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倭王拒絕臣服於大唐

貞觀十九年十二月底,嚴寒的天氣中,潛伏在倭國的情報人員傳回來一份密報,倭王孝德在與攝政的中大兄“皇子”及其他大臣們商議後,決定拒絕接受大唐皇帝在向其所下的詔命中提出的條件:不除“天皇”尊號,不向大唐稱臣內附,不賠償大唐的損失…

接到這樣的情報,李業詡並不意外,相反心裡還是大喜,這樣出征倭國是更加的名正言順了,他也立即令屬下們抓緊做好征戰的準備,並將此事以快報送與按行程來算應該已經抵達長安的李世民手中。

隨後幾天,陸續有情報傳回來,情報人員在所傳回來的情報中稱,因爲唐皇的這份詔命,暫居“天皇”的倭王孝德已經與中大兄“皇子”言和,同時孝德任命了一幫大臣以助國政,以中大兄皇子爲“皇太子”,共攝朝政,阿倍內麻呂爲左大臣,蘇我石川麻呂爲右大臣,藤原鐮足爲內臣,長年留學大唐的僧旻和高向玄理爲國博士,學問僧靈雲、惠雲等亦因參預改新而被列爲“十師”。

以間人“皇女”爲“皇后”,同時迎娶兩位妃子,一是阿倍倉梯麻呂之女阿倍小足媛,另一名妃子是蘇我石川麻呂之女蘇我乳孃。

倭王娶兩位重臣的女兒爲妃,這是一個加強其自身地位,穩固統治的非常好的手段。

孝德“天皇”行年號“大化”,這是倭國曆史上的第一個年號,並頒詔進行“改新”,搶先一系列的朝政變革:“據宰臣之勢,處官司之上”,“進退廢置,計從事立”,廢除皇室和貴族的領地及部民,一律改歸國家所有,土地和百姓變爲公地、公民,與之相應的經濟措施便是效法唐初實行的均田制。

在前些時候,古人“皇子”企圖謀反,興兵作亂,中大兄“皇子”率兵討伐古人“皇子”,叛亂雖然很快被平定,但也使得倭國內出現了不小連續的動亂,這些小規模的動亂或多或少對倭國的國政產生一些影響。

在古人“皇子”的叛亂被平息後,孝德同時發佈命令,大規模地招募軍隊,並在臨近新羅與百濟方向修築幾道工事,派駐大量軍士把守,防止唐軍渡海登陸,同時開始徵用百姓修築難波城,仿我大唐般修建城牆,積極備戰,準備與我大唐決戰…

在收到一系列的情報後,李業詡在做出甄別與整理後,召集各屬下商議軍情。

在已經被當作雞林州大都督府府邸的原新羅王宮偏殿內,李業詡面對殿下站立着的不少將領們,將所掌握的情況都向他們進行了通報,然後說:“諸位,有關倭國的消息本帥都已經通報給你們了,雖然現在是嚴冬時節,我軍無法渡海作戰,但我們必須及早做出佈署,以備來年春天時候,大軍即可渡海,發動對倭國的攻勢,你們有何建議,都可以與本帥說!”

鄭仁泰與劉仁軌、劉伯英利用天氣尚好的那一段時間,率領水師將士們經過斷續的航行,大部戰船都已經抵達金浦京港,還有一部在熊津大都督府所轄南面的幾個港口,準備在天氣允許的時候也往金浦京移動。因爲水師大軍剛剛抵達金浦京一帶不久,鄭仁泰及劉仁軌等人都留駐在海港一帶,沒有趕到雞林州來。

李業詡先前計劃的是,大軍將全部從金浦京出發,渡海經對馬國,先一步攻佔對馬島後,再經赤間關南面的那個海峽,進入倭國內海,攻擊難波。

只是這計劃他只和李世民討論過,並沒有任何部將說起過,按照慣例,在決定如何出戰前,還是要召集衆將們商議事務。

李業詡看地圖就知道如今倭國的赤間關是後來日本的下關,也叫馬關,那個臭名昭著的《馬關條約》就是誕生於此。倭國內海即後世的瀨戶內海,只是現在還沒名稱,倭內海與東海相連的關門海峽也還沒有名,傳來的情況上只是標註了情報人員給他們暫起的名:倭內海與倭海道。

