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

整個天啓二年的二三月份,天策軍都在忙着換裝,部隊不是按照總參的縮編計劃裁減人員,安排復原士兵退役,就是帶着新發放的全新的武器和軍服等裝備進行磨合。數以十萬計的以前的舊式武器被回收回檀州和薊州兩地。後勤部除了挑選了部分儲備以外,大部分都扔進了倉庫。至於那些已經破損的武器和盔甲等裝備則部分回爐重練,部分則賣給了徐興夏等準備出海去日本的商人。徐興夏的遠洋船隊現在已經頗具規模了,擁有十七艘千噸級的鐵殼貨輪,二十五艘大型木質帆船,這還不包括運河航運公司的大小船隻。在天津造船廠優先供應之下,徐興夏的船隊擁有着國內首屈一指的裝備,這次籌備去日本的事情,聽說天策軍還出動了海軍護航,北海艦隊出動兩艘鐵甲戰艦伴隨,可見徐家在大唐帝國高層心目中的重要性。事實上走到今天,跟隨天策軍起家的五大豪商在全國範圍內都有着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已經不是其他家族和豪門能夠比擬的了。因爲和這個帝國的締造者關係匪淺,加上和軍政兩方的首腦人物來往密切,在這個法制和公平剛剛萌芽的年代,他們等於掌握了大量的機會,能夠輕而易舉的從當政者手中拿到各種各樣的項目。

不過這一次徐興夏購買了大量的舊式武器和裝備卻是打算去日本銷售的,自從上次李玄清說出了日本多金銀礦藏以後,他一直在想着這件事。唐代時期對於日本還是比較熟悉的,幾次遣唐使來唐之後加上後來的鑑真和尚東渡的事情,如果不是唐末戰亂,現在應該又有遣唐使來了。不過此時日本應該也是亂哄哄的,所以李玄清才提議去賣武器。

不過和他有類似想法的還有金陵城的張家。自從張起靈掌管張家大權之後,張家全線倒入大唐帝國的懷抱,利用前期在江南的影響,奮起直追隱隱然有了一點加入五大豪商的序列當中,徐興夏在天津港籌備去日本的時候他也聯合廣州的雲家準備出海去南洋,並且從金陵等地蒐羅了很多絲綢瓷器茶葉等國內特產,快船運到廣州港儲存。

本來兩家都計劃好了,但是卻被駐守廣州的天策軍告知,近期不要出海,靜海軍水師經過這段時間修養,已經恢復戰力這幾天就準備出海騷擾天策軍沿海各港口。海軍處的南洋艦隊已經開始準備出海作戰了。因爲南洋艦隊規模比不上北洋,而且艦船也是淘汰下來的第一代復興級五艘軍艦,所以保持作戰狀態已經是滿負荷運轉了,沒有什麼餘力能夠給他們提供護航。

不過也就在此時,從天錦碼頭啓動出發的船隻當中赫然就有兩艘最新式的鐵甲戰艦——出雲號和出海號。這是天津造船廠設計製造的第二代軍艦,因爲第一艘被命名爲出雲號,所以也就習慣稱爲出雲級。之前海軍定的軍艦分級的辦法因爲第一代和第二代軍艦基本上都是實驗性質居多,所以並沒有採取,不過按照海軍的標準第三代軍艦會按照正式的分級辦法來命名。出雲號雖然也是實驗艦,但排水量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噸,裝備了五門最新式的艦炮,而且爲了對付人員等目標,在新式艦橋的頂部上面裝備了四部機械弩發射裝置,可以做到全方位發射密集火箭。對於這個時代而言這樣的基本配置已經算是武裝到了牙齒上了。而且新一代軍艦在李玄清的指點下開始走向專業化和專職化,作戰艦隻就是專門執行海上打擊任務的艦船,新式的登陸艦也開始設計並走上船臺,這種類似於前世的運兵船和登陸艦結合體的怪物李玄清雖然看不下去,但是卻依然同意開工建造,有些東西不怕它不完美,就怕沒有這方面的意識。對於李玄清而言他需要把後世工業革命總結出來的經驗儘可能的灌輸下去,讓自己搞得工業革命能夠在中華大地提前降臨。

“我說胡大統領,你不要看了,現在沿線的幾大港口基本上都配備了石炭倉庫,咱們可以直接靠岸補給的。”郭崇韜見到胡小四走出船艙在艦橋上往後看,笑道:“現在海軍在各港口擁有優先補給權,所以不用帶着龐大的補給船隊出發了。這樣一來咱們可以依靠八艘鐵甲戰艦打敗靜海軍的水師,讓他們知道鐵甲和木頭的區別。”

