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關一直都有戰報傳來,這些天趙匡胤有點寢食難安。
遼人爲了生存下來,很瘋狂,他們所到之處,把能搶的東西都給搶了,而且把大宋男丁殺了,女人則全部抓了起來。
他們的意圖趙匡胤很明白,遼人的人口並不算多,女人更不多,而一個民族亦或者國家想要壯大起來,極其需要人。
大宋的女人對於遼人來說,就是生育的機器。
可恨。
趙匡胤覺得遼人太可恨了,雖然女人在他們大宋的地位並不是很高,但他們至少沒有輕視過她們,沒有隻把她們當成生育的機器。
這是一件不可饒恕的事情。
憤怒的趙匡胤將朝中的幾位宰相和王爺叫到了御書房,他雙眉凝着,望着朝中的這幾個頂樑柱問道:“遼人猖狂,我宋人一時抵擋的極其艱難,爾等可有良策退敵?”
趙匡胤顯然一開始低估了敵人的實力,因此現在的他只想退敵。
衆人相互張望,最終由沈義倫最先開口,自從趙普罷相之後,他就成了宰相,因此皇上的問題自然要他先開口。
“聖上若只是想退敵,倒是好解決,就是有點窩囊。”
趙匡胤眉頭微微一凝:“沈愛卿的意思是和談?”
沈義倫臉色微微有變,但還是點了點頭:“戰爭繼續下去,只會兩敗俱傷,若能和解,不知能免多少無辜百姓的傷亡,遼人對我大宋發動戰爭也不過是爲了活命,只要我們給他們足夠的糧食,想來他們會退兵吧。”
沈義倫說完,便立在了一旁,趙匡胤雙眉凝着,並沒有發表意見,而這個時候,魏王冷哼一聲:“和什麼談。遼人出爾反爾,絕非可信之人,再者,若我們跟遼國和談了,只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只會讓他們覺得我們大宋好欺負,以後想要錢了就打我們大宋一下。這怎麼能行?”
魏王說的憤怒,也說的衆人義憤填膺。晉王倒顯得很冷靜,就算魏王說到激動處,他也仍舊錶現的很平靜。
趙匡胤則在魏王說完之後忍不住稱讚道:“魏王說的不錯,我大宋纔開國十幾年,就算沒有盛唐氣魄,可也不能有頹廢懦弱之相,和談不必再提,打,朕這次要打怕他們。”
就算最後真要和談。也要先打再說。
趙匡胤的意思大家都明白了,只是邊關的情況大家也都清楚,石守信雖然守住了城池,沒有讓遼人再繼續南下,但遼人攻勢瘋狂,而大宋城池多不堪用,這樣跟遼人僵持不了多久。以戰報的情況來看,石守信最多能堅守半個月。
半個月後,遼人鐵騎南下,不知有多少百姓將死在他們的馬蹄之下。
最爲令人感到可惡的是,北漢一直騷擾大宋邊境的城鎮,以至於石守信至少調配了一萬人馬去抵擋北漢的人兵馬。
御書房的氣氛有些詭異。沉默,還是沉默,直到薛居正開口:“聖上,微臣覺得想要提高我大宋士氣,一舉打垮遼人,唯有聖上親征。”
薛居正此言一出,衆人皆是一愣。晉王和沈義倫立馬站出來反對:“不行,聖上萬金之軀,豈可御駕親征?”
“沒錯,聖上必須坐鎮京城,就算是真到了萬不得已的地步,微臣願意代勞。”
對於御駕親征,趙匡胤並沒有怎麼反感,他本來就是從一個小兵慢慢爬上來的,打仗他在行,而且午夜夢迴,他也經常夢到意氣風發沙場點兵。
只是晉王和沈義倫兩人的話也多少有點道理。
他有點爲難了,這親征是去還是不去?
直到這個時候,趙匡胤才意識到柳味一直都沒有開口,他也沒有露出多少驚慌神色,好像邊關的事情跟他一點關係沒有。
趙匡胤對柳味還是很瞭解的,他覺得柳味露出這樣的表情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他根本不關心這些事情,而是他已經有了解決的辦法。
而以趙匡胤對柳味的瞭解,他覺得第二種可能是最有可能的。
“柳愛卿可有退敵之策?”
