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持節巴格達

天啓五年九月初,西征軍主力在亙羅斯古城和薩曼和大食帝國軍隊展開激戰,大戰一整天之後,薩曼殘餘軍隊被全部殲滅,大食騎兵十萬人全軍覆沒,主帥阿也比.阿杜拉被親衛營生擒,至此天啓五年西北持續了一整年的戰事正式落下帷幕,捷報在隨後被玄影衛以最快的速度送回長安大本營之後,李玄清立即讓外事部派遣王守田爲首的特使團趕赴西北,準備去巴格達看看,隨行的還有玄影衛龍組成員準備在冬季雙方打不起來的時候先談談商貿,畢竟北方雖然進入冬季,但是在南方卻絲毫沒有氣候的影響,西海郡那邊的在從南詔大釐城通過去的直道修通之後也進入了快速建設時期,出了南洋商隊那邊繞道滿剌加抵達西海郡那邊的船運物資之外陸上通道的打通也讓沿途的經濟步入快速發展期。這幾年大唐帝國內部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道路建設,所以從廣東到南詔三省布政使府聯手行動,打算在鐵路修通之前利用直道拉動沿途各州郡的工商業來一次突破。

王守田的使團因爲要從長安出發,而且是大唐帝國建立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和其他國家打交道,所以內閣那邊很慎重,除了準備了國書和禮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外事部需要藉此積累起足夠的外事處理經驗,雖然就算是外事部王守田他們自己都覺得大唐和大食帝國不會就因爲這麼一次外事互動就會消除彼此之間的矛盾,這更應該算是雙方在冬季休戰的時候締結一次休戰條約。老實說如果不是萬毅在戰報中說大食帝國主帥阿也比要求面見大唐皇帝並且表明大食帝國想要和大唐建交的要求,李玄清也不會去考慮這件事。

所以王守田抵達西北前線和萬毅匯合之後第一時間和阿也比談了一次,在瞭解過阿也比那邊的情況之後找到萬毅準備特赦這位被俘虜的主帥。

“王部長,你的意思是咱們大唐不準備將這位阿也比當做俘虜,而是作爲大食帝國的特使,然後你跟着他過去回訪是嗎?”萬毅有點奇怪的看了看這位因爲張奇被調到了朝鮮省當布政使,所以接任外事部部長的王守田,“可是我們將對方十萬騎兵打的全軍覆沒,你們這樣過去說得過去嗎?會不會有什麼危險?”

“大帥請放心,不會的,至於怎麼說這其實是阿也比的事情,反正我已經將大唐國書帶過去了,到時候就算是他們不願意難不成大冬天的還能打過來不成?”王守田知道萬毅對於外事這種彎彎繞不熟悉所以笑着解釋道:“至於咱們天策軍打掉對方的軍隊那就更好說了,有你們的大勝仗在後面支撐,我在巴格達那邊的底氣也會足不少,他們要是敢對大唐特使用什麼別的手段難道還想着再被打一次?大食帝國的人不會這麼不要麪皮的,丟不起這人。”

萬毅見到人家這出使的人都不在乎也就不再多嘴,只是叮囑王守田多帶點人,最好讓飛鷹旅派員參加,這樣萬一有什麼還可以利用武力掩護王守田從巴格達撤出來。對於這一點王守田倒也沒有拒絕,飛鷹旅這種部隊參加外事活動也是給特使團的人一種底氣保證。不過萬毅在看到王守田的商貿名單中居然將之前裝備的前膛槍都拿了出來感覺有點不可思議,槍支爲代表的熱兵器是天策軍的致勝法寶,如果因爲出口國外導致技術外流只怕後果不堪設想。不過在看到李玄清和胡小四都簽過字之後也就沒說什麼,但是在之後還是派人緊急上報總參詢問緣由。

其實李玄清之所以願意將前膛槍作爲出口商品帶出國外除了向利用國內淘汰出來的這幾十萬支槍支大賺一筆之外,更多的還是裝備處那邊已經解決了連發槍的關鍵技術難題,類似於後世的那種轉輪機槍已經在試製出了樣槍,從參與試驗的各部隊的反應來看效果非常好,雖然就李玄清後世的眼光來看這種轉輪機槍還存在着無數的缺點,但是這卻是裝備處實實在在從理念到最後試驗一條龍設計製造等等完全脫離自己指點搞出來的,具有不一樣的意義,所以李玄清在聽到秦耀彙報說足以達到裝備要求之後立即讓裝備處正是列裝部隊。有了這樣的大殺器在眼前,前膛槍已經足以淘汰了,所以拿出來賺錢也就不在乎了,更何況沒有工業基礎的大食帝國光是解決膛線的問題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夠搞得定的。

