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

“軍師,大事不好,前方葛存周部突然投入反擊,全軍主力朝着大帥那邊的側翼兵團而去。”西原京城附近的戰局發生劇烈變化,葛存周率部果斷投入反擊,而且將主攻方向出人意料的選擇在朱友諒率領的百濟人兵團的方向上,這一下出乎鄭璠和金山道的意料。和金山道暫時不清楚前方戰況有些迷茫不同,和天策軍打過這麼多年交道的鄭璠一眼就看明白了葛存周的打算,所以幾乎是不假思索的立即命令自己的本部立即從城內撤出,進行防線收縮,並且帶着金山道立即抵達前線查看,只不過鄭璠不知道的是他這一次深入前線卻讓他再也沒有機會活着回去。

而葛存周那邊在派遣主力部隊交給霍存指揮去進攻朱友諒,並且彪子也隨行配合。對於這一路葛存周沒有絲毫的擔心,原本百濟人的戰力就差得很,這兩天第十五兵團等人也已經見識過這些魚腩部隊到底是什麼貨色,加上霍存等人本來就認識朱友諒,所以那邊只要和朱友諒匯合就能夠順勢拿到百濟人的指揮權從而不費吹灰之力滅掉這十萬大軍,而彪子身處其中也是方便玄影衛後期的佈置,畢竟戰爭還沒有結束,朱友珪的大梁政權此刻還在南邊,朱友諒的身份還需要保護起來。

不過在葛存周率領自己的親衛隊匯合西城附近的部隊出城之後卻發現原本已經攻上城牆的宣武軍此刻正潮水一般往回退,頓時明白八成是鄭璠已經反應過來了,所以當機立斷率部追擊,同時命令城樓上的五門火炮一刻不停的朝着城外轟擊,以瘋狂的炮火炸翻鄭璠的佈置,爲接下來侯勇的第五騎兵軍團突擊做好準備。

葛存周出城也讓鄭璠的猜想得到驗證,對於葛存周的性格他是非常瞭解的,這位老成持重的帥才既然在這時候出城那麼就意味着對方的佈置已經全部到位,所以幾乎是下意識的鄭璠就開始命令部隊撤退,想要避開對方的打擊。

只不過有時候天不遂人願,而且鄭璠忘了一點,那就是他長時間不掌軍已經忘記了十幾萬大軍不是說撤退就撤退的,各部之間如果沒有相互配合,那麼只會造成一窩蜂大家都往後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整個軍隊秩序徹底大亂。這一點在片刻之後鄭璠反應過來的時候爲時已晚,他身邊的金山道甚至都懷疑這位往昔的智者此時是不是已經急怒攻心失去了清晰的腦神經。不過鄭璠畢竟只是剛剛不適應,在反應過來之後立即調整部署竭盡全力讓已經撤退的各部相互配合,部分部隊停下來阻擊葛存周的攻擊。只不過此時混亂的局面已經形成加上天策軍的火炮在城樓上居高臨下瘋狂的朝着密集的人潮發射炮彈,隆隆的爆炸一度讓鄭璠的命令不起作用,再加上葛存周率領的五千多人銜尾追擊,鄭璠的十幾萬大軍此時極度混亂,軍陣中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臃腫部,大部分部隊都擠在了中間無法通行,少數外圍的部隊甚至已經各自散開自行尋找道路往後撤,而鄭璠和金山道也逐漸被排擠出中間區域,身邊的部隊也開始逐漸減少。

而此時在戰場之外的侯勇兵團此時卻處在全速出擊的時候,三萬騎兵朝着遠處隆隆炮聲的西原京戰場,十幾萬只馬蹄同時踏過地面引起了一陣又一陣沉悶的聲響。本來大規模騎兵衝上來的時候這種震動其實是很容易感受出來的,很多有經驗的軍隊甚至能夠做到依靠地面帶來的震動比斥候還要早的發現騎兵部隊的出現。這也就是很多騎兵部隊出擊的時候不僅僅將馬兜鈴摘下然後還要在馬蹄上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以儘量減少這種震動。

不過很顯然此時鄭璠之前犯的一個錯誤導致自己的部隊此時正處在全力的調整之中從而導致沒有人發現場外的騎兵正在以最快的速度逼近他們,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時的鄭璠自己都已經被混亂的部隊帶到了一邊沒有處在指揮的位置上,那些場外遊弋的斥候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主帥,從而將這個第二條發現的機會給掐斷了,導致侯勇在率領騎兵衝上來的時候所有人都沒有做好準備。

