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國恥昭昭_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

五 國恥刻石血淚斑斑

天地蒼茫,細雨霏霏,清晨的櫟陽城秋天般的冰涼。

櫟陽城內有一條狹窄的無名小街。這裡住着一個有名的老秦人,他便是做了四十年石工的白駝。老人清早起來,擡頭望望黑沉沉厚騰騰的烏雲,低頭看看小院中還沒有泛出光亮的夯土地,虔誠地跪在石板屋的淺檐下向天禱告:“上天有好生之德,好好地下吧,一個春上都沒有雨了。甚時這院子泛亮了,上天再晴不遲。”這時,老人聽見了“啪,啪,啪”的拍門聲,不輕不重,很有節奏。老人小心翼翼地向門口走來,極力不讓自己滑倒。老秦人的民諺,男跌晴,女跌陰。男人雨中跌倒了,天就要放晴,如何得了?待老人小心翼翼地一步步走到門口,拉開石門,卻驚訝地站在那裡怔怔地說不出話來。

一輛牛車拉着一方用黑布包裹的大石,牽牛趕車的是一位和他一樣白髮蒼蒼的老者。車後站着的是一位粗黑布衣的後生。趕車老者拱手作禮道:“敢問足下,可是白駝老人?”

櫟陽城有牛車的絕非尋常人家。老人連忙拱手:“石工白駝,見過大人。”

“我想請足下刻一大石,一百老刀幣,不知可否?”

刻石

?老石工感到驚訝。連年征戰,死者無算,暴屍荒野尋常事,何曾有人給死者立過刻石?他已經二十年沒有給人刻過石了。今日此人要刻石,莫非國府裡有大人物崩逝了?況且工錢高出尋常三倍之多,尋常平民誰有如此氣魄?又覺不對,公室石刻,歷來是櫟陽令派遣里長傳令他進宮服徭役,何曾上門做請?老石工惶惑中不及多想,深深一躬道:“粗使活計,何敢當一請字?請大人站過,我喚街鄰前來搬石。”

“不勞不勞,我自搬進來便是。”老者從容拱手,一轉身從平板牛車上將大石橫着翻起,微微蹲身背靠大石,輕輕地“嗨”了一聲,已經將大石背起。白駝老人慌得連忙讓路,驚訝面前老者竟有如此大力,一不小心,腳下打滑,已經跌倒在院中。白駝老人慌得忙不迭跪在泥地裡向天叩頭,高聲禱告:“上天哪上天,小民不意滑跌,你可不能不下雨啊!”牛車後一直沒說話的黑衣後生快步走過來扶起老人:“老人家,男跌晴,女跌陰,老人家跌得下連陰。你怕老天不下雨麼?”白駝老人禁不住嘿嘿嘿笑個不住:“後生也,我看你是個貴相。你這個咒解得好,解得好啊!老人跌得下連陰?虧你想得出!老秦國不能沒有雨啊。”黑衣後生笑道:“民心就是天心,上天還能另一套?老人家,進屋,院子裡淋雨。”這時,背大石的老者已經穩步走到了中間沒有門的石刻坊,小院中留下了足足有半尺深的一串腳印!老者似乎對這裡很熟悉,一蹲身便將大石板擱在了最適合鑿刻的木座上。等黑衣後生將白駝老人扶進來,黑衣老者已經氣定神閒地站在那裡了。老石工上下打量,驚訝得合不攏嘴,深深一躬:“老哥哥,真道天人神力。”

黑衣老者笑道:“白大哥,不敢當。看看這塊石板了。”

老石工走到石架前一瞄,已經從黑布沒有包嚴實的角落看出這塊石板並非新採的山石,而是一塊很難打鑿的老青石板,不禁拱手問道:“老哥哥幾時來取?”