萬毅這邊還在等着大本營那邊的回覆,而王守田那邊卻帶着使團和阿也比以及臨時釋放的約計二十多名大食帝國高級將領開始沿着藥殺水也就是後世的錫爾河抵達鹹海沿岸之後南下開始往大食帝國境內而去。因爲薩法爾那邊在執行軍管所以王守田果斷否決了阿也比希望借道薩法爾走波斯都督府的要求,開什麼玩笑,這幫人放出去還讓他們從薩法爾走豈不是給司馬道信惹麻煩?所以王守田寧願多走點路也不願意給帝國剛剛平定的薩法爾帶來麻煩。至於規程外事部都和海軍部商量好了,等到兩個月以後海軍會抵達波斯都督府境內接使團走海路回去。

王守田走的其實是這個時代最正統的進出兩河流域的道路,從北方南下抵達兩河源頭然後抵達巴格達,這一路走過去歷時一個多月才抵達巴格達,這也是時隔近千年從甘英當年出使西亞各國之後第一次中原王朝的特使走進異國他鄉的兩河流域。王守田幾乎是一邊走一邊對照着當年甘英留下的關於西亞各國的記載記錄自己這一路一來的見聞。而隨行的龍組成員則除了保護使團安全之外更多的還是測繪沿途的地形然後繪製地形圖,這也是王守田最終決定走海路回國的原因所在,這等於橫穿了整個黑衣大食,幾乎算是一趟出使就完整的將大半個黑衣大食國家的地形圖全部畫到了地圖之上。

不過王守田抵達巴格達之後卻再次感受到了這片土地和中原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尤其是看到這座城池裡幾乎算是隨處可見的天方教的教堂和廟宇的時候不由得感嘆只怕以後大唐和大食交鋒的日子還長着。因爲黑衣大食從當年的大食帝國分裂之後雖然實力跌落很多,但是有天方教的支援,在佔據了正統的大食帝國本部之後其實黑衣大食算是繼承了當年大食帝國最精華的部分,並且因爲天方教的緣故,在對待外族和外教的戰爭中隨時可以調動大批的教徒參戰。這也是王守田在見到城市中幾乎大部分的百姓都是天方教教徒之後升起的想法。而阿也比在跟王守田回來之後暫時將他們安排在類似於驛館內歇息,他自己還需要向哈里發彙報此戰的經過,雖然此戰他最終失敗了,但是對於他來說也有不少收穫,摸清楚了大唐帝國軍隊的實力,而且對於大唐對於安西那邊的態度也知道了個大概,而且大唐至少從短期來看還是願意和大食帝國友好交流的。所以雖然王守田不知道他是怎麼說服他們的皇帝哈里發的,但是在隨後的幾天之內隨他回來的高級將領卻都沒什麼事,反而阿也比還被安排作爲代表大食帝國接待大唐特使的高級官員。

“阿也比閣下,不知貴國對於我大唐表達的友好有什麼意見?”負責給王守田翻譯的是之前玄影衛從薩曼人那邊發展過來的暗衛,大概是第一次參加這種級別的會議,所以翻譯的時候聲音都有點顫抖,反倒是王守田朝他笑了笑,示意他不要緊張。

“部長閣下,我帝國哈里發對於和大唐締結國書表示歡迎,對於貴國的商貿要求也表示同意,而且對於貴國準備出售的新式武器我們也非常感興趣。”阿也比顯然事先和高層都商議過了,所以略微一思索之後繼續道:“並且我國也已經委託我的家族直接負責和貴國交易,但是我們有一個要求,希望貴國能夠釋放此前大戰俘虜的我國士兵和將領。”說到這裡阿也比臉色一紅,畢竟不管怎樣他是戰敗的主帥,在對方面前他的底氣根本就不足,但是想到自己之前在王庭那邊答應下來的條件,還是咬牙說了出來。

王守田一邊聽着翻譯的話一邊看着阿也比的臉色暗暗好笑,但是臉上卻是非常嚴肅,“阿也比閣下,對於你的請求我非常關注,但是貴國的士兵貿然參與我大唐對薩曼的戰爭已經給大唐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所以不是你一句話就可以說釋放就釋放的,這樣的話就太傷害我國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士兵了。”頓了一下見到阿也比臉色一垮頓時笑了笑道:“但是畢竟大唐和貴國簽署國書在即,所以我們可以想一個折中的辦法,你看這樣可好,貴國士兵作爲戰俘必須爲我國服勞役三年,三年以後你們可以無條件的接他們回家,我們絕不阻攔。如果你們現在就需要的話,那麼就需要賠償我國的損失,如何?”王守田的臉上說到這裡寫滿了笑意,彷彿在哄小孩子吃糖一樣,但是他身邊其他外事部的人見到他這幅神情都忍不住替阿也比默哀,碰到自己這位奸詐的外事部長只怕大食帝國的人這一次免不了要吃大虧了。果不其然阿也比見到王守田誠懇的眼神之後露出了一絲思考的神色,半晌之後道:“尊敬的部長閣下,這件事我需要向我們的哈里發彙報之後才能決定,但是對於貴國的情義和對我們的照顧我個人表示感謝,我想我應該先期贖回部分將領,這樣對於我國貴族才能夠有所交代。”

王守田微微一笑點點頭道:“這件事完全沒有問題,貴國完全可以派人去亙羅斯去找我們的統帥,他會答應你的要求的。”