“好吧,你是海軍處長,我聽你的。”胡小四無所謂的搖搖頭道:“這次靜海軍進攻的消息雖然我們提前知道了,但是大海之上我的玄影衛可幫不到你多少,總參那邊說了,最低限度不得讓他們越過瓊州海峽,否則的話廣州和汕頭必然遭到騷擾,咱們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在百姓心中的威望也將毀於一旦,所以你們海軍必須徹底消滅靜海軍水師部隊,給陸上部隊打敗曲承美提供條件。”玄影衛西南分部這一次立下了大功,成功的將曲承美派水師出擊的情報提前搞到手,並且利用飛鴿傳書晝夜不停的傳到長安。胡小四接到消息之後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趕到天津帶着郭崇韜南下,橫穿風高浪急的流求海峽抵達廣州港,匆匆補給之後立即率領艦隊出珠江口尋找靜海軍水師主力決戰。相對於天策軍這邊都是自由動力艦船,依靠風力和船槳的舊式靜海軍水師顯然能夠騷擾的路線不多。郭崇韜的南洋艦隊在繞過雷州海峽之後立即散開尋找對方的蹤跡。

只是很奇怪的是在各條必經航線之上並沒有出現靜海軍水師的影子,對方彷彿一下子消失了一樣,這樣郭崇韜和胡小四疑惑不已,對方難道是知道自己準備伏擊他們,打道回府了?

“會不會去廉州港了?”胡小四道:“咱們在北部灣這裡建立的最大的港口就是廉州港,他們如果襲擊那裡的話說不定還能夠策應他們的陸軍攻擊欽州和廉州呢。”

“不可能,羅大海他們就是從廉州港來和我們匯合的,如果靜海軍水師攻擊廉州港的話肯定會被發現的。不要忘了咱們可是從天津趕過來的,都已經十幾天過去了。”郭崇韜盯着地圖臉色凝重,但是半天也沒有發現什麼。

胡小四搖搖頭道:“要我看不行的話咱們就直接去愛州和演州,他打他的,我們打我們的。”胡小四對於海戰的模式有點不適應,這要是在陸地上他早就想到一百種辦法去偵察對方了。但是奈何的是大海之上無邊無際,如果沒有碰到的話根本無法獲取情報。出海之後就連自己和陸上聯繫都只能依靠快船傳遞,太耽誤事情了。

胡小四的辦法雖然不可能,但是卻也給了郭崇韜一點啓示,後者想了想開始讓參謀去傳令,打旗語讓羅大海率領兩艘軍艦和幾艘補給船立即出發去愛州,準備分兵去攻打愛州,逼迫靜海軍水師露出蹤跡。而他自己則率領另外六艘軍艦繼續沿着以廉州爲中心的北部灣巡航。

不過羅大海離開艦隊之後卻在第二天發現了海面上漂浮着幾句屍體,還有一些零碎的木頭。這應該是海難引起的。只不過此時正值交戰之際天策軍早就明令所有漁民不得出海捕魚等待戰爭結束。所以帶着疑惑羅大海讓人將這些屍體撈了起來,頓時發現了異狀。

“將軍請看,這些人身上有兵器砍過的傷口。”本來這些屍體被海水浸泡過之後基本上分不清形狀了,但是架不住有一具屍體身上的傷口很明顯,是尖銳兵器砍過的痕跡。

羅大海一邊仔細查看一邊吩咐身邊的參謀去查看海圖,看看這一代靠近哪條航線。很快參謀就稟報說這是前出南洋和儋州的航線,也是廣州出發去南洋的兩條分岔路之一。

“糟糕,儋州出事了。”羅大海一聽到這個消息頓時直接站了起來立即吩咐道:“趕緊讓快船回去稟告處長,就說靜海軍準備攻打儋州,而且讓陸軍迅速派人去瓊州,防止對方攻佔瓊州島。”吩咐完之後只見復興號上面的旗語和號角螺聲響徹不停。復興好和揚威號迅速轉舵東南朝着儋州急馳而去,身後的幾艘補給船也開始加速,濃煙滾滾,黑色的煙柱朝着西北方向快速散去。

事實上羅大海的判斷是正確的,靜海軍此時大隊人馬全部集結在儋州西南方向,無數的靜海軍士兵在水師部隊的掩護下朝着儋州蜂擁而去,準備搶佔儋州城。由於天策軍佔領瓊州島時間太短,島上幾乎沒有多少防禦力量,儋州城內只有區區國民警衛隊第七十六衛一個衛駐守,而且歷朝歷代對於瓊州島都是抱着無所謂的態度,之前儋州城幾乎都是被海盜佔領。天策軍來了以後海軍剿滅了海盜纔將這裡納入到正式的統治範圍之內。

此時一個衛的國民警衛隊如何是對方萬人規模的衝擊,幾乎是雙方一接觸城外的灘塗陣地就被對方強勢佔領,一路碾壓着被靜海軍趕回了儋州城據城而守。

“衛帥,不行啊,咱們得想辦法派人出去報信啊,否則的話遲早會被對方一口吃掉的。”進入城內的幾百人圍繞在衛正李天霞的身邊,看着城外在做工程準備的靜海軍,身邊的親衛喘着粗氣道。