“請白大哥目下就做,我等在此守候,刻完搬走。”

“老朽多年未動斧鑿刻刀……”白駝老人有些忐忑,實在怕對不住面前這兩位貴人。

“老人家,國人說你是鬼斧神工,不會差池的。”

看着這年輕人的信任目光,白駝老人頓時精神抖擻:“行,請兩位稍坐片刻,我看看字文。”說完熟練地抖開布結,一眼看去,頓時臉色大變。老石工雖遠不能稱爲讀書人,但石工長久與刻文打交道,字還是識得些許的。青石板上這斗大的兩個字分明是“國恥”二字!一時間老石工心驚肉跳——誰敢刻這樣的石文?將“國恥”刻在石上流傳?剎那之間,老石工似乎明白了什麼,回頭打量一老一少,卻見黑衣後生向他深深一躬,默默注視着他。

白駝老人也是默默轉身,褪下沾上泥水的衫褲,換上石工勞作時穿的破舊羊皮褲,拿過鐵錘鑿子和斧子走到青石板前。蹲身跨在石板上時,老人雙手顫抖,將鐵鑿湊近大字,卻遲遲不敢下錘。那個黑衣後生站在他身旁,溫和地問:“老人家,老秦人都是這樣想的,對麼?”

白駝老人飽含熱淚,默默點頭。

“那就下錘,老人家。”

“鐺!”這一開錘聲震屋宇,餘音久久迴盪。老石工大滴大滴的淚水隨着鐵錘之聲在石板上飛濺,赤裸的脊樑滲出了汗珠,一雙胳膊青筋暴起,滿頭白髮瑟瑟抖動。老人覺得這不是刻字,而是一錘一錘地將自己的兒子、妻子、女兒和族中戰死者的靈魂鑲嵌在這永遠不會衰朽的石刻上。錘鑿打到石旁一行小字時,老人已經不認識了,只是本能地感到這是老秦人世世代代的血淚和仇恨,是滅絕刀兵血火的上天咒語。一錘一錘,老人雖是淚眼朦朧,卻當真是鬼斧神工,分毫不差地將石刻文字打了出來,青石白字,力道奇佳。

丟掉錘鑿,白駝老人猛然撲在石刻上,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黑衣老者默默地蹲身扶起老石工。黑衣後生卻轉過身去,仰望着無邊雨幕。

“白大哥,這是一百魏國老刀幣,請收好。”黑衣老者從懷中拿出一隻皮袋遞給老石工。那時候,天下稱魏國老刀幣爲“老魏錢”,那是魏文侯時期鑄造的刀型鐵錢。因爲笨重攜帶不便,魏國已經不再鑄造了。但這樣一來,反而使這種刀幣成了兼具古董意義的名錢,走遍天下皆視爲珍品。白駝老石工是居住在櫟陽城裡的“國人”,也在官府管轄的“百工”之列,比起窮鄉僻壤的耕夫雖然好一些,但也是窮得叮噹作響。這一百老刀幣對於一個櫟陽老工匠來說,無疑是一筆大錢。何況老石工白駝一輩子也沒有見過這種名貴的老刀幣。

誰想老石工卻瞪起眼睛,聲音嘶啞道:“老哥哥哪裡話?這兩個大字能由

老白駝錘鑿出來,死也安寧了。給錢,卻將老白駝看得賤了。老哥哥,可知一句老話?”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黑衣老者正容回答。

“着!錢爲何物?要它做甚?”

說話時分,黑衣後生走出門去,從牛車上拿回一個布袋,向老人肅然躬身道:“老人家高義大德,無以爲敬,請收下這兩條幹肉,略表後生敬老之心。”

老石工淚眼婆娑:“後生呵,你是大貴之人,託福了。我老白駝就收下這兩條幹肉了。”老人猛然跪倒,向黑衣後生叩頭不止。

“老人家……”驟然間黑衣後生語音哽咽,跪在地上扶起老人,“秦國百工,尚且難以食肉,這也是國恥啊。”

老人流着眼淚哈哈大笑道:“有貴人石上兩個字,老秦人吃肉的日子,不遠了!”

