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十三歸心

bookmark

對於拉李光地入十四黨,胤禎原本是沒一點把握的,不過是抱着試試的態度,他可是深知康熙對李光地的賞識與倚重,兩人既是君臣亦是良友,君臣相處幾十年,感情之深厚,就連一些皇子亦是不如,僅從康熙三次授予其御匾,表彰其功績,就可見一斑。

康熙令李光地兼京報總編一職,無疑是主動把李光地塞進了十四黨,十四黨的實力可說是一夜間便膨脹開來,朝堂爭鋒,幾可與八爺黨分庭抗禮,而由此亦可看出康熙對十四皇子胤禎的恩寵,遠在太子和八阿哥之上,朝中大臣,哪個不是人精,消息一傳出,京城局面必將爲之一變。

胤禎出了宮,沒去刑部,徑直往老十三府上而去,《南山集》一案的涉案官員大體處置辦法既然已經定了下來,他也沒有一個個去審的心思,那些四品的清流,自然有王頊齡去篩選,犯不着他親自出面,他要做的,不過是給王頊齡留點時間而已。

倒是十三胤祥,他更爲上心,他沒料到康熙在最後竟然將法海解封了,而且一舉提到了正三品的大理寺卿,這對十三胤祥而言,可是個好消息,看來,經過兩年多時間,康熙的怒氣已消了不少,胤祥復出的可能性亦很大。

胤祥可是胤禛的鐵桿兄弟,一衆兄弟中,數他最爲豪俠仗義,又不拘小節,不僅人緣好、交際廣,而且文武全才,他要是復出,對老四胤禛來說,可真是如虎添翼。

對於胤祥,胤禎的心情極爲複雜,這個十三哥可是個人才,要能拉攏過來,不僅十四黨聲威大震,而且可以嚴重的打擊老四胤禛,沒了胤祥的幫襯,胤禛在軍隊就沒有任何的根基,年羹堯那是遠在天邊,解不了近渴。

胤禎前腳出宮,康熙‘着李光地兼京報總編,着王頊齡、法海兼副總編,法海着遷大理寺卿。’的諭旨後腳就傳了出去。

京中一衆大員此時大多都還沒聽說過京報,若不是見李光地兼總編,根本就不會有人在意,李光地可是熙朝老臣,不僅德高望衆,更受康熙恩寵無比,他出面兼京報總編,一衆大員自然極爲重視,紛紛打聽京報爲何物,總編又是什麼品級?

很快,京報便是十四皇子恂親王胤禎革新邸報鼓搗出的消息就散播開來,一衆大員聞知後,一個個都是倒吸冷氣,康熙竟然把李光地都塞進了十四黨?十四爺的恩寵可真是沒得說了,這李光地,太子和八爺二人明裡暗裡不知道拉了多少次,他楞是一點都不賣帳的,這下倒好,康熙做主把他塞進了十四黨,

連李光地都入了十四黨,這十四黨豈不是要一飛沖天?一衆官員不由暗自嘀咕,這朝局怕是要大變了?

王府井大街帥府園,十三阿哥府邸。

聽聞老十四胤禎造訪,胤祥大爲興奮,親自到二門迎接。

見到胤祥迎了出來,胤禎亦甚爲驚訝,見了禮之後就問道:“十三哥的病大好了?”

“呵呵,不能疾走,慢步沒問題。”胤祥說着輕笑道,“十四弟一回來,京師便是風雲變幻,怎得有暇來看十三哥?”

“再忙也不能不來看十三哥。”胤禎微微笑着道:“十四今兒可是給你帶好消息來了。”

好消息?我還有什麼好消息?胤祥微微一怔,見胤禎滿臉真誠的笑容,知道不是誑他,不由遲疑着道:“莫不是皇阿瑪着我去上海?”

“十三哥倒真是敢想。”胤禎微笑着道:“去你書房吧。”

進了書房,命人奉上茶水後,胤祥便將一應閒人都遠遠趕了開去,才含笑道:“是不是陶庵(法海)丈夫起復了?”