“另外,本帥還補充一條,如今倭國內大多地方都沒有如我大唐般有堅固的城池,即使倭國都難波城,如今都只是築有幾大宮殿,並沒有高大的城牆,爲防我大軍的攻擊,倭王才下令建造城牆,如今冬季寒冷,城牆不可能很快建好的!”李業詡看着那些已經躍躍欲試,想出來發表意見的部將們說道。

這點是李業詡最感到高興的事,倭國沒有堅城可守,大多的部落所據的都是以柵爲欄的據點,這些簡單的城鎮或者以大唐城鎮的規模來看只能稱之爲村落的部落,或者一些倭國的小屬國居住地,在李業詡眼裡,那是極易被我軍攻擊的。

對於善戰的近衛師將士們來說,攻城並不是他們的強項,只是因爲有了火炮的相助,敵方沒有見識過火炮,懼怕於火炮的威力,才得使幾場攻城戰下來進展頗順利,若是過一些時候,大唐的敵人已經領教了火炮的威力,失去的恐懼感,並做出相對應的防備措施,那我大軍攻城的戰役,就沒那麼順利了。

但如今倭國境內還沒有這樣的堅城,大多倭人居住的地方,就如以前部落形態那般,以柵圍欄居住,連難波城這樣倭國王室成員所住的地方,都沒有以城牆圍之,如此非常有利於我近衛師將士作戰,讓他們的快速機動能力能充分發揮出來。

如今的倭國已經在一些方面效仿大唐了,就比如均田制,一些年以後,國力也會大增。但李業詡知道,因爲有他這個穿越人的到來,小日本已經沒有可能將大唐許多先進的東西學到手,正是他建議李世民,不可將大唐許多優秀的東西傳授給外蕃國,使得包括倭國派來的一些遣唐使之類的,並沒能學上很多東西,即使他們回國,也不允許他們帶走任何一本記錄代表時下最行進生產力、製造力方面的書籍。

以小日本現在的生產水平及科技知識,要想對抗我大唐,那真的有如做夢一般。

李業詡自是在出徵熊津時與倭水師在熊津江口那一場遭遇戰後,就已經徹底看輕了倭國的軍事力量,他也明白,若不是他一力促使李世民出征倭國,以李世民那般自負的性格,還真不會把倭國放在眼裡,不一定會派大軍出征,就如原來歷史上般,包括李世民及後來的李治,都沒把倭國當回事,沒有對倭國進行征服。

這可能是有無法顧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倭國沒有能力對我大唐構成威脅。

但如今不同,因爲有李業詡這個仇日分子在,倭國註定要在貞觀時候被消滅。

“大帥,末將以爲我大軍可以在赤間關一帶登陸,以我大軍快速的機動能力,向難波城進發,倭軍的戰力低下,肯定不是我軍的對手,又無堅城可守,末將覺得,我大軍無需用火炮,就可以將倭軍盡掃!”程處默第一個站出來發表意見。

程處默雖然在出徵百濟、高麗的戰役中有出彩的表現,只是敵人力量太弱,沒有對我大軍構成有效有威脅,多場戰役都是輕鬆取勝,且李業詡在戰前也要求,除了對倭人可以趕盡殺絕外,百濟、高麗的軍士,都是以招降爲主,讓程處默這個喜歡打硬仗,喜歡殺人的惡漢很是不過癮,恨不得率自己所屬的士兵,在與敵作戰時候,能盡情地殺戮一番,如今征戰倭國在即,且從通報上得知倭國集重兵在從赤間關到難波城一帶佈防,我大軍從赤間關一帶登陸,慢慢殺過去,正是可以對倭兵進行有效的斬殺,讓將士們也好好地過一把癮。

