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

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

商鞅是日夜兼程趕到商於的。

秦孝公留給熒玉的密令,使商鞅猛然想到了一件事,秦公會不會對商於郡守也有特異遺命?以秦孝公的思慮周密,這是完全可能的。反覆思忖,商鞅決意到商於封地弄個明白,安頓好這最後一個可能生亂的隱患之地。商鞅明白,咸陽局勢正在微妙混亂的當口,他隨時都有可能陷入危境,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儘快處置好這件事。因爲有了這個念頭,在商山峽谷安頓好軍營大事後,商鞅對熒玉秘密叮囑了一番,便帶着荊南向商於封地飛馬兼程去了。

商山地區的十餘縣,在商鞅變法之前統稱爲商於之地。商鞅變法開始設置郡縣,商於之地便成爲一郡,郡守治所設在丹水上游谷地的一座城堡。自商於之地成爲自己的封地,商鞅只來過一次。在他的心目中,這個“商君”只是個爵位封號,封地僅僅是個象徵而已。新法規定的三成賦稅、一座封邑城堡、名義上的領地巡視權,他都一概放棄。不收賦稅,不建封邑,不要絲毫治權。所有這些,他上次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正因爲這塊“封地”上沒有自己的封邑城堡,他就像在任何郡縣處置公務一樣,直截了當地進了郡守府。

天色剛剛過午,商於郡守驚喜地擦拭着汗水迎了出來:“商於郡守樗裡疾,參見商君!”商鞅笑道:“樗裡疾啊,一頭汗水,剛巡視回來麼?”樗裡疾生得又黑又矮,胖乎乎一團,興沖沖道:“正要稟報商君,在下剛剛從封邑回來,造得很好,想必商君已經去過了。稍時爲商君洗塵之後,樗裡疾再陪商君去封邑歇息。不遠,二三十里,放馬就到……”

商鞅覺得不對味兒,眉頭一擰:“停停停,你說的是何封邑?”

樗裡疾驚訝笑道:“商君的封邑啊!商於乃商君封地,豈有別個封邑?”

商鞅面色陡變:“本君封邑?何人所建?”

“我,樗裡疾,親自監造。商君,不滿意?”樗裡疾大是緊張,額頭滾下豆大的汗珠。

商鞅啼笑皆非:“我問你,誰讓你建造封邑?你自己主意麼?”

樗裡疾頓時明白了過來,長吁一口氣,躬身道:“商君且入座,上茶!樗裡疾取一樣物事給商君看。”說罷鴨子一般搖擺着跑向後庭院,片刻後雙手捧着一個鐵匣子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在商鞅案頭,又恭恭敬敬地用一支長長的鑰匙打開鐵匣,取出一支銅管,擰開管帽兒,抽出一卷帛書,雙手捧到商鞅面前。

商鞅看着樗裡疾煞有介事的樣子,又氣又笑,接過布書展開一瞄,不禁愣怔——

着商於郡守樗裡疾立即建造商君封邑。無論商君爲官爲民,此封邑與商於封地均屬商君恆產,無論何人不得剝奪。此君書由商於郡守執存,證於後代君主。秦公嬴渠樑二十四年

“這君書,何時頒發於你?”

“稟報商君,先君巡視函谷關時派特使飛馬急送,其時下官正在外縣,特使趕到外縣,親自交到樗裡疾手中。”

“縣令們知曉麼?”

“事涉封地各縣,樗裡疾當做密件宣諭縣令,嚴令不得泄露。”

商鞅沉思有頃斷然道:“立即飛馬下令,各縣令務必於今夜子時前,趕到郡守府。”

“商君有所不知,”樗裡疾皺着眉頭,“山路崎嶇,不能放馬,往日再緊急的公事,縣令們都得兩日會齊……好,樗裡疾遵命。”說罷急急搖擺着鴨步佈置去了。

匆匆用過了“午飯”,已經是太陽偏西。中夜之前縣令們肯定到不齊了,左右半日空閒,商鞅教樗裡疾領着自己去看封邑城堡。出得城池放馬一陣,不消半個時辰便到了丹水河谷最險要的一片山地。這片山地很奇特,山峰雖不是險峻奇絕,也沒有隴西那種莽莽蒼蒼的大峽谷,但卻是山山相連,一道道連接山峰的“山樑”構成了比山峰還要驚險的奇觀。

商君封邑就建在最寬的一道山樑上。遠遠看去,一座四面高牆的府邸孤懸兩山之間,山樑兩頭各有一座小寨防,還真是一個小小的金城湯池。再看四周,左手山峰飛瀑流泉,右手山峰溪流淙淙,山間林木蔥蘢,穀風習習,白雲悠悠。置身其中,當真令人物我兩忘。不說山水景色,單從實用處看,取水方便,柴薪不愁,也確實是一處極佳的居處。

商鞅卻大皺眉頭道:“這座封邑,花去了多少錢財?”

