之需,本來就是“權衡利害決其行”,所以張儀對田忌也從來不從“義”字上說事,甚至也不從“道”字上說事。豪放不羈的張儀,對人對事從來不講虛僞煩瑣的情義理禮,而只追求透徹地把握利害關聯。田忌雖寡言,卻睿智,豈能不知策士縱橫之準則?所以,張儀與田忌談不上情義之交。那麼,談事定策的見識方面呢?似乎更與知音不搭界。

秦軍偷襲房陵,田忌是經過認真揣摩,事先作爲唯一的危險提出來的。而張儀,卻不假思索地立即否定了田忌,最終也導致了楚王對田忌的否定。事實上,田忌並沒有贊同張儀的看法,但卻也沒有像策士那般據理爭辯,非要見個你高我低。現下想來,田忌的那句話是有道理的:“兵家法則,後方爲本,但求防而無敵,不求敵來無防。”

回想起來,張儀真是不可思議,當時自己爲何對如此要緊的兵家格言充耳不聞,那麼一陣笑談,便否定了一個當世名將的深思熟慮?張儀啊張儀,身爲名門策士,如此淺薄輕狂,實在是天下笑柄。當房陵軍使急報噩耗時,你張儀震驚得面色灰白,呆若木雞般連話也說不出來,不覺得羞愧麼?!

心念及此,張儀蒼白的臉色漲得通紅,生平第一次生出了無地自容的感覺。仔細想來,自己對秦國從來不甚了了,偏偏竟莫名其妙地蔑視秦國。對兵家戰事之學,自己從來就是皮毛耳耳,偏偏竟莫名其妙地輕率談兵。張儀啊張儀,與蘇秦的沉穩與透徹相比,你是何等的淺薄浮躁?蘇秦常說:“鋒銳無匹,吾不如張儀也。”張儀對蘇秦的這種稱讚,每每總是大笑一通,口中“非也非也”,心裡卻是很得意的。這次,也是生平第一次,張儀驀然醒悟,自己與蘇秦相比,實在是差了一籌。

木門半掩,昏黃的陽光長長地鋪在了茅屋的廳堂,張儀盯着枕在山頭的那一輪殘陽漸漸沉淪,一線冰涼的淚水涌上了蒼白的面頰。

猛然,他心頭一陣震顫,霍然挺身坐起,卻又低低地悶哼了一聲,沉重地倒下,壓得身下的竹榻吱呀吱呀一陣大響。咬牙片刻,他又重新坐了起來,抹抹額頭汗水,撐着竹榻緩緩站了起來。四顧打量,他看見了門後那根撐門的風杖,試圖走過去拿那根風杖助力,不想方得擡腳,膝蓋便一陣發軟,“咕咚”坐在了地上。張儀哈哈大笑,兀自搖頭嘟噥:“昨日英雄蓋世,今日步履維艱……”喘息得一陣,又全神貫注地兩手撐地着力,竟緩慢地站了起來。咬牙挪得兩步,便將那支風杖抓在了手裡,雖搖搖晃晃卻總算沒有跌倒。借風杖之力,張儀站着穩住了氣息,自覺那種眩暈漂浮和眼前的金星慢慢消失,一身大汗之後,覺得大是清醒。拄着風杖,張儀一步一步地挪出了門外。

夕陽

西下,一抹血紅的晚霞還搭在蒼翠的峰頂,一縷嫋嫋扶搖的炊煙正融進蒼茫的暮色,三面青山如黛,谷底澄江如練,穀風習習,山鳥啁啾——多麼美好的河山,多麼美好的塵世。瞬息之間,張儀生出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癡癡地佇立在晚風之中。

“張兄——”隨着脆亮急切的呼喚,緋雲急匆匆趕來,“吔!你敢站在這兒?田忌這望鄉臺是臨淵孤石,有多險!不知道麼?快下來,慢點兒,踏實了,哎,對了。”

張儀被緋雲一頓嚷嚷,下得孤峰高臺,方纔回過神來,擡頭正要說話,卻驚訝地盯着緋雲哈哈大笑起來:“是了是了,這纔是真山真水嘛!”緋雲大窘,捂着臉笑道:“你不見了,人家顧不上了吔。”張儀高興得點着風杖笑道:“好啊好啊,我張儀有個小妹了!”