“老人家,說得好。老秦人終究有得肉吃。”

當哐啷咣噹的牛車駛出狹窄的石板小街時,淅瀝雨絲依然連綿不斷。牛車拐了幾個彎兒,便從一道偏門駛進了國府大院,直接進了政事堂前的小庭院。

秦孝公脫去淋得透溼的夾層布衫,換上了一件乾爽的布袍,又喝了一鼎熱騰騰的羊肉湯,便來到政事堂東廳。略顯幽暗的空曠大廳中,黑伯已經將高大的石刻安放在事先做好的基座上。秦孝公端詳沉思一陣,低聲吩咐:“黑伯,一個時辰內,不許任何人進入政事堂。”

黑伯答應一聲,出去守在了庭院唯一的石門前,卻總是心神不寧。想了想,他招手喚過一個帶班護衛的武士低聲叮囑幾句,便匆匆向最後一進走去了。

距日落還有一個時辰,國府大院第六進大廳已經是暗幽幽的了。但是,廳中閃動的紅色身影與劍氣光芒,卻給沉沉大廳平添了一片亮色。練劍者纖細高挑的身影,飄飄飛動的長髮,連同一身火焰般的紅色勁裝,都在顯示着這是一個洋溢着青春氣息的少女。

這是一間擺滿各種兵器的大廳,往後兩進就是秦國的後宮,往前五進則是國君的政務諸室。這間擺滿兵器的大廳隔在國君與後宮的中間,叫短兵廳。廳中兵器架上是各種各樣的短兵器。非但有中原各國流行的騎士厚背短刀和闊身短劍,還有已經滅亡的吳國的彎劍——吳鉤,其他諸如韓國的戰斧、戎狄的戰刀、東瀛的打刀、越國的細劍、魏國的鐵盾、趙國的牛皮盾等,幾乎包容了當時天下的種種常用短兵器。練劍少女在廳中不斷選擇各種短兵器演練,無論快慢,卻都是一點兒也不花哨的基本格殺動作。當她從劍架上拿下一柄吳鉤彎劍演練時,揮劍斜劈,卻怎麼也沒有凌厲的劍風嘯聲。她不禁皺皺眉頭連劈數次,還是不行。停下來想了想,她掏出汗巾擦擦,提着吳鉤向前院匆匆而來,步履輕盈,步態柔美,風一樣掠過了一道道門檻。

政事堂的院子裡靜悄悄的,只有刷刷刷的雨聲。少女輕手輕腳地走進庭院,走到書房門口,輕輕叫了一聲“黑伯”。見沒有人答應,她頑皮地一笑,伸長脖子向書房裡張望,也沒有人。她拍拍自己的頭,忽然一笑,便從長廊下向政事堂大廳輕盈走來。走到門口,她又伸長脖子頑皮地笑着向裡張望。忽然間,她屏住了氣息,美麗的臉上充滿了驚愕和恐懼,急急捂住已經張開的嘴巴,輕輕退出幾步,轉身向後院飛跑而去。

片刻之間,紅衣少女扶着白髮太后來到政事堂門外。黑伯疾步在前打開政事堂虛掩的廳門。白髮蒼蒼的老太后沒有說話,只向黑伯搖搖手,徑自走進政事堂。

黑沉沉的政事堂裡,嬴渠樑躺在地上,身上沾滿了片片點點的鮮血。身前五步之外,立着一座高高的石刻,石上的血跡在沉沉大廳中發着幽幽紅光。

“二哥!”一聲哭喊,少女撲到嬴渠樑身上。

太后站在刻石前一動不動。大石中央是觸目驚心的兩個大字——國恥!大字槽溝裡的鮮血還沒有凝固,細細的血線還在蜿蜒下流。大石右上方是一行拳頭大的字——國人永志六國分秦是爲國恥天下卑秦醜莫大焉。左下方是“嬴渠樑元年”五個字。石上血跡斑斑,血線絲絲,令人不忍卒睹。

一回頭,太后見兒子還在妹妹懷中昏迷未醒,兩根斷指還在淌血。剎那之間,太后腳步踉蹌,幾乎要昏倒。她咬緊牙關,扶住大柱終於站穩,嘶聲吩咐:“黑伯,背渠樑到後宮,快!”