“商於府庫的一半賦稅。商於官民都說建造得太小了。”

商鞅四面打量:“樗裡疾,這座封邑扼守要衝,改成兵營要塞,倒是適得其所。”

“差矣差矣,”樗裡疾連連搖頭,黑麪團臉做肅然正色,“稟商君,樗裡疾不才,亦有耿耿襟懷,豈可將先君護賢之心做了流水?”

商鞅看着樗裡疾的黑臉通紅,不禁噗地笑了出來:“先君護賢?你這黑子想得出!”

“山野庶民都能嗅出味兒來,商君又何須自蔽?”樗裡疾不避忌諱。

商鞅看看樗裡疾,知道這個鴨步黑胖子極有才具,生性正直詼諧,是郡守縣令中難得的人才。聽他話音,他一定覺察到了甚,商於官民可能也有諸多議論。商鞅本想問明,也想斥責樗裡疾一番,嚴令他安定商於。然沉吟之間,開口卻變成了沉重的自責:“一個人功勞再大,能有國家安定、庶民康寧要緊?你說,新法廢除了舊式封地,我豈能坐擁封邑,率先亂法,失信於天下?”

“商君

之意,不要,這,封邑了?”樗裡疾驚訝得結巴起來。

“非但不要封邑,我還要將先君密令收回去。”

“差矣差矣,商君萬萬不可。這,這不是自絕後路麼……”

“不要說了!”商鞅驟然變色,“樗裡疾,新君有大義,秦國不會出亂子!”

樗裡疾愣怔着鼓了鼓嘴巴,想說什麼又生生憋了回去……

突聞馬蹄如雨,郡將疾馳而來,滾鞍下馬,緊張地在樗裡疾耳邊匆匆低語。樗裡疾臉色陡變,將郡將拉到一邊低聲詢問。

商鞅笑道:“樗裡疾,有緊急公務麼?”

樗裡疾臉色漲紅,驟然間大汗淋漓,拜倒在地:“商君……”

商鞅覺得樗裡疾神色有異,微微一笑:“是否國君召我?”

樗裡疾哽咽了:“商君,國君密令,要緝拿於你……”

商鞅哈哈大笑:“樗裡疾也樗裡疾,你也算能臣幹員,如何忒般死板?拿。見了國君我自會辯白清楚,莫要擔心。”

樗裡疾霍然起身:“不。樗裡疾若做此事,莫說自己良心不依,商於百姓若是知曉,非生吃了我不可。商君,走,我有辦法!”

商鞅厲聲道:“樗裡疾,少安毋躁!”

正在這時,幾名縣令飛馬趕到,見了商鞅一齊拜倒,神色分外緊張。樗裡疾高聲問:“你等是否也接到了密令?”縣令們紛紛說是。正說話間,商城方向火把連天,老百姓們蜂擁而來!不知是誰走漏了消息,商於民衆憤怒了。山民特有的執著悍勇使他們忘記了一切顧忌,趕來保護他們的“恩公”。在商於百姓心目中,商於屬於商君,商君也屬於商於,商君在自己的地盤出事,還有天理良心麼?山樑川道涌動着火把的河流:“商君不能走!”“打死狗官!”“誰敢動商君,剝了誰的皮!”連綿不斷的怒吼聲山鳴谷應。

樗裡疾嘿嘿嘿笑了:“商君,你說這樣子,我等能拿你麼?”

片刻之間,火把涌到了封邑前的山樑上,頃刻圍住了郡守縣令們。十幾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嘶聲喊道:“誰?誰要拿商君?說!”

樗裡疾連忙拱手笑道:“父老兄弟們,我等也是保護商君。商君在這裡!”