張儀在長陽谷秘密養傷,緋雲全副身心地操持料理。這長陽谷本是隱居之地,除了鹽巴鐵器等物要上市購買外,一切都是自耕自足。下廚做飯,就要先到菜田摘菜,到井中汲水,若米麪沒有了,還得搗臼舂面,便成了古人常說的“兒女常自操井臼”。更不要說還有自釀米酒、漿洗縫補、採茶炒茶、灑掃庭除等活計。但最要緊的,還是全力侍奉重傷的張儀,煎藥喂藥、擦洗傷口、敷藥換藥、扶持大小解、晝夜守候。緋雲雖是精明利落,也忙得陀螺般轉。

長陽谷原是留有兩個守莊老僕,可緋雲堅執自己料理一切,除了田中粗重活計,絕不要僕人幫忙。這些細碎煩瑣而又連綿不斷的活計,要做得又快又好又幹淨,便不自覺地要遵從一些基本規則:下廚戴圍裙,頭上包布帕,長髮盤成髮髻,喂藥換藥要跪坐榻前,漿洗縫補免不了要飛針走線。每日操持忙碌之中,緋雲竟漸漸忘記了原來長期訓練成的男身習慣,此刻風風火火趕來,頭戴布帕,腰繫圍裙,一支玉簪插在腦後髮髻上,長長的雲鬢細汗津津,豐滿的胸脯起伏喘息,眼波盈盈,白皙紅潤,活脫脫一個幹練的美少女。張儀如何不驚歎?

母親將緋雲交給他時,並沒有說緋雲是個少女。遊歷蹉跎,雖說也常常覺得緋雲顯出頑皮可愛的女兒神態,但也只是心中一動而已,張儀並沒有認真去想。畢竟,少男少女之間的差別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而且也確實有那種音容笑貌相類於少女的少男。但更重要的是,張儀出身寒門,襟懷磊落而又灑脫不羈,對僕人歷來不做賤人看,也不想無端地去追問這些一己之秘。在他看來,緋雲不說,那便是不能說不願說或者無甚可說,又何須使人難堪?今日緋雲如此景象,他自恍然大悟,心中莫名其妙地大是暢快。

“吔,別站風裡了,回去。”緋雲羞澀地小聲嘟噥。

“緋雲。”張儀突然正色道,“必須離開長陽谷,收拾一下,後半夜走。”

“吔!這是爲何?你傷還沒好,走不得。”緋雲一急,聲音又尖又亮。

“吔,你不知道麼?”張儀學着緋雲獨有的慣常口吻笑道,“田忌換我,身不由己,將我安頓在這裡,也本是權宜之計。只要我在這裡住,田忌便不能甩開楚國。將心換心,我要給田忌自由,他絕不想在楚國陷得更深。必須走!”

“沒有人知道我們住在這裡啊?”緋雲還是想不通。

“小孩子話。”張儀“篤篤篤”地點了點風杖,“那房陵是昭雎封地,秦國挖了他老根,他恨死我了。縱然楚王放我一馬,昭雎也會尋找我的。

他是令尹,權勢大了,這裡決然逃不出他的密探刺客。”

“吔!”緋雲驚出了一身冷汗,“那就快走!到齊國的路還算好走。”

“還能回齊國?”張儀苦澀地一笑,“回家,回安邑老家。”

“張兄,你……”緋雲看見張儀眼中淚光,哽咽起來,卻又立即咬牙忍住,“好,回老家。走,你先歇息養神,我去準備便了。”

四更時分,月明星稀,一葉獨木扁舟漂出了滾滾滔滔的長陽山溪,漂進了水天一色的茫茫雲夢澤,漂向了遙遠的北方彼岸。

“張兄,你在想甚?好癡吔。”緋雲的聲音在槳聲中飄蕩着。

“蘇秦。他爲何選擇了秦國?”

“他覺得秦國好吔。還能有甚?”

張儀哈哈大笑:“倒也是!並無甚個奧妙。只是啊,我也得對秦國重新估量了。這老秦忒惡,跌我出門一個嘴啃泥,忘不了也!”

(本章完)

