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

社會上的習俗,不是說改就能改的,即便是有孫思邈出面宣傳,也是一樣,倒是宣傳開之後,會讓醫學院的工作壓力因此而暴增,但是,爲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孫思邈還是答應了接受孫享福安排的採訪和登報的事情,畢竟,累一些,好過讓這些人白白死去。

等大傢伙說完這件事,同樣在孫思邈的工作室的李淳風卻是向孫享福問道,“這醫學院的教師,醫舍,我可是都給你建設完畢了,你那個一百六十倍的顯微鏡,是不是也該開始建造了。”

聞言,孫享福笑了笑道,“醫學院的建設,永遠都不算完,就算那個顯微鏡,也只是醫學院建設中的一環而已,我打算在醫學院旁邊,再建設一個專門生產中成藥的大型製藥廠,大批量的生產醫學院研究出來的中成藥到市面上銷售,同時,還會在全國各地開闢藥田,以及收購各地特色藥材的鋪子,得到的藥材,都會運往這裡進行深加工,你幫我把這個製藥廠建設起來的時候,那個顯微鏡也差不多建造好了。”

技術研究,一旦到了瓶頸,想要突破,就不是那麼容易的死事情,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利用純光學,製作一百六十倍的顯微鏡,就只能把它造的非常大。玻璃作坊那邊,已經嘗試了無數次,在理論上,終於能夠做到了,在實際上,想要將其建造出來,只怕還得花一些功夫不斷的調試。

“製藥廠?聽起來,是個很賺錢的營生啊!”

李淳風說這句話的時候,字音咬的比較重,他不會像孫思邈那麼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做醫學研究,他會關注一些社會上的情況,今年,善陽醫學院流出去的中成藥丸,就遭到了西域胡商的搶購,其價格,被擡到了製作成本的幾十倍。

當然,藥材的具體價值,其實是根據它的稀有度來計算的,沒有很準確的成本標準,西域胡商願意出高價買,那是因爲在他們那邊,這種一磕就能治病的藥丸,有市場價值,可是,將藥物的價格擡高,對於老百姓來說,卻並非好事,李淳風這麼說,其實也是給孫享福提個醒。

“放心吧!製藥廠的盈利,都會用來支撐咱們大唐的醫療事業發展,等咱們的藥田大面積產出藥材了,所有藥物的價格,自然就都會降下來,就像咱們大唐現在的糧食價格一樣。”

孫享福這麼一說,李淳風頓時瞭然,看來,自己倒是多餘提醒了,善陽醫學院自從開辦以來,就是免費爲病患醫治,藥物,也只收成本價格,這麼多醫師,學子的吃穿用,以及薪酬,可都是善陽的財政在填,他大致也知道這方面的消耗十分巨大,因爲全國各地趕來善陽求醫的病人絡繹不絕,每天都有數百人要醫治,現在,醫學院的數千間病房裡,可都住着病人呢!

這也是爲什麼連孫思邈這樣不願意爲官的方外之人,也願意留在善陽醫學院的原因,這裡不僅能夠面對全國各種各樣的病患,提升他的臨牀經驗,醫術水平,還能最大條件的滿足他的醫藥研究,在後世,他可是被稱之爲藥王的。

再有,像解剖研究,也只有在善陽醫學院裡,有條件讓他進行,這裡有一些重症病人,願意死後捐贈自己的軀體給學院進行醫學研究。

因爲,隨着他們在醫學院醫治的時間越長,就越能理解醫學對於人類的意義,久病成良醫嘛!

“如此的話,貧道便祝願你的藥田早日種植成功了。”

“那是自然,對了,今年,明年,我打算讓善陽醫學院,再次擴大招生。”

“再次擴大?這兩年,我們每年可都是招收兩千學子,再招擴招的話,學院裡的學子人數,恐怕就要過萬了。”

聽孫享福說再擴大,幾位醫學博士頓時都頭疼了起來,現在,他們不僅要面對全國各地趕來的病患,還有幾千學子要教,每天忙的腳不沾地,這不,大年三十的,都沒有好好團年麼。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咱們的國家越發大了,百姓數量也越來越多,幾千個醫師,已經不敷使用,明年,各個地方的醫院系統,就要鋪開,需要大量的醫師,和實習醫師,醫學院原先的那些成年醫學生,只怕要考醫科,然後派到地方上任實習醫官,還有第一年入學的醫學生,也要開始爲各個地方醫院提供醫療支援,邊工作,邊學習了。”

善陽醫學院是李世民北巡的時候開課教學的,以現在時辰來說,已經是前年的事情了,而明年,也就貞觀六年,貞觀朝將會舉行第二次科舉,也是朝廷的三年計劃裡,第一個階段任務必須完成的一年,到時,全國所有的州城縣的衙門,都會像關中各縣,現在的部門一樣,將各個體系配置齊全,醫療體系,自然也不例外。

“具體要擴招多少人?”

“今年的話,擴招三千,明年,擴招五千人。”

“嘶~”

聽到孫享福報出來的這個數據,衆位博士的嘴角不由的抽了抽了,本來的招生計劃,就是每年兩千人,擴招三千,豈不是五千?擴招五千的話,那就是七千人了,也就是說,光是這兩年,醫學院的就將會招收一萬二千名學子,加上原有的人數,總人數將會達到一萬六千人。

“怎麼?各位覺得,一萬多人從事醫療行業,很多嗎?