這一幕讓侯勇欣喜若狂,虎吼一聲之後端起手中的步槍開始朝着遠處的人潮開火射擊,伴隨着他的動作身後的三萬名騎兵也在同一時刻開槍射擊,甚至部分急躁的士兵連步槍都不願意端,直接拔出了往昔讓所有敵人都聞風喪膽的唐刀,以最快的速度衝入對方的人羣之中進行砍殺。侯勇身爲天策軍自己第一支成建制的騎兵軍團將領,本身在騎兵戰術上面的造詣就非常之高,這些年在草原結合手中的新式武器更是總結出來一整套的騎兵戰術。他將之前突擊之前的朝天三箭改成了步槍射擊,依靠步槍的遠距離殺傷力爲自己的衝擊打開局面,然後全軍放下步槍開始揮舞唐刀砍殺,鑿穿對方的軍陣。依靠首波這種突擊能力往往能夠在第一次攻擊的時候就能夠將對方攔腰斬斷,衝過去的騎兵軍團此時開始部分下馬作戰,掩護其他騎兵部隊發起突擊。這種步騎結合的戰術能夠有效的利用中正式步槍的威力,騎兵繼續鑿開對方的陣線掩護步兵突進去,而步兵則在騎兵衝鋒的時候依靠自己手中持續不斷的射擊大量殺傷攔截騎兵衝擊的對方的兵力,這種相互結合的戰術是侯勇這些年在草原總結出來的,此時第一次拿出來頓時讓原本就混亂的宣武軍直接瀕臨崩潰,葛軍各部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禦,身處最外圍的部分士兵甚至直接在這時候脫離大部隊開始尋找道路脫離戰場。

“全軍吹響號角,給我衝。”騎兵軍團的戰果讓葛存周心花怒放,直接讓自己的親衛隊吹起了衝鋒號,嘹亮的號角聲讓此時戰場之上所有的天策軍將士都開始鼓起所有的勇氣迎着自己的對手衝了上去,無數的子彈從槍膛之中噴射而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一切都撕得粉碎,而城樓上的炮手此時已經陷入徹底瘋狂,這幾天以來的防守戰在這一刻讓所有人都開始宣泄起來,炮手甚至將所有的炮彈都搬到了跑味之上,原本因爲宣武軍登上城樓廝殺導致的部分炮彈被緊急收到了後面此時這些人恨不得將倉庫都搬過來,五門火炮一刻不停的發射炮彈,這些炮手甚至無心去瞄準,只是對着城下人多的地方直接開炮,以掩護步兵兄弟們加快速度進攻。

天策軍這邊是士氣振奮,所有人都全力以赴逆勢衝擊宣武軍的軍陣,準備一舉拿下所有人,葛存周甚至率領親衛隊第一時間朝着鄭璠所在的方位衝了上去,和別人不一樣的是葛存周此戰的重點就是一定要拿下鄭璠,拿下鄭璠以後的戰爭就好打太多了,此人的能量實在是太大了,由不得他不慎重對待。而此時的宣武軍已經徹底崩潰,甚至金山道都已經讓自己的部隊開始逐漸剝離出來,他已經不看好鄭璠了,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的部隊在第一輪衝擊當中首當其中被侯勇的騎兵軍團一分爲二,只是一次衝擊就損失了近萬人,這讓他不得不考慮自己這最後僅剩的力量是不是不要陪着對方一起消耗殆盡。

不過就在此時戰場之上忽然起了突然的劇變,原本在戰場之上護衛鄭璠的部隊忽然之間開始發生了譁變,這大約有一萬多人的部隊在金山道脫離開來之後忽然之間出手,在鄭璠猝不及防之下將其直接控制起來,然後打出了兩面旗幟,一面白旗一面天策軍軍旗團龍明黃旗迅速脫離了交戰區域,這一幕不光是宣武軍自己感到意外甚至就連葛存周都覺得如此,沒想到的是在這種混亂的場面之中玄影衛的佈置還能夠起到作用。這些部隊八成就是彪子之前提起過的朱友諒的嫡系心腹,只有他們才能夠在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時候直接控制住鄭璠從而提前鎖定住戰局。

想通這一點之後葛存周立即運足所有的氣力,縱聲長嘯,命名所有人開始縱聲高呼,讓對面的宣武軍立即放下武器投降,並且原本葛存周在宣武軍之內就非常的有威望,大部分士兵和將官都知道這位昔日的大帥此時就在自己的對面,所以在葛存周亮明旗號之後很多人都陷入了猶豫。見此情景葛存周毫不猶豫怒吼道:“各位宣武軍的兄弟們,我是葛存周,也是你們昔日的大帥,告訴我你們願不願意相信我,相信我能帶你們回中原,去見你們的父老鄉親,去看望那片生育你養育你的華夏浩土?大唐如今已經一統天下,如今的半島也很快就要納入到帝國的統治中,大家難道願意一輩子做亂臣賊子嗎?我以我的人格擔保只要你們願意投降,皇上會既往不咎,說到底我們纔是大唐子民,是父老鄉親啊。”葛存周的話算是點燃了沉默在將士們心頭最深厚的故鄉之情,就連天策軍的將士們都開始沉默,半晌之後整個戰場之上忽然想起了將士們的心聲,“歡迎諸位兄弟回家。”這個聲音從一開始很小到最後逐漸匯聚成一股龐大的浪潮,連帶着侯勇那邊的騎兵軍團的將士都開始走到宣武軍身邊呼喚。

