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戰(一)

“主公,黠戛斯大軍已經全部集中在賞金以北駐紮,本部兵馬約計十五六萬,附庸部落出兵約計三十萬,後續還有增加,初步估計總兵力不會低於五十萬,幾乎是將漠北草原各族全部蒐羅過來了。”上京城外天策軍大營之內胡小四匆匆走進帥帳,臉色凝重道。

這麼龐大的兵力讓身在帥帳的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如果這股兵力往中原傾瀉的話,沒有任何一家諸侯能夠擋得住。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李玄清的身上,這個身形消瘦卻異常挺拔的身影此刻成了所有人心頭一座仰視的豐碑。

“你們這是怎麼啦?被嚇到了?”李玄清見到大帳之內忽然變得安靜下來,轉過身來笑道:“如果我們一仗打掉這些人就會給北疆帶來百年安寧,咱們這些人也會因此一戰而永載史冊,萬世流芳。”

“請主公下令,我等必誓死相隨,打敗黠戛斯,爲我華夏百年復興贏得時間。”陳凡抱拳單膝下跪,帶動大帳之內所有人羣起跪倒。

“我命令,全軍立即準備進駐上京城,咱們依城而戰,徹底打掉黠戛斯。”李玄清見到陳凡等人的舉動滿意的點點頭,天策軍至此已經有了集體榮譽感和民族歸屬感,已經從割據軍隊提升爲帝國軍隊了。

“啓稟主公,黠戛斯特使前來覲見。”李玄清的話讓陳凡立即進入角色,開始有條不紊的下達各項具體命令,將中央兵團重新整編,以鐵良的重騎營爲中軍,兩翼以侯勇、豐田和塔希的草原騎兵營在內的騎兵軍團爲側翼,正面軍團十四萬人。陳凡將炮兵團控制在參謀長劉毅手裡,集中佈置在中軍後面準備集中轟擊對方的龐大騎兵衝擊。

親衛看着李玄清等到陳凡將所有命令下達完畢之後纔看着自己頓時有點奇怪,但是又不敢說什麼,只好愣愣的站在原地。

“讓他進來吧,看看是個什麼樣的人這時候還敢來天策軍軍營。”陳凡瞧出了親衛的尷尬,給他解了圍。得到命令之後親衛趕緊出帳將在一邊等候的黠戛斯特使帶了進來。

黠戛斯在唐代又被稱爲堅昆,統治疆域地處回鶻西北,約在後世的葉尼塞河上游,薩彥嶺以北,安加拉河以南地區。不過這一世因爲李玄清算計契丹部落,導致後續契丹對於黠戛斯的征伐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所以此時的黠戛斯仍然控制着中國北方乃至極北的廣袤領土。

黠戛斯人赤發皙面,也有黑髮之人,自稱李陵之後。主要從事遊牧,兼營漁獵,也有少量的農業。信仰薩滿教,稱爲“甘”。使用類似北歐的突厥文字母拼寫的文字,這種文字一直流傳到其東南鄰族突厥人與回紇人。已有貧富分化,出現了階級的對立,但仍保持着相當濃厚的原始社會的殘餘。

眼前的這位特使卻看上去像個白人,黃髮碧眼,膚色白皙,和李玄清腦海裡記載的印象不一樣。不過這些也無所謂了,黠戛斯統治的區域里斯拉夫民族以及部分東歐等少數民族林立,出現這樣的特使也不奇怪。

特使進來之後本來想擺點架子的,但是沒想打的是李玄清獨自坐在帥帳中央沉思不語,陳凡等人則是忙着對沙盤和地圖,討論物資和兵員配置,進一步細化戰陣,忙的是不可開交,根本沒人理會他。

特使的架子擺不起來,只好按照漢人禮節朝着李玄清行了一禮,開口道:“黠戛斯王庭國相將軍帳下特使拔野古通報唐軍將軍。”這一開口說的居然是唐言倒是讓陳凡奇怪起來,忍不住擡頭看了一眼。