人們聽說商君在此安然無恙,不禁一陣狂喜歡呼。老人們率先跪倒:“商於子民參見商君!”火把海洋也呼啦啦跪倒,赤膊壯漢們高喊:“國君壞良心!商於人反了!”人海呼應怒吼着:“昏君害恩公!跟商君反了!”“商於人只做商君子民!”

站在火把海洋中,商鞅眉頭緊皺,熱淚盈眶。他一個一個地扶起了各鄉的老人,向他們深深一躬,對最前邊一位老人高聲道:“老人家,我給大家說幾句話。”

老人舉手高呼:“噤聲!聽商君訓示——”

呼嘯紛亂的火把海洋漸漸平息下來。商鞅走上了一座土丘,向民衆拱手環禮一週高聲道:“父老兄弟姐妹們,商鞅永生銘感商於民衆的相知大恩。日月昭昭,民心如鑑,商鞅此生足矣!但請父老兄弟姐妹們,務必聽我一言。商鞅當年入秦變法,爲了民衆富庶,秦國強盛。秦國變法短短二十餘年,溫飽足矣,富庶尚遠。當此之時,國脈脆弱,經不起動盪生亂。商鞅若留在商於苟安一世,或與父老們反叛,秦國都必然大亂!商鞅一人,死不足惜,然商於十餘縣的生計出路,都必將毀於一旦!不知多少人要流血,多少家園要毀滅?整個秦國,也會在動盪中被山東六國吞滅!父老兄弟姐妹們,秦國人的血,要流在殺敵戰場上,不能流在自相殘殺的內亂中!再說,我回到咸陽,一定會辯說明白,成爲無罪之身。那時候,商鞅就回到商於來隱居,永遠住在這片大山裡,死在這塊土地上……懇請父老兄弟姐妹們,回家去,商鞅不會有事。我要即刻回咸陽面君,不要爲我擔心。”

商於的老百姓們哭了,無邊無際的大山林海在秋風中嗚咽。

老人們跪倒了,火把海洋跪倒了:“商君大恩大德,商於子民永世不忘……”

商鞅生平第一次肅然跪地,淚水奪眶而出:“父老們,商鞅縱死,靈魂也會回到商於來的……”

火把海洋艱難地緩慢地,終於散去了。

樗裡疾和縣令們要送商鞅出山,商鞅斷然地回絕了。

三更時分,商鞅和荊南飛馬出山,一個時辰便到了嶢關外的大道。這裡有兩條官道,東南沿丹水河谷直達武關,西北沿灞水下行,直達秦川。商鞅在岔道口勒馬,揮鞭遙指東南官道:“荊南啊,你不要跟我回咸陽了,到崤山去。”荊南哇哇大叫,拼命搖頭,鏘然拔劍擱在了脖頸上——誓死不從!商鞅嘆息一聲:“荊南,你乃忠義之士,我豈不知?要你去崤山,是爲我辦最要緊的一件大事:告訴白雪他們,千萬不要來咸陽,教她們趕快離開崤山,到齊國去,將兒子最好送到墨子大師那裡。咸陽事了,我會來找她的……荊南,去吧。”

“噢”一聲,荊南大哭,下馬向商鞅深深一拜,翻身上馬,揚鞭絕塵而去。粗重的哭聲在風中隱隱傳來,商鞅的心不禁猛烈地一抖。

這裡到咸陽不過三百里左右,快馬疾馳,五更天可到咸陽。然商鞅大事已了,心中鬆弛,想到人困馬乏地緊趕到咸陽也未必能立即見到新君嬴駟,不若找個客棧,歇息到天亮再上路。思謀定了,感到一陣倦意襲了上來,打了個粗重的哈欠,走馬向關城外風燈高挑的客棧而來。到得門前,商鞅下馬嘭

嘭拍門。

大門拉開,一個着黑色長衫者走了出來:“客官,投宿?”

商鞅默默點頭。

“客官,請出具照身帖一觀。”黑長衫邊說邊打着哈欠。

商鞅笑了:“照身帖?甚物事?”

黑長衫驟然來神,瞪大眼睛侃侃起來:“嘿嘿嘿,看模樣你倒像個官人,如何連照身帖都不曉得?聽好了,一方竹板,粘一方皮紙,畫着你的頭像,寫着你的職事,蓋着官府方方的大印。明白了?秦國新法,沒有照身帖,不能住店!”

商鞅恍然,他從來沒有過私事獨行,哪裡準備得照身帖?不禁笑道:“忒嚴苛了,但住一晚,天亮啓程,又有何妨?”