黑伯一個箭步衝來,兩手平伸插進國君身下,平端起國君飛步向後院的太后寢室而來。

嬴渠樑悠悠醒來時,天已經大黑了。無邊雨幕瀟瀟落下,風鈴鐵馬叮叮有聲。燭光下,他面容蒼白得沒有一點血色,眼睛卻亮得沒有半點衰頹氣息。他聞到了一股濃濃的藥味兒,也看到了瓦罐前木炭火映出的少女淚臉。

“熒玉?”他驚訝地輕聲呼喚。

“二哥!醒來了?”少女驚喜異常地跑過來,坐到榻前邊擦眼淚邊笑,“疼不疼?餓不餓?吃不吃?手別動。”

嬴渠樑哈哈笑道:“不疼。不餓。不吃。”

“對!你就睡覺。娘說了,今晚不准你走出這裡半步,若有違抗,拿我是問。”

“噢?娘呢?”

“娘,娘出去了。不教給你說。”

“出去?何處去了?陰雨天,如此的黑。”年輕的國君一下子坐起來,推開妹妹就要出門。

“哪裡去?我回來了。”太后板着臉走到門口,顯然是剛剛拿掉雨布,鬢邊還有水珠,衣裳還有水漬。

“娘,你到外邊去了?”秦孝公急問。

“你先給我坐回去。”熒玉一見母后,立即來了威風,將二哥推到榻上。

太后笑笑:“沒事。我出去轉了轉。渠樑啊,坐,和娘說說話。做了國君,見你一面都難了。”老人幽幽一嘆,臉上卻掛着慈祥的微笑,彷彿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

“娘,渠樑不孝。”秦孝公眼中含淚。

“哪裡話來?”太后坐到繡墩上,“渠樑啊,娘知道你心氣高遠,有擔待。可娘還是

要說,你太過激切,又自責過甚。憂國憂民,是好君主,若過甚傷身,得失可是難料也。”

秦孝公沉重地嘆息一聲,默默點頭,又默默搖頭。

這時,黑伯用銅盤託着一隻熱氣騰騰的銅鼎進來,默默放下,輕步退出。

“熒玉,給二哥盛鹿龜肉,鼎中肉湯也全教他喝完。”

“是!”熒玉高興地拿起小陶碗和長木勺從鼎中盛肉舀湯。

秦孝公驚訝道:“娘,何來鹿龜肉?龜肉可吃麼?”

太后微笑道:“娘和黑伯去獵到的。這龜龍麟鳳,乃四大靈物,尋常時自然是不能食它。然聖賢絕境,萬物可食。我兒渠樑,既受天命爲一國君主,憂國傷身,上天自會體恤的。”老人又是輕輕地嘆息了一聲,“半月之內,你要把這隻野鹿和十隻山龜給吃下去,一分一毫都不許留。熒玉,你替娘看着。”

“是!遵母后命。”熒玉高興地端着陶碗走到榻前,“二哥,即刻就餐。”

黑伯走進來拱手道:“君上,太后入山前設壇祭天,進山後第一道山口就撞上了這隻鹿。射殺野鹿,山石後就爬出了這十隻小山龜。此乃天意,君上安心進食無妨。”

秦孝公不再說話,默默地吃肉喝湯,臉上漸漸滲出汗珠。太后和熒玉一直守候在房中,又逼着嬴渠樑喝下了太醫配的草藥汁。

“娘,”秦孝公精神振作,微微一笑,“我想給小妹派個事做,你看如何?”

“好也!我也能派上用場了。”熒玉先自高興起來。

“娘不贊同不行的。”秦孝公正色道。

太后笑道:“說來聽聽,何事?”

秦孝公詭秘地一笑:“娘且附耳來。”搖手讓熒玉迴避。熒玉大急叫道:“莫非想賣我不成?”孝公與太后大笑。太后走到榻前,孝公一陣低語,太后沉吟良久:“赳赳老秦,共赴國難。公室子弟,豈能例外。去吧,她也長大了。”

熒玉高興地搖着太后胳膊:“娘答應了?好也!”

“不知何事,高興個甚來由?”太后板着臉。

熒玉笑道:“無論何事都是好事,反正熒玉有用了。”

“將你賣到魏國去。高興?”孝公正色道。

“啊!”熒玉尖叫一聲,“真的?”