李玄清倒是沒有多少詫異,這個時代的大唐王朝除了自己作死弄出了安史之亂,在周邊民族中的威望可謂是直逼武帝時代,天可汗的盛名倚靠一代又一代唐軍將士浴血奮戰達到鼎盛,周邊的少數民族會說唐言根本不奇怪。

“有什麼事就說吧,如今兩軍對陣貴使來我軍大帳意欲何爲?”李玄清擺擺手,也懶得去理會這個拔野古,雖然平行世界中黠戛斯對於中原一直持友好態度,但是不代表這一世也會一樣,既然自己大軍已經開到幽北草原那就一定要解決掉這個北方之患,不是什麼通使談判就能夠消弭的。

“唐軍無故入侵草原,有違我王庭和貴國皇帝議定的兩國疆界條款,我王庭特此正告將軍,黠戛斯大軍已經集結誓爲草原各族爭得自有牧場。如貴軍願意從此退軍回漢地,我王庭願既往不咎。”拔野古見到李玄清態度冷淡,似有不耐煩之意,頓時傲氣都回來了,冷然道。

“黠戛斯和皇帝有協議?我怎麼不知道?你是和哪個皇帝有協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我大唐軍隊進出草原什麼時候需要你黠戛斯同意了?”李玄清冷笑道:“難道天可汗的榮光在草原已經消失了?”

“自然是洛陽的樑國皇帝。難道貴軍不願意遵從貴國皇帝旨意?”拔野古似乎知道目前漢地各藩鎮的情況,所以也不在意自己說的話。

“麻煩貴使回去傳達一聲,洛陽乃是亂臣賊子竊據我華夏神器,黠戛斯如有自知之明還請立即和朱全忠斷絕聯繫,派人去長安朝貢質子,否則我天策軍必然剿滅爾等王庭。”李玄清一拍案几,霍然起身斥道:“今天不看你使者面子,就憑你剛纔這一番話,直接砍了你。來人給我打出去。”

李玄清話音剛落,大帳外面的親衛衝了進來直接給拔野古押了起來也不理會這傢伙嘴裡說的是什麼,直接給推了出去。

“主公看來我們有比較正式建立咱們自己的政權了。”陳凡走過來嘆息道:“隨着唐室朝廷被朱全忠篡奪,如果沒有人舉起大旗,時間久了認同大唐朝廷的人就會越來越少,統一王朝的根基也會越來越差,這樣對我們不利。”

李玄清點點頭道:“等打完這一仗回長安解決這件事吧。”頓了一下笑道:“你去找飛鷹旅和小四,讓他們最近不要閒着了,整片草原都是他們撒歡的場地,一定要讓黠戛斯的後勤出問題。遊牧部落後勤基本上都是牛羊牲畜,想想辦法給他搞掉,這樣就會讓對方陷入軍心不穩的境地。咱們大軍在前面打,飛鷹旅在後方搗亂。”

“主公放心吧,小虎自己已經到草原了,說是要親自對付黠戛斯人,而且聽說黠戛斯人鍛造的兵器很好,他打算去搞點回去讓裝備處研究研究。”陳凡笑道。

“主公,中原指揮部戰報,郭崇韜已經率海軍艦船三艘進入運河參戰。並與五日前將宣武軍後勤運輸船隻十幾艘擊沉於德州城外。”胡完就走了進來遞給李玄清一份情報笑道。

李玄清掃了一眼點點頭道:“南線有運河在基本上不會出現大問題了,朱全忠沒有那麼大的膽子這時候傾力來攻。不過天翔的思維怎麼突然變得活躍起來了,這攻勢防禦做的不錯啊。”

“哪是他的功勞,那是韓遜提議的,郭崇韜就是韓遜帶到深州的。”胡小四撇撇嘴笑道:“天翔就是做事情瞻前顧後,什麼都想做到完美,加上天成這個作戰部長也是個完美主義者,兩人腦子估計都打轉了。所以我敢打賭南線攻勢防禦一定是厚純在做,只有這傢伙纔不會理會其他的,腦子轉的比誰都快。”

“算了,南線不管他們了。既然你也來了,北線咱們也開動吧,咱們的糧草運輸也夠吃緊的,速戰速決爲好。玄影衛立即通知兩翼的高思繼和薛洋,時刻保持警惕,等待中軍號令行事。陳凡你的中軍前鋒已經進入上京了嗎?”