其實不多,在我看來,甚至還遠遠的不夠,只是未來兩年,咱們大唐的人口,就可能達到三千多萬,等這一萬六千多個醫學生真正成爲醫師的時候,都是七八年以後了,那個時候,咱大唐的人口,可能早就突破了四千多萬,那麼,平均每個人可能要服務的人數,可能達到兩千人多人,這還不算保障軍事醫療,宮廷等,需要專門派遣出去的醫護人員的人數,和一些並不在大唐治下的番邦,可能要佔用咱們的醫師資源的人數的情況下,諸位看到這個數字,還以爲,擴招的人數多嗎?”

大家只是覺得自己現在很忙,卻並沒有用孫享福的這種計算方法,來計算社會對於醫師的需求,其實大家那麼忙的主要原因,還是醫師的數量不夠多。

古代的交通不發達,同樣不發達的還有醫療手段,很多重症病人,一旦需要醫師出診,可能就需要個半天一天的時間,兩千人裡面,平均每天至少有那麼幾個人患上小毛病的,還會有那麼幾個常年需要治療的,如果所有的醫治工作,由一個人來完成,還想要保證大家都得到及時的醫治的話,在後世的話或許能夠實現,但在這個時代,是絕不可能的。

“既然是百姓有需求,咱們醫學院,自然是義不容辭的,只是,這麼多生員,全部都在善陽招收嗎?”

孫思邈作爲一個有德醫者,自然是希望從事醫學的人更加多,讓所有的百姓患病的時候,都能得到及時的醫治,不過,實際問題必須得考慮到,善陽雖然有近四十萬戶人口,但能夠讀的起書的適齡學子,每年也就兩三萬,其中適合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十不足一,可未必能滿足醫學院的招生需求。

“從今年開始,蒙學生,也面向全國招收,考試方面,也可以更加嚴格,專業化一些,放心,這兩年朝廷的教育體系推進的也很快,今明兩年,完成了基礎文化教育的蒙童數量,會非常多。”

現在,醫學生,也可以做到從三品級別的高位了,倒是讓百姓學醫的熱情高漲了起來,當學儒,並不是成爲當官的唯一門路的時候,它在大家心裡的地位,自然也就被動搖了。

農學院,也將會在今年開始第一批招生,到時候,報名的人數,只怕不會少。

工學院,商學院,亦會在明後兩年開始招生,都會對儒學生,造成衝擊,當各個行業的人才,都有上升通道的時候,這個國家,也基本上重新回到了百家爭鳴的狀態。

既然生員沒有問題,那麼,就得從內部考慮醫學院的教學資源擴大的問題了,這兩年,表現比較好,醫學水平得到了飛快進步的成年醫學生,其實可以考慮讓他們任教了,許多人的醫學水平,早就超越了醫學院成立之初時,那些醫學博士的水平,這就是醫學整體進步帶來的好處,將教師團隊每年擴大一倍左右,整個醫學教育體系維持下去,問題就不大了。

這些屬於公事,稍後可以由醫學院的這些博士與朝廷的太醫令商量着來辦,孫享福只是做一個建議而已。

給尉遲寶林道過喜之後,孫享福就再度冒着風雪,回到了府上,此時,孩子們已經睡下,孫享福卻因爲有些想念遠在長安的妻小,而無心睡眠。

貞觀五年的第一天,孫享福覺得應該乾點正事,那就寫奏摺吧!從醫療體系升級,逐漸寫到教育體系升級,再寫到文化宣傳體系升級,直到天色微明的時候,他發現,原來,才短短的兩年時間左右,大唐所有的體系,又要再度進行一次升級了。

作爲北地的第一高官,從年初二開始,孫府就特別熱鬧,屬下的官員,以及自家產業各個方面的主事之人,都會過來拜年,孫享福倒是好生在府裡飲宴了幾天。

同樣飲宴個不停的,還有李世民,而且,他是在新城內,召集新城的高句麗百姓和降兵飲宴,意在收取民心。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新城內的百姓,食物太過短缺了,如果唐軍不接濟他們,估計這個冬天過完,會餓死,凍死至少一半以上的人,所以,在孫享福給李世民發奏章的時候,李世民也在向孫享福以及杜如晦,發催糧的命令,拿下高句麗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養活高句麗的百姓。

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21章 公告欄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577章 追擊第十一章 買船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305章 對策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122章 治病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667章 動畫片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176章 風雪路第116章 李香蝶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584章 九垸縣第336章 再起程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55章 合作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十二章 告狀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520章 到定襄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27章 進村第576章 中計了第717章 到遼東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49章 歸來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549章 北上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46章 制海鹽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760章 治理難第153章 武家坐客
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六十七章 繼續戰鬥第621章 公告欄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568章 李世民要加尊號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577章 追擊第十一章 買船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305章 對策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122章 治病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四十四章 表字正明第667章 動畫片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373章 城門答辯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54章 談事情和忽悠第367章 南方局勢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176章 風雪路第116章 李香蝶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584章 九垸縣第336章 再起程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155章 合作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十二章 告狀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520章 到定襄第八十一章 兩個學生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二十五章 酸菜魚出鍋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527章 進村第576章 中計了第717章 到遼東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439章 銅礦的問題第198章 接種試驗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149章 歸來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55章 後續安排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549章 北上第720章 三江平原開發計劃第九十一章 歡樂繼續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146章 制海鹽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92章 關中突變第760章 治理難第153章 武家坐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