“葛大帥。”離葛存周最近的宣武軍將士感受最深,這位昔日的大帥此時淚流滿面,讓這些人情不自禁直接跪伏在地,大聲呼喚昔日對於葛存周的稱呼,這樣一來很快整個戰場所有的宣武軍士兵都全部跪伏於地。

“各位兄弟,我帶你們回家。”葛存周跟着長跪下來,泣不成聲。

這場戰役在最關鍵的時刻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打算奮勇一擊的天策軍兩個兵團的將士在各自主將的帶領下押送着這些進入西原京,侯勇沒有插手這些人的後續安撫工作,因爲葛存周的身份使得他出面安撫這些人能夠更容易,所以侯勇和彪子索性直接將百濟人和朱友諒這邊的事情承擔了下來,在一面派騎兵追擊金山道的同時派人極速快馬回報指揮部,彙報西原京之戰的具體經過。

“好了,各位,鄭璠我安排人以最快的速度押送長安大本營,這裡已經沒我什麼事了,你們自己努力吧。”彪子在和朱友諒交談了大半個時辰之後見到葛存周和侯勇聯袂走了進來頓時笑道:“葛大將軍此戰大獲全勝,不會在怪我了吧?告訴你你的戰功裡可是有我一半,到了長安別想着用一頓飯就給我打發了啊。”

“你啊!”侯勇沒好氣的瞪了一眼彪子,這傢伙和胡小四一樣,準確的說玄影衛自胡小四以下一個樣,平時根本沒個正行,如果不是侯勇和胡小四屬於一個資歷這傢伙都有調侃他的心思了。

“對了,介紹一下,朱友諒,葛存周你是認識了,這位是侯勇,天策軍東征軍第五兵團總制將軍,這位就是我們玄影衛當年安置的暗子也是此戰的功臣,控制住鄭璠的就是他的心腹嫡系。”彪子見到侯勇瞪他連忙換了個話題將身邊的朱友諒介紹給兩人,笑道:“我已經安排人將他的家屬秘密接出了汴州,到時候你們倆誰派人去接應一下,這個朱友珪對於他的家屬看的還怪緊的,龍組的人出動還差點和他的御林軍打起來。”彪子旁若無人的說着讓葛存周都感覺到詫異的事情。

“鄭璠你可得派人看好了,別讓他出事,總參那邊可是對他掛了號的。”侯勇開口道:“之前我來之前大帥那邊還專門提起過讓我有機會一定要將鄭璠給活捉,實在不行死了也行就是不能將他放回去。”不過他話還未說完彪子就笑道:“你放心吧,不光是大帥要活捉,我來的時候皇上都說了他準備親自見見這位鄭先生,當年長安一別誰知道如今會是這樣。”

“好了,我的正事完成了,我要去找大帥報道了,那邊還有一夥人欠揍呢。”彪子說完眼神之中冒出一縷寒光,而其他人甚至新加入的朱友諒都明白他說的是誰。

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
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一百零七章 變生疑雲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死一戰(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參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一百零三章 關中發展(四)第五百二十八章 剿滅西洋海盜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六十九章 錯綜複雜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聯盟(中)第六十五章 一戰定西北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一十五章 瘋狂的教徒第三十二章 清繳叛逆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闐國滅(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歸義軍叛變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門關之戰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難幹(四)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戰定高昌(中)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二十七章 選拔出徵第二十三章 突擊強化(五)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閒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二十九章 長安之戰(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軍東征(下)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觀成敗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戰止和第三十五章 將不過李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復河西(六)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貿易協定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一百章 關中發展(一)第六百二十二章 東西逆轉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蘭城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二十章 突擊強化(二)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隻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雲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百零六章 分化瓦解(上)第三十九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動作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錢莊(上)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戰(三)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戰起(上)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四十二章 豐州新政(中)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後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七十九章 烏樑素海遭遇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二十四章 缺錢與改制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戰(中)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業的春天(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三百一十九章 達韃大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七十八章 河套陰雲第二十二章 突擊強化(四)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國會議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業擴張(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國主義殖民時代第五十六章 鐵血戰魂第五百二十九章 傾銷商品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環佈局(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殤第四百零一章 突襲護密(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滄州之戰(七)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