太后孝公一陣大笑,熒玉也清脆地笑起來,向秦孝公狠狠地扮個鬼臉。

五更起來,秦孝公精神大好,在短兵廳練了一回劍術。他心思細密,昨日書寫血石時斬斷的是左手兩指。右手對他太重要了,至少提筆執劍是決然要用的。所以雖然左手吊着布帶,依然沒有影響他的晨練。練完劍,天色已經濛濛發亮,老霖雨暫時停了,天上黑雲卻是向西疾飛而去。秦地諺雲,雲向西,水滴滴。看來上天的老霖雨還得下。秦孝公來到書房時,恰逢左庶長嬴虔遣使急報:先頭兩萬騎兵已經逼近隴西,後續兩萬騎兵三日內也可抵達,戎狄方向還沒有動靜。嬴虔申明,四萬騎兵足以鎮剿叛亂,決定不再向西調兵。秦孝公思忖有頃,對軍使寫了回書,贊同嬴虔部署並在最後重重寫了八個大字:萬勿懈怠,務須全勝。封好密札,軍使疾速而去。秦孝公看看天色,已是大亮,便喚黑伯牽馬,帶了兩名護衛出櫟陽城東門去了。

出城十里,道邊一片楊柳新綠,細雨方停,微風搖曳,直是青翠欲滴。新綠中掩着一座用石柱石板搭成的石亭,雖是粗拙古樸,倒也寬敞乾淨。亭中石案上擺着兩隻大陶碗,碗中盛滿清亮的米酒。亭外引道上停着一輛鋥亮的青銅軺車,雖只有兩馬駕拉,但雄駿的馬姿一看便絕非凡品。軺車旁肅立着十名紅衣壯漢,身旁各有一匹純色良馬。還有四輛被牛皮苫得嚴嚴實實的篷車停在道邊。楊柳新綠下,站着一個華貴錦繡的人物,紅色的繡金披風和頭上的六寸白玉冠,使他的背影也顯得丰姿英華。尋常人看來,這一行人馬只能是山東的鉅商大賈,貧弱的秦國如何有得如此的富商車隊?

華貴的主人身在楊柳之下,眼睛卻不斷地向櫟陽東門瞭望。終於,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漸漸地,櫟陽東門的三騎快馬從較爲乾硬的草地上飛馳而來。到了十里亭,三騎士走馬進入楊柳林中翻身下馬,爲首者大笑:“好!這搖身一變,還真是一派大富大貴,成事吉兆。”

丰姿華貴的青年深深一躬:“君上,道邊不便久留,若無叮囑,景監便告辭起行。”

“自當如此。來,你我共乾一碗老秦酒,爲你壯行。”說着拉起景監的手進入石亭,“還記得我說過給你派個幫手的事麼?”

“記得,君上卻是一直未派,臣也疏忽了。”

“今日我將此人交給你。黑林,過來見過特使。”

“遵命!”只聽一聲脆亮的回答,秦孝公身後的一名武士走來向景監拱手一禮,“千夫長黑林,見過特使大人。”

景監一瞄,此人年輕俊秀,聲音脆亮,心中便閃過一個念頭:如此女氣,竟能做千夫長?卻又立即想到既是國君推薦,想必不是平庸之輩,便笑道:“好,你就給我做總管。”年輕的黑林又挺胸高聲道:“遵命!”大步站到了景監身後,儼然一個貼身總管。

秦孝公叮囑:“黑林是黑伯的長孫,缺乏歷練,黑伯託你要嚴厲督導。”

“景監明白。”

秦孝公端起陶碗,肅然站起道:“爲君壯行,幹!”