“嚴苛?”黑長衫冷笑,“你是個山東士子,懂甚來?我大秦國,道不拾遺夜不閉戶,憑甚來?奸人壞人沒處躲藏!不嚴苛,國能治好麼?虧你還是個士子,先到官府辦好照身帖,再出來遊學。”

商鞅倒是欽佩這個店東的認真,着實道:“我是商君。隨身沒帶照身帖。”

黑長衫驟然一驚,瞪大眼睛繞着這個白長衫轉了一圈,上下反覆打量,陡然指着他的鼻子道:“看你倒蠻氣派,如何是個失心瘋?這商君,也假冒得麼?有朝一日啊,等你真做了商君,我再想想教你住不讓?只怕那時啊,還是不行!啊哈哈……走吧走吧,我看你是有病,走夜路去,好在我大秦國路上沒有強盜。”說罷,黑長衫瞥了他一眼,走進門去咣噹將大門關了。

商鞅愣怔半日,苦笑搖頭,索性在官道上漫步緩行,邊走邊想,突然間仰天大笑不能遏止。是也,爲何不笑呢?新法如此深入庶民之心,也不枉了二十多年心血。自己制定的法令,自己都要受制,真乃作法自斃也。然則,縱然自斃,他心裡踏實——法令能超越權力,意味着這種法令有無上的權威和深厚的根基。要想廢除新法,便等於要將秦國的民心根基與民生框架徹底粉碎。誰有此等倒行逆施的膽量?

猛然,商鞅想起了老師,想起了王屋山裡那個白髮皓首慈和嚴厲的老人。老師啊老師,學生遵守了約定,使法家學說立下了一塊無比堅實的根基。可是,你老人家的名字,卻永遠地隱在了學生的身影背後。假若商鞅隱退了,一定來拜望那座簡樸的山洞與小小的茅屋,與老師長長的盤桓,一起在永無邊際的學問大海里徜徉……

漫漫長路在紛飛的思緒中出奇地短暫,倏忽之間,天已經亮了。

秋天的太陽紅彤彤地爬上了東方的山塬,蔥蘢的秦川原野掛着薄薄的晨霜,清新極了。主政以來,商鞅從來沒有時日一個人在曠野裡體味“大清早”的曙光、空曠、寂靜與遼遠。今日孤身漫步在秦川原野迎來第一縷朝霞,依稀回到了少年時代的晨練時光,商鞅感到分外的輕鬆舒暢。

突然,原本跟在他身後嗒嗒遊蕩的赤風駒仰天嘶鳴,衝到商鞅面前人立而起。商鞅拍拍馬頸道:“赤風駒啊,如此清晨美景,你卻急得何來?”赤風駒蹭着商鞅,兀自長鳴不已。驀然,商鞅聽到一陣隱隱雷聲,分明是有馬隊疾馳而來。商鞅笑道:“好,走,看看何人來了?”翻身上馬,赤風駒長嘶一聲,大展四蹄飛向咸陽。

片刻之間,前方塵土大起,黑旗招展,顯然是大軍上道。赤風駒奮力飛馳,作勢要越過大軍側翼。商鞅卻緊急勒繮,赤風駒奮力長嘶,在大道中間人立起來,硬生生停住。幾乎同時,迎面馬隊也在一陣淒厲的號聲中驟然勒馬,停在了五六丈之外。當先卻是宮門右將與一個面具人。

宮門右將遙遙拱手:“稟報商君,末將奉命行事,實有難言之隱,容我說明……”

旁邊黑紗蒙面者大喝道:“無須多言!奉國君手令緝拿罪犯,商鞅下馬受縛!”

商鞅哈哈大笑,揚鞭直指:“公孫賈麼?只可惜你不配拿我。”

公孫賈咬牙切齒道:“商鞅國賊,人人得而誅之,公孫賈何以不配?”

“公孫賈,你逃刑殘民,流言惑國,多年未得明正典刑。今日竟公然露面,在本君面前褻瀆秦國法令,算你正刑之日到了也。”商鞅勒馬當道,白衣飄飄,將士們看得一片肅然。

公孫賈嘶聲大笑,一把扯下面具。那張醜陋可怖的臉使右將與騎士們一陣驚訝騷動,馬隊不由自主地沓沓後退幾步,將公孫賈一個人撂在了商鞅對面。公孫賈全然不覺,搖着面具冷笑道:“商鞅,看看這張臉,就知道公孫賈的仇恨何其深也。我恨不能殺你一萬次!商鞅唯知刑治於人,最終卻要被刑治,敢問商君作何感慨?”