名將_廉頗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六章 子楚還國_六 長歌當哭兮 大義何殤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五 冰河解凍 新政抻着勁兒悠悠然推開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四章 鏖兵中原_二 左更白起臨危受命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五 祭舜又祭禹 帝國新政的大道宣示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二 天府鬼蜮 滄桑陳城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五 陰謀陽治 霹靂手段諸子百家_法家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三 齊威王吏治的奇特手段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齊燕皆黯淡 名將兩茫茫第七章 大成合縱_四 烈士暮年的最後決策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大事年表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一 落拓奇士隱秘出山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七 忠直族羣而術治亡國 天下異數哉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名將_趙奢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二 秘密流言震動了秦國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一 白起方略第一次被放棄《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秦國官制_地方官制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四章 談兵致禍_五 昭關大戰 老軍滅越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二 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五章 天地再造_二 荒田結草廬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五章 冬戰河內_三 商旅孫吳密定策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二章 棟樑摧折_六 天下孜孜以求的二世新政泡沫般飄散了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一 幽暗廟堂的最後一絲光亮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七章 帝國烽煙_一 天地莫測 趙高的皇帝夢終作泡影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諸子百家_道家名將_趙奢第七章 大成合縱_四 烈士暮年的最後決策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三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三 明暗雙管 張儀巧解第一難五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徭役賦稅之歷史分析秦風_秦軍服飾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名將_孫臏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四章 咸陽初動_四 碧潭廢墟的隱居夫人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二 驚蟄大朝 嬴政皇帝向復辟暗潮宣戰大秦帝國第五部《鐵血文明》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三 墨家論政臺一波三折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二 立嫡密書生髮出意想不到的事端第二章 棟樑摧折_四 李趙胡各謀 帝國法政離奇地變異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四 遠交近攻展鋒芒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二 衛鞅韜晦斡旋艱難脫身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七 亙古奇觀 秦楚兩軍大相持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一 鼎沸中游離的浮冰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楔子第六章 亂政亡趙_四 王翦李牧大相持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五 韓國疲秦計引發出驚雷閃電諸子百家_陰陽家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三 衛鞅出奇兵 老龍賈酣戰身死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
名將_廉頗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六章 子楚還國_六 長歌當哭兮 大義何殤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五 冰河解凍 新政抻着勁兒悠悠然推開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三 雍也不雍 胡憯莫懲第四章 鏖兵中原_二 左更白起臨危受命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五 長公子扶蘇與皇帝父親的政道裂痕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五 祭舜又祭禹 帝國新政的大道宣示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一 欲將何等天下交付後人 我等君臣可功可罪第二章 商旅大士_二 天府鬼蜮 滄桑陳城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五 陰謀陽治 霹靂手段諸子百家_法家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三 齊威王吏治的奇特手段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七 齊燕皆黯淡 名將兩茫茫第七章 大成合縱_四 烈士暮年的最後決策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大事年表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一 落拓奇士隱秘出山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七 忠直族羣而術治亡國 天下異數哉跋 軸心時代的文明光芒名將_趙奢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二 秘密流言震動了秦國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一 白起方略第一次被放棄《大秦帝國》·史源_第五部 《鐵血文明》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一 弭兵論戰 嬴子楚聲名鵲起秦國官制_地方官制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一 大梁公子出奇策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三 奇策考校 太子府一團亂麻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四章 談兵致禍_五 昭關大戰 老軍滅越六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法治狀況之歷史分析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二 秋夜高樓 秦箏忽起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五章 天地再造_二 荒田結草廬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五章 冬戰河內_三 商旅孫吳密定策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一 燕山幽谷 維風及雨祭秦論 原生文明的永恆光焰——秦亡兩千二百十五年祭_三 歷史煙霧的久遠彌散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一 陰山草原的黑色風暴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二 卑劣老伎在腐朽國度生出了驚人成效第二章 棟樑摧折_六 天下孜孜以求的二世新政泡沫般飄散了第五章 術治亡韓_一 幽暗廟堂的最後一絲光亮第三章 邯鄲異謀_四 博徒賣漿 風塵兩奇第七章 帝國烽煙_一 天地莫測 趙高的皇帝夢終作泡影第八章 幽燕雷霆_四 我車既攻 我馬既同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第七章 興亡縱橫_三 狂狷齊王斷了最後一條生路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二 不畏生死艱途的亙古大巡狩諸子百家_道家名將_趙奢第七章 大成合縱_四 烈士暮年的最後決策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七章 迂政亡燕_三 風蕭蕭兮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三 明暗雙管 張儀巧解第一難五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徭役賦稅之歷史分析秦風_秦軍服飾大秦帝國第三部下卷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三 秦惠王千古奇症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名將_孫臏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七 冬雷暴雪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四 點點漁火不同眠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四章 咸陽初動_四 碧潭廢墟的隱居夫人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十三章 鐵血板蕩_二 驚蟄大朝 嬴政皇帝向復辟暗潮宣戰大秦帝國第五部《鐵血文明》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五章 術治亡韓_四 天生大道之才 何無天下之心哉第六章 亂政亡趙_五 天方艱難 曰喪厥國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三 墨家論政臺一波三折第二章 山東雄傑_一 洛陽蘇莊的故事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三 殺戮骨肉 根基雄強的嬴氏皇族開始了秘密逃亡第七章 大成合縱_五 蘇秦佩起了六國相印大秦帝國第三部上卷第六章 子楚還國_二 立嫡密書生髮出意想不到的事端第二章 棟樑摧折_四 李趙胡各謀 帝國法政離奇地變異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四 遠交近攻展鋒芒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二 衛鞅韜晦斡旋艱難脫身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七 亙古奇觀 秦楚兩軍大相持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一 歧路在前 本志各斷第十章 蒹葭蒼蒼_一 鼎沸中游離的浮冰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三 肝膽相照 衛鞅三說秦孝公楔子第六章 亂政亡趙_四 王翦李牧大相持第一章 初政颶風_五 韓國疲秦計引發出驚雷閃電諸子百家_陰陽家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三 衛鞅出奇兵 老龍賈酣戰身死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