景監雙手舉碗:“臣萬死不辱使命。幹!”陶碗相碰,兩人一齊舉碗咕咚咚一飲而盡。

“臣告辭。”景監深深一躬。

“走吧,我看你等上路。”秦孝公肅然拱手,“與虎謀皮,善自珍重。”

“君上保重,後會有期。”景監踏上軺車,最後一拱,轔轔而去。年輕俊秀的黑林回頭向秦孝公望了一眼,也上馬飛馳而去。

青翠欲滴的楊柳林中,秦孝公遙望着漸行漸遠的紅色車馬消失在霏霏雨霧中,打馬一鞭,回身馳出柳林,向櫟陽城疾疾去了。

(本章完)

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二 趙奢豪言 險狹鬥穴勇者勝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七 酷刑萬刃 瓦釜雷鳴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七 欲一中國者 海納爲本第三章 東方龍蛇_三 東海起大蛟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大秦帝國第六部上卷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五 莊襄王臨終盟約 破法度兩權當國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一 離宮永巷深深深五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徭役賦稅之歷史分析第一章 權相變異_四 眩暈的胡亥在甘泉宮山林不知所以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四 秦步決魏騎 公子卬全軍覆沒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三 秦國朝野皆動 白起秘密入軍大秦帝國進階手冊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秦國官制_武將官制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一 滅大臣而遠骨肉 亙古未聞的政變方略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名將_廉頗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五 信人奮士 爍爍其華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一 幽幽南山 不寧不令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一 落拓奇士隱秘出山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三 殘詔斷句 李斯的勃勃雄心燃燒起來了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一 奇兵破宜陽 千夫長嶄露頭角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三 新王朝會波瀾迭起第十章 蒹葭蒼蒼_二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五 李斯開始了別出心裁的才具施展諸子百家_儒家第十章 蒹葭蒼蒼_六 大峽谷裡的神秘新軍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五 整我六師 如雷如霆第三章 乾坤合同_六 以戰示形 秦軍偏師兩敗於李牧大秦帝國第五部下卷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一 衛鞅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一 暴秦說:秦末復辟勢力的歷史謊言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五 祭舜又祭禹 帝國新政的大道宣示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一 春申君星夜入臨淄戰國七雄_韓國第二章 大決涇水_四 天奪民生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一 天人亂象 三策應對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三 北阪痛殲牛頭兵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三 秦軍首敗 天下變色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二 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長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七章 帝國烽煙_三 軹道亭外的素車白馬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二 衛鞅兩面君 招賢館大起波瀾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五 慨其嘆矣 遇人之艱難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經典大戰_河西之戰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三 燕山腳下的古老城堡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十章 偏安亡齊_二 一統棋局 最後一手務求平穩收煞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五 政事堂發生了尖銳對立第六章 風雲再起_四 明大義兮真豪傑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二 衛鞅兩面君 招賢館大起波瀾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二 趙奢豪言 險狹鬥穴勇者勝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一 亦正亦奇 呂不韋破了秦國百年法統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名將_蒙恬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七 欲一中國者 海納爲本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一 大義末路何茫然