“李三和吳文龍已經率領步兵進入上京了。不過上京雖然說是城池,但是草原土城,幾乎沒有防禦的價值。”陳凡點頭苦笑道:“所以我設計了一個新的方案,將中軍指揮台放在城樓上,配屬的炮兵營部分也放到城牆上,這樣藉助高度可以提升火箭炮和機械弩的射程。”

“可以,具體的你自行安排吧。到時候重騎營倚城列陣,還能夠及時得到步兵的支援,也可以了。”李玄清點點頭對於陳凡的安排沒有意見。

“主公,既然如此咱們也進入上京吧。”胡小四拍手笑道:“我去挖挖看說不定能挖到契丹人藏的寶貝,聽說他們經營上京城已經快上百年了,應該有不爲人知的寶貝。”

幾人嘻嘻哈哈的出了帥帳帶領親衛進入城內,剩餘的人員安排全部扔了參謀長劉毅。

不過上京作爲草原上的城市確實不能和華夏大地上的城池相比,壘土築城的結果就是城牆風化太嚴重,而且承受力太差,根本經不起巨力撞擊。胡小四摸了摸一處風化嚴重的土牆詫異道:“這種級別的城牆要是在中原估計什麼都不用直接來一個攻城錘撞一下也就差不多了吧?”

“草原缺乏建築材料,而且築城技藝太差,加上牧民流動性太強,築城成本太高。如果不是契丹王庭需要一個穩固的基地,或許他們連這樣的土城都不願意修築。說起來這就是遊牧民族和我們農耕民族的差別所在。”李玄清搖了搖頭笑道:“人家根本就不需要守城,所以城牆堅不堅固也無所謂。”

“陳凡你就不要想着將炮兵放在城牆上了,還不夠麻煩的。讓他們在城外列陣吧,提前標好炮擊射表,咱們就在契丹王庭舊地和黠戛斯打一場百年大戰。”

三人登上土城城牆開始現場勘察地形準備佈置兵馬等事宜,那邊劉毅也指揮各部隊開始圍繞上京城移動駐地,整片草原都因爲他們的動作而沸騰起來,十幾萬大軍連同戰馬幾乎踏碎了這一番天地。

“主公你看黠戛斯那邊來人了,這幫子傢伙不是離城五十多裡紮營的嘛,這時候跑過來幹嘛?帶着幾千人過來送死?”胡小四遠遠的看着從北方奔馳而來的一隊人馬笑道。

“左右無事,讓親衛隊集合,咱們上去瞧瞧。”李玄清搖了搖頭,指着遠處飄着的大纛笑道:“八成人家的主帥來了。”

幾人下了城牆之後快速集合親衛隊迎了上去。李玄清猜得沒錯。這就是黠戛斯王庭大將烏介。烏介本是黠戛斯大汗親子,此次作爲大將統帥本部人馬前來東方原本是打算拿下契丹地盤,順便東征渤海國,拓展黠戛斯在東方的領土,因爲黠戛斯在西部被回鶻諸部阻攔,所以烏介想把王庭的目光拉回到東方。這也是他和宣武軍鄭璠的特使搭上關係的原因之一。

“烏介王子,唐軍已經迎了上來,爲首的就是天策軍的主帥。”拔野古自從被李玄清攆了回去之後就在烏介面前告了一狀,將李玄清的無禮和傲慢誇張的描述了一遍,這纔是促使烏介打算親自前來會會天策軍主帥的原因。