“大帥,末將覺得,我大軍可以以戰船運載,直接抵達難波近海,從難波城一帶登陸,先將其國都攻取,然後再派出大軍,分兵追剿,這樣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征服倭國!”李業嗣在程處默說完後,馬上站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李業嗣自是知道自己大哥的性格,想着李業詡肯定是準備直搗難波城,採取攻擊泗沘城城與平壤城一樣的戰略,先取敵對國的國都,這樣即使敵國主外逃,但國都被我攻佔,可以對敵對軍那些還在頑抗的軍隊士氣造成重大的打擊。

“大帥,末將贊同李將軍的提議,”李子和在李業嗣說完後,也馬上站了出來,表示同意李業嗣的意見,指着沙盤標示的地名說道,“倭內海風浪比外海小,非常有利於我水師戰船的行進,先一步攻擊難波,可以達到戰果最大化,避免攻擊敵有重兵佈防的地方,減少我方的損失,待攻佔難波與飛鳥後,再從東面往敵有重兵佈防的這些地方展開攻擊,從敵腹背襲之,取勝的可能性會大增…”

接着蘇海政、裴行儉、席君賣、薛仁貴等人也都站出來,表示應該在難波近海登陸,直接攻擊難波。

李業詡見諸將都是如此認爲,心裡也是挺高興,雖然說一些人從李業嗣說這觀點上看,推測可能李業詡也是這樣的想法,而對李業嗣的提議表示附和,但至少他們也認識到了這麼一點,攻擊敵最重要地方,是我軍儘可能要採取的戰略計劃。

李業詡看了看一直盯着他看,並沒有發表意見的金勝曼,對這位這些日子時常以討論重大事情爲由來找他的女人報以一個微笑,再看着在場的諸將道:“本帥也覺得必須先攻取倭國國都,將倭王及其重臣們俘虜或者擊殺,再逐步進剿其他地方反抗的倭人,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倭國平定…”

“本帥命令,大軍在年後即開拔,往金浦京集結,待天氣轉暖後,即渡海出征倭國,”李業詡以威嚴的命令宣佈道,接着又以露出滿臉的殺氣,“若倭軍有抵抗者,必將其餘部全部斬殺,在戰事剛開始時,本帥不需要倭軍的俘虜…”

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0章 祖孫對第59章 踏上歸程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5章 回府(下)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章 長安西市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0章 廟會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9章 新事物第173章 復職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33章 皇帝巡視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4章 蜀王李恪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7章 回到長安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75章 封賞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6章 李靖辭相第25章 顯神威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38章 壽辰(中)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3章 三月三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59章 回家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31章 丫頭雲兒第58章 連根拔除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38章 壽辰(中)
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10章 祖孫對第59章 踏上歸程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86章 流落塞外的漢人秦飛羽第47章 大舉攻擊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257章 封賞並賜婚第15章 回府(下)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6章 長安西市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238章 你這下可是滿意了?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0章 廟會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54章 大軍班師第19章 新事物第173章 復職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33章 皇帝巡視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25章 絕對不能出賣戰友第4章 蜀王李恪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44章 阿史那步真投降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80章 諸事進行中第43章 再次得手第57章 回到長安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88章 各地的情報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75章 封賞第182章 高麗大軍援遼東第230章 如何攻擊倭國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34章 轉移陣地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6章 李靖辭相第25章 顯神威第181章 百濟王扶余義慈被俘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21章 大軍抵平壤第38章 壽辰(中)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87章 一堆名將第138章 做好伐高麗的準備第3章 三月三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章 戰還是不戰?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12章 你又要出征了?第164章 遭到彈駭第5章 阿史那思摩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193章 新羅人貌合神離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42章 遭遇突厥騎兵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60章 熊津江口之戰(上)第59章 回家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31章 丫頭雲兒第58章 連根拔除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175章 皇帝都知道第103章 戰事即將發生第38章 壽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