“大家放心吧,我已經讓小六子朝崖州方向搬救兵去了。”李天霞點點頭招呼身邊的人去分頭準備守城,一邊厲聲道:“我們雖然是國民警衛隊,不是天策軍野戰部隊,但是我李天霞既然身着天策軍軍服就時刻牢記,天策軍是我大唐的部隊,皇上創立天策軍一來還從來沒有逃跑投降的天策軍。告訴兄弟們,頭可斷,血可流,儋州城是我大唐的國土,絕對不能丟。”

“衛帥放心,我們就算是死也不會把儋州丟給敵人的。”李天霞身邊剛剛開口的那名親衛抽出長刀揚空怒劈幾下道:“我還想着多殺幾個人回頭加入正規部隊呢。”他的這句話點燃了所有人的激情,這些年輕的小夥子在火熱的情懷之下迅速將對方的人數優勢給忘了一乾二淨,天策軍自起兵以來戰無不勝讓所有的士兵都有了一種睥睨天下的氣勢。

靜海軍對於只有區區幾百守軍的儋州自然是不屑一顧,幾乎是攻城器械組裝完成以後立即投入進攻,無數的靜海軍士兵朝着儋州城衝了上去,停靠岸邊的水師部隊的長程弩機也開始發射弩箭協助地面部隊攻城。

李天霞看着蜂擁而來的靜海軍冷笑一聲道:“兄弟們給我搬大傢伙來。”話音一落只見身後幾十名士兵冒着密集如蝗的箭矢將一個一個的炸藥包送上城樓。這也是因爲在島上,儋州之前的天策軍野戰部隊待過,所以儲備了不少炸藥包等正規軍的裝備武器。此時成了李天霞手中唯一的依仗,從正規軍退役下來的李天霞深知炸藥包的威力,所以親自帶着親衛點燃十幾個炸藥包扔了出去。只聽得“轟隆隆”的爆炸聲隨即想起,儋州的城牆都被這近距離的爆炸給震得晃動不已,之前還喊殺聲震天的城外彷彿被這沖天而起的爆炸聲給嚇到了,沉默了不少。甚至就連第七十六衛自己的士兵都驚呆了,他們基本上都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新兵,沙場鐵血和他們咫尺之遙,此時見到外面的敵人被自己一通炸藥包被炸得聲音都消失了,頓時一個個探出腦袋準備張望。

“快回來。”李天霞一聲厲喝正要喝止自己的士兵,但是卻聽到空中忽然想起了尖銳的金屬破空之聲,頓時急忙大喊道:“快趴下,所有人都趴下。”但是此時已經來不及了,只見剛剛探出腦袋的十幾名士兵幾乎一瞬間被對方的箭矢射成了刺蝟,倒在了城牆上。

“啓動弩炮,給我發射炸藥包。”李天霞眼睛赤紅,指揮身邊的親衛迅速啓動城牆上唯一的一家弩炮,裝上炸藥包迅速發射,同時迅速拍動那些因爲身邊同伴身亡而手足無措的士兵招呼他們按照平時訓練的要旨躲避反擊。

城外的爆炸聲陸續傳來,城樓上第七十六衛在傷亡了幾十名士兵之後終於穩了下來,但是李天霞卻臉色嚴肅到了極點,炸藥包的震懾並沒有讓對方退兵,反而讓對方看出了自己虛實,看樣子這儋州城保不住了。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
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來使第十八章 靈州軍營(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誘敵之計第五百七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一十九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廠第八十三章 疲敵之計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風雲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幟(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降曲承美(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關外的炮聲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戰(二)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來襲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設衛生部第一百五十四章 滄州之戰(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錢莊(中)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樣的京漢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雲級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黃沙浪滔滔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復河西(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澎湖海戰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錢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戰(一)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漢金山國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鳳凰城(下)第四百章 突襲護密(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二百一十一章 真假薛洋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五百八十二章 錢莊改革第九十八章 趁亂打劫(上)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舊部第五百五十四章 思召城之戰(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亂世清流(上)第四百七十七章 轉戰安集延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軍艦隊編制和佈局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業革命與五年計劃第五百零九章 狂飆突進(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線佈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運河條約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鶻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聯盟(下)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戰(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財富第十一章 橫霜劍鋒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錢鏐渡海(下)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編授銜(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蟲病防治辦法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時代的工業發展(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險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極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州戰役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戰(上)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襲(上)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復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二章 關中發展(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滄州之戰(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奪食(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難幹(七)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國之殤(中)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軍的最後(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風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八十八章 形勢急轉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二路軍至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幷州事了第二百四十章 行業准入資質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紀颱風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廣州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戰局第七十六章 連下三城第三百四十七章 肅州風雲(中)第七章 坩堝鍊鐵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復河西(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錢鏐渡海(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光復廣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