“青史有鑑,刑刑不一。公孫賈犯法處刑,遺臭萬年。商鞅爲國赴死,千古不朽。不知燕雀鴻鵠之高下,公孫賈枉稱飽學之士,端的無恥之尤!”

公孫賈大喝一聲:“來人!將你送到牢獄,再與你理論不遲。拿下商鞅!”

三千馬隊的方陣一片肅靜,無一人應聲。公孫賈正在驚恐尷尬之際,商鞅突然間從高大神駿的赤風駒上飛身躍起,好似一隻白色大鵬從天而降,將公孫賈從馬上提起,向空中驟然推出。公孫賈身體方在空中展開,一道炫目的劍光已在空中繞成巨大的光環,只聽一聲慘叫,公孫賈的人頭從空中滾落到右將馬前。

商鞅平穩落地道:“請右將軍將人犯首級交廷尉府,驗明結案。”

馬隊方陣一片低聲喝彩,哄嗡騷動。

商鞅轉身,雙手背後道:“將軍,來。”

(本章完)

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六 行與子還兮 我士也驕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三 輕銳勁健的燕國新軍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大秦帝國》·史源_第二部 《國命縱橫》第八章 政俠發難_五 墨家劍士受到了意外襲擊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二 輕兵襲北楚 機變平韓亂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大秦帝國第二部下卷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四 等而圍之 兵法破例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二 衛鞅韜晦斡旋艱難脫身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十章 蒹葭蒼蒼_五 灑滿陽光的新都工地第七章 瓦釜雷鳴_六 兩樣老古董:井田和奴隸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三 不明不白 李牧終究與郭開結成了死仇名將_田單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第十章 蒹葭蒼蒼_四 風兮雅兮 我心何堪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三 化齊方略陡起波瀾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七 秋風沙場兮何堪國殤第六章 櫟陽潮生_六 奇特的故事震動了秦國民衆第十章 合縱回光_四 趙國的最後名將與最後邊兵戰國七雄_趙國經典大戰_鉅鹿之戰第四章 談兵致禍_二 一席說辭 大軍調頭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七 滅趙大戰秋風掃落葉般開始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四 崤山峽谷的神秘刺客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一 名士逢楚頭 慷慨說山東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五 圍魏救趙 孫臏打了千古一仗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一 衛鞅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第六章 風雲再起_六 秋霧迷離的張氏陵園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一 名士逢楚頭 慷慨說山東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四 嬴虔甘龍的詭秘暴亡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三 趙瑟秦盆 藺相如盡顯膽識第四章 鏖兵中原_六 蒼蒼五丈塬 師徒夜談兵楔子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七 國殤悲風 嬴政皇帝爲南海軍定下秘密方略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大秦帝國第五部中卷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三 河北危局 天下復辟者面臨絕境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三 策士與君王的交換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六 范雎已死 張祿當生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秦國官制_中央官制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一 少壯奇才 不意遇合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三 飽受蹂躪的李斯終於走完了晦暗的末路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二 蒼山大師與謎一般的二十一事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六 商君府來了名士說客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一 咸陽大朝會起了爭端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五 太子嬴駟乍現鋒芒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難曲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三 門客大盜開齊國僵局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二 多頭並立的楚軍楚政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五 大節有堅貞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楔子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二 決通川防 疏浚漕渠 天下男女樂其疇矣楔子第三章 安邑風雲_六 棋室裡的六國角逐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五 金戈鐵馬 浴血搏殺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二 秦國特使來到了洛陽王城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二 椰林河谷蕩起了思鄉的秦風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五 命乖車生禍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