“十三哥可真是厲害,一猜便中。”胤禎輕笑道:“陶庵丈夫遷大理寺卿。”

大理寺卿胤祥不由一呆,法海居然從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直接遷升到正三品的大理寺卿,連升五品十級,他心思極爲靈動,一下便猜到是老十四爲法海求情,想到法海因爲他而遭牽連,從四品降黜到七品,他是又難受又欣喜。

見胤祥神情複雜,胤禎知他心裡內疚,便道:“陶庵丈夫既然已經復出,亦說明皇阿瑪心裡的怒氣已消的差的不多了,十三哥該高興纔是。”

胤祥是有苦自己知,聞言不由苦笑道:“十四弟不用再安慰我了,我的事,我自己心中明白。”

“多大的事,不就是替人背黑鍋嘛?”胤禎隨意說道。

胤禎說的輕鬆隨意,但這句話落在胤祥耳裡,卻不啻於驚雷,登時便是一呆,想到胤禎才從宮裡出來,他更覺驚恐,半晌,方纔遲疑着道:“是皇阿瑪着你來問的?”

見到胤祥的反應,胤禎不由暗歎,這老十三對胤禛可真是沒得說,看來,得以雷霆手段破壞胤禛在他心中的印象,否則,根本就沒可能拉攏他。想到拉攏十三過來後的巨大好處,胤禎也不惜冒點風險,反正跟胤禛已是撕破了臉面,大不了明刀明槍鬥一場。

胤祥對外看了看,起身走到門口,打了個手勢,院裡一衆護衛立即就遠遠的退了出去警戒。

坐了回來,胤祥已是冷靜下來,皇阿瑪極好名聲,怎會告訴老十四這些見不得人的事,眼見胤禎默不做聲,他又道:“你從哪裡胡亂聽來的,傳到皇阿瑪耳裡,可不是小事。”

胤禎一雙眼睛死死的盯着胤祥,語氣沉重的說道:“十四弟於今年三月,在廣州城被二百餘手持弓箭利刃、組織嚴密,行動詭異的人刺殺。”

這句話猶如平地一聲巨雷,只把胤祥震的目瞪口呆,怎麼可能?老十四可是四哥一母同胞

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562章 開局第572章 紫竹林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129章 刺殺(上)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18章 上尊號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591章 反應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43章 危機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80章 官缺第174章 回京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572章 紫竹林第698章 失控?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178章 摘桃子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90章 兄弟同心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653章 尋開心?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60章 下馬威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4章 失算了第296章 密謀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118章 上尊號第425章 推廣西學後記二第451章 **老五第545章 奪權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28章 恂貝勒第203章 埋刺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24撩撥康熙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49章 白送?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96章 徵日(五)後記6第499章 徵日(八)第545章 奪權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714章 大局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357章 回上海第84章 回京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706章 割辮子第492章 徵日(一)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363章 打秋風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97章 站籠第716章 管理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605章 後宮第36章 督撫之爭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6 提點老八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
第541章 允准出京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78章 投桃報李第666章 針鋒相對第406章 京師嚴打第142章 鉅額虧空第562章 開局第572章 紫竹林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129章 刺殺(上)第256章 回京解憂第118章 上尊號第352章 借刀殺人第591章 反應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43章 危機第5章 投康熙所好第523章 士農工商第580章 官缺第174章 回京第300章 胤礽的手筆第572章 紫竹林第698章 失控?第388章 宗親心焦第525章 宗藩關係第178章 摘桃子第534章 意外收穫第481章 太子難當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575章 裁彎取直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90章 兄弟同心第440章 鴿信密碼第653章 尋開心?第468章 立皇太孫第460章 康熙中風第80章 十四爺冷竈第60章 下馬威第656章 聯姻孔府第64章 失算了第296章 密謀第270章 康熙發飆第287章 炮口集合第118章 上尊號第425章 推廣西學後記二第451章 **老五第545章 奪權第121章 西洋戰艦第28章 恂貝勒第203章 埋刺第238章 大亂將起第45章 鄔思道的手段第217章 仇人相見第438章 客竄海盜第291章 皇家科學院第268章 肥水不落到外人田第24撩撥康熙第189章 京報籌備第114章 分工合作第138章 人口問題第540章 舉薦將領第679章 利誘晉商第542章 刺激農業第531章 防範未然第546章 如出一轍第49章 白送?第244章 京師反應第415章 探望廢太子第496章 徵日(五)後記6第499章 徵日(八)第545章 奪權第192章 十三歸心第714章 大局第303章 轉移戰場第357章 回上海第84章 回京第700章 金融控制第706章 割辮子第492章 徵日(一)第319章 康熙密旨第727章 康熙病情第329章 奴隸農莊第363章 打秋風第429章 打出威風第334章 鼓吹分封第97章 站籠第716章 管理第302章 康熙回津第474章 掌握主動第605章 後宮第36章 督撫之爭第548章 太子心思第26 提點老八第206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46章 胤楨的反擊第418章 初會鄔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