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二 趙奢豪言 險狹鬥穴勇者勝第八章 幽燕雷霆_七 酷刑萬刃 瓦釜雷鳴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大秦帝國》·史源_第三部 《金戈鐵馬》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七 欲一中國者 海納爲本第三章 東方龍蛇_三 東海起大蛟大秦帝國第六部下卷大秦帝國第六部上卷第三章 西出鎩羽_二 關西有大都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五 莊襄王臨終盟約 破法度兩權當國第十三章 遠交近攻_一 離宮永巷深深深五 走出暴秦說誤區:秦帝國徭役賦稅之歷史分析第一章 權相變異_四 眩暈的胡亥在甘泉宮山林不知所以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四 瀕臨危難 理亂除奸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四 秦步決魏騎 公子卬全軍覆沒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三 秦國朝野皆動 白起秘密入軍大秦帝國進階手冊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二 魏國廟堂的名將與老將秦國官制_武將官制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五章 情變橫生_七 欲將子還兮 子不我思第三章 殺戮風暴_一 滅大臣而遠骨肉 亙古未聞的政變方略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五 張儀第一次遭遇挑釁名將_廉頗第八章 政俠發難_四 荊南突然失蹤 刺客突然出現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十二章 盤整華夏_五 信人奮士 爍爍其華第四章 咸陽初動_一 幽幽南山 不寧不令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一 落拓奇士隱秘出山第十一章 雄傑悲歌_三 趙雍探秦國 感喟重劃策第一章 權相變異_三 殘詔斷句 李斯的勃勃雄心燃燒起來了第十章 偏安亡齊_一 南海不定 焉有一統華夏哉第一章 無妄九鼎_一 奇兵破宜陽 千夫長嶄露頭角第十五章 長平大決_一 年輕的大將軍豪氣勃發第二章 大決涇水_七 涇水入田 鄭國渠震動天下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三 新王朝會波瀾迭起第十章 蒹葭蒼蒼_二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五章 情變橫生_四 法度精嚴兮 萬綠家邦第一章 權相變異_五 李斯開始了別出心裁的才具施展諸子百家_儒家第十章 蒹葭蒼蒼_六 大峽谷裡的神秘新軍第八章 幽燕雷霆_五 整我六師 如雷如霆第三章 乾坤合同_六 以戰示形 秦軍偏師兩敗於李牧大秦帝國第五部下卷第十二章 收復河西_一 衛鞅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機遇大秦帝國第四部中卷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三 再破成例 呂不韋周旋立儲一 暴秦說:秦末復辟勢力的歷史謊言第六章 秦軍悲歌_四 秦趙楚大勢各異 項羽軍殺將暴起第十四章 大帝流火_五 祭舜又祭禹 帝國新政的大道宣示第五章 情變橫生_六 殷殷宴席生出了無端波瀾第十三章 最後風暴_一 春申君星夜入臨淄戰國七雄_韓國第二章 大決涇水_四 天奪民生 寧不與上天一爭乎第五章 情變橫生_五 情之有契 心之唯艱第十五章 萬古國殤_一 沉沉夜幕 重重宮闈第八章 連橫奇對_二 第一國王與第一丞相第八章 風雨如晦_一 天人亂象 三策應對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一章 鐵腕平亂_三 北阪痛殲牛頭兵第八章 連橫奇對_四 衣錦榮歸動洛陽第十章 胡服風暴_三 秦軍首敗 天下變色第六章 櫟陽潮生_四 世族元老們惶惑不安了第十章 張儀風雲_五 張儀蘇秦都祭出了古老的權謀第九章 分治亡楚_八 淮北大追殺 王翦一戰滅楚國第一章 初政颶風_六 振聾發聵的《諫逐客書》第十一章 天算六國_二 魏惠王君臣雄心陡長第六章 櫟陽潮生_一 失望的景監大爲驚喜第七章 帝國烽煙_三 軹道亭外的素車白馬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二 衛鞅兩面君 招賢館大起波瀾第十一章 郢都恩仇_六 壯心酷烈走偏鋒第八章 政俠發難_六 陳倉河谷的苦行莊園第二章 艱危咸陽_五 慨其嘆矣 遇人之艱難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經典大戰_河西之戰第二章 山東雄傑_二 雙傑聚酒評天下第六章 風雲再起_三 燕山腳下的古老城堡第一章 無妄九鼎_四 大雨落幽燕第四章 暴亂潮水_六 彌散的反秦勢力聚合生成了新的復辟軸心第四章 談兵致禍_四 雲夢澤訪出了逃隱名將第十章 偏安亡齊_二 一統棋局 最後一手務求平穩收煞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五 政事堂發生了尖銳對立第六章 風雲再起_四 明大義兮真豪傑第六章 櫟陽潮生_二 衛鞅兩面君 招賢館大起波瀾第四章 談兵致禍_一 十六字訣震撼了齊威王第十章 胡服風暴_二 趙奢豪言 險狹鬥穴勇者勝大秦帝國第三部中卷第七章 大成合縱_三 壯士捨身兮濰水茫茫第十一 章仲父當國_一 亦正亦奇 呂不韋破了秦國百年法統第五章 術治亡韓_六 瀕臨絕境 韓王安終於要孤城一戰了第一章 暮政維艱_三 布衣水工震撼了咸陽君臣第八章 失才亡魏_六 緩賢忘士者 天亡之國也第九章 縱橫初局_四 積羽沉舟新謀略第七章 帝國烽煙_二 帝國回光 最後秦王的政變除惡名將_蒙恬第一章 初政颶風_七 欲一中國者 海納爲本第九章 呂氏新政_二 醇醇本色 殷殷同心第十二章 不寧不令_一 大義末路何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