第十四章 百年一亂_六 行與子還兮 我士也驕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三 輕銳勁健的燕國新軍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六 孟子論劍示射 長歌一抒飄蓬之志第八章 失才亡魏_四 特異的滅魏方略震動了秦國廟堂《大秦帝國》·史源_第二部 《國命縱橫》第八章 政俠發難_五 墨家劍士受到了意外襲擊第八章 失才亡魏_二 輕兵襲北楚 機變平韓亂經典大戰_邯鄲之戰大秦帝國第二部下卷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二 完璧歸趙 布衣特使初現鋒芒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三 大謀橫空出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四 等而圍之 兵法破例第一章 六國謀秦_一 上將軍龐涓的秘密使命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二章 艱危咸陽_四 撲朔迷離起雷霆第五章 衛鞅入秦_二 衛鞅韜晦斡旋艱難脫身第六章 子楚還國_四 峽谷叢林的蒙面馬隊第十章 蒹葭蒼蒼_五 灑滿陽光的新都工地第七章 瓦釜雷鳴_六 兩樣老古董:井田和奴隸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三 不明不白 李牧終究與郭開結成了死仇名將_田單大秦帝國第一部中卷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五 相持三年 雪球越滾越大 勝負卻越來越渺茫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八章 連橫奇對_三 匕首金窟黑冰臺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第十章 蒹葭蒼蒼_四 風兮雅兮 我心何堪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九章 孤城血卜_三 化齊方略陡起波瀾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七 秋風沙場兮何堪國殤第六章 櫟陽潮生_六 奇特的故事震動了秦國民衆第十章 合縱回光_四 趙國的最後名將與最後邊兵戰國七雄_趙國經典大戰_鉅鹿之戰第四章 談兵致禍_二 一席說辭 大軍調頭第六章 亂政亡趙_七 滅趙大戰秋風掃落葉般開始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五 箭方離弦 橫摧長弓第十三章 雨雪霏霏_四 崤山峽谷的神秘刺客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一 名士逢楚頭 慷慨說山東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五 圍魏救趙 孫臏打了千古一仗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一 衛鞅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第六章 風雲再起_六 秋霧迷離的張氏陵園第十章 合縱回光_一 古老王朝的最後神蹟第二章 商旅大士_一 名士逢楚頭 慷慨說山東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四 嬴虔甘龍的詭秘暴亡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三 項燕良將老謀 運籌舉步維艱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三 趙瑟秦盆 藺相如盡顯膽識第四章 鏖兵中原_六 蒼蒼五丈塬 師徒夜談兵楔子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七 國殤悲風 嬴政皇帝爲南海軍定下秘密方略第八章 幽燕雷霆_六 軍前謀國君臣心大秦帝國第五部中卷第六章 秦軍悲歌_三 河北危局 天下復辟者面臨絕境第五章 天地再造_一 異數中山狼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三 策士與君王的交換第十章 偏安亡齊_四 飛騎大縱橫 北中國一舉廓清第十二章 士相崢嶸_六 范雎已死 張祿當生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大秦帝國第一部上卷秦國官制_中央官制大秦帝國第一部下卷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一 少壯奇才 不意遇合第五章 殘政如血_四 趙高野心昭彰 胡亥做夢也沒想到自己的結局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五章 殘政如血_三 飽受蹂躪的李斯終於走完了晦暗的末路第十三章 雍城之亂_二 功業不容苟且 謀國何計物議第十二章 三轅各轍_二 蒼山大師與謎一般的二十一事第十章 偏安亡齊_六 戰國之世而能偏安忘戰 異數也第九章 霹靂手段_一 櫟陽城陰雲四起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六 商君府來了名士說客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九章 分治亡楚_一 咸陽大朝會起了爭端第十四章 冰炭同器_五 太子嬴駟乍現鋒芒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三 英雄之心 恩怨難曲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第九章 縱橫初局_三 門客大盜開齊國僵局第六章 秦軍悲歌_二 多頭並立的楚軍楚政第六章 風雲再起_五 大節有堅貞第十章 合縱回光_二 化周有長策 大軍撼山東第五章 術治亡韓_五 韓非在雲陽國獄中靜悄悄走了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楔子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二 決通川防 疏浚漕渠 天下男女樂其疇矣楔子第三章 安邑風雲_六 棋室裡的六國角逐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五 金戈鐵馬 浴血搏殺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四章 秦國求賢令_二 秦國特使來到了洛陽王城第十一章 文明雷電_二 椰林河谷蕩起了思鄉的秦風第十四章 對峙上黨_二 三晉合謀易上黨第八章 風雨如晦_二 咸陽大市爆發了驚心動魄的商戰第七章 帝國烽煙_四 烽煙廢墟 帝都咸陽大火三月不滅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五 命乖車生禍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三 人性之惡 必待師法而後正第九章 霹靂手段_二 神農大山的墨家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