“多謝部長閣下,我想下面的簽約儀式和商貿的要求我一定會讓您滿意的。要知道對於貴國的絲綢瓷器這些貿易品我國還有更西邊的大秦人可都是非常喜歡的,價格一定會讓您滿意的。”王守田見到阿也比主動繞到了商貿上,頓時明白了對方的心思,所以故意笑道:“請閣下放心,我大唐物華天寶,繁榮富庶,貴國需要多少我們就能夠提供多少,而且還能夠非常快速的運到巴格達或者臨近的波斯都督府那邊交易,到時候希望閣下給予方便。”商品的價格大唐傳統的絲綢瓷器這些東西在這邊的價格大唐那邊早就打聽到了,雖然到時候肯定會比市價便宜但是比起國內的售價那幾乎就算是在搶錢了,特別是在絲綢之路斷絕的這百年時間裡,絲綢在大食和大秦那邊基本上就等同於黃金的價格了,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根本就買不到,所以在王守田當場贈送阿也比十匹絲綢之後對方的臉色都變了,暗自嘆息對方果然是從絲綢帝國走出來的使團,出手就是大方。而王守田見到對方的表現之後也更加堅定了李玄清的想法,不打仗就賺錢,打仗則就去搶錢,否則的話依照大唐如今的國勢還有天策軍的強勢怎麼可能主動跑去籤什麼國書。

在陪着王守田繞來繞去沒有結果之後自己開口問起了武器的事情,王守田也沒多說直接讓身後的侍衛拿過來一支嶄新的前膛槍派人指導阿也比親自試槍,當清脆的槍響和百丈之外的靶子被準確的擊穿之後,阿也比的臉色都變了,也明白自己之前在亙羅斯敗的確實不冤。

“阿也比閣下,這是我國最新式的武器,威力如何你也感受到了,怎麼樣,我帶來的禮物還可以吧?這杆步槍算是禮物送給閣下了。在我們大唐,這一杆步槍可是售價五十兩白銀呢,現在我大唐皇上決定給你們一半的價格,另外每杆步槍贈送五發子彈。”王守田的話讓阿也比合不攏嘴的同時也浮現出思考的神色,顯然在垂涎前膛槍的同時他還能夠保持基本的冷靜。

而王守田完成任務之後也不再多言,甚至對方離去都沒有阻止,反倒是讓隨行的人員去準備國書和其他商貿協議。三天後也就是天啓五年十月十五,大食帝國哈里發在王宮設宴招待王守田,並且和王守田正式締結國書,宴會之上阿也比代表大食帝國全部答應了大唐這邊的要求,並且表達了要派遣特使去大唐朝貢的事宜。對此王守田也點頭答應,並且表示最遲兩個月大唐的第一批貨物就會送到大食帝國境內,而且對於他們最期望的絲綢和前膛槍王守田也表示數量絕對會讓對方滿意。至於戰俘和後續的戰和問題雙方都很有默契的沒有多說,不管是大唐還是大食,對於這類事情都奉承一個原則,戰場上打出來的戰果比起談判桌上談出來的結果要牢靠的多。這一點不論是大唐還是大食在以往的歷史上都用無數的事例印證了。

這場後來被稱爲大唐帝國外交史上第一次主動和他國締結國書的行動就此完美結束,王守田回國之後長達數百頁的記錄也將此行完整的記錄下來,並且隨之傳遍天下,大唐百姓由此也第一次通過另一種渠道去了解世界。

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
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三百零七章 豐州新工業第五百九十七章 絕境求生(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紀公審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擊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五十章 首鼠兩端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燒杭州第四百零八章 特種作戰第六百一十八章 捨近求遠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戰定高昌(上)第三百章 遠航船隊起航第五百八十五章 顛倒乾坤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鐵血手腕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擊戰(中)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五百二十五章 鐵路修到疏勒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戰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諜影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勝是負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復河西(四)第一百九十一章 荊南大戰第六百零三章 東和西打第二百零六章 風起洛陽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軍政臨時會議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戰前會議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鳳凰城(中)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西呼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軍東征(中)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兒井和井渠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計劃第四十三章 豐州新政(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劉士政的寶藏第二百五十八章 斷其退路第三十章 長安之戰(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襲洪州第二百七十七章 戰象騎兵的盛衰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陽關無故人第四百一十一章 甕中捉鱉(下)第三章 南天門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販賣人口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艦隊起航第一百六十七章 鐵路動脈(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慫恿大食開鑿運河第三百六十三章 清水河之戰(六)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鍋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擊戰第十九章 突擊強化(一)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零九章 軍政聯席會議第四章 鬼門弟子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軍齊至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灣開發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國力(上)第四十一章 豐州新政(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四)第五百二十三章 極天際海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鋒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發展規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對峙的雛形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戰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亂世清流(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葉之殤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風雲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經濟發展計劃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啓後(下)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葬禮(上)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虜比勝仗更重要第四百六十五章 駕臨安西第三百零三章 長金線開工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二百三十二章 滿月宴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號計劃第一百三十二章 收復河西(三)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十六章 靈州軍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