“前軍止步,這是我天策軍防地,無故闖入者殺無赦。”親衛隊在李玄清的示意下遠遠的攔住了烏介一行。

“天策軍?什麼是天策軍?”烏介聽到拔野古的翻譯冷然一笑道:“在我黠戛斯眼中只有唐軍纔是中原正統的軍隊,其他的都是大唐皇帝的叛臣。今天我黠戛斯就替大唐皇帝清理門戶。”

這一番不倫不類的話讓胡小四等人嗤笑不已,李玄清見到胡小四打馬上前正要準備嘲笑一番,忍不住笑道:“小四,這傢伙不會唐言,你確定你要是罵他那個拔野古會替你翻譯?”

這家話一說出口頓時讓胡小四尷尬不已,回頭道:“主公你打算怎麼辦?”

“怎麼辦?打回去就是了。親衛隊集合給我上,先給我宰了這幫不知天高地厚的混蛋。”李玄清冷笑道:“我倒這黠戛斯的武藝到底比我的親衛隊如何。”

伴隨着李玄清的右手一揮親衛隊陡然加速,趁着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際,直接從背後抽出蝴蝶弓彎弓搭箭竟然是在對方目瞪口呆之中射出一陣箭雨。

李玄清的親衛隊只有五百人的編制,在百信走後交給了環九負責。這位草原之子將自己的騎射天賦徹底的融入了這個集體之中,親衛隊的騎射本領可以說是絲毫不遜色那些真正的草原漢子。但見“嗖嗖嗖”的聲音暴起,烏介的隊伍前方被掃到了一大片,烏介本人也差點被射中。

蝴蝶弓是經過裝備處改良過的複合弓,加上了滑輪組,不僅僅省力而且極其方便弓箭手射擊,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弓箭射擊頻率的極限了。只見親衛隊第一支箭射出去之後幾乎毫不遲疑再次彎弓,第二支箭緊接着第一支再次射出。這種在戰馬已經加速的情況下幾乎是將黠戛斯烏介的隊伍壓得徹底擡不起頭來。

“給我殺。”環九高舉唐刀率先衝入敵陣,朝着烏介摟頭三刀力劈而下。

“主公,我看環九不是烏介的對手啊,對方一看還手的架勢就是戰場老手。”陳凡搖了搖頭看着身邊不動如山的李玄清道。

“不經歷風雨怎麼能夠成長起來?環九如果能夠和烏介打平甚至能夠在烏介的手下走過三十招,那麼對他來說就已經有足夠收穫了。”李玄清倒是很看好環九,解釋道:“你看環九雖然處於下風,但是招式並沒有亂,再看看。”

幾人說話間,親衛和烏介的部隊廝殺也正式開始,但見一時間人頭滾滾,刀光映射着寒芒,鮮血迸射,草原征戰也從此時開始。

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
第二百五十五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戰(下)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運河(二)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島統一進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三百一十六章 草原狼煙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一百三十七章 幽並亂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國力(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羣狼戰術第五百一十一章 決死一戰(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四百五十二章 護密會戰(下)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二百一十章 釣餌戰術(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啓後(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百九十章 組建海軍(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軍生變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六十八章 鐵路動脈(下)第六百一十章 保衛運河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闐國滅(六)第四百九十三章 時代改變體制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青岡坡伏擊戰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對決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威壓大食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連環佈局(下)第三百零四章 南詔分裂第二百三十四章 登基開元(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五百零五章 崩開的多米諾骨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榮的心思第六十一章 西進戰略第五百三十七章 邊境堡壘和貿易第一章 一夢千古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羅島海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壓東南(下)第七十五章 關中開始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壓東南(上)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二百章 要當父親了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戰(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戰(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難幹(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難幹(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殺敬翔第九章 兄弟團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百四十章 入藏大通道第六百一十五章 戰術佯動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一十三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闐國滅(二)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闐滅國(五)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