柳味淺笑:“聖上,其實退敵之策就在這些邊關傳來的奏章當中。”
“哦?”趙匡胤有些吃驚,晉王、魏王等人則很是不解,邊關傳來的奏章他們都看過,可並沒有發現什麼退敵之策啊,其中更沒有什麼人有獻策的意思。
“柳愛卿明言。”趙匡胤望向柳味道。
所有人都望向柳味,柳味淺淺一笑,從一堆奏摺當中拿出了一張,然後給衆人看,衆人都看過,因此有些不解。
“柳大人,這奏摺稱臨風城縣令霍戰在敵人未來之前棄城逃跑,這可是不抵抗的大罪,那裡有什麼退敵之策?”沈義倫一臉疑惑,他是個聰明人,可從這份奏摺當中,他真的看不出什麼來。
柳味露出一絲淺笑,而後說道:“奏摺上的確是這樣說的,但奏摺上也說了霍戰逃離的方向,他是迎着敵人的方向逃去的,可後來卻沒有了消息。”
“當然沒有消息了,他帶着區區二百人,能做什麼事情,他敢跟敵人硬拼嗎?肯定是帶着人逃到一個隱蔽的地方躲起來了,這等膽小鬼,我大宋應該將其抓起來殺死。”薛居正脾氣有點火爆,說完又是一聲冷哼。
面對薛居正的話,柳味並沒有給出任何的反應,他只是望向趙匡胤,道:“聖上覺得霍戰棄城是對是錯?”
趙匡胤微微凝眉,許久之後開口道:“臨風城太小了,兵馬只有幾百,爲了幾千百姓的生命安全,棄城也說得過去,雖然他不算我大宋不屈之臣,但就憑他救了我大宋幾千百姓的份上,朕覺得他功過相抵了。”
趙匡胤的話還算公平,柳味笑了笑:“其實根本就沒有過,一直都是功。”
衆人聽到柳味這話,皆是一愣,然後不解,難道棄城也是功嗎?
“柳大人,功從何來?”晉王望向柳味,很不解的問道。
“棄城救下我大宋百姓就是功,但此功與他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相比卻是不足一提的,以微臣觀之,這霍戰不是一個拘泥於形式的人,他能夠很清楚的看到邊關局勢,因此他在最後關頭哪怕冒着棄城不戰的危險,也要命人將城中百姓遷走。”
柳味說到這裡,趙匡胤點點頭:“那他又去了哪裡?”
是啊,所有人都在懷疑,他既然帶兵迎上了敵人,可爲何突然就沒有了他的消息呢?
柳味笑了笑,拿來一張地圖,然後指了指地圖上的一個地方:“他帶兵去了這裡。”
衆人看到柳味所指的地方後,皆是一驚。
“這……這怎麼可能?”
“是啊,此處乃遼人腹地,他去那裡豈不是找死?”
幾名官員有些不解的時候,晉王臉上突然露出了一絲恍悟神色,而趙匡胤則沉沉的點了點頭:“好計,果真是好計啊,而且夠狠,狠的厲害。”
當柳味指明,趙匡胤說出這番話後,所有的人都漸漸明白了,而他們明白過來之後,則是震驚,他們沒有想到那小小的臨風縣令霍戰竟然有這等魄力。
----------------------------------------------------------
邊關。
城下屍橫遍野,時已入秋,塞外的風寒的早,也寒的厲害。
遼人幾番攻城,皆已失敗告終,但宋人也沒有討好。
如今宋軍在城中雖然不缺糧食,但每天被遼人這樣像瘋子一樣的攻伐,無論是誰都承受不了。
最爲重要的是,遼人奸詐,他們竟然將大宋俘虜押到兩軍陣前,威脅石守信打開城門,不然他們就當着所有宋軍的面一個一個的砍下他們的頭顱。
看着自己的同胞一個接着一個的被砍殺在城下,大宋的軍士很憤怒,他們恨不能衝出去跟遼人決一死戰。
瘋狂和憤怒很容易令人失去理智。
但石守信卻還能夠保持鎮定,他是個老將,一個打了而二十多年仗的老將,就算他沒有用兵的天賦,這麼多年下來他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比如說遇事冷靜,特別是遇到這樣的事情。
遼人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逼他們失去理智,進而打開城門與他們一拼,而只要他們打開城門,死傷將不可預計,而且勝負難料。
宋軍雖然厲害,可遼人的鐵騎也不是好玩的。
因而,石守信命人堅守城門不出,不管敵人做出任何舉動,亦或者罵了怎樣的話,他們絕對不能夠出城。
堅持,現在的他只有堅持,堅持到遼人因爲缺糧而不能堅持的時候,他們就可也翻轉局面了。
打仗有時候憑的是本事,有時候憑的是運氣,而有的時候憑的就是隱忍,只有隱忍,纔有可能成功。
憤怒,沒錯,自己的士兵太過憤怒也許是好事,石守信看着那些嚷嚷着要與敵人決一死戰的士兵,滿意的點了點頭。
當兵,就要有血性,沒有血性,只能被別人給殺死。
城下,遼人最新一波的攻擊退去了,李隱緊了緊衣衫,而後漫步向